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红岩故事具体章节(故事红岩续歌)

红岩故事具体章节(故事红岩续歌)淤泥河岸边,芦苇沙沙作响。陈得索蹲在芦苇丛里。于秋叶登岸观望找不到陈得索,大声呼喊,“得索哥,得索哥,你在哪里?”淤泥河河畔于伟中累倒了,躺在陈得索家。艾灵正给于伟中熬药,于秋叶正在打扫院子。艾灵向于秋叶招呼,“秋叶,到河里看看你得索哥逮着鱼没有?”于秋叶好奇,“得索哥没有拿网,只是提着一个青花瓷罈子,会逮着什么鱼?”艾灵神秘一笑,“你看看就知道了。”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力作——鲜为人知的红岩续歌—柏子山计划(小说连载)谢改成●著

红岩故事具体章节(故事红岩续歌)(1)

柏子山计划封面


作者题记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雨历程,有我笔下共产党人的奋斗足迹。他们及其后人历经磨难,受尽敌人的折磨和同志的误解,但,不改初心,担当大义,默默秉承着“红岩”精神。小说章章“设悬”,处处“埋雷”,请各位莫当走马观花的过客。究竟写的是什么?碎片拼接才知结果。

为红岩英雄而歌。让鲜为人知的历史为广为人知。


第二十六章 得索与秋叶相爱

一月以后。陈得索的根治芦苇意见初见成效。万亩芦苇滩沟连沟,地连地,塘连塘。

于伟中累倒了,躺在陈得索家。艾灵正给于伟中熬药,于秋叶正在打扫院子。艾灵向于秋叶招呼,“秋叶,到河里看看你得索哥逮着鱼没有?”

于秋叶好奇,“得索哥没有拿网,只是提着一个青花瓷罈子,会逮着什么鱼?”

艾灵神秘一笑,“你看看就知道了。”

红岩故事具体章节(故事红岩续歌)(2)

淤泥河河畔

淤泥河岸边,芦苇沙沙作响。陈得索蹲在芦苇丛里。于秋叶登岸观望找不到陈得索,大声呼喊,“得索哥,得索哥,你在哪里?”

陈得索在芦苇丛深处,“我在这儿!”

于秋叶循声走近,“有鱼吗?”

陈得索站起说,“刚把罈子放在水里,要等一会儿。”

于秋叶坐到陈得索旁边,“鱼能钻到罈子里吗?”

“能!”

“一拉,鱼不跑吗?”

“不跑!”

于秋叶两眼好奇地盯住陈得索,而陈得索却直盯着水面。一阵风吹来,河风寒冷,秋叶一阵哆嗦,靠近陈得索。陈得索随即把褂子披到于秋叶肩上。

于秋叶感激地望着陈得索,“你不冷吗?”

陈得索说,“不冷,鱼头上有火!”

秋叶依偎在陈得索怀里。陈得索不好意思,心怦怦直跳。

于秋叶纤细的手握住陈得索粗糙的茧手,柔声地,“得索哥,俺父女下乡,多亏你母子照顾。”

陈得索平静说道,“都是落难人,俺不照顾谁照顾?况且你父亲还是俺爹妈的恩师呢。”

于秋叶面色严肃,“据说又快搞‘一打三反’运动了,俺爸不知道能不能过关。”

陈得索胆怯地说,“我就不能听说有运动,一听说就想哆嗦!”

于秋叶扑哧笑了,“胆小鬼!”

陈得索神情凝重,“你不知道,我家多灾多难。”

于秋叶扬起嘴角,“俺也不比你家强那去。我父亲终生为革命工作,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清白,就连母亲和我也不了解他。现在母亲有病在身,我在这里感到不安,又看到父亲被猜忌羞辱,更使我难过。”

陈得索痛心疾首道,“我们啥时不再折腾啊?”说到这里他泪流满面,于秋叶跟着抽泣……

淤泥河水缓缓流动,陈得索手中的绳子在抖动。他悲情散去,快速拉动绳子,一个青花瓷罈子上了岸。他迅速抱住青花瓷罈子,里面呼隆、呼隆响......他把蒙口布揭开,罈子里的鱼乱翻腾。他从水里捞出竹篓,连鱼带水一齐倒进去,水漏鱼留,小白条、黄鳝、泥鳅、蚂虾在竹篓内乱蹦跳。

于秋叶好奇说,“这叫‘请君入瓮’吧?”

陈得索露出微笑,“是的。在罈子内放一些碎馍、骨头,把罈口用布蒙上,中间切一个圆口,鱼类钻进去寻食物,但出不来!”

于秋叶点点头,笑眯眯地看看竹篓内的鱼,又瞧瞧陈得索。

“天冷了,你先回去吧,我再逮一会儿。”陈得索折一个柳条,把大一点的鱼穿起来,递给于秋叶,“回去把鱼处理一下,让妈给于老师做鱼汤补身子。”

于秋叶咬着嘴唇,点头,掂着鱼,步态轻盈而优美地跑走……

天黑了,河风越来越冷。陈得索抱住青花瓷罈子,提着竹篓内的鱼,哆哆嗦嗦回到家。

室内静静地,黑灯瞎火。

陈得索心想,“于老师、妈、秋叶都睡了。不打扰他们!”他悄悄地推开厨房门,伸手从锅里摸。锅内有热乎乎的米饭和香气扑鼻的鱼汤。他匆匆吃过,悄悄地回堂屋,摸索着脱衣.....陈得索蜷曲着刚躺下。于秋叶面背墙,突然转过身,一只胳膊搭在得索冰凉的肩膀上,小声道:“得索哥,你冷吗?”

