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王氏家谱王桂圃(海州当路村王氏族谱)
山东王氏家谱王桂圃(海州当路村王氏族谱)子英始祖留守大岭王家尧一带,后人称大岭王。良臣、良忠二始祖迁往莒北张仙(现五连县高泽镇七宝山张仙村)后人称张仙王。王湖(子贤),琏(子孝),彦(良臣),伦(良忠),瑛(子英)七始且于明洪武二年为避倭乱由海州当路村(现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花果山乡当路村)北迁诸城南乡七老岭(现胶南海青镇大岭村后自九仙山下王家大村(现五连县产部乡王家大村)分迁各处。子花、子玉二始祖有一位迁安邱青山庄后人称寿山王;另一位迁往胶州信阳。子贤、子孝二始祖留大村(现西莲县)部乡王家大村)后人称大村王。
海州当路村王氏族谱(三槐堂)
吾王氏,由周灵王太子晋始祖封于王国而得姓,贵秦、隆于汉,盛于两晋。惟我东海一支,由我汉王陵公之后人,隐居海州云台山麓当路村延至明朝洪武(1369年秋末冬初)二年,(今江苏连云)迭经兵燹,不得安居吾祖先因避难外出,曾说同时有兄弟七人届时在日照县七老岭扯祆为证(以便后人相认)便行分手;各觅生计。
吾王有日照海曲王,五连县张仙庄王氏,沂水县前坡王氏,胶南市信阳王氏,诸城大北杏村、巴山王氏,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镇兴庄村王氏,今连云港新区花果山乡当路村王氏、落北小河王氏、安邱县寿山庄王氏、高密市城北小夏主王氏,同属太原王分支“三槐堂”王之后。孕了东海三槐堂、二槐堂、夜雨堂等王氏一望族。
七先祖名讳为:刚(子花),强(子玉)(王熙是当路村王始祖)七老(世祖,“老岭”分手的七老为当路村王的54世孙,三槐堂王氏15世孙)。
王湖(子贤),琏(子孝),彦(良臣),伦(良忠),瑛(子英)七始且于明洪武二年为避倭乱由海州当路村(现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花果山乡当路村)北迁诸城南乡七老岭(现胶南海青镇大岭村后自九仙山下王家大村(现五连县产部乡王家大村)分迁各处。
子花、子玉二始祖有一位迁安邱青山庄后人称寿山王;另一位迁往胶州信阳。
子贤、子孝二始祖留大村(现西莲县)部乡王家大村)后人称大村王。
良臣、良忠二始祖迁往莒北张仙(现五连县高泽镇七宝山张仙村)后人称张仙王。
子英始祖留守大岭王家尧一带,后人称大岭王。
(2015年12月4日 ,诸城王介会整理)
老人说,咱祖上是从“东海(海州)当路村”来的!“东海”在哪——魂牵梦绕“当路村”
问我祖先哪里人,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这是朱明王朝以来,北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老呱,数百年来广为流传,无论黄河南北,还是海峡两岸,几乎人人萦怀,妇孺皆知,它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明初山西向各地移民的情况,也在华夏民族心中留下了悲欢离合的血泪回忆,使人扼腕叹息,感慨万千。
那么,我们的先人在拉家带口、一步三回头离开“大槐树”之后,是怎么来到齐鲁的?是不是所有山东人的“根”都在“大槐树”?
【1】
笔者在翻阅鲁南、苏北一些大姓家谱时,发现几个出现频率极高的村名――“当路村”、“荡芦村”、“当芦村”!
王均善先生在《海曲王氏溯源》中考:
三槐堂王氏……王总兵(失考)镇守东海,其后裔……师、谷、昭、庆、传、乐、仙,嫡庶兄弟七人, 为避红袄军之难……于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4),从东海荡芦村“三槐堂”携带家眷,乘船来日照,在涛雒口登陆,相聚月余,举目无亲,生活无着,想再北移,走到两城河南岸,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难得兄弟七人抱头痛哭一场,最后只得各寻田庄谋生,长房、四房迁莒境,六房迁沂州,三房迁安丘,二房迁诸城,五房不知去向。惟七房(号称老七支)王仙又返回涛雒谋生。兄弟七人从此失散,互不通音讯。故日照有……“失散王”之说。
江苏赣榆大兴庄《王氏族谱》序载:
始祖朐阳(即海州)当路村人也,洪武二年避倭寇之乱,兄弟同迁者七人。
网上王晓先生留言:
诸城巴山王系三槐王,迁自江苏连云港当路村。
孙西荣先生在《孙氏源流简溯》中考:
五莲县孙氏多在明洪武年间迁住,来自山西洪洞和江苏海州十八村的当路村。
《重修莒志》云:
莒州十区臧家庄臧氏,原籍江苏省东海县当路村,始迁祖胤祚于明洪武二十三年迁至莒县黑坊口,四世成儒迁居臧家庄。
《草涧刘氏族谱》序言称:
r/> 元社将废,我祖见机,迁居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红巾乱起,我祖逃居东海当芦村。至……洪武三年,下旨迁民,我祖复由东海迁居日照喜鹊窝。
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
(胶南市)海青镇大陈村,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陈俊从江苏海州荡芦村迁此立村,取名陈家村。后因比邻村大,改称大陈家村。
彭煜文、史星先生在《胶南移民考》中记:
从海州来的移民大部分是和山西移民一样由朝廷组织的,也有一部分是为了躲避元末明初江苏猖獗的倭寇来到胶南,有53个村来自海州荡芦村。
如此众多的大姓,在同一年代、迁自同一“当路村”,或同音异字的“当芦村”、“荡芦村”,这中间肯定有个说法。
这首先需要弄清楚“当路村”在哪?缘何取名“当路”?
地名,时代的遗迹,活着的历史,所有的地名都曾经或现仍然存在着。幸运的是,历经近七百年日月流转,鲁南、苏北诸多大姓家谱中的海州或东海“当路村”仍一字未改。
此,即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花果山乡当路村。、
而且,“当路村”,“当芦村”,“荡芦村”,乃同一村。
【2】
关于“当路村”村名的来历,说法不一。
原沂水三中校长王立刚曾受村中族人所托,在山东、江苏两省实地寻根、访宗、联祖,直到王氏始祖迁出地连云港市云台区花果山乡当路村,基本解开了近七百年来代代传说的该支王氏始祖从海州当路村迁徙,有兄弟七人的“七袄岭”或“分袄岭”之说。
王立刚先生在《“七袄岭”王的调查》中考:
当路村始祖与村名来历 这次我们去始祖的迁徙地海州当路村,想查个水落石出,可惜听当路村“三槐堂当路王氏修谱委员会”主任王恒飞介绍说,当路村的家谱已丢失,也无法查清了。王恒飞主任介绍如下:
当路村是西汉官拜河南京兆尹的七世祖王尊所立(王尊是王熙的七世孙,王熙为当路始祖)。他原居沛,后迁琅琊。当时外戚专权,正值王莽纂权的前夜,朝廷矛盾百出,政治腐败,政局不稳,尊公虽居高位,但急流勇退,他游东海登云台,感慨地说:“跨海登州,游于东海,东有大山,西有环海,登崖观景,雅景可观,此仙山宝地,后世必出人杰。”后于汉哀帝元年先祖举家来到四面是海的云台山,在向阳处下寨立庄,从此隐居起来,愿后人以“当仕路,忠民权,功于国,荣于家”的祖训,定名为当路村,直沿至今。
《前坡三槐王氏.》中也言:
据说,当路村村名形成于西汉。时任河南京兆尹的王尊愤于时局混乱,遂由沛迁琅琊,居于云台山,因祖训中有“当仕路,忠民权,功于国,荣于家”之语,遂定名“当路村”。
而《连云港的砂锅炖驴肉》一文中则记:
连云港流传着一段神话故事。有一天,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途径花果山下的一个山村,看到春光明媚,阳光和煦,满山的桃花杏花似锦,山泉流水,清澈见底。他情不禁地跳下驴背,手牵着驴缰绳,沿着麦田间的小道,欣赏这人间仙境。忽然间从背后传来阵阵吵嚷声,一群乡民围了上来,诬赖他的驴吃了麦田里的麦苗。张果老解释再三,乡民不信,无可奈何,他只好磨刀宰驴,剖腹查看。乡民们惊得发呆,因驴腹内没有一根青苗,乡民们你看我,我瞧你,大眼瞪小眼。真相大白后,张果老索回驴皮,用手一拍,又变成毛驴一头。此情此景,惊呆了众乡亲,大家齐跪在地,央求神仙宽恕,挡住了神仙的道路,从此这个小山村就挡驴村,天长地久,改为今天的当路村。
当时,张果老见道路被挡,便倒骑着毛驴,加鞭快跑,边跑边喊:“驴肉可香啦!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
在连云港,用鲜驴肉制馅的肉水饺,历来倍受人们喜爱。其它如酱驴肉、卤驴肉也各具特色……列为连云港市地方名菜十道大菜之一。
前说,有理有据,且寓意深刻,并散见于始迁于当路村的“七袄岭王”在鲁南、苏北诸后裔家谱之中。
后说,流传甚广,有鼻子有眼,亦入志见报。
两说孰真孰假,今难已定论,也没必要定论。
【3】
今之日照人有相当一部分迁自“当路村”,时间是明初,这毋庸置疑。可其中仍有许多需理清的问题:一是“当路村”始迁居民来自何处,或者说是否都来自山西“大槐树”?二是在明初大移民中“当路村”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三是为什么虽迁自同村,然后来家谱中所记村名音同字不同?
众所周知,元朝统治仅89年,其间也曾盛极一时,但因奴隶主游牧贵族的残忍本性,很快就使得阶级牙盾和民族矛盾激化起来。元朝把人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汉人和南人生活在最低层,不得打猎、习武、养马、持刀、集会,甚至晚上不能点灯。还强迫他们当“驱口”,做奴隶,像牲口样买来卖去。
元末社会像一堆干柴,点燃反元怒火的是红巾起义。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白莲教领韩山童、刘福通在黄河工地埋了个一只眼的石人,然后四处散布:“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时隔不久,石人出土,民心骚动,韩、刘聚众杀牛宰马盟誓,宣布起义。因起义队伍头裹红巾,手举红旗,所以称红军、香军或红巾军,各地纷纷响应,李二(芝麻李)占徐州,王权(布王三)占邓州、南阳,孟海马占襄阳,郭子兴、朱元璋占濠州,彭莹玉、徐寿辉占蕲州,方国珍、张士诚占江淮,很快成燎原之势。
于是,元军和起义军在中原大地特别是冀、豫、鲁、皖、苏间生死相搏。元军镇压十分残酷,当时豫、鲁、苏北、皖北百姓,十人中就有七八个被杀,数十万人的商埠名城扬州,杀得只剩下18户。当然,起义军也以血还血。传说朱元璋大将胡大海当初在河南讨饭,受过土豪地主羞辱。朱元璋称帝后大赏功臣,胡大海什么都不要,只要到河南报仇。朱元璋怕他杀人太多,只许在“一箭之地”,就是几十步内报仇。谁想反被胡大海钻了空子,在河南射中一只大雁后尾,大雁负痛,带箭乱飞。胡大海于是驱兵杀去,雁飞到哪里,见庄就烧,见人就杀,只杀得河南、山东血流成河,尸骨如山。
好不容易元末战火熄灭,“靖难之役”接踵而来。朱元璋死后,长孙朱允炆即位。而手握重兵、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借口“清君侧”南下夺江山,双方在中原数年拉锯战,致江北千里无人烟。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燕军大败朝廷军于白沟河(河北雄县),杀死、溺死十几万人,尸首横陈100多里。
同时,元末明初,中原不仅遍历兵灾战火,而且迭遭水、旱、蝗、疫灾侵扰。
《元史》记载,仅元末四十余年的旱、涝灾害,山东18次,河南17次,河北七八次。从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到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几乎年年都是特大洪水泛滥成灾,大蝗灾有十八九次,天灾人祸,山东、河北平原荆榛丛生,积骸成丘,人烟断绝。
而正当中原大地战火蔓延、灾荒肆虐时,素有表里河山之称的山西,东有太行,西有吕梁,南倚黄河,北靠长城,易守难攻。加上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百姓生活安定。同时,固守山西的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父子十分精明,从不在山西打仗,一个劲地把战火往外烧。比如,他们也镇压红巾起义军,却跑到河南、河北和陕西去打仗,客观上使山西百姓少吃了苦头。
于是,山西人口和中原人口相比极不平衡。明初,朝廷决定从山西移民中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场轰轰烈烈移民的大潮。
今人往往为这样一个问题困惑,即不管走到天南海北,乃至港台欧美,特别是豫、鲁、苏、皖一带,一听说是山西人,总会有人攀老乡,问洪洞“大槐树”还在不在?”然后,亲切地告诉你他祖上是从“大槐树”下迁来的。
然而,历史真象是:明初大移民,原则是把狭乡(人多地少之地)百姓大量向宽乡(人少地多之地)迁移,并不仅迁自山西,还有江、浙及“山后沙漠”;迁出者在山西也不仅是洪洞,还有泽、潞、辽、汾、沁及太原等地人。那么,为什么世代众口一词,都说是从“大槐树”下迁出,甚至仅知有洪洞不知有他乡?
