父母眼中的航天员汤洪波(听汤洪波讲航天员生活)
父母眼中的航天员汤洪波(听汤洪波讲航天员生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助理董能力 张天宇摄分享中国的飞天故事中外记者见面会5名代表围绕“飞天逐梦写忠诚”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
载人航天领域优秀党员代表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 张天宇摄
12月17日下午3时
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
载人航天领域优秀党员代表
中外记者见面会
5名代表围绕“飞天逐梦写忠诚”
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
分享中国的飞天故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助理董能力 张天宇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助理董能力说
我2006年进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工作
从此投身于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
截至目前
我们取得了空间站在轨验证的阶段性成果
正朝着圆满完成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
实现空间站长期在轨安全运行的目标
一步步迈进
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航天员汤洪波 张天宇摄
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
航天员汤洪波说
经过11年的刻苦学习与执着坚守
我于今年
与乘组航天员指令长聂海胜
航天员刘伯明一起
执行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身体失重,心灵永不失重
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学子成长为
一名飞行员、一名航天员
是党培养了我
是人民军队培养了我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王珂 张天宇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王珂说
15年来我先后参与了
神舟七号、神舟八号飞船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以及空间站阶段的
空间应用系统的
总体设计和载荷研发工作
现阶段
我和我的团队核心任务就是
利用空间站平台打造
多学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空间科学设施
建设我们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
为国问天写青春
我们的目标就是星辰大海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工程师孙军 张天宇摄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空间站任务总工程师孙军说
26年来
我始终在一线全程参与了
从神舟一号到空间站阶段
历次任务的飞行控制
我们中心扮演着
飞行控制“神经中枢”的角色
必须要保证
上十万个遥测参数和遥控指令丝毫不差
轨道控制精确到毫秒、毫米
才能保证航天员时刻安全
空间站稳定运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厚 张天宇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
副总设计师柏林厚说
作为一名80后航天人
工作十几年
我先后参与研制了
天宫一号 天宫二号
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
我和我的团队最大愿望就是
把我们国家自主研制的空间站
建造好、运营好、管理好、应用好
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
载人航天领域优秀党员代表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 张天宇摄
紧接着,与会记者
从载人航天精神、关键技术突破
天和核心舱宜居性等方面
纷纷向5名代表提问
代表们金句频出
现场看点满满
Q1 天和核心舱宜居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航天员汤洪波在核心舱组合体里的小卧室 汤洪波摄
柏林厚回答道
一是先进的信息技术
航天员可以通过手机APP
控制核心舱内的照明灯光、厨房设备等
二是核心舱内部空间“精装修”
舱内布局非常明亮
非常宽敞
三是配置了声光电系统
航天员可以像地面人员一样正常休息
不用在夜晚值班
四是构建了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
航天员可以上网
和家人朋友视频聊天
汤洪波补充说
以前准备一顿饭大概需要一个小时
现在半小时左右就能吃上热饭
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酸奶自由
Q2 参加航天员选拔时,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故事?
航天员在核心舱模拟器内训练。徐部摄
汤洪波说
航天员的选拔项目特别多
在北京选拔一个月的时间
当时参加选拔的人
谁也不知道最终能否留下来
很多人都是一个项目没有过关
就被淘汰了
整个过程很惊险
充满着忐忑
我以前是战斗机飞行员
到北京当航天员
我就要飞天
我在太空曾经给我孩子写信
也希望他
眼中有阳光
肩上有责任
心中有梦想
Q3 进行关键技术突破时,有哪些故事想要分享?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孙军说
我刚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的时候是1995年
当时没有一行软件代码
没有一台计算机设备
没有一本方案
而且去的全是年轻人
我们白手起家
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我们只能自己去创造
不能把登山的保险绳放在别人手上
必须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Q4 为什么要在距离地球几百公里之外的太空进行科学实验?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 、航天员王亚平进行出舱活动。
王珂回答说
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航天的影子
我们的导航系统、智慧城市建设
天气预报、国土资源普查等等
都得益于航天技术的发展
空间站可以提供一个
长时间的、稳定的微重力和辐射环境
有助于开展探索宇宙起源
揭示物质本质和运动规律的基础性科学实验
人类航天的目标就是
探索更远的深空、更远的地方
Q5 中国空间站在推动国际合作方面,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汤洪波在轨拍摄的高清大图。
董能力回答说
总体看
我们的空间站规模适度
技术先进、功能齐全
在综合效益、宜居性
应用效能、动力技术
能源技术、信息技术
等领域都具有明显优势
预计在未来的十几年
中国空间站会成为
世界上最重要的太空实验室之一
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在星辰大海的征途里
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
凝聚成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的载人航天精神
他们
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用时间、心血和智慧
支撑起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卓摄
记者:李先慧 范逸婕 张新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