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攻略自由行最佳路线(夏季徒步喀纳斯之旅)
喀纳斯攻略自由行最佳路线(夏季徒步喀纳斯之旅)2014年7月,我从厦门出发在东北和内蒙搭车浪了一个多月,然后又回到我魂牵梦绕的新疆大地。当中两个月独自穿越切德克苏河河谷、跟小伙伴们穿越大东沟、割薰衣草、当果农,种种事迹,有机会另发一帖。最有意思的则是炸地虾(就是蚱蜢)。我是吃过虫子的,所以特意给我的同伴们也尝一尝。还有,原来喀纳斯的夏天并不适合徒步(仅指我们走的这条路)。齐头高还带刺的高草丛、难缠的灌木丛使我们寸步难行。最可恨的是蚊子,超级超级的多,能隔着头发叮你的头皮,隔着解放鞋叮你的脚。真是怕了它们了!也有很有意思的事。比如搭车去哈巴河县的时候一个客车司机(一个哈萨克大叔)主动载我们到了哈巴河县。在哈巴河县认识了50多年前就来这里支边建设的谢爷爷,如亲人般的温暖,从喀纳斯返回时还买了好多肉炖给我们吃。还有途中偶遇远离尘嚣的图瓦人村庄,计划外的双湖悠闲的两日(还意外第一次见到了野生蓝莓)。在双湖管护站还认识了如今在乌鲁木齐上大学的阿
此次徒步喀纳斯是长达7个多月时间中的其中一小段,特别拿出来发一帖,不仅是因为喀纳斯的风景的确很值得称赞,也因为我们走的并非常规路线(事实上我们都没看过攻略),过程中亦有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决定还是单独拿出来发个帖吧。
下面是当时的路线图。那时我们没看过喀纳斯的路线图,因为不想走那些人人都走的路,所以就凭着地图自己找路线走。
旅程从一开始,就出了岔子。在哈巴河采购物资时,我用了2年的55L普尔兰德登山包里压上了两袋共20斤重的大米,可还没出哈巴河,背包杆就被那重量给压断了,结果我等于是全程都背着一个没有背负的帆布包,一路上肩膀是各种疼啊!
还有,在喀纳斯的售票处为了逃票绕售票站却在驼颈湾被抓了回去,于是为了继续逃票我们连夜走了三十公里的夜路直接从贾登峪徒步到了喀纳斯湖。现在想来也不得不佩服当时的毅力啊!
还有,原来喀纳斯的夏天并不适合徒步(仅指我们走的这条路)。齐头高还带刺的高草丛、难缠的灌木丛使我们寸步难行。最可恨的是蚊子,超级超级的多,能隔着头发叮你的头皮,隔着解放鞋叮你的脚。真是怕了它们了!
也有很有意思的事。比如搭车去哈巴河县的时候一个客车司机(一个哈萨克大叔)主动载我们到了哈巴河县。在哈巴河县认识了50多年前就来这里支边建设的谢爷爷,如亲人般的温暖,从喀纳斯返回时还买了好多肉炖给我们吃。
还有途中偶遇远离尘嚣的图瓦人村庄,计划外的双湖悠闲的两日(还意外第一次见到了野生蓝莓)。在双湖管护站还认识了如今在乌鲁木齐上大学的阿吾叶恩,还带我们去他奶奶的毡房喝奶茶(后来我和小英还受他的邀请到他哈巴河的家里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喝酒跳黑走马)。
最有意思的则是炸地虾(就是蚱蜢)。我是吃过虫子的,所以特意给我的同伴们也尝一尝。
2014年7月,我从厦门出发在东北和内蒙搭车浪了一个多月,然后又回到我魂牵梦绕的新疆大地。当中两个月独自穿越切德克苏河河谷、跟小伙伴们穿越大东沟、割薰衣草、当果农,种种事迹,有机会另发一帖。
总之呢,在北疆的2个多月的浪荡后,终于,要去喀纳斯徒步啦!
是的,自13年6月与友人第一次去喀纳斯,那个晚春群花盛放、绿树幽幽的喀纳斯,纯净的天空,辽阔的水域、头顶飞翔的雄鹰,走在湖边栈道还能近距离接触松鼠与水貂,还有喀纳斯湖边的一夜露营,喀纳斯出来后又巧遇阿勒泰一年一度的阿伊斯特阿肯弹唱会(类似于蒙古族的那达慕)。这一切的一切,在我们心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从此常挂心头,无数次的想念。
我一次次地期待着下一次入疆,我想要更深入这片神秘之地,走遍她的每一个角落,全身心地投入这片原始大地的怀抱。
13年与友人的那次喀纳斯之旅:
阿勒泰第十八届阿伊斯特阿肯弹唱会,哈萨克人的那达慕:
好啦,终于到时候啦!