这是因洪洞移民是规模最大的移民,而“大槐树”下又是移民的“点行处”。由于洪洞广济寺地处通衢大道,朝廷在广济寺“设局驻员”,给移民发放迁移勘合及“凭照川资”,移民们由此起程,从此天各一方,离别之处话离别,断肠人送断肠人,与亲人分手后欲走还却,频频回首,泪眼模糊,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只记住大槐树下的棘针沟。这样,大槐树、棘针沟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成为千百万移民后裔怀乡的精神寄托。后来,不仅来自山西的移民,而且来自外省的移民,都认同大槐树、棘针沟是他们的故乡。
事实上,自“当路村”北迁鲁南、苏北的先民,有相当多的始迁点并不是山西“大槐树”——
“七袄岭王”:“西汉官拜河南京兆尹的七世祖王尊……原居沛,后迁琅琊……于汉哀帝元年先祖举家来到四面是海的云台山……立庄,从此隐居……定名为当路村。
“草涧刘”氏,“自汉隶籍于莒,由久矣……委因元社将废……迁居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红巾乱起……逃居东海当芦村。至……洪武三年……复由东海迁居日照喜鹊窝(《草涧刘氏族谱》序)。
同时,在迁居东海“当路村”的先民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苏州。
据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新安镇志》记:朱元璋登基之初,虑苏州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之“洪军赶散”,而苏州阊门周姓、常(常州)之无锡惠姓、及刘、管、段、金等姓皆被赶散,至朐南芦苇荒所,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后人烟渐繁,乃诣州请为州民,州牧载入版图,是为里人。
又据《苏州市志》载: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迁苏州阊门一带富户百姓,至苏北沿海灶区(盐区)。
这部分移民,是由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繁华富庶苏和“湖广熟、天下足”嘉、湖、锡、常等迁往芦苇丛生、四野沼泽的不毛之地海州。因此,虽其后人虽再迁他乡,但几十年后、甚至上百年后家业重兴时修谱,口头相传的苦难记忆,下笔时“当路村”为“荡芦村”、“当芦村”,也就不难理解了。
由此可见,明初大移民时的东海云台十八村之一的“当路村”,正如“大槐树”同样,亦乃一移民“中转站”!
自此而北上南下的,有“当路村”坐地户,有山西远方客,也有苏州“下乡”的,还有重回老家莒地的汉城阳王刘章之后的“草涧刘”……
当路村考
来源:当路王氏宗谱
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国家4A级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境内的当路村,是古代云台十八村中最古老又最著名的村庄,不仅有狮子峰、华严寺遗址、王朗墓遗址,王氏宗祠、王鸣鹤墓碑等名胜,而且物产丰饶,人才辈出。然而关于它何时立村,又缘何得名,史籍中的记载不一,甚至以讹传讹,故有澄清的必要。
《连云港市地名录》一书中关于当路村的来历是这样说的:传说汉邹衍骑驴私访至此,村民以为驴吃豆苗索赔。衍无以为证,即剖驴腹相核,果无。该村因此得名“挡驴村”。今呼“当路村”,可能系“挡驴”之谐音。
这一段记载有两处不足为凭:其一,此说系采自民间戏说,不能作为信史;其二,邹衍本战国末期人,而并非汉代人。由此可见,《连云港市地名录》中关于“当路得名”的说法是不可信的。
另据张百川的《云台导游诗抄》记载:“挡驴”之说采自清顺治年间湘乡人刘光隆重修的《海州志》一书。这本地方志的蓝本原为赵一琴的《海州志》,而该志在刘兆隆修志时“版籍已灰兵炬”。于是,刘一方面尽录赵氏旧志遗篇,一方面与赵昌处等人“共事搜葺”,最终敷衍成卷。因此,刘志的史料价值不高,讹错尤多。后来主修《嘉庆海州志》的唐仲冕就曾这样评论刘兆隆的《海州志》:“零编错简,读不终篇,志作于裁海之前,往往侈谈云台灵异以图复山,而不知其词之诞也。”正因为如此,唐氏在修《嘉庆海州志》时就剔除了“挡驴”之说而不予记载,旨在“必皆审端竟委”。由此可见,以“挡驴”命当路村名之讹传在清嘉庆年间就被否定了。同时,并无可靠史籍记载过邹衍曾到过云台山,所以,刘志中的记载只能算是道听途说的民间口碑材料,是不足为信的。
那么,当路村又是如何得名的呢?对此,从现存的《三槐堂当路王氏宗谱》中倒可寻出令人信服的佐证来。据该谱记载:“云台当路王氏原出于徐州沛县,始祖王熙,曾任秦朝南阳郡尉。至七世祖(王尊)公,汉臣,官拜京兆尹。时值奸党弄权,朝纲荒乱,遂辞官返乡,滋隐居志。自乘船游于东海,登涯观景,东有大山,西有环海,采山钓水,雅景可观。赞曰:‘真仙山宝地也,后世必出人杰’。遂于汉哀帝元年(公元前6年)卜居于此,后在向阳处设宅立庄,命名为当路庄,旨在愿后代子孙‘当仕路,忠民权,功于国,荣于家’。”
从这个史料的记载中可知:当路村由汉代王尊立于公元前六年,“当路”村名取之于“当仕路”的家训,与相隔年代久远的春秋时邹衍毫无关系。由此算来,“当路”这个著名的古村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了。
《嘉庆海州志》等史料也确实可证实当路村为王氏聚族而居之地,且人才辈出。在长达1300年的科举长河中,云台地区仅在明代考中三名进士,而当路王氏就有两名:一为明正统四年(1439)年王氏第五十三世祖王璟,巳末科进士,明史有传;二为明万历 (1586)王氏第五十九世祖王鸣鹤,丙戌科武进士,圣谕“天下将才第一”,挂印总兵,封征蛮将军,钦定世袭候都督公,一品服俸。并有《登坛必究》、《帷间问答》、《教练说》、《训兵说》、〈行兵图》等多部军事论著刊行于世。当路不愧为古东海郡之名村。
我确认三槐堂张仙王氏祖系的过程
(五莲)王墨林
http://chinawang07.w11.idccenter.net/addons/phpbb/viewtopic.php?t=41&sid=92ec9766d9bc4dd6cfaa8ebd0be35355
我是五莲县张仙(原属莒县)王氏二十世。张仙王氏族谱第一页记载:“江苏海洲当路村旧序”‘前元泰定元年岁在甲子孟冬创肇此谱发源于太原郡,相传王旦公家谱记。’我的十二世先祖王永祺,在乾隆癸亥年续修的族谱谱序中写道:“溯厥由来非原籍莒人,海东(即海州)当路村及其归居也。传自洪武迁民,自海东来兄弟七人,过七老龄遂分其手。”“始祖自东徂西,相厥攸居,至莒之东北有张仙庄焉。”七老岑分袂的七兄弟之一瑛族一支,王家窑三友堂的十七世王九昆,他把民国九年续修的族谱用名为《琅琊王氏族谱》,在左下角印有“琅琊世家”、“三槐堂印”上下两戳。这说明我祖早就认定,太原王氏一琅琊王氏—三槐堂王氏—海州当路村王氏是一脉相承的。
顺着这一脉络,我于2002年冬到临沂孝友村的的孝友祠进行了专访。孝友祠的负责人王东山老人,引我拜谒了祠堂中供奉的王子乔(王晋)、王祥、王览、王羲之列祖的画像,塑像。送给了我一份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三槐堂王氏—海州当路村王氏世系图的复印稿。这一复印稿,从姬姓王氏第一代王子乔(王晋)到去海州赴任并卜居那里的三槐堂第十一世王缋共56代,代代祖名齐全。王东山老人、王孝俊先生给我讲了从王子乔(王晋)到三槐堂主要先祖的简历。详细讲了“秦毕六国,王氏功多”的王翦、王贲、王离祖孙三代和王离由于赵高指挥失误,造成巨鹿惨败,他一身殉职。其长子王元为避战乱迁琅琊皋虞,开创琅琊王氏的过程。又讲了王元的曾孙王吉,在汉宣帝时成为博士,王吉、王骏父子两代为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之孙王崇为西汉的大司徒,封平阳候。还讲了王元及其后两代寿终葬在皋虞,王吉及其子孙的坟墓都在南仁里,后改称孝友村。
2003年11月15日至16日,五莲县张仙王氏家族,一行四人,由王明成带队,到三槐堂的故居莘县城认祖归宗。至时受到了莘县政协杨巨源等领导和三槐文化研究会杨巨源、王洪林等负责人的热情接待。我们拜谒了三槐堂先祖王旦公的墓碑,饱览了群贤堡、王化村三槐堂人的故居旧址。得到了一批珍贵的三槐堂王氏文史资料,沟通了张仙和莘县三槐堂王氏有关机构的联系。尤其见到杨巨源、杜言青编纂的三槐堂王氏后裔,包括琅琊在内的六个分支谱系《太子晋至王言传承情况不同版本对照表》(后来发表在《槐荫千秋》一书中)。表上的六支谱系虽有个别代数或人名的差异,但大致相同。杨巨源先生在续修开沙王氏宗谱序中写道:“三槐世系,乃太原之脉,琅琊之胄,发祥于莘,成名于卞 ”。这是言简意赅的对三槐堂王氏谱系的概括。我们又问了王洪林先生,群贤堡、王化村对这一谱系的看法。他谈了宋元改朝之际,此处战乱频繁,三槐堂王氏都纷纷外迁,战乱平定后,有的又迁了回来。当时的文史资料,随外迁的带走了一些,当地的都毁于兵炬。不过这里的人都承认,能找到的史料也证实,三槐堂王氏是王褒的后裔。
至此,我弄明白了两个问题:(一)姬姓太原王氏的始祖就一个,是王宗敬先祖。任何以其它名子为姬姓太原王氏始祖(在这里“始祖”的称谓,应改为后太原王氏或太原王氏××世祖)的和琅琊王氏一样,都是王宗敬先祖的分支。范仲淹为王质所做墓志铭称“其先太原人”和我海州当路村旧序语“源于太原郡”,都是指的太原王宗敬先祖。(二)我张仙、王家窑等谱中所标明的“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三槐堂王氏—海州当路村王氏—张仙王氏”这一轴心世系,得到大量史料证明后,结论是正确的。原来飘浮在我脑海中那些不论是已出版的书上,或各种资料上猜测、臆想出的三槐堂王氏的世系,都被这一轴心世系所澄清。
作者简介:王墨林,山东五莲县工商局原工会主席,三槐王后裔,莘县三槐文化研究会会员,《三槐堂张仙王氏崖头门里分支族谱》主编。
七老岭王氏探源
来源:王 晓
世事纷更几变迁,提航自此离家园。
支分海角谁无地?派到浔阳各有天。
七老岭前云漠漠,百年冢上草绵绵。
何为一雁顶风渡,再设裳衣拜祖先。
一首七老岭诗赞,描绘了明洪武2年(1369年)王伯敬、王伯政等兄弟七人,自江左海州云台山下当路村(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花果山乡当路村)为避倭寇侵扰外迁,至七老岭分手,从此天各一方、生离死别的悲壮情景。 七老岭(七袄岭),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悲壮的故事。她孕育了海曲王氏、五莲王氏、莒州王氏、胶南王氏、巴山王氏、前坡王氏及赣榆王氏,孕育了东海三槐堂、二槐堂、夜雨堂等王氏望族。700多年来,当年七兄弟的后裔们代代传颂着,传颂着他们创业的艰辛,传颂着他们生活的艰难,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代代相传着,他们勤劳善良的品格代代相传着,他们敦宗睦族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着。 李世民曾说,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记得呀呀学语时奶奶曾教过“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同大槐树”的歌谣,幼时曾见过“三槐世泽,两晋家声”的春联,长成后亦听过老人们“三槐堂立家,七老岭分支”的述说,……带着儿时的不解和成年后的迷惑,近年来便萌生了探源的冲动,因而在工作之余,查史料,录口碑,研读家谱,寻根交流,积累了部分资料,获得了初步认识,现整理如下,以俟方家教正。
一、得姓王子 王,乃君王、最高爵位、封土诸侯、同类首领等。在汉字演化史上,“王”始为象形字,状如火苗,火盛为王。《说文解字》称:“王,天下所归往也。”汉代大儒董仲舒的解释是:“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人口近亿,占全国人口的7.4%,具有源头多、分布广、人丁盛的特点。按照传统说法,主要有四大源头,即:舜时的妫姓王氏、商代的子姓王氏、周代的姬姓王氏和来自域外的虏姓王氏。《通志·氏族略》称:京兆、河南之王,则曰周文王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谓之姬姓之王;出于北海、陈留者,则曰舜之后,此妫姓之王;出于汲郡者,则曰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出于河南者为可类氏,出于冯翊为钳耳族,出于营州者本高丽,出于安东者本阿布思,此皆为虏姓之王也。
