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和特色专业怎么选(首页看点首批新生来啦)
双高计划和特色专业怎么选(首页看点首批新生来啦)瞄准国家战略,新专业探索新路径“智慧农业的核心是耕、种、管、收、储等环节的智能化信息获取、智慧化生产决策和实时化远程控制等。在培养方案上,学校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内容纳入学生的专业课。不仅如此,还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优势。”孙成明介绍,“希望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更加出色的新农人,也可以成为年轻的创业者。学校在本科教育阶段将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平台。”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智慧水利及智能减灾研究所所长王媛介绍,智慧水利专业是全国首批设置的水利类交叉复合型专业。这也是河海大学深化新工科改革,推动传统优势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阶段性成果。记者了解到,作为当前科技创新重要领域,智慧水利是水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多学科融合发展的“新工科”专业,高度契合社会及行业对智慧建设的新需求。针对当前水利行业人才专业背景和基础较为单一的问题,河
交汇点新闻开设的“首页看点”栏目,每天通过关键词,为您推荐最及时的新闻资讯、最重要的热点事件、最值得铭记的人和事。今天,我们推荐的关键词——高校新专业。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江苏新增备案本科专业109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10个。新学期伊始,今年刚刚“上新”的专业也陆续迎来了首批新生。新专业如何培养新人?背后呈现哪些新趋势?记者采访了相关高校师生。
新专业招生火爆,备受“00后”青睐
8月底,河海大学迎来了5403名2022级本科新生,其中,新专业智慧水利首届共招收34名本科生。“虽然是新专业,但是报的人真不少,竞争压力也不小。”来自河南的闫国鑫高考分数已经远远超过近三年河海大学传统王牌专业分数线,但他却毅然选择了这一新设专业。“原因很简单,就是看好智慧水利这个领域,国家也需要这方面人才。”2021年夏天,还在上高二的闫国鑫亲身经历了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严重城市内涝让他至今仍历历在目,也更坚定自己日后从事水利相关专业的决心。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智慧水利及智能减灾研究所所长王媛介绍,智慧水利专业是全国首批设置的水利类交叉复合型专业。这也是河海大学深化新工科改革,推动传统优势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记者了解到,作为当前科技创新重要领域,智慧水利是水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多学科融合发展的“新工科”专业,高度契合社会及行业对智慧建设的新需求。针对当前水利行业人才专业背景和基础较为单一的问题,河海大学提出了“水利 人工智能”培养模式,解决水文预报、水资源配置、水利工程BIM设计、智能建造、智能调度、智能监测等方面的复杂问题。“依托水利类和信息类本科专业的一流师资与办学条件,智慧水利会成为一个集中全校优势的创新王牌专业。”
同样火爆的还有扬州大学农学院今年增设的新专业——智慧农业。“原本一个班招生计划30人左右,最后因为报考的人数众多,最后扩招到了40人。”扬州大学农学院农村发展与信息技术系主任孙成明说。近年来,智慧农业成为高频词之一,学校因势利导,开设了这一新专业。“小时候,我常看到家里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耕作,现在时代变了。作为农业科学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的交叉专业,智慧农业正在改变农业与农耕的方式。”扬大智慧农业大一新生邵柏瑞说。
“智慧农业的核心是耕、种、管、收、储等环节的智能化信息获取、智慧化生产决策和实时化远程控制等。在培养方案上,学校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内容纳入学生的专业课。不仅如此,还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优势。”孙成明介绍,“希望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更加出色的新农人,也可以成为年轻的创业者。学校在本科教育阶段将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平台。”
瞄准国家战略,新专业探索新路径
今年东南大学首次开设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实验班并进行招生,东大也是全国首个启动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大类招生的高校。“在得知有这个招生大类之后,我第一时间填报了,这也是我的唯一志愿。”作为实验班首批录取的863人之一,2022级新生陈林表示,自己从小生长在内蒙古草原,因此对大自然有着很深的依恋。在他看来,想要实现碳中和这一大目标,就需要在各领域培养一批复合型专业人才,而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大类招生正迎合了这一需求。记者了解到,尽管是一个全新的招生大类,但不少同学在填报志愿时都考虑到其背后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因而对碳中和与智能制造领域未来发展颇有信心。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是孤立的一个方面,而应该呼吁更多专业的加入。此次开设的‘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大类招生主要涉及5个学院11个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基础知识宽厚、学科领域交叉复合、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的新工科领军人才。”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殷国栋介绍,分流前,大类内所有学生第一学年的课程计划完全相同,学校将设置新生研讨课,邀请校内外碳中和与智能制造领军人才开设前沿科技讲座,引导新生开展碳中和与智能制造科技初步探索;大二分流后,学生们将进入各专业,学习碳中和相关的新能源技术、碳减排与碳负排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先进能量转换技术与低碳建筑能源供应技术等专业方向课程。“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我们的落脚点在于培养领军人才,而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不断探索创新路径。”
南京林业大学今年新增三个新专业,分别是智慧林业、木结构建筑与材料、人工智能。其中,木结构建筑与材料专业是适应“绿色建筑”发展战略对木结构建筑与材料人才迫切需求而设立,首批招录60名本科生。“这一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木结构建筑材料、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木结构建筑以及建筑木制品等领域从事设计、生产、施工、经营、管理和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研究应用型的复合人才。”专业负责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阙泽利告诉记者,发展绿色建筑是中国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从产业人才培养角度出发,迫切需要高等院校顺势而为,开展木结构建筑与材料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
补齐短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在专业设置上紧扣国家战略,不少高校新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也下足了工夫。
目前我国应急管理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严重短缺,因而亟须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等领域应用创新型专业人才。南京工业大学今年新增的10个专业中,有5个聚焦应急管理领域,加上此前开设的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两大专业,目前学校已实现了7个应急管理类专业的全覆盖。“国家正鼓励各地建设应急管理专业院校和应急管理职业学院,因此我很看好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南京工业大学应急管理专业2022级新生陈秋羽说。
“应急管理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专业培养涉及公共安全、矿山、建筑、施工、消防、机械与电气、化工等多领域。”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刘睿介绍,随着我国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应急管理专业亟需从单纯的事后应急发展成为灾害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全面的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上。“因此,我们希望学生既能具备现代公共安全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也能熟悉化工、建筑、工矿等领域或行业的安全预警与应急管理,满足国家对专业应急救援人才迫切需求,提高我国应对灾害事故能力。”
金陵科技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今年新增的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培养)专业同样也吸引不少关注。“互联网的普及给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物联网则是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万事万物连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将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我报考这一专业的原因。”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培养)专业新生杜玉杰表示,自己在报考志愿的时候特别注意到了“嵌入式培养”模式。
“‘嵌入式培养’方式实际上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目前,学校已经与多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家代表来学校与同学们互动交流,同学们也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为之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金陵科技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杨忠告诉记者,根据学校此前对长三角区域物联网产业及行业需求的调研结果,学校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一体化课程计划的设计,提升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等,并做好产学研合作,力争培养出更加“适用、实用、好用”的毕业生,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之前我就听长辈说,从学校到走向社会,会有一个比较难适应的过程。如果在学校中有更多机会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更多机会走进企业实践、深入了解企业,这或许将成为未来我就业的加分项。”杜玉杰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谢诗涵 郑焱 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