我们这一行四人,决定徒步喀纳斯。我们不想按着攻略走,所以也没看帖,只是看着卫星地图上的双湖,就决定从喀纳斯湖尾开始沿着左岸徒步到双湖,然后呢?是绕湖?还是徒步去白湖?依情况而定吧!
实际的情况是因为食物带的不够多,又留恋双湖的幽静,索性在双湖露营耍了两天就从另一条路出去了。
当然了,230块钱!才不会给你们呢!
我们不仅在路线攻略上不去祥究,连途中的食物都超级简单、便宜而且没有营养。大米加紫菜汤,就是我们的主食。而且吧,我们的装备真心很次,我和小英还是穿的解放鞋呢!
甚至我们还要搭便车从克拉玛依到喀纳斯!更要命的是我们还要逃票!
当然了,230块钱的门票!才不会给旅游公司呢!
真是不折不扣的穷鬼呀!
好吧,人都有窘迫的时候,不过我们对此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所谓穷开心是也。而且还反过来利用这种窘迫去锻炼自己的应变、适应不同境遇的能力。
其实吧我常常会想到徒步探险的先人们,尤其是在更为野性危险的北美大地的旅行者、探险家们,他们当时是什么装备?有时甚至连地图都没有!全凭经验、本能与不屈的意志力。而我们呢?光是GPS卫星定位和轻便的帐篷就可以轻易秒杀古人的装备了!可我想我们这个时代最牛的户外人,其探险、生存的能力恐怕都没有那时一个农民强大。
之前有个驴友在我的另一个帖子里说的一句话很是到位:
“现在论坛聊装备的多,讲人心志器的少。”
这个时代的人,成长在现代化的温室中,渐渐丧失了作为人类的基本的决断力与韧性。如果你对自我有所追求,如果你想要突破自我,突破这颗固步自封的心,那么,去迎接未知吧,去面对挫折吧!没有挫折,哪来的成长呢?
好啦,废话就不讲了,来介绍下此行我的三位同伴吧。 我呢,12年出来徒步,起先在内地徒步,后来在滇藏徒搭。4个月的旅程,从此收不了手了。从此边疆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比我家还亲的家!
小英,是13年4月在去往大理的火车上认识的,一个火辣辣的湘妹汉子,一起爬过苍山徒搭过滇藏,也一起在霍城县大东沟拉练过。能力超强,绝对女汉子,完全放心!
小米,一个黑黑的广东姑娘,看着好瘦小,不想在大东沟拉练的那一个礼拜表现毫不示弱(9月甚至还走了趟乌孙)。她的口头禅是“我饿了”、“我累了”。
还有河马,在克拉玛依沙发客涛哥家认识的一个畲族小伙,在西安上大学的他经常和社团的团员一起跑秦岭。小小的眼睛,笑的时候就眯成了一条缝,憨憨的样子很有喜感。
他的包里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明明是去徒步未知路线居然还背了些胡萝卜洋葱,但我从没见他真累过,体力耐力与我相当。
装备方面,我、小英和小米的装备可以说相当勉强,衣物都是从家里带出来的,我们甚至都是穿的解放鞋。小米的装备也全是借的伊犁一个朋友的。
相比起来,河马那一身二手货在我们面前倒是无比自信,在走双湖时经过一段湿地,我们的鞋全湿了,我们从那片湿地挣脱出来后,我看见他脱下鞋子用毛巾往鞋内摁了几下,然后就穿上了。擦,这么高级!这就干了啊!
但他也是个穷鬼哟!遇上他是在克拉玛依的沙发客涛哥家,当时他正趁着暑假的当儿以穷游的方式旅行北疆。他 洋洋得意地告诉我们说:“我一个月只花了800块钱!”
“那算什么!我们一个月只花了500块钱!”小英很高调地说。
你看,人都有攀比心理的,哪怕是反着攀比,总之就是要比你强哈。
河马瞬间被震惊了!
“跪拜!我一定要跟着你们走!”