《广韵》载,王氏有21望:太原(今山西)、琅琊(山东)、北海(山东)、陈留(河南)、东海(山东)、高平(甘肃)、京兆(西安)、天水(甘肃)、东平(山东)、新蔡(河南)、山阳(山东)、中山(河北)、章武(河北)、东莱(山东)、河东(山西)、金城(江苏)、广汉(湖南)、长沙(湖南)、堂邑(江苏)及河南(洛阳)。其中周灵王太子晋相传是王姓诸望中太原、琅琊、东海等支派的祖先。 太子晋(约前565-549年),也称王子晋、王子侨、王乔,史载他“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十五岁辅佐朝政,灵王重之,诸侯从之。晋公使师旷见太子晋,师旷问以君子之德,晋侃侃而答:舜仁德现于天道,是仁政,谓之天;禹圣劳治水而不居功,以天下为本,谓之圣;文王大道仁小道惠,三分天下已有二,仍服事于殷商,为暴纣囚禁,不动干戈,谓之仁;武王义杀暴纣一人而以利天下,谓之义。师旷称赞不已。灵王22年(前551年),谷、洛二水泛滥,危及王宫,灵王决定以壅堵洪,他力陈不可,主张不能殃及百姓,应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因为直谏触怒了灵王,被废为庶人。师旷朝见时,见其色赤不寿, 晋说“我三年之后将上天到玉帝之所”。果未及三年, 讣报使者就到了晋国。因太子晋能预卜生死,后人传说他成了神仙。
《列仙传》载:晋好吹笙,作凤凰鸣,道士浮丘接以上嵩高山,三十年后见到桓良,太子晋说:“告我家,七月七日会我于緱氏山麓。”至时,果见晋乘白鹤立于山巅,可望而不可及,数日方去。太子晋卒后不久,灵王驾崩,晋之弟贵嗣位,是为景王,晋之子宗敬后仕为司徒,看到周室衰败,天下大乱,便请老致仕,避居太原。时人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姓,成为太原王氏始祖,尊太子晋为始祖。唐武则天登基初封禅嵩岳时封太子晋为升仙太子,别为立庙。圣历二年(699年)再幸时,立制御书《升仙太子碑》,即现河南偃师县缑氏山升仙太子庙,亦称仙观庙。 两千多年来,太子晋成了正义的象征。屈原《远游》赞:“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唐朝诗仙李白赞:“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素有“七老岭”美丽传说的王氏始居山西,时为太原王氏,出自姬姓,晋为始祖。
二、贵於秦 七老岭分支王氏曾有“贵於秦”之说,是因为战功卓著而族显的王翦及其子孙。王翦,频阳(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东乡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战国末秦初时期。翦之七世祖错是太子晋的八世孙,魏将军,六世祖坟为中大夫;五世祖渝官上将军;高祖息为司寇;曾祖恢封伊阳君;祖父亢、父视颐,均被召为中大夫,皆不就。 王翦少时即喜兵战事,成年后因作战勇猛、连战连捷而成为秦将军。始皇十年(前236年),翦率军攻赵,取九城而归;十八年(前229年)再次率军伐赵,一举攻占“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关军事要塞;第二年,又与秦将羌瘣配合,占领赵地东阳,紧迫赵都邯郸,赵王迁被迫投降。始皇20年,燕太子丹派壮士荆轲刺杀秦王,始皇大怒,命王翦率大军攻燕,翦军长驱直入,势不可挡,第二年即占领燕国都蓟城,取丹首级,燕王逃至辽东,燕国版图全为秦国所有。与此同时,翦之子王贲率大军攻楚,击败了楚军,取胜后回师攻魏,迫魏王投降,魏之地也尽归秦国所有。 翦年迈时仍奉命率六十万大军南下攻楚,始皇亲自送至灞上,临别前请求始皇多给他些田宅和园林,到达函谷关时又连续五次派人回京请求,左右对此不解,王翦说:始皇傲慢多疑,现在他把全国的军队几乎全交给了我,如果我不多要些田宅,以表示我只为贪财,是为子孙后代着想,并无篡谋之心,否则,大王岂不怀疑我想篡夺王位吗?一席话说的左右无不称是。王翦率军抵楚,即坚壁固守,拒不出战,安排士兵养精蓄锐,并亲自与士兵同食。当秦军将士锐气大增,而楚军则由气锐转为烦躁之时,翦一声令下,六十万大军如黄河决口,冲进楚营,楚军一败涂地,楚王被擒后,翦率军乘胜南征百越,统一了整个南方。王翦三番五次向始皇要田宅,即为后人所传“王翦之意不在田”的典故;其率军伐楚之战,成为兵法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的典范。与此同时,其子王贲奉命进攻辽东,俘虏了燕王喜,回师时攻占了代国,俘虏了代王嘉,于是统一了全国,时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王翦在秦统一大业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翦共生六子:贲、戊、勇、刚、毅、乙。贲为秦将军、通武侯;贲子离,西汉时封武成侯;离二子;元、威,元官中议大夫,避秦乱迁琅琊,为琅琊王氏始祖。
王瑢、王瑄,明初落户山东安丘赵戈;
王玉,七老之一,洪武二年,移居安丘寿山庄;
王彦明,明初移居山东诸城;
王烨,沂州兰山曹庄,华院寺,王庄;
当路57世王玘:
明洪武时诞生于东海当路,是当路三槐堂54世,是当路王氏守基之祖。父道讳锦程,明初为镇西将军,年七十仍镇登州。玘公谨尊父命,守基当路;其后代子孙,广布于鲁南苏北,散处于神州诸省,播迁于海外邦国。生有五子,谦、证、让、议、谏。六世孙王明鹤,明万历年间武进士,后为两广总兵。修有《东海当路王氏宗谱》,是当路王氏中兴之祖。
三槐堂王氏家谱
三槐堂:北宋王祐,大名莘县人,字景叔,自幼聪慧过人,年轻时曾任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入宋以后,晚年拜为兵部侍郎,于上任后月余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葬在陕西华州安丰里,追封晋国公。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槐树三棵,荆棘九株。百官朝见天子之时,三公面对槐树而立,九卿面对荆棘面立。后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类官职,九棘代指九卿百官。王祐亲手在庭中栽种了三棵槐树,希望借重三槐的喻意,显赫族人。后来次子王旦果然当了宰相,孙王素又做了宋仁宗时的工部尚书。王氏族人遂称这支王氏宗族为三槐王氏,并将宗族祠堂命名为三槐堂。王祐曾孙王巩文彩出众,与苏轼友善。苏轼为之作《三槐堂铭》,从此三槐堂扬名天下,成为王氏子孙后代通用的堂名。
王姓在秦汉时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县、蒲县、平陆、河南开封、虞城、淮县,陕西咸阳,山东淄博,福建南安等地,而子姓为王的后裔则由河南卫辉迁至今甘肃天水、山东东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两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今河北大名)王姓,琅邪王姓,以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为开基祖;太原王姓,以东汉征士王霸为开基祖,分为晋阳支(以三国魏司空王昶开基),祁县支(以三国王允为开基)。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少数民族改王姓入主中原,而琅邪王姓的后裔王导和王敦兄弟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时称“王与(司)马共天下”。太原王姓祁县支在司马懿专权时遭受灭顶之灾。隋灭陈时,原仕于南朝的琅邪王姓被分别迁于关中、河北、河东等地。唐末时,琅邪王姓的后裔王潮和王审知兄弟南迁福建,建立闽国,由此,王审知被誉为“开闽第一人”。北宋灭后,三槐王姓(以唐末的黎阳〈今河南浚县〉令王言为开基祖)的不少人迁居江浙一带,尤以江苏昆山一支贤才辈出,成为望族。元末战乱和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人口锐减,形成了著名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运动,同时明太祖朱元璋强令山西人外迁,在洪洞大槐树集结的山西人被分别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甘肃等地。于是太原王和三槐王等在中原地区有了更为广泛的分布。另外,开闽王姓漂洋过海,扬帆南洋。著名湘潭王姓源于太原王姓,长沙王源于江南上亢王姓。海宁王氏即清末学者王国维所在的家族。
王姓南北分布不平衡,长江以北地区为第一大姓,而南方地区仅为第四大姓。目前王姓人口列全国第二位。王姓字辈
四川大竹王氏派语:嘉锡良士,以奕正万,怀仁履道,立名守善,典敬慎修,秉公度宪,光灿荣华,世代永焕
善庆堂王氏派语: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传家徵世泽,光国蔚人才,道立英贤作,心恒孝友培,熙朝荣俊彦,宝树植庭槐。
琅琊王氏安徽望江世芬堂派语:永信志得守,彦本从之道,应时自大兴,万年常克绍,学业征官符,文章启榜兆,敦修源裕世,云仍由兹肇。
太原堂王氏派语:自绍玉昆诚,经纬雄才具,安邦定国荣,文光昭盛治,懿瑞振家声,敦本前谟显,修伦世道平,休仁知绪永,敏学兴时行,以上培原裕,方来受命旌。
宁乡乌石王氏派语: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莹,葆衷恢世泽,作善振芳声,植树先知贵,魁英实得名,绪从忠厚衍,瑞应集簪缨。
民国三十二年太原堂王氏派语:有章汝焕,式德聊昌,修礼立义,守本安常,兴家成业,锡庆致祥,功昭道显,声远名扬。
湖南益阳王氏派语:先善友至子,仕仲孟文廷,万生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器字辉星汉,词章耀锦城,科名光世泽,禄位定均申。老谱历传派语:鼎范铭功远,诗书启俊英,家声传益盛,前武克相承。
民国癸酉年太原堂王氏七大房合修族谱派语: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今逢清鼎位,代毓国家材,世际人文起,源从晋祚来,子孙发千亿,贤仕策金台。清道光丙戌续谱所载派语:文运人开,洪猷日展,克慎芳修,用敬盛典,士德茂昭,卿材益显,宝善立名,祖诒云衍。
文德堂王氏二房车礁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文允廷光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
湖南浏阳王氏凿石支派字:裔荣笃本先德显扬,绍修世泽远继廷芳。南华案山支派字:家德泽新克念显扬,绍修正学远继廷芳。
长沙王氏字辈:守元寅汝世必斗翁崇友佐添应子。(前十四派序不能成句,自十五世国字派起编成四言八句共三十二派):国正学文,洪开式哲,启兆万年,显承谟烈,忠厚传家,光昭祖泽,绵延永绍,祥钟俊杰。
硕旧王氏字派:声振朝堂,世德传芳,求志达道,大显家邦。
湖南湘乡牢田王氏原订编派:添元用义祖,承显立铉宗,忠孝守仁义,安邦定太平。续派:世业绍前德,诗书裕后昆,修齐为国本,名教耀芳声。
湖南安化王氏旧派语:派传先善友,子仕仲孟文,廷万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益代资祺寿,亨佳福庆增。续修新派语:骥足腾云路,鸿章重玉京,彝鼎垂功远,贤书启俊英,令名光世泽,禄位自能申,家声传必盛,前武克相绳。
安徽绩溪王氏字辈:玉大元祥兆,安邦维义诚,宏开能绍业,积德庆长春,俊杰辉光显,家声永茂庭,骅骝驹骥骕,龙凤鹿麒麟,卜吉谦恒益,希贤智勇仁,俭勤忠信让,均正适时平。
树高千丈,必有其本;水流万里,必有其源。人类亦如是,有祖始有宗,有宗始有族,有族始有家,祖、宗、族、家,如树之根干枝叶,水之一源百流,脉派相衍,方成一体。故人生千变万化,家族南迁北移,唯谱系不可乱。谱系清方能昭穆有别,家乘存始可祖德有继。传承之要义,于此明矣!
