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影院办理会员(包月会员MoviePass能拯救传统影院吗)
国外影院办理会员(包月会员MoviePass能拯救传统影院吗)后来因为运营压力,MoviePass今年6月更改了新套餐,改为每月只能免费看三部电影(MoviePass说自己的内部数据显示,只有15%会员每月看四部以上的电影);而且这三部电影还只能在限定片单和限定时间段中选。成立之初,用户每月只需支付9.95美元就可以在美国境内的签约影院里每天免费看一部电影。在传统影院的所有“武器”当中,最抢眼的要属MoviePass了,它一度被视为影院在互联网时代的“救星”(或“救命稻草”)。说得好听点,MoviePass是“搅局者”;说得难听点,它就是电影院线“杀敌一百自损三千”的自残式大招。MoviePass是个2011年在旧金山成立的创业型公司,它是个移动应用,依托订阅会员体系运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硅谷一直觊觎着“邻居”好莱坞,不断用新技术变换出各种招式,企图颠覆传统电影的生存状态。
由于互联网流媒体的影响,2016年开始,北美电影院线疲态显现,2017年更是创了22年以来院线票房的新低。
电影行业很快警醒,从“防守反击”转成流血对抗。
在传统影院的所有“武器”当中,最抢眼的要属MoviePass了,它一度被视为影院在互联网时代的“救星”(或“救命稻草”)。
什么是MoviePass?
说得好听点,MoviePass是“搅局者”;说得难听点,它就是电影院线“杀敌一百自损三千”的自残式大招。
MoviePass是个2011年在旧金山成立的创业型公司,它是个移动应用,依托订阅会员体系运营。
成立之初,用户每月只需支付9.95美元就可以在美国境内的签约影院里每天免费看一部电影。
后来因为运营压力,MoviePass今年6月更改了新套餐,改为每月只能免费看三部电影(MoviePass说自己的内部数据显示,只有15%会员每月看四部以上的电影);而且这三部电影还只能在限定片单和限定时间段中选。
MoviePass提前公布可选影片范围
它的本意是好的,旨在鼓励“越来越宅”的观众离开家、离开互联网,更频繁地走进影院消费。
MoviePass不太能打,且自身难保
9.95美元的“电影自(霸)助(王)餐”看起来很美,但怎么赚钱呢?!
Wedbush Securities的分析师Michael Pachter算了笔简单的账:
按每月去电影院看三场电影计算,正常应该付25美元,而MoviePass的会员月费是9.95美元,意味着公司每月在每个会员身上要赔15美元。
高成本,是互联网创业公司“颠覆现有格局”不可避免的门槛和通病。
在过去一年里,MoviePass致使母公司Helios and Matheson股价下跌近99%;Helios and Matheson在今年第二季度就损失了1.26亿美元,每股下跌132.47美元。
目前看起来,MoviePass最大的“功劳”在于,它在普通观众中建立起“会员制”线下观影的概念,也推动了各条院线建立自己的会员项目。(怎么听怎么像个“先驱”……)
所以Michael认为,MoviePass很快就会如炮灰般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MoviePass提供的这项服务,其实成本远远高于连锁影院自己推出的同类项目。
影院只需要支付拷贝租赁费就行,不至于弄到赔钱那么惨。所以,电影院线开始效仿MoviePass,推出自己的会员包月服务。
连锁院线Cinemark上周四宣布,它们自己去年12月推出的“电影俱乐部”已收获35万活跃会员。这一项目定价为8.99美元每月;
而电影大院线AMC刚刚宣布旗下的“AMC Stubs A-list”在五周内吸引了18.2万会员。
面对兄弟阵营“搞内讧”,以及业界对自己盈利能力的质疑,MoviePassCEO、 前Netflix和Redbox高管Mitch Lowe在最近的访谈中回应,自从观影次数改为每月三次后,新套餐推出仅一天就新增了15%的付费会员,公司预计在6至9个月内就能实现盈利。
今年6月,MoviePass用户量已超过300万,用户的数量产生了有价值的数据。
作为第三方服务提供者,MoviePass能对每部电影的热度产生直观判断,这些数据能让电影在离开院线转战流媒体、或发行碟片的阶段捞一桶金。
数据即价值,特别是对那些不太主流的“分众类型片”和“小成本独立电影”来说。
既然花在电影票上的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么来看的人一定是“真爱粉儿”;只要锁定住这些真正的目标观众,再小的影片也有机会赚钱。
除此之外,MoviePass利用低价电影票带来的客流增量也为影院爆米花销售带来了可观收入。
如果MoviePass能以“吸引线下客流”为筹码,从各大影院零食销售中分一杯羹,那它的盈利前景似乎能更明朗些。
MoviePass提出的五大盈利点,只有数据和卖品看起来靠谱
硅谷:MoviePass和影院共同的敌人
互联网巨头们正在颠覆传统电影渠道的路上“蒙眼狂奔”:它们低调投资影院票务、偷偷踩点儿收购影院。
就在上个月,Facebook与AMC达成了电影票分销合作。Facebook电影票的产品经理说这样做是为了让观影体验更简单、更社交化。Facebook还和Fandango与Atom票务达成了合作协议。
FB上的电影购票页面
财大气粗的Netflix正在考虑买入纽约和洛杉矶地区的连锁影院,以便在让自己的原创影片有资格入围电影奖项奥斯卡。
电影院和互联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就是——新片上映的“窗口期”。
电影通常在影院上映不到一年后,就能在网上在线看,观众们已经渐渐适应了在线等资源这件事,第一时间去影院看片的冲动大大降低。
电影院最怕的事莫过于“网上有高清资源”。
为防止影院上座率下滑,院线必须牢牢抓住消费者关注的东西。多数影院通过投资更舒服的座椅、更有技术含量的影院系统、更抓人眼球的新奇特衍生品柜台等让影院观影体验更不可替代。
在这一点上,MoviePass和影院的利益是一致。
美国人对电影的热爱历久弥新,但更多观影方式的出现促使电影院不得不做出改变。
在变革中,“等死”不如走出去“找死”;跳出固有模式和安全区,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MoviePass只是全球电影行业“老大哥”身处巨变的信号之一,而且还没被充分验证;接下来影院还会为留住观众继续革自己的命。
【本文来源于极客电影(geekimovie),文/LEE、 Gloria】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