就这样河马也加入了我们。一行四人,次日从克拉玛依出发搭车去哈巴河。
PS:今天和河马谈起这事,他告诉我那年暑假在新疆玩了45天,加回到福建的火车票,只花了1600块钱!若想在自力更生的前提下节省费用,那除了吃饭需要花钱之外其余几乎就没什么必须得花钱的了。
我们从克拉玛依搭便车到了哈巴河,在哈巴河找地方扎营时遇到了看守废弃工地的谢爷爷。他让我们在工地上扎营,还非要给我们做饭炖肉吃,搞得我们很不好意思。善心的谢爷爷比这哈巴河县的历史还要老。他说50多年前国家派他过来建设的时候这里只是个不毛的沙地,当地哈萨克人看到汉族人吃韭菜很是惊讶:“你们怎么跟牛羊一样吃草!”
谢爷爷对我们如他的孩子般关心呵护,看得出他一个人在这异乡这么多年也很是寂寞,他说到冬天的时候他就回广西荔浦的老家养鸽子去。
搭车中,克拉玛依的抽油机:
乌尔禾魔鬼城:
五彩湾额尔齐斯河:
和蔼可亲的谢爷爷:
我们的营地:
第二天我们办了边防证,买了馕、挂面和两袋大米。将徒步不必要的东西全放在谢爷爷那里,然后走出县城,穿过片片油葵田(也就是在这里,我的背包杆被压断了。),来到了通向喀纳斯的公路上。
哈巴河县街边的花:
哈巴河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油葵
我们四人分两组搭车,我和小英一块,河马和小米一块。阴差阳错,我和小英搭的车本来要经白哈巴去喀纳斯的,结果到了边检站发现他们忘了办边防证了,只好随着他们放弃这条路转而经冲乎尔乡到了贾登峪。我和小英在喀纳斯售票厅边边上的小山包上扎营,准备第二天逃票!
河马和小米自分别后搭上车顺利过边检站到了白哈巴,在白哈巴玩了一阵后又搭车到离售票厅不远处下车,走上一条据当地人说可以通向喀纳斯的三十多公里长的草原路。喀纳斯的门票这么贵,当然要逃票啦!
白哈巴:
大概就是那条路:
第二天,我们跨过铁丝网进入森林,一会儿又出现在景区公路上,售票厅已经在我们后面一两公里了。然而我们两个徒步的背包客太显眼了,才走到驼颈湾就被景区工作人员给抓了出来,还被训了一顿(那人威胁着要没收小英的导游证,我死死地盯着他,他才服软地还了回去)。郁闷啊!去年还和猴子一起用这个办法顺利逃票的,今年景区居然拨下5万元专门抓逃票。5万,你抓一年也抓不回本哟!
不行,都到这里了怎能再打道回府?下了死心一定要进喀纳斯!
我们改变策略,沿着喀纳斯河河岸上行,一路都与公路平行,走不到十公里天也黑了,我们就小心翼翼地走上了景区公路。为防万一,一发现有车的灯光我们就马上逃到树丛里去。搞得我们那天晚上都有些神经质。
值得吗?
当然值得了,等我们老了回忆起自己当年尽管遭受了这么多挫折,却始终没有打退堂鼓,而是带着以命相抵的力量和决心去完成这场对自我的试炼(自然我知道这没有性命之忧),而我也最终赢得了这场对自我的胜利,磨砺了我的意志心性。
喀纳斯河:
就这样为了逃票我们几乎徒步了一整夜。简直疯了!三四点时实在打熬不住,就在路边草地上摊开防潮垫裹上睡袋露天睡了一会儿,一个多小时后就被冷醒了,起来收拾了继续走。当我们走到鸭泽湖时太阳都还没出来呢!
过了喀纳斯村,再过了桥,找到一处僻静的林间空地,一夜早已人困腿乏,赶紧扎下了帐篷就睡了。
而河马与小米呢,徒步了三十多公里到了喀纳斯村,住了个青旅,在我们补觉的时候他们正在附近玩得不亦乐乎呢!
喀纳斯村:
下午2点多,我被猛烈的阳光给热醒了。出帐篷一看,哇塞!好多蚱蜢在这儿草丛上乱蹦啊!走近一瞧,每只都奇大无比,有手指那么粗!而且真心多的要死!