天下大姓,王列前茅。王氏爱姓于周灵王太孖晋,秦汉以降,望族迭现,名贤辈出。秦末战乱,王元避居琅邪,是为琅邪王氏之始;弟王威留居太原,是为太原王氏之始。王氏一姓二派,由此形成;其余后起支派,皆由此衍生。后起王氏支系中,尤以三槐王氏胤嗣众多,影响深广。唐代之末,王言任黎阳令,为躲避战乱,遂携眷自渭南迁莘,此乃三槐王发祥莘县之始。时至后唐,王言之子王彻中进士第一,官至左拾遗。逮后汉之初,王彻之子王祜进士及第,宋初累官至兵部侍郎,以直忤上,未进宰辅,乃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后世必有为三公者!二十年后,次子王旦果登相位,辅仁真宗十有八年,名满朝野。此后,王氏族中贤辈出,苏轼为之撰《三槐堂铭》,三槐王之名由此不胫而走,遂成望族。王言始定居之莘县王家堡因此改名“群贤堡”,祖茔在焉。
至金元内侵,宋室南渡,兵燹频仍,中原涂炭,三槐族中之在外为官者纷纷携眷南迁,群贤堡村亦先后有十八人举家南下江淮吴越,仅余的一支觉势孤力单,遂徙至城西董王庄,群贤堡村从此荒废,前后历时百五十年。明初,王宾率族人移至董王庄村南起建新居,定村名“王化”,涵义为“帝王造化”。王宾之子王贡服,进士及第,曾任明太祖给事中。嘉靖年间,王贡服六世孙王世祯回群贤堡重建家园,守护祖茔。王化与群贤堡一脉二村,密不可分。群贤堡复村前后,尚有许多宗支由于不同原因从王化迁出,分别定居于莘县的赵王庄、南阳、沙窝、吴堤口、同智营、东昌府的李堂、侯营、潘屯、楚庄、西王、王连、单县的五楼等地,加上高庙支系所及的一些村庄,三槐之裔在鲁西一带堪称枝繁叶茂了。
三、隆于汉 “七老岭”分支王氏祖谱中有“隆于汉”的记载,即兴隆在汉朝,是因为西汉时出了个右丞相安国侯王陵。据记载,陵公是迁往东海当路村王氏之先祖。 王陵是沛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战国末年,卒于西汉高宗后7年(前181年)。王陵是王翦叔父王蠋的后代。蠋为齐画邑(今临淄区高阳乡)布衣,燕乐毅伐齐,闻蠋贤,将封以万户,蠋以“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而力辞,并自缢而死(墓在临淄愚公山)。蠋子匡遂徙沛郡,陵即匡之后裔。 王陵、刘邦乃同乡,陵为沛县豪富,刘邦曾以王陵为兄。刘邦起义时,王陵也聚集乡党几千人起义,占领南阳,归属刘邦。项羽得知王陵公开归附刘邦,恼羞成怒,将王陵的母亲押至军中,威胁王陵。陵派使者见项羽,王母对使者说:“请你代我转告陵儿,要他好好帮助刘邦。汉王是个知人善任的忠厚长者,决不要因为我的安危而背叛他。”说完便自刎而死。王陵由此更坚定了助刘邦统一天下的决心。刘邦统一天下后,封王陵为安国侯,位及第十二。刘邦临终前曾对吕后说:“将来相国萧何去世后,可用曹参;曹参去世后可由王陵接任,命陈平帮助他。”惠帝六年(前189年),相国曹参去世,王陵任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二年后惠帝去世,吕后欲立自己的亲戚为王,王陵力劝道:“高皇帝曾与大臣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吕后不遂,怀恨在心,表面上重用他当太子的老师,实际上剥夺了他丞相的权力。王陵因此推说有病,拒不朝请,十年后在家中去世。 王陵子忌,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嗣爵,一年后卒,谥曰哀;忌子游,汉孝文帝元年(前179年)嗣爵,景帝后三年(前141年)卒,谥曰终;游子辟方,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嗣爵,元狩二年(前121年)卒,谥曰安;辟方子定,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嗣爵,元鼎五年(前112年)因罪免。另外,王翦后裔西汉时亦多仕官:王翥,又名王翳(?-前200年),从灌婴斩项羽,封杜衍侯;王竞(?-前188年),官车司马,都尉,封景侯;王虞人(?-前186年),从汉高祖刘邦出击英布,封高陵侯。
四、迁徙当路 西汉末年,外戚专权,朝政越来越腐朽,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社会动荡不安。仕途坎坷的王尊,看到朝廷腐败,政局不稳,便急流勇退,选中东海,隐居当路。王尊,原居徐州,后迁兰陵。少孤,窃学问,能史书,十三岁为狱小吏,初元中(前46年)仕县令、后任东平相,因捕会南山群盗有功,迁光禄大夫,守京兆尹,因奸臣诬告被坐免为庶人,继补军中司马,司隶校尉,后为徐州刺史,迁东郡太守。在任东郡太守期间,曾游东海登云台,感慨而言:“跨海登州,游于东海,东有大山,西有环海,登崖观景,雅景可观,此仙山宝地,后世必出人杰”。后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16年)举家来到云台山,在向阳处下寨立庄,从此隐居下来,取愿后人“当仕路”之意而定村名为当路村,并以“当仕路,忠民权,功于国,荣于家”为族训,尊王熙为当路始祖。王尊是王熙的七世孙,王尊为当路七世祖,“七老岭”分手时的七老为当路村的54世孙,三槐王氏15世孙。据此推算,日照海曲王氏始祖前失讳6世(七老后失讳5世)即应为当路60世,三槐王氏第21世,本人是海曲王氏14世孙(加失讳6世应为七老岭分支之20世),应为当路第73世,三槐王氏第34世。
五、盛于两晋 “七老岭”王氏的先祖乃东海王氏§县高崮崖宣统四年(1912年)重修族谱序载:“忆王姓,系出兰陵,初在海州,继迁山左。”兰陵即为兰陵侯王肃世居地。 东海郡为秦新设,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东汉末年之王朗乃一介儒生,以孝义闻名。徐州刺史陶谦举为秀才,因替陶代写奏章而赏识于汉献帝,被任为会嵇(浙江绍兴)太守。其时天下大乱,王朗先依附孙策,后投靠曹操,先后仕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官至司徒,《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一节,其实纯属虚构。其子王肃乃当世名儒,魏末官至将军,封兰陵侯。肃子八人中四人(恽、恂、虔、恺)“仕亦宦达,为后世所重”,女王元姬嫁晋文帝司马昭,为文明太后,生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攸、辽东王定国、城阳王兆、广汉王广德及京兆公主。西晋武帝乃东海王氏甥,不仅给帝舅诸人以高官厚禄,王恂官至车骑将军,被晋武帝称作“膀臂”,袭封兰陵侯;王虔官至尚书,别封安寿亭侯;王恺官至后将军,封山都县公,曾和石崇斗富,名噪一时。还追封王朗夫人杨氏为乡君,食邑五百户;封王肃原配羊氏为平日靖君、继配夏候氏为荥阳乡君,媳郑、刘二氏为乡君,都有数百户乃至千户封邑。 王虔子三人中(士文、康、隆),士文袭父爵,晋末官至右卫将军,南中郎将,镇许昌,“五胡乱华”时被匈奴人刘聪所杀。入东晋后,王隆一支始终官仕:王隆官至后将军,隆子景为大鸿胪,景子雅孝武帝时任太子少傅、尚书左仆射、居副相之位,雅子三人准之、协之、少卿分别为晋散骑侍郎、黄门郎、侍中,乃西晋以来又一黄金时期。孝武帝晚年,王雅被出身太原王氏的王恭夺宠,东海王氏在政治舞台上春风得意的时代遂告结束。
六、立堂三槐 笔者寻根当路村时曾听过介绍:当路59世孙、明万历武进士—王明鹤,曾任两广总兵征蛮将军卫,官居一品,征越南病死于任所,一生为皇家打仗30余年,从未失败过,赐封天下将才第一,敕封到故里按一品大员安葬,建立祠堂,享受祭祀。王明鹤曾修三槐堂家谱铜谱一部(谱上盖有将军铜印)。当路建村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早于三槐堂立堂之北宋(960—1127年)近千年;另日照周围“七老岭”分支王氏后裔俱称为“三槐王”,且有东港龙泉官庄王氏世存书有“三槐堂”的红灯笼两只(毁于“文革”)和沂水前坡王氏家谱封面所印“三槐王”为证。当路村王氏称三槐王亦出当路,那为何不称当路王而谓三槐王,为何不用始之“太原王”之堂号而用千余年后始立的“三槐堂”。
笔者认为,目前虽无史料可证,但二者关系肯定非常密切,或确有世系传承,或当路王氏虽早但未立堂号,或三槐王明时显赫等等。 三槐王氏是活跃于北宋时期的又一望族,一直绵延到南宋时才渐受冷落。她肇启于北宋王祜、王旦父子。 王祜,乃宋太祖赵匡胤近臣,累官至殿中侍御史、知制诰、户部员外郎、潞州知州,众皆望以为相,但因力保符彦卿无罪而失宠于宋太祖,被贬为行军司马,安置毕州后又入朝为兵部侍郎,时居国都开封仁和(东)门外,取《周礼》“面三槐,三公位焉”之意于庭院中亲手植槐三棵,预言其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果然子孙一个个官高爵显:长子王懿,进士及第,曾任袁州(今江西宜春)知州;次子王旦,进士及弟,景德年间荣登相位;三子王旭虽未中进士却有经纬之才,真宗赵恒数次要委以重任,均因王旦以“旦在相位,应避嫌”而辞拒,旦死后旭方应宣入朝。于是王祜及其三子誉满朝野,三槐之故名闻天下,并为世人美称为三槐王家,成为历久不衰的望族。元祜六年(1091年)王旦之孙王巩、曾孙王震率族众于王旦家客厅创立宗祠曰“三槐堂”,由苏轼题写匾额悬挂,并撰《三槐堂铭》镌石竖于宗祠院内。铭曰:
呜呼休哉! 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 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荫满庭。 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 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 王城之东,晋公新庐。郁之三槐,惟德之符。 呜呼休哉!
