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怎样看待孩子父亲的诈尸式育儿(转给孩子爸爸诈尸式育儿)

怎样看待孩子父亲的诈尸式育儿(转给孩子爸爸诈尸式育儿)(2)爸爸平时缺位,偶尔又冒出来指责孩子和妈妈,伤害会更大。很多家庭就是如此,妈妈在竭尽全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规矩,而爸爸平日里不管不问也就算了,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来横插一脚。妈妈建立的规矩,爸爸却来打破,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1)妈妈建立的规矩,爸爸却来打破,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在《老师请回答》中另外一个孩子的现状也极具典型。小男孩的爸爸经常出差,平日家里就他和妈妈两个人。在进入小学一年级以前,他已经在妈妈的培养下能够自己穿衣、摆放碗筷、折叠被子、洗自己的内裤和袜子了。可是等到爸爸回来后,一切就变了!连孩子自己穿衣这件事情爸爸都不允许,非要自己帮儿子穿衣服才放心。如今,这个已经十岁的小男孩却连系鞋带都不会,更不愿意去学习如何系鞋带。

​在《老师请回答》里有一个9岁的小男孩,他叫康康,目前上小学三年级。他们来到节目现场,从表面上看的确是根据辅导孩子作业而展开的话题,但实质上这个家庭却是一个典型的诈尸式育儿家庭。

康康爸爸在老师们面前痛诉康康妈妈的罪状:“基本上他们俩和谐不到五分钟,就开始撕裂的那种嚷嚷。最后他妈妈就肢体上的冲动,再加上把儿子的书弄得满天飞,同时拽着我儿子就往门口拉。拉到门外之后,在楼道里声音非常大的吵孩子,后来儿子也跟她嚷嚷,最后还说你要再打我,我就报警了。”

怎样看待孩子父亲的诈尸式育儿(转给孩子爸爸诈尸式育儿)(1)

而事实是,每次康康妈妈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爸爸就会凑过来一脸调侃地说:“我儿子随我!我小时候就不喜欢写作业!”在节目现场爸爸也毫不忌讳地说:“自己儿子我自己知道,他有点基因遗传我了,小时候我也不喜欢写作业。”

像康康爸爸这种,平日里不管孩子也就罢了,到关键时刻却来“使坏”,无疑致使妈妈更加崩溃。为什么说诈尸式育儿比丧偶式育儿更可怕呢?曦曦妈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大家反思——

(1)妈妈建立的规矩,爸爸却来打破,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在《老师请回答》中另外一个孩子的现状也极具典型。小男孩的爸爸经常出差,平日家里就他和妈妈两个人。在进入小学一年级以前,他已经在妈妈的培养下能够自己穿衣、摆放碗筷、折叠被子、洗自己的内裤和袜子了。

可是等到爸爸回来后,一切就变了!连孩子自己穿衣这件事情爸爸都不允许,非要自己帮儿子穿衣服才放心。如今,这个已经十岁的小男孩却连系鞋带都不会,更不愿意去学习如何系鞋带。

很多家庭就是如此,妈妈在竭尽全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规矩,而爸爸平日里不管不问也就算了,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来横插一脚。妈妈建立的规矩,爸爸却来打破,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怎样看待孩子父亲的诈尸式育儿(转给孩子爸爸诈尸式育儿)(2)

(2)爸爸平时缺位,偶尔又冒出来指责孩子和妈妈,伤害会更大。

闺蜜的女儿学舞蹈一年了,每天晚上她都会陪女儿练习基本功或者小舞蹈。而她基本上是扛起了整个家,不仅要上班挣钱,还要负责接送孩子;不仅要做家里所有的家务,还要辅导孩子的作业等等。

而孩子的爸爸呢?除了上班以外,打游戏就是正事。闺蜜说:“他平日不管孩子也就算了,关键是我在辅导孩子作业或者陪孩子练舞的过程中有些生气了,他就一会儿摔门一会儿砸键盘,弄得自己瞬间崩溃,而孩子也总是被吓住了。”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很多爸爸目前的现状。在家里平时他不管孩子,但偶尔却又看不惯某些事情,非要火气冲天地指责孩子和孩子妈妈。这种莫名其妙就多出来怨气和指责,往往会加剧家庭矛盾的滋生和爆发。

(3)出现问题撇清关系,有所收获又独揽大功。

用朋友的话说,她们家孩子的爸爸属于那种分裂型人格。当家里老人抱怨孩子辅导班稍多的时候,他就把所有的罪过推到朋友身上。而当亲戚朋友夸赞他的孩子多才多艺之时,他又毫不脸红地揽下大功:“这都是遗传了我!不然哪有这么聪明的他!”

怎样看待孩子父亲的诈尸式育儿(转给孩子爸爸诈尸式育儿)(3)

这种爸爸在孩子犯错等问题上,总有点说风凉话的韵味,这种强行植入的存在感,往往会让孩子和妈妈都反感。爸爸不应该是评委,而应该是孩子家庭教育的参与者。

爸爸的参与,一方面减少了妈妈的负担,另一方面也给了孩子足够的陪伴,第三也让家庭氛围更为和谐了。

(4)爸爸爱妈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如今这个时代,对于妈妈的要求的确很高,很多妈妈都有些熬不住了。

网友蜻蜓说:“明明是已婚,有公婆、有老公,过的却是单亲妈妈的生活。或许早点适应单亲妈妈的生活也很不错吧!”

网友沐沐说:“在中国当妈妈确实难,你为了工作不带孩子不对,只待孩子不工作也不对;你让家人帮忙带孩子不对,你自己带孩子兼顾不了工作也不对。”

网友笨蛋蛋说:“宁愿什么都不管,也不要他挑三拣四。指挥该怎么带孩子,你又不自己带还指手画脚,那样更伤心。”

如何才能养出幸福感十足的孩子?曦曦妈认为爸爸爱妈妈才是最关键的一点!当爸爸给予妈妈一些鼓励和认可,妈妈的心情就会愉悦很多。自然,在孩子的陪伴问题上,爸爸多和妈妈共同参与和商量,把意见达成一致才能对孩子实施更好的教育。

————————

您家是丧偶式育儿,还是诈尸式育儿呢?欢迎跟曦曦妈探讨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