嗯……脑子里想起一档叫《荒野求生》的美食节目,主持人贝爷尝遍了世界各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美食”。
嘿嘿嘿,今天也来顿蛋白质大餐吧!看他们敢不敢吃。
我拿了个塑料袋就去抓,别说还真没那么好抓。抓了有十来只,小英醒来看到我在抓蚱蜢有些惊讶,但这还是吓不了这个倔强好强的女汉子,只要我敢尝试的她也都敢尝试,就是不服输!于是她就跟我一起抓……
等河马、小米过来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已经抓了有二三十只大蚱蜢了。
“今天我们可以大大地补充一下蛋白质了!”我说着把那一袋蚱蜢拿到他们眼前:“超大个的蚱蜢,它的蛋白质含量是牛肉的五倍。今天我们好好补一补,正好有油,做油炸地虾吃!”
……
“咦?小英,他们是不是便秘了?表情怎么这么难过!”
不管它,架起石灶烧起火,然后把蚱蜢往油锅里一倒。
“滋滋滋滋——”
听着多诱人!
样子也挺诱人的,红彤彤油亮亮的,像龙虾。
吃吃看?
“咔哧!”
“哇,又香又脆,真的好好吃。这味道,香到骨头里去了!”
我和小英吃的津津有味。
“你们也吃吃看,很好吃的。”
河马被这两个正津津有味吃着虫子的人给震惊了,有些犹豫。但作为一个经常走户外的驴友怎能太保守呢?勉为其难,吃一个!
“嗯?唉真的,味道确实很好啊,小米你也尝一个。”
“你们好恶心!我不要吃虫子!”小米一脸嫌恶的表情,刚才炸蚱蜢时她连看都不敢看。
“小米你是广东人吗?你们广东人不是什么都能吃吗?”
她还是不吃。小英抓起一只油炸蚱蜢就在她眼前晃。
“啊!!!别拿过来!”她吓了个半死,一溜烟跑了。
这还是广东人?
我还是上海人?!
很快我们把剩下的干掉了。意犹未尽啊!
“真好吃!可惜就是太少了!”河马感叹道。
“如果一路都有这样的免费的美餐,那我们都不用带米面和干粮了。直接靠这个在喀纳斯野外生存待上两个月多好!”我又开始做起野外生存的梦了。
好啦,已经下午6点了,我们收拾起帐篷,四个人一起向喀纳斯湖西岸走去。
走到了湖边栈道,好走的栈道走不了多远就没有了,接下来是湖岸很窄的浅滩路,从这头望去能看到对面的游艇码头。
走不了一会儿狭窄的浅滩也随着坡度渐大而消失了。我们只好往上坡走找到森林中较平缓些的地方找路走。
这片森林非常原始,云杉、落叶松、白桦、山杨构成了这片古老森林的主体,林下的草长得很高,潮湿的森林里蚊子也特别多,让人很是不舒服。还好北方针叶林的植被不像南方的森林那样茂密难行,这里空间开阔,易于行进。
有时树林也很密
有时坡又陡又崎岖。
因为时差、季节和这里的维度的关系,7月的喀纳斯几乎是中国最晚日落的地方,10点钟还亮得很呢!
不过我们还是得考虑扎营的问题。一路都是斜坡,加上树林也开始茂密起来,走了很久都找不到够一个帐篷空间的像样点的平地,让我们很是担心。
我们最终将就在一块林间苔藓地上,这块地起先是块凹凸不平的缓坡,我们用枯枝和苔藓勉强整出两个帐篷大的平地,然后我们开始收集些枯木生活煮米饭吃。
原打算这一路就这样光吃白米饭的(我们故意这样做来历练自己的适应力),没想到河马竟从包里拿出一大袋带调味品的紫菜,而且,居然还拿出好几根胡萝卜……
还 真没听说有谁背着蔬果徒步无人区的,真是佩服他了!
不过这样呢,我们就不光只吃白米饭了,还有加了新鲜胡萝卜的紫菜汤!在这无人的森林之中,还挺有味的呢!
这附近唯一的水源就是喀纳斯湖,虽然不远,但取个水还得攀岩!这一晚也因为地不太平,睡起来实在有些别扭。
不知是什么动物的骨头?
22号早晨,天空阴沉沉的,远望湖对岸,一条长长的玉带云缠在青山腰间。
走出树林到草地上看
回看前路,森林茂密呀!
阴云慢慢消散了,又是个晴朗的好天。
有时我们在森林,有时我们在露天的草甸子上,总之都是在斜坡上,一只脚长,一只脚短……
而且也毫无人类踏足的痕迹,倒是草甸子上经常会有红艳艳的野草莓,看到了当然不会放过啦!甜甜的,还有股奶香味,营养的绝佳来源!
美丽的喀纳斯湖,湖水的颜色很奇特,算……奶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