七、分支“七老岭” 莒县东心河《王氏族谱》(壬辰年修,即1952年)载:“吾王氏,由周灵王太子晋封于王国而得姓,贵于秦,隆于汉,盛于两晋。惟我东海一支由我汉王陵公之后人隐居云台山麓当路村,延至明洪武2年,迭经兵燹,不得安居,吾祖因避难外出,曾说同时有兄弟七人届日照县七老岭便行分手。”又载:“相传来时由海乘船经日照县,但同时来者吾氏颇多内之兄弟叔侄,想亦甚伙,惟有一古迹可证,名曰七老岭,是兄弟分手处也。”赣榆大兴庄《王氏族谱》序载:“始祖朐阳(即海州)当路村人也,洪武二年避倭寇之乱,兄弟同迁者七人”,莒北小河王《王氏族谱》跋载:“先世世居海州云台山下当路村,于明洪武二年迁至诸城南乡七老岭,兄弟七人自此分手。”日照龙泉官庄有“洪武年间七兄弟为避红头苍蝇自当路出,至七袄岭分手”之说。莒县清道光三年(1823年)《城阳东海山旺庞庄王氏族谱》序载,“莒邑王氏东来居多,当红巾祸起,十八村祸乱方殷,居其间者率争先徙族奔流于莒。” 元朝末期,因朝廷增加赋役,滥发纸币,加之连年灾荒,社会矛盾十分突出。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趁元朝征发15万民工修黄河之机,于1315年聚众三千,开始了红巾军起义,至1367年统一了江南。之后北伐中原,1368年元朝灭亡,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洪武二年,红巾军已不复存在,况连云港距南京百公里左右,不可能朝廷亦不容忍在距京都较近的地区有红巾军残部活动,因此,个人认为“七老岭”分支之七兄弟为避红巾军而离当路之说应为不妥,大兴庄《王氏族谱》“避倭寇”之说与史实相符。1369年,在日本内战中失败的武士和一部分浪人、商人得到西南部一些诸侯和大寺院主的资助,驾驶海盗船只在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掠夺,这些人被称为“倭寇”。当路村近海临港,美丽富饶,是当时被掠夺的理想地之一。因不堪遭受倭寇的不断侵扰,当路王伯敬等七兄弟即行外迁,另觅生计之安定场所。日本帝国主义者不仅于1937年侵略中国,殃及“七老岭”七兄弟后裔所生存的鲁东南和苏北大地,而且早在600多年前就开始掠夺我国沿海地区,致使我之祖先背井离乡,其罪行罄竹难书,此民族大恨,王氏子孙定当铭记不忘。 1369年秋末冬初,当路王氏王伯敬、王伯政、王明、王亮、王玉、王良臣、王义臣兄弟七人携妻室儿女自当路海口乘船外逃,至日照夹仓口岸停船登陆,自此开始了艰难的迁徙之路。行至七老岭,人生地昧,举目无亲,生活无着,在这“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危难之时,其兄伯敬提议,7家当自此分手,各寻田庄,各觅生计。弟兄七人抱头痛哭一场,将母亲遗物一件—棉袄撕破,各藏一块,相约为日后子孙们相见认宗的信物,一步三回头,满含热泪的四散而去,各谋生路。伯敬公、伯政公顺原路回返,出日照后,至赣榆县海头,伯敬公即住兴庄铺灶产晒盐,伯政公则在离兴庄北近30里的垒墩业庄田;明、亮、玉和良臣、义臣公则散居山东青沂(即日照、胶南、诸城、莒县、五莲、沂水一带)各地,详情待考。
最后,录流传于莒北地区的咏七老岭诗一首,以飨读者:
大明洪武二年兴,兵燹怆惶迁奴丁。
红巾将士雷声吼,各携老幼快如风。
海州行至七老岭,同胞七人纷泪横。
春露秋霜重相会,诗词为先指血宗。
(文中内容诚望商榷。Email:wangtl99@yahoo.com.cn)
三槐王氏分支概况
三槐堂,即三槐王氏的堂号。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闻名天下,枝繁叶茂,是太原王氏(或琅琊王氏)的一衍派。最新统计显示,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三槐堂是王氏子孙繁衍最大的支派,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号的家谱目录,占有堂号的王氏家谱总数的40%左右。四海内外,提及“三槐堂”,众多三槐后裔倍感荣耀。。
王祜(亦名王佑),祖籍莘县(宋时属大名府,今属山东省),以文学见长。五代时先仕晋,后及汉、周,北宋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拜其为监察御史,颇得赏识,官职不断升迁,以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乃举家迁来京城,落户开封。时在宋乾德三年(965年)至开宝二年(969年)之间。
宋开宝二年(969年),有人密告魏州节度使符彦卿谋叛。魏州即大名(大名县亦名魏县),宋太祖乃派王祜权知大名府。那个时候,莘县一带归属大名府,宋太祖要王祜衣锦还乡,许以“便宜”行事,并以赵普(一说王溥)相位相许的真实用心在于除符,王祜自是心知肚明。但王祜至大名接任后,明察暗访,却查无实据,数月无闻。宋太祖乃驿召面问,王祜直言禀报,符彦卿无谋叛事实,并以自己全家百口性命担保。甚至直谏太祖吸取晋、汉(五代)皇帝因猜忌而滥杀无辜的教训。太祖听后很不以为然,乃把王祜改派知襄州。如此以来,王祜升迁宰相的许诺当然是落空了。王祜赴襄州任前在其宅院内,手植槐树3棵,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以我们今人的思想揣度王祜当时的心情,很可能对自己当不成宰相有点生气,可能是“别看我不能位列三公,我的子孙一定有能担任宰相,位列三公的”气话。当然,也可以认为王祜这句话是他的自信或远见。但他以三槐比拟三公确是无疑的。
后来的事实果不出其所料,他的儿子王旦在宋真宗时做了宰相,使他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三槐堂不仅成了王祜一支的堂号,而且成为整个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三槐王氏。
褒公西入咸阳,传四世至綝公,綝有十子,第三子曒 公为潞州刺史,曒公八传至言公,为唐滑州黎阳令,言公生彻,为后唐进士,官至左拾遗,彻公生佑,是为三槐王氏始祖。
佑公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后晋天福年中,以书见桑维翰,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至后周,仕为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宋太祖即位,擢拜监察御史,后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至宋太宗时,知河中、开封二府,以病请告,拜为兵部侍郎。佑公生逢五代战乱,历事后晋、后周和宋朝,皆以文武忠孝而显名。佑公宦居于汴梁城东时,筑室于仁和门外,尝手值三槐于庭院中,言称其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王佑裔孙因之而称为“三槐王氏”。
三槐王氏自祜公以后,簪缨相继,历世为官,子孙分任各处,子孙散布于海内外。
三槐世系在五代末和北宋时期的王言至王巩的六代世系人物,无论从史书或谱牒资料上看均比较完整和详尽,这与当时北宋政权社会稳定,三槐王氏处于鼎盛时期有关。因此三槐世系研究重在北宋前和宋南渡后。北宋之前的五代时期政权更换频繁、门阀显贵乱套、多数姓氏世系出现断层。三槐王氏世系上朔虽有延绵,但存在二个分歧要点。一部分是认为三槐世系要挂在王元之后的琅琊世系,另一部分认为应挂在王威之后的太原世系。至于北宋灭亡,宋室南渡至今的三槐王氏,由于许多后裔随宋室南渡,也有不少北迁或留守中原,以后元、明、清各朝四处播迁,枝繁叶茂,史书难于记述,各方谱牒纷说不一,所以至今约900年历史的三槐世系也难于理清。
莘县王氏
莘县的三槐王氏系王练任莘县尉时从太原迁来,五世后王言任黎阳令时正式定居.其主要居住地是群贤堡和王化两个村。王言之孙王祜在朝中为官,家居开封,手植三槐于庭,并预言其子孙必有为三公者。王祜次子王旦于宋真宗时期登上相位,名噪一时,从而实现了乃父的预言。“三槐王氏”望族由此形成,并随着其子孙后代的迭居要职而闻名朝野。王旦卒后始葬于开封新里乡,并建王氏宗祠三槐堂于东门外。后迁葬祖籍莘县群贤堡(曾名套庙王),宗祠亦以“三槐堂”命名。群贤堡的王旦墓和三槐堂圮毁后,莘县县令蒋克家于明万历末年在县城内重建三槐堂。县城内的三槐堂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拆,三槐王氏后裔于1991年在群贤堡村东再造王旦墓,并重立墓碑。
群贤堡与王化,村分两处,族同一脉,皆为三槐王氏嫡系真传,是莘县三槐王氏后裔的集中居住地。莘县的三槐王氏传人多以务农为主,读书者不少,但做官者不多。明初王贡服曾任给事中,这是目前所知此地三槐王氏后人担任过的最高职务。后人虽没能像先祖王旦那样飞黄腾达,但勤俭敦厚的三槐家风却相沿不衰。现在,莘县一带的三槐后裔散居于本县群贤堡、王化、董王庄、前高庙、赵王庄、黄河、郝庄、王楼、三门、沙窝、南阳与周边县市的十几个村庄,彼此之间仍经常联系,亲如一家。前高庙一支本系元代战乱时由中原避居山西,明末大移民时又由山西迁回莘县,其明代谱系虽与王化村难以直接接续,但在宋辽金元时期,却是同一支脉。上个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莘县王化的三槐王氏部分族人由于种种原因陆续迁至黑龙江省的尚志、一面坡、穆棱等地定居,总人口现已有一千多人,尤以穆棱县的河北村为多,故此村又名“新王化”。莘县三槐王氏本有族谱,可惜毁于十年浩劫。近年来虽也修了新谱,但较久远的事情就很难确切理清了。王化和前高庙村发现过几方明代的墓志铭,然多系明嘉靖年间刻石,距今不足五百年,所述也仅限上一、二代之事略。
1991年,居于鲁西的三槐王氏后裔曾集资重建王旦墓,并立墓碑一通。2003年末,莘城镇党委政府进行专门研究,现场办公,指定专人帮助群贤堡村开展祖墓重建工作。占地30多亩的陵园区已经划定,王言、王彻、王祜、王旦的墓址也在聊城市文物局的帮助下探到,一些配套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也逐步启动。与此同时,经有关部门批准,“群贤堡”村名也得以恢复。三槐故里和三槐祖陵的建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整理三槐宗族资料为宗旨的莘县三槐文化研究会已于2003年12月26日成立,《三槐文化》会刊也已创刊,莘县的三槐文化热已初步形成。
三沙王氏
三沙王氏居于江苏省苏州市一带,是三槐王氏南渡后形成的较大嫡传支系。王旦之孙王巩,仕宋为宗正丞。王巩之子王皋,曾任殿帅府太尉。南宋建炎三年(1129),王皋携家随从孟太后南渡,定居于姑苏(今苏州)荻川。王皋南渡时,牢记曾祖王旦关于“凡我子孙先代世系必六十年一修,百二十年再修”的教诲,将王氏家谱连同木刻版牒装了数车,一起南运。后来见南宋朝廷腐败,收复中原无望,王皋弃官归田,闲居于荻川,是为三沙王氏的始迁祖。王皋有三子。长子王易,字吾置,曾受封为太尉。其子孙迁往昆山之东沙,后散居于海虞、澄江、常熟一带,遂成为东口沙支系。次子王书,字吾伍,留居荻川,其子孙散居于泰州、兰陵一带,形成中沙支系。三子王诗,字吾曾,淡漠名利,性好游历,后定居于无锡西沙白龙山下,被称为西沙支系。三沙王氏之说至此形成。
三沙王氏均极重视族谱续修。元代,进士王允和首次编成《三沙全谱》。明成化十一年(1475)修成了《三沙王氏总谱》,隆庆五年(1571)修成了《三沙王氏合谱》。清康熙四年(1665)修成了《三沙传芳谱》,其后又多次续修。东、中、西沙,亦各有谱,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许多不可多得的文字资料。
三沙王氏是三槐王氏的一个大支系。据清光绪年间刊刻的《王氏三沙全谱》记载,东沙王氏共有81个分支,中沙王氏共有41个分支,西沙王氏共有168个分支,三沙合计共有290个分支,堪称三槐余脉中的一个大家族。
尚儒王氏
尚儒王氏居于浙江省长兴县尚儒村,是三沙王氏之中沙王氏的一个分支。
中沙王氏传人王宣之子王奇瑞见尚儒松竹茂密,山水清秀,环境幽雅,风光宜人,遂于元朝末年携家迁居于此,成为尚儒王氏的始迁祖。尚儒王氏族人谨遵祖训,勤耕读,尚节俭,人口繁衍很快。尚儒王氏族人十分注重谱牒纂修。因历经战乱,家乘遭劫,仅余断简残篇,若存若亡,难以稽考。尚儒王氏传人王一祥、王一瑞曾“网罗散失,寻释旧闻,手录年表”,务求寻根溯源,理清世系。经过艰辛劳动,终于编成《尚儒王氏宗谱》,然未及刊刻。至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曾任河南郑州牧的尚儒王氏传人王省才筹资将宗谱付梓。嘉庆二十二年(1871),宗谱曾经续修。道光十九年(1839),族人王彩远主持重修《尚儒王氏宗谱》。这次重修十分严谨,尊重旧谱内容,不敢妄加穿凿。只是续旧谱之无,补旧谱之缺,实者传实,疑者存疑,务求确切可信。咸丰年间曾再次重修,但因太平天国战事而中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曾欲修编三沙合谱,因遇日寇侵华,不得不改而续修《尚儒王氏宗谱》。民国二十八年(1939),尚儒王氏传人王家基等会同东沙王氏代表,在汇集先辈原谱资料的基础上,对东沙及尚儒王氏的发展进行了广泛调查,据以编成《尚儒王氏宗谱》。此谱将王姓之源追溯至后稷,时间跨度达4000多年。谱中还收入了苏轼、欧阳修、岳飞、蔡元定、许衡等名人为三槐王氏撰写的序、跋、铭等和王旦所写的《启后录》,内容极为丰富,这在三槐王氏各类宗谱中是罕见的。文革期间,多数地方的族谱被作为“四旧”毁掉,尚儒王氏的宗谱却被有识之士苦心珍藏下来。对于后来的三槐文化研究开发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昆山王氏
昆山(今属江苏省)王氏的始迁祖王玄,系王旦三弟王旭的三子。王玄,字吉夫,宋真宗时随伯父王旦到苏州做官,遂落籍昆山世称“昆山王氏”。王玄生子王制,王制生子王申,王申生子王亿。王亿生子王葆,宋宣和六年(1124)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王葆生子王嘉宾,王嘉宾生子王绍科,王绍科生子王尚质。
昆山王氏第十三代传人王逊,明初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王逊之子王复,亦为进士出身,官至南京监察御史。王复生子王敏,王敏生子王银。王银生子王同祖,进士出身。王同祖生子王法,王法生子王炳睿,明万历举人,曾任济南府同知。王同祖曾草创昆山《王氏世谱》,至其孙王在公时才编纂完成。
美国电脑大王王安的祖上就是从昆山迁出的。
江左王氏
江左王氏聚居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江宁县禄口镇曹村(原名山阴村),因其位于长江北岸,故有是称。亦有称“秦淮王氏”或“江宁王氏”者。
山阴村地处铜山之东,石山之西,南临溧水河,水泽环绕,风光独特。
据本地族谱记载,秦淮江左王氏的先祖是晋代的王徽之。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官至大司马参军、黄门侍郎。王徽之弟兄看中建康(今南京市)道德乡山阴村山清水秀,与东晋名相谢安一起在此建造别墅。晋元熙元年(419),王徽之 免职后避居于此,此别墅变为住宅。南宋末年,王祜之兄王混的十九代孙王文炳因不畏权贵被罢官后,曾在山阴村居住,并重修王氏宗谱,起建三槐堂,子孙遂在此繁衍,最终形成了江左王氏支系。
鄞县王氏
鄞县(今属浙江省)王氏始迁祖王仰,系王旦之兄王懿的玄孙,王震次子。王仰官至尚书、金部员外郎。南宋建炎年间随宋室南渡,避居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王仰之子王从居于鄞县桃源乡,另有一支居于该县上王乡。
会稽王氏
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王氏的始迁祖王然是王旦玄孙,王巩之孙。南宋初年,王然曾提举浙东常平茶盐事,致仕后遂定居于会稽五云乡。明南京兵部尚书王元敬、陕西按察使王元春都是会稽王氏后裔。
阳山王氏
阳山(今属江苏省苏州市)王氏的始迁祖是王伦长子王述。王伦被害于金国后,王述与其堂兄王遵冒险北行,将乃父尸骨自河间(今属河北省)运回,葬于苏州阳山,一家人遂定居于此。
余姚王氏
余姚(今属浙江省)王氏的始迁祖是王旦之弟王旭的玄孙王俣。王俣系北宋进士,曾任明州知州、工部尚书。其家先从开封徙居河南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南宋建炎初随宋室南迁,定居于浙江余姚。
余姚王姓各支派中最著名的当然是王阳明所属的秘图王氏。迁姚始祖王季,号质庵,宋末元初自上虞县达溪迁居余姚县城秘图山旁,王阳明为其十世孙。宗祠位于秘图山后,新中国成立后一度辟为柴行街小学。“文革”时,王阳明后人为避祸,亲手将《姚江秘图王氏宗谱》偷偷烧毁,令人叹息不已。
与秘图王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四明上菁李家塔王氏。始迁祖王怀,字居安,号养静,系王阳明从叔。其父王豪自余姚县城迁居宁波郡城凉风冈,至明成化年间,王怀复迁四明乡上菁李家塔(今属鹿亭乡),号“孝义堂”。今存民国二十五年(1936)三修本《四明上菁李家塔王氏宗谱》全四册,藏海宁市图书馆。此派王氏实为秘图王氏分支,宗谱内保存了大量有关王阳明的文献资料,聊以弥补秘图王氏宗谱缺失之憾。
余姚境内其他王姓支派主要还有:上塘王氏,迁姚始祖王寰,南宋时自会稽县徐家渡村迁居余姚县兰风乡上塘村(今属黄家埠镇),号“嗣槐堂”。今存民国二十三年(1934)二修本《余姚上塘王氏宗谱》全八册,藏浙江图书馆。
开元王氏,迁姚始祖王明三,元初自上海县十七都复迁余姚县开元乡八愣柱村(今属马渚镇),号“存本堂”。今存清光绪二十九(1903)一修本《姚江开元王氏宗谱》全四册,藏市文保所。
官人宅王氏,迁姚始祖王俣,南宋建炎年间自河南宛邱迁居余姚县城东,四子王达,字致通,再迁孝义乡眉塘官人宅(今属慈溪市周巷镇),号“三槐堂”。今存民国二年(1913)十修本《余姚孝义官人宅王氏宗谱》残七册,藏泗门看云楼。
双雁王氏,迁姚始祖王文宇,明代自临安县迁居余姚县上王村(今属梨洲街道),清乾隆年间,王文宇裔孙王思明,字元臣,再迁双雁乡西周畈村(今属兰江街道),号“绳武堂”。今存清同治三年(1864)二修本《姚江双雁乡王氏宗谱》全一册,藏浙江图书馆。
芦山上宅派王氏,始迁祖王奕,字生仪,宋代自萧山县连山村迁居剡县十七都(今属四明山镇),号“树滋堂”。今存清同治七年(1868)四修本《芦山上宅派王氏宗谱》全四册,藏泗门看云楼。
中村王氏,迁姚始祖王尽克,元初自会稽县八郑村迁居余姚县四明乡中村(今属鹿亭乡)。今存民国十八年(1929)七修本《王氏宗谱》全四册,藏上虞市图书馆。
臧墅王氏,迁姚始祖王公达,明末自上虞县梁山迁居余姚县云楼乡臧墅湖村(今属马渚镇)。今存民国三十六年(1947)一修本《王氏宗谱》全一册,藏浙江图书馆。
兰风王氏,迁姚始祖王邈,字思明,居兰风乡坝里村(今属黄家埠镇),号“思明堂”。今存民国十八年(1929)一修本《余姚兰风王氏宗谱》全一册,藏浙江图书馆。
箭山王氏,始迁祖王兆吉,字子伦,自上虞孙家闸迁居同邑箭山(今属余姚市梁弄镇),号“三槐堂”。今存民国二年(1913)二修本《箭山王氏宗谱》全二册,由当地村民收藏。
曹县王氏
曹县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山东省曹县县城西南五里水涸村。
曹县王氏系三槐之裔,上代传承情况不详。据该地家谱资料记述,本支系的始迁祖为王茂。
王茂,字伯昌,别号东村,元末进士历任台谏、户部尚书、福建行省左丞、光禄大夫,乃明朝功臣刘伯温故交。其父曾携家在曹县为官,父死后王茂便定居于此。其二弟王萱,字仕元,后来流寓江西骛源,成为婺源支系的始迁祖;三弟王华,后来移居浙江会稽,成为会稽支系的始迁祖。王茂死后葬于曹县故里。其子王兰曾任武关巡检,孙王殉官至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宁夏巡抚。
曹县王氏族中,先后出了王茂、王珣、王崇仁、王崇文、王崇献、王崇俭六位进士,其中王殉与其四个儿子被称为“父子五进士”。王崇文、王崇献兄弟二人皆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故曹县王氏宗祠中有这样的楹联:
父子进士常享五桂府
兄弟翰林只有三槐家。
英村王氏
英村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城南大英村。据族谱记载,英村王氏本为明朝初年居于新江旧路山右郡(今属湖北省松滋市)之青箱王氏,嘉靖年间族人王静轩进士及第,初任诸城学政,再迁济州学政,生子王芳,生员。长孙王文成,赐进士出身。传说三王文成外出游览,见一寺封锁甚固。开门察看,见一僧坐化龛中,壁上有诗曰:“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原是闭门人。精灵剥后还归复,始知禅林不坏身。”王文成始悟自身乃王守仁再世,遂建塔葬之。其家居于济州吉市口。王文成之弟王德成迁至巨野县城南三里大英村,由此繁衍至今。族谱中明言,英村王氏乃“三槐世系”。
王素后裔所形成的分支
余杭王氏 王素四子王巩之子王奇过继给其大哥王厚。王奇生子王倓,王恢生子王道。王道于南北宋之交徙居余杭(今属浙江省),形成余杭王氏家族。
山阴王氏 王恢次子王随徙居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形成山阴王氏家族。
铅山王氏 王素三子王坚生王祉,王祉生王似,王似迁居铅山(今属浙江省),形成铅山王氏家族。
诸暨王氏 王祉次子王倧生王斌,王斌迁居诸暨(今属浙江省),形成诸暨王氏家族。
肃山王氏王倧次子王岁迁居肃山(今山东省莱芜市),形成肃山王氏家族。
洞庭王氏王素四子王巩次子王时生王华,王华生王焞,王焞迁居洞庭(今湖南省岳阳市一带),形成洞庭王氏家族。
萧山王氏王华次子王性迁居萧山(今属浙江省),形成萧山王氏家族。
金华王氏 王华三子王度迁居金华(今属浙江省),形成金华王氏家族。
湖北王氏 王华三子王志迁居金华(今属浙江省),形成湖北王氏家族。
炮车王氏
炮车王氏的聚居地在今江苏省邳州市。据有关资料记载,炮车王氏是王旦三弟王旭后裔。明洪武三年(1370),该支系从山西洪洞县移至山东南部。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鲁南支系第九代传人三灵率五子南迁,其二子王天宏在邳州炮车定居,遂为炮车王氏始迁祖。
萧县王氏
萧县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安徽省萧县。据该地旧谱记载,元代末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首领韩林儿自称“小明王”,率部在黄河流域杀富济贫。居于山东临沂的三槐后裔兄弟八人家境较富,怕被洗劫,遂携家南迁,路过江苏的丰县、沛县时留下三人,其余有的去了河南商丘,有的去了江苏苏州。年龄最小的老八在当时的徐州府萧县定居下来,至今已繁衍七万之众,居住在萧县的160多个村庄。另有甘肃天水、山东成武、河南上蔡三大分支。该支系的明代宗谱毁于明末农民起义,现存最早的族谱纂修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
海曲王氏
海曲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据旧谱记载,大约在宋元之交,有三槐王氏兄弟七人为避战乱逃离中原,奔向海边谋生。在一处山岭上,七兄弟分手时撕破一件棉袄,各执一块,以便日后相认。此山后被称作“七袄岭”。七兄弟之一后来定居江苏东海。明代战乱时,东海王氏又有兄弟五人外迁,其中一支定居于日照东港袁家庄,即为海曲王氏始迁祖。另有两人分别居于圈村和三庄镇龙泉官庄。该分支的祖茔已淹没于日照水库中。海曲王氏曾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咸丰七年(1857)、光绪十七年(1891)先后修谱,但三谱均毁于“文革”,仅宣统元年(1909)及民国三十八年(1949)谱本尚存。
前坡王氏
据该族旧谱记载,其始祖原居于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当路村。元末明初,为避倭寇之乱,七兄弟同时外迁,伯敬迁居兴庄,伯政迁居垒墩,其他明、亮、玉、良臣、义臣分别散居于山东青、沂等地。兄弟七人在一山分手,拆开母亲的棉袄各执一块作为日后认宗信物。前坡王氏的始祖卜居于山东莒县之西北乡前满堂坡庄,故有是称。因其在分袄时分到的是大襟,故又称“大襟王”。清同治元年(1862),该村被捻军烧毁,十二世传人王省三置家财于不顾,背着家谱逃到离村20里的雪山,方使旧谱得以保存。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省三又亲自主持续修家谱。
据说,当路村村名形成于西汉。王熙七世孙、时任河南京兆尹的王尊愤于时局混乱,遂由沛迁琅邪,居于云台山,因祖训中有“当仕路,忠民权,功于国,荣于家”之语,遂定名“当路村”。当路村王氏后人多在外为官者,王褒、王祜皆其衍派。在后来的多次战乱中,有许多三槐后裔迁回当路村,继而再由当路村移居他处。
明万历年间,前坡王氏族人王明鹤曾任两广总兵,官居一品,敕令在故里建造祠堂,享受岁祀。王明鹤曾主持修纂族谱,因谱上盖有将军铜印,故又称“铜谱”。“文革”中,族谱被烧,王明鹤墓被毁。
除前坡王氏外,自当路村外迁的三槐王氏后裔聚居地还有诸城市的大北杏村、五莲县的张仙庄、岚山的王家庄、江苏省赣榆县的大兴庄。中共一大代表、山东中共党组织创始人王尽美就是诸城市大北杏村人。据初步统计,聚居于该地区的三槐王后裔已逾20万人。
濮阳王氏
濮阳王氏的聚居地在今濮阳市高新区、华龙区、马呼屯,濮阳县拓桑树、文寨、南河沟、掘地,清丰县永固集,内黄县夹河等地,始迁祖为王天佑,目前总人口已达3000多人,明朝初年,王天佑为山西省平阳府(今临汾市)洪洞县大王庄人,岁贡生,洪武十一年(1378)选授直隶省大名府开州(今濮阳)吏目,代掌州印,遂携眷定居于新安里七甲铁邱村(今濮阳市高新区)。后逐渐播迁至邻近各县及河北省的一些地区。
濮阳三槐王氏原有谱牒,但已于明末清初的战乱中失去。清康熙八年(1669)曾再次修谱,乾隆二十九年(1764)王茂林续修族谱,今只有乾隆年间所修谱本存。家祠原名“槐滋堂”,乾隆年间改为“兴槐堂”。濮阳王氏十四世传人王泽葵家中曾供有宋文正公王旦影像一轴,统族尊拜。
清乾隆二十九年,王茂林拟定的濮阳三槐王氏十五至三十四世的行辈排序为:
善身图得力,抚怀多流连。
平心著久计,惟在恪崇先。
黄不城王氏
黄不城王氏聚居地在今江苏省新沂市黄柏城。据族谱记载,该支系属三槐堂宗族,乃宋相王旦所传,原居于山西太原,宋末元初为躲避战乱,迁至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定居,村名“小王庄”。明朝末年,倭寇入侵,清兵南下,族人王天成率家人逃荒至巴山西南七里处安家,以茅草围宅,名曰“黄草城”,继尔改名“黄不城”。后人在村东北植松柏成林,最终定村名为“黄柏城”,相传至今,已有二百余年。
滕州王氏
滕州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山东省滕州市鲍沟镇大李楼村一带,包括古石、康留、东邵桥、石庙、南沙河、级索、大乌等村庄,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峄县及江苏省丰县、沛县的部分地区亦有分布。
据当地族谱记载,该支系的始迁时间在北宋景德元年(1004),当时辽兵南侵,战火燃至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市),逼近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为避兵乱,王旦之兄王懿的家人东迁至滕地,建房安家。建房取土成坑,方圆数亩,遂呼村名为“王坑”。后王姓人渐趋分散,丘姓户众,便更村名为“丘疃”。明弘治年间,李姓由山西迁此。清代李姓人建楼高大,远近知名,人遂以“大李楼”呼之。村中曾于宋代建三槐堂。元初为避兵燹,一度改为泰山圣母庙。明清复名三槐堂,并曾四次重修,现基本完好。有诗赞曰:
其一:
王氏祠堂历千秋,芳名充盈霭光留。
功成乾兴褒封重,迹重宋时德范优。
三槐荫里呜祥鸟,青松影中舞佳鸦。
几番乡场惊天地,泰山圣母座白头。
其二:
翠花碧草绕祠堂,不比三槐最清香。
月满枝头影独秀,日晴树下荫更凉。
培植不辞千年苦,得豆永享万世光。
隐恨深秋霜来早,摧散青叶海外扬。
来源:网络
三衢王氏
三衢(今浙江省衢州市)王氏的始迁祖是王素的后代王珉,于南宋初年由河南开封迁居于浙江三衢。
平江王氏
平江(今属湖南省)王氏的始迁祖王孟举系王旭之子王质的后代。王质曾任荆湖北路转运使,家居于平江县南四十里王家坊。王质离任时,携部分家人离去,有一支后裔留居于平江。这支王氏后裔曾一度改姓羊,村名亦改为羊家坊。南宋绍兴年间,王孟举首倡恢复王姓,并被公认为平江王氏的肇基始祖。但所居地仍称羊家坊。
珩坑王氏
珩坑王氏亦称南靖(今属福建省)王氏。元至正年间,三槐王氏的一支由北方迁居江苏太仓,明末由太仓移居福建龙溪珩坑村,再迁至福建南靖。该支王氏入闽的始迁祖是王宣正。王宣正子王敬峰于明崇祯年间迁居于南靖县山边村,王敬峰之子再迁至广东揭阳之普宁,从而形成了揭阳分支。
泰国河内王氏
泰国河内王氏是珩坑王氏的一个分支。清朝初年,珩坑王氏传人王季义之孙王弘毅从广东揭阳出海赴泰国经商,定居于泰国揭西县河内乡,人称“河内王氏”。河内王氏今已繁衍9代,总人达1.2万多人。1985年后,河内王氏曾组团回国寻根,先后在广东、福建和山西太原找到了先祖迁徙的证据,使中断数百年的宗亲联系终于得到接续。南京、南靖、泰国的王氏后裔至今仍保存着写有“三槐堂.王府”字样的金字灯笼,这是该支王氏属三槐支系的有力物证。
小沙庄王氏
小沙庄王氏的聚居地在江苏省江阴市申港镇南庄村一带,该族系三沙王氏之西沙王氏的支派,始迁祖为西沙王氏一世祖王诗(字吾曾)的十六世孙王继。
明永乐年间(十五世纪初),王继从宜兴塔山迁至江阴小沙庄.其子王良、王方再迁至西维常。传至八世,王性侯迁居东维常,九世王心弈迁至小王家村,十一世王舜兆迁至邵家圩,支系渐趋丰广。
明末,小沙庄王氏旧有谱牒毁于战乱。王继的十三世孙王世宗、王世贞于清嘉庆年间初纂宗谱。十四世孙王登存、王守仁续编之,时在清咸丰十年(1860)。80多年后的1948年,王祖尊等再修宗谱。又过了半个世纪,十七世孙王洪勋发起续修宗谱,于1999年春告竣.
桃源王氏
桃源王氏的聚居地在今江苏省泗阳县。该族宗谱中有“籍隶桃源,宅卜崇河,堂号三槐”之句,故知其为三槐王氏支系。元代,王启后迁居扬州府宝应县。元末明初,为避战乱,其后人王古敦、王连敦、王辉敦率家人迁至桃园,居于崇河乡。桃源王氏曾六次修谱,其中第一次在明正德十三年(1518),由十世孙王曾蘧主修;第二次在清康熙五年(1666),由十五世孙王洁主修;第三次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由十八世孙王维屏主修。
盐城王氏
盐城王氏的聚居地在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县。始迁祖王大海,原居于姑苏吴门(今属苏州市沧浪区)。王大海有五子,名字分别为贵一、贵二、贵三、贵四、贵五。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朱元璋命徐达率军攻克姑苏城,居民纷纷外迁。王大海命贵四、贵五留守故居,自己带贵一、贵二、贵三迁往盐城。王贵一居于郭家庄西牌楼,王贵二居于上冈北乡瓦屋庄,王贵三居于楼王庄。其后代不断播迁,居住范围渐广,除盐都县外,宝应、丹阳、仪征等地亦有其传人居住。盐城王氏曾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雍正二年(1724)、民国十九年(1930)多次修谱。
潜山王氏
潜山王氏的聚居地在安徽省潜山县。据清康熙年间所修宗谱记述,该支派系太原王霸之脉,三槐王祜之后。随宋室南迁鄱阳,数传至王省、王源。王源由鄱阳迁潜山。后人王本恕携带宗谱远涉,人和谱籍均不知去向。因而这一支系的具体传承情况已很难理清。
沭阳王氏
沭阳王氏的聚居地在江苏省沭阳县。据该支派宗谱记载,其祖可溯至王祜、王旦,因而向以“三槐堂”为号,以“两晋家声远,三槐世泽长”为宗祠楹联。沭阳王氏本居金陵。明代中叶,王景华自金陵迁至沭阳东乡硕项湖之滨,是为沭阳王氏始迁祖。其兄王景茂仍留居金陵。至清末,沭阳王氏已发展至十余个村落。王景华共生六子,墓丘今尚存焉。六世祖王永治,考授御史职,墓前翁仲、石门仍在。沭阳王氏曾四次修谱,其中第三次修谱是由居于台湾的十四世裔王锡康和十五世裔王世焕协助完成的。
开沙王氏
开沙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安徽省滁州市。开沙王氏系王伦之后。南宋末年,三一公与族属南迁,侨寓淮扬柳巷,形成柳巷王氏分支。元末,伏七公迁至开沙、乃为开沙王氏始迁之祖。开沙王氏宗谱经多次修纂,日臻完善。本世纪之初,族人王珏再修家乘。
冕宁王氏
冕宁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四川省冕宁县石龙乡王二堡。
冕宁王氏的始迁时间是明朝初年,始迁祖名叫王弘道。洪武年间,王弘道在河南祥符县(今属开封市)做官,后奉旨敕赐旗驿将军,随带小军10名至宁。番卫(行政区划为冕宁县)镇守地方,逝世后安葬于大牛晃塘,子孙遂定居于此,繁衍成为三槐王的一个支系。
王弘道之子原名王二,在雅州(今四川省雅安市)应试时署名“王二官”,后任下四所(今石龙到泸沽一带)所官,遂落业于此,地名也因此改称“王二堡”。
冕宁王氏繁衍很快,居住地也迅速扩大。从王弘道至今,已传二十一代。从第九代开始建立统一字辈,其辈序为:
世廷今泽大 元兴国仕开
映登逢维锡 志远永宗槐
大约在清朝中叶,王元麟首建三槐祠,并被公推为祠长,族人给他的赠匾是“功冠槐堂”,三槐祠门匾上书“派衍三槐”四字。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祠堂朽坏,族人王仕汉、王仕赵等人发起,建成一座三开间二层楼房,大门上嵌“三槐祠”三字,二层中堂供奉王氏始祖牌位,其他房间为石龙镇中心小学所用。
筠连王氏
筠连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四川省筠连县筠连、双腾、武德、蒿坝等乡镇,明末清初分别由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今属湖北)、宝庆府邵阳县(今属湖南)、苏州府太仓县(今属江苏)迁来,始迁祖分别为王知贵、王思龙、王曰亮。其中武德一支的字辈排列为:
思孟金应国 绍仁玉明中
成家启大道 元庆一本通
射洪王氏
射洪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四川省射洪县。该支系的族谱中以“槐荫发祥,湖广进川”八字概括了本族的历史渊源。明清之交,湖广居民大量西迁入川,射洪王氏即在迁移者之中。该支系以“耕读为本,诗书传家,文武兼修,自食其力”自许,数百年来人丁兴旺,家风纯正,虽无叱咤风云人物,亦多有在外为官者。宗族中老幼皆知的字辈排序为:
国之善效 恒志家成
齐朝学燕 有相龙廷
槐树仕义 德富光明
永远安邦 益正太平
梓潼王氏
梓潼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四川省绵阳市梓漳县,始迁祖王者弼(懋泰),明末清初自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今属湖北)迁来。王者弼生三子,分居于王河碥、澄金寺、栖隐寺一带,形成三个分支。王河碥分支的字辈排列为:
者维天谟秉 文映元国汝
崇作朝正子 富贵永延长
高县王氏
高县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始迁祖王缘睃,明末清初自衡州府衡阳县(今属湖南)迁来,该支系的字辈排列为:
万仲得如贵 文湖崇祖宗
福缘添锦绣 道本在中庸
士习先行孝 官箴尚协恭
世承诗礼训 家绍晋齐封
【三槐堂当路王氏向连云港市民俗博物馆赠送族谱】12月6日上午,市民俗博物馆举行三槐堂当路王氏向民俗博物馆赠送《东海当路王氏族谱》仪式。据悉,当前连云港市申报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当路王氏宗祠于2018年11月获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东海当路王氏宗谱》被省市博物馆收藏。
东海当路王氏宗谱总目录
第一卷
一 前言
二 凡例
三 祭文
四 序言
五 祖训
六 东海当路王氏族人守则
七 东海当路王氏源流
八 恩荣
九 里居
十 宗祠
十一 丘墓
十二 艺文
十三 稽考
十四 黄帝世系
十五 太子晋世系
十六 东海当路王氏世系
十七 玘公长房(谦)世系
十八 玘公二房(证)世系
十九 玘公三房(让)世系
二十 玘公四房(议)世系
第二卷
一 玘公五房(谏)长支(景)灌南大北租地朝元公世系
二 玘公五房(谏)二支(昂)世系索引
东海石榴杨圩玉龙公世系
当路玉时公世系
当路玉年公世系
当路玉春公世系
赣榆大京公世系
赣榆罗阳墩尚大运公世系
当路大绍公世系
东海县房山林幢灌云县穆圩葛庄大有公世系
当路大本世系
赣榆埠上石门头东海县石良河启俸公世系
东海县黄川下河套启敬公世系
三 玘公五房(谏)三支(昇)世系索引
赣榆罗阳东辛农场启中公世系
第三卷
一 玘公五房(谏)四支(昞)世系索引
灌云侍沟五山头启远公世系
灌云伊山神仙洞启怀公世系
灌云穆圩王庄晔公世系
沭阳西圩湾大金公世系
赣榆厉庄尖岭玉秉公世系
东海县山左口大王庄袭公世系
山东莒南相沟王家三义口卿公世系
东海县石榴孔岭临祥公世系
二 玘公五房(谏)五支(杲)世系索引
沭阳周车必守公世系
赣榆罗阳南大沙必宁公世系
东海县石榴讲习玉珍公世系
沭阳华冲丁庄君实公世系
灌去白蚬克仁公世系
东海县横沟甘吉汪芳公世系
东海县青湖王朱周弘基公世系
连云港猴嘴来徐公世系
三 山东诸城七吉东武彦明公世系
四 东海县南辰王朱樊璋公世系
五 连云港海州区新坝后堆九鼎公世系
六 山东临沭利城献金公世系
七 山东临沭白莲峪王氏—灌云龙苴继爱公世系
八 当路归公十四代世系存稿
第四卷
一 赣榆兴庄伯敬公世系
二 赣榆垒墩伯政公世系
第五卷
一 郯城珩头乾公世系
二 郯城王桥坤公世系
三 人物
四 评传年谱
五 贤祖懿行
六 新续三十二个辈序用字
七 辈序对照表
八 领谱字号
九 修谱记事
十 跋
十一 附录
十二 后记
东海当路王氏源流
清代学者钱大昕在评论《唐书-宰相世系表》时认为,包括唐代多位首辅在内的世家牒谱,多数存在“记近事则有征,溯远胄则多舛”的瑕疵,主要原因是“由于信谱牒而无实事求是之识”。这个观点除了在忽视宗谱的民俗学特征方面存在偏颇之外,大抵是精当中肯的。
推究东海当路王氏的源流亦未敢轻言精详,只能依据比较可靠的史料叙其大略。
东海当路王氏的本源来自华夏人文初祖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称轩辕氏。母曰附宝,之祁野,感北斗而孕,生黄帝于寿丘,即山东曲阜县东北郊。及长为有熊国君,后统一北方,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因其生活于姬水,又改公孙为姬姓。
黄帝传玄嚣,三传而至后稷,为西周始祖。十四传而至文王姬昌,于渭水姜尚,部落大盛,至武王姬发终灭商而建西周,京于镐。十传而至幽王宫湟,国势大衰,再传平王宜臼,乃迁都洛阳,是为东周。十一传至灵王泄心,初立太子晋为储君,因其直谏废为庶人,由其弟姬贵嗣为景王。
姬晋后裔宗敬,官至东周司徒,时人号曰王家。《潜夫论-志氏姓》载,宗敬“其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其时已届春秋战国。宗敬十四传而至王元,秦际入仕,频阳高第,其孙翦、曾孙贲、玄孙离为大将终灭六国。王元之子(虫蜀),(虫蜀)生子熙。熙公秦末仕于南阳,为郡尉、寻因不满暴秦苛政而去官避居彭城,遂占籍沛县。熙公为东海当路王氏一世祖。
熙子陵公,初为沛邑豪士,秦末大乱,西入南阳,凭借乃父郡尉宿望及高第名专用聚众数千人。刘邦还击项羽,陵以其兵属之从定天下,因功于汉高元年八月甲子封安国侯,食邑五千户。惠帝即位遵高祖之嘱迁陵 为右丞相,家于长安。汉高二十一年,陵公卒,其子忌于高后八年嗣袭哀侯,子斿孙辟方俱袭侯爵。辟方生二子,长定次乘。定于元狩二年袭侯爵,元鼎五年坐酌金免,因惧祸离京北上,游于燕幽之间,后其弟长安公乘,襄昭复其家,定公进退失据竟占籍涿州高阳,寻卒。定子尊,字子赣,少孤,家贫不能立,为人牧羊。及长博学通史,太守除为辅书佐,后为美阳令。元帝幸雍地,以尊为高第之后擢为安定太守,迁益州刺史,寻荐为东平王相,因直谏不容于王被免为庶人。后大将军王凤奏请尊为司隶校尉,又改任京兆尹,由于触犯权贵再度免官。尊乃游历天下,至东海郡朐县,采山钓水,见雅景可观,以为后世必出人杰,顿萌云栖之志,遂筑庐卜居于山阿,此地即后之云台山当路村。未几,成帝沸于民意,又起尊为徐州刺史。后卒于东郡太守任上。尊子仲入仕京兆尹,不久免官,深以为宦海险恶,乃遵父嘱举家避居东海朐县,遂占籍于此。当路王氏向奉尊公为东海开基祖。传五世,子孙日繁,分居于东海诸县。王魁之玄孙翼,生子超,超生朗,为十四世。朗以经学入仕,东汉末为会稽太守,入曹魏为大司徒。其子肃继家学入晋为卫将军,生女元姬,嫁文帝司马昭,生武帝,封文明皇太后,其兄弟八人俱跻仕封爵,东海王氏遂成名门而开一代新派,显贵两晋数百年。
肃之子虔,生隆,隆生景,景生雅,雅生准之,准子生僧修,为二十二世祖,祖孙俱仕宦。僧修六传至福畴,福畴七传至锦,为三十六世。锦生言,任黎阳令,占籍大名莘县。言子彻,后唐五代同光年间状元,官左拾遗。彻子祜,宋太祖时任监察御史,因直道不容于时,尝于庭中植三槐明志,以为后世必有为三公者。后其次子王旦果拜相位列三公,乃以三槐名其祠堂。至此,东海当路王氏始有三槐堂号。
旦公后裔多名公显宦,能世其家,入南宋枝传四方,至元代家声稍减。明中期,当路本支崛起,嫡派后裔规公中举入仕,其孙璟以进士济美。传至五十九世,鸣鹤公以武进士跻仕,以功累迁两广总兵,晋都督世袭侯,万历朝誉为“天下将才第一”,文采武略独步于时。家声播于淮海,子孙均能克绍箕裘。清一代,当路王氏再传嫡派潍县人寿彭公,以状元而抚湖广,清末王氏嫡裔东海朱范得胜公以军功迁江西南赣镇总兵,官极首品,一洗寒素,门楣得以重光。民国以降,当路王氏后裔枝繁叶茂,分居苏北鲁南二十一个县市,支属七十余派,迄今已繁衍至八十代,蔚为茂族,蜚声海内。
(王统葆)
(王恒飞,王统葆,王统岗主编《三槐堂东海当路王氏宗谱》, 2006)
东海当路王氏的三次迁徙
连云港市云台山区当路庄,是东海当路王氏的发祥地。家谱记载,王氏在当路立庄,始于汉哀帝元年(公元前6年),至今已有2020年的历史,世系已经延续了80多代。当路王氏作为一个历史久远、人口众多、分布较广、人才辈出的望族,不仅在苏北鲁南地区是名门望族,在全国也有较大的影响。著名历史文化学者王大良、夏志刚,在其撰写的中国大姓《周吴郑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王姓在全国的分布状况:“以河南、山东、山西为主,河北、陕西、江苏(苏北)、安徽(皖北)次之。”今日当路王氏主要分布在苏北海属和鲁西南地区所辖诸市县,与《周吴郑王》一书的记载完全吻合。
当路王姓经过2000多年的生息繁衍,已形成了以连云港市为中心,不断向周边地区拓展的分布格局。当路王氏历史上除了正常的人口流动,主要有三次较大规模的迁徙,其路线也分三条。清早期以前,云台山一直矗立于大海之中,当路庄也近海。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郯城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海水缓慢向东退去,150年后,沧海变桑田,云台山才与陆地完全相连。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而当路庄山上山下可耕地有限,为了生存,历史上,王氏先民从未停止过向外迁徙,时间集中、规模较大的首次外迁是在明朝初年,路线是北上入鲁南。其时,明朝政权初建,海防松弛,而邻近的日本国因内乱,大量浪人和武士结伙窜至东南沿海抢掠,海州湾也深受倭寇荼毒。据《筹海图编》记载:“仅洪武年间东海一带遭倭患就有七次。”为了维护海防的安全,朝廷实行禁海政策,“寸帆不许下海”。海洋渔业和对外商贸之路断绝,沿海一带反而出现了民众“市通转寇为商,市禁则转商为寇”的怪现象。由于海禁失败,洪武十二年(1370年),朱元璋开始实行移民屯垦政策,动员人口稠密地方的居民,向人口稀少的地区迁移。此间,当路庄王氏大多数流徙于鲁南近海陆地的沂州、青州等地乡村安家落户。如王氏54世孙兄弟七人(后人通称“七老入鲁”)同时迁出当路。查七兄弟排行为伯敬、伯政、明、亮、玉、良臣、义臣。敬公落户于赣榆兴庄,政公安家于赣榆垒墩,明公置业于烟台,亮公与义臣公客于沂水,玉公迁于安邱,良臣公卜于五莲(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是其后裔),义臣公迁居抬头庄。此次重修当路王氏宗谱,除了明公的后人外,其余各支都已取得联系。这次流徙鲁南的王氏先民,多合族而居,形成一个个以王姓为主的村庄,至今已繁衍了20多代。人口数以万计。
第二次规模较大的迁徙是在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路线是西上入鲁西郯城一带,以及海、赣、沭等地区。其时,清王朝为了严防海盗和倭寇的侵扰,尤其是复明势力的坐大,下诏“裁海”,以沿海岛屿为“境外”,令居岛民众向陆地迁移,故当路王姓被迫迁出。17年以后,康熙帝宣布“复海”时,迁出人口中已有多家在当地生根,没有再回岛上。
第三次是在清道光至光绪年间(1831-1908年),其路线是南上入淮北盐区。其间两江总督兼理盐政陶澍和两江总督、盐政大臣端方,都致力于开发盐业,先后将中正盐场的小浦至东辛一带的盐滩废掉,而在东陬山一带重新建滩,就近取海水制盐。后又在灌河西岸乐丰镇(今洋桥镇)一带大规模铺滩,旋即再发展到灌河东岸。所征盐民,绝大多数来自云台山区,而当路王氏是建滩盐民中人数较多的一支。时至今日,在淮北六大盐场盐工总人数中,当路王姓位居第一。据1999年编写的《徐圩盐场志》:全场职工总数为1931人,分属142姓,王姓职工为213人,占职工总数的11%,居各姓之首,而王姓职工中的95%以上为当路王姓。 当路王姓后裔在盐场枝传已历164年凡八代左右,人口近万人。 在当路王姓主要分布区海属(今连云港古称海州,辖灌云、灌南、东海、赣榆、沭阳等县),以及鲁西南地区,长期流传着有关姓氏方面的民谣:“三张六李十二王”,“无王不成庄”,“是王多是三槐堂”。民谣折射出鲁西南和淮北盐场两地区王姓是大姓,当路王氏在王姓中又占绝大多数的事实。在上述地区,以王姓命名的村庄近百个,王庄、大王庄、小王庄、王荡、王集、王巷、王家庄等村名到处都有,个别村庄数千人口,95%以上竟是当路王氏的后裔,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有一支或数支当路王氏的支系。如东海县的石榴乡,就有前王庄、讲习村、新隆村、杨圩村、孔岭等五支当路王氏的后裔。时至今日,以当路为中心,在周围约五百公里的范围内,居住着大量当路王氏的后裔。根据当路王氏家谱,通过与前来寻根认祖的各支系后人的交谈以及修谱人员赴各地寻访联络,现已基本摸清了目前当路王氏的分布状况:以苏省的连云港市区、淮北盐场、东海县、赣榆县、灌云县 、灌南、沭阳县和山东省的郯城县、临沭县、莒南县、五莲县、沂水县、诸城市为主,江苏省的响水县、灌南县和山东省的日照市、胶南县次之的分布格局。部分支系还迁到了江苏省的淮安、宿迁、新沂以及山东省的蓬莱、潍坊、寿光、烟台等市县。当路王姓中也有少数远涉重洋至海外谋生,如连云港市墟沟王公玙的后人已侨居美国。 明清以来当路王氏繁衍的近枝后裔总数已达数十万人,但至今他们仍未忘记东海故郡古朐县云台山区当路村是他们的祖居地。
(王统岗 当路王氏七十世孙)
清朝老祖宗怎么分配家谱?不是人手一份哦
清代,民间修谱的风气盛行。因为时代开放,修谱解禁,所以家谱流传也更广阔。
现在海外各地收藏的中国族谱,大多数是清代时候修撰的。而清代各个族姓修撰族谱时,往往在准备告成时,规定保存收藏家谱的办法:
如果家中只有缮写本,或者虽然有刊印本,但数量有限的,必须标明领谱人的房派,和约定好保存收藏的规则。
道光八年,广东新会黄英炒等修撰的《紫泥黄学录房家谱》,缮写本上的修谱范例就有明确规定。每一本都一样,一本存在箱中,其它六本由各房主事的人收藏,以此杜绝擅自注释修改家谱的弊病。
日后重新拿出家谱校对,如果发现家谱被擅自更改,负责收藏的人将会受到惩罚。
收藏家谱时,请务必珍重爱惜,不能保管不善,把族谱放在太过潮湿或者燥热的地方,导致腐朽剥落。
光绪十四年山阴许在衡等修的《碧山许氏宗谱》记载了家谱收藏的方法:
1、祠堂藏谱一部,(庋正堂梁间、非伏晾不得擅启)。
家谱必须封好,放置在祠堂正座的梁上。每年夏季,必须要打开晾晒,以防潮湿发霉。此外的其它时候,族中任何人不能擅自打开。
家谱箱
2、家塾藏谱一部,(此为颁胙肉给首查封名行而设)。
每年祭祖结束后,祭祖剩下的肉和祭品要分给科举考试获得第一名的人,所以家塾中要藏族谱一部,等分肉到人的时候,翻出来查阅这个人平时的品德、行为是否良好。
3、族长、藏谱一部,传守;宗孙、藏谱一部,世守;大房、二、三、四、五、六、七、八各房房长藏谱一部,传守。
族长收藏族谱一部,各房房长可以收藏一部,由历届担任这个职位的人保管,这个人退下后,就由下一个接替的人保管。
宗孙收藏一部,由这个人的子孙或者这房的子孙世代保管收藏。
4、首创谱牒克敦公派下、藏谱一部,世守;助创谱牒功立公派下、藏谱一部,世守;佐辧新谱雨昌房、藏谱一部,世守;佐辧部寅房、藏谱一部,世守;佐辧部寅房、藏谱一部,世守;佐辧新谱孟亭房、藏谱一部,世守;捐资总辧新谱芨云房、藏谱一部,世守。
第一个修撰家谱的支派,在修谱过程中参与修谱、捐资的支派都可以领谱一本,子孙世代保管收藏。
道光十六年,何家琛等修《京江何氏支谱》所载给谱字云:
天字号、十四世孙主修族尊雍若领;
地字号、十四世孙分尊寿安领;
元字号、十五世孙撰修学易领;
黄字号二分、十四世孙文采领;
宇字号二分、十五世孙富田、荣田、祥田合领;
宙字号二分、十六世孙渭川、孝美合领。……
所谓的“主修族尊”,是只指该族当时辈分与资望皆最高而又为主持修撰该谱的人。
所以我们知道清代各巨族,对族谱之分配领藏,非常的重视。能领藏谱谱的人,不是族中各房特别有资望的长辈,就是曾参与撰修的人,和曾出巨资以刊修该族谱的人。
而祠堂与家塾则按照惯例必定置公箱,以保存该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