陈得索大吃一惊:“你......?”于秋叶捂着陈得索的嘴,温润微挺的胸脯贴在陈得索的胸上。

陈得索只感到秋叶浑身温润,光滑......他一阵颤抖,心跳加快,热血沸腾......

“你怎么不躺到俺妈床上?俺妈和你爸呢?”陈得索理性问。

“吃过晚饭,曹场长来叫俺爸和你妈去大队开会。我就势躺到这里休息,等你回来。”于秋叶柔声细语。

“他们快回来了,你到我妈床上去吧。”陈得索婉言想支开她。

“不,得索哥,你是好人,我喜欢你......”于秋叶声音娇柔,体散幽香。

陈得索手抚摸一下于秋叶的脸颊;于秋叶抓着陈得索的大手…

大队部室内灯火昏暗。人们的脸能看清,但都显紫黑。曹山、于伟中、艾灵、曹大有、

杨抗利、宋得九等有关人员挤满了一屋子。龙根扫视大家,声音低沉,“同志们,当前全国正开展轰轰烈烈的‘一打三反’运动。根据知青的检举揭发,按照豫西县革委会领导的指示精神,......”龙根下意识地看看宋得九,“于伟中的历史不清,是运动调查对象,要免去他的副场长职务。还有,根据豫西县公安局和县革委会报的材料,艾灵原是孔庙小学教师,后被开除潜逃到罗成村。由于她和丈夫陈国清都有历史问题,所以,县革委会要求遣返艾灵母子尽快回原籍,等候调查处理。”

于伟中沉默不语。一会儿,他剧烈咳嗽,头上大汗淋淋......艾灵失声痛哭,扶着于伟中大声呼喊,“天啊,我们还有路走吗?”

陈得索和于秋叶拥抱在一起......

于秋叶温柔地搂着陈得索。陈得索却警惕地听外面动静——村巷偶有犬吠......知青宿舍不时传出狂吼......

陈得索催促道,“快上我妈床上去!”秋叶撒娇;陈得索翻身坐起,把于秋叶的衣服裹到她身上,快速把秋叶抱起,扔到东间母亲床上,逗得秋叶一阵阵窃笑......陈得索返回,碰到秋叶的鞋,又急忙拾起,送去......

于伟中和艾灵开会回来。于伟中走到陈得索床前。陈得索装睡。于伟中摸摸陈得索,长叹一声,闷闷躺下。

艾灵躺到床上,翻来覆去,不一会儿抽泣起来......于秋叶坐起,“阿姨,你咋了,有什么伤心事?”

“睡吧,孩子,明天再说。”艾灵躺下不语。

第二天早晨,艾灵起得很早,收拾行李和物品。于伟中也起床招呼陈得索、于秋叶,“得索、秋叶快起床,我有话给你们说!”得索和秋叶走到于伟中跟前。艾灵在一旁抱住青花瓷罈子。于伟中说,“昨天晚上我们开会,县革委会领导传达上级指示。全国正在开展‘一打三反’运动,我被免去副场长职务,接受调查。得索你们母子俩要被遣返回老家。”

于秋叶不解,“您免职罢了,为啥让得索哥母子俩回老家?”

“这是形势,谁也抗不了。”于伟中转过身拍着陈得索的肩膀,“你是一个有本事又善良的孩子。我看得出你和秋叶有情,但命中无缘。若有机会,来找我。”陈得索呆呆地沉默着。突然,他暴怒地吼道,“天哪?为什么对俺这么无情!”他说着抓住自己的头发往墙上撞......于秋叶、艾灵一起拉着他。陈得索蹲下来,呜呜地痛哭起来。

于伟中捶了得索一拳,“是男子汉就站起来!”

陈得索站起,“我们母子本想在此偷安,遇到您了,才有了一线希望。”他痛苦地摇头,“结果,又没有了指望。”

于伟中安抚他,“我理解你的心情,我和你一样,非常痛苦。你父母从小跟着我上学,后来又和我一道教书,为革命事业探索,抗争,迎来了新中国成立。”

陈得索问,“可是你们得到什么?我们这些晚辈又得到了什么?”

于伟中语重心长,“是的,我们没有得到荣华富贵,甚至失去了基本的人格和尊严。但是,我们要冷静理性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运动,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中央领导良好动机的必需性。只是一些基层干部对运动的本质和方向把握不好,使别有用心的人,浑水摸鱼,谋取私利。我们是受害者,也是受益者,因为我们品尝了社会的苦甜酸辣,得到了史无前例的陶冶和锻炼。我们是收获者,是财富的拥有者。我们经历的这一段历史,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后人不会回避的。如果未来社会回避了这段历史,那将是一个苍白的徘徊不前的可悲社会。”

于秋叶不同意父亲观点,“爸,我认为你就是回避了历史。你和我住到得索家,为什么不把知道的秘密说出来?这还有亲情、友情吗?”

于伟中说,“得索他们母子逃荒无音讯八年了,我时刻牵挂,但我力不从心呀。现在,仍是狂热浮躁的时期,有些人,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咱公开相识,证明不了我的清白和陈国清的清白,反而会在波涛汹涌的狂潮里葬身!”

陈得索突然跪到于伟中跟前,“于老师,您是俺父母的恩师,也是我的恩师和长辈,俺父亲是否清白,俺母子是否厚道,只有您清楚!”

于伟中说出他几十年埋在心底的猜疑,“在1951年的‘柏子山计划案’,我最早怀疑你父亲陈国清与此案有关,结果被当时的教导主任吴明法偷听到,向谢先告发。你父亲被屈打成招,被逼自缢;后来我发现,你父亲不是特务,而另有其人。”于伟中把得索扶起,然后掏出钢笔,迅速在纸烟盒上写道,“陈国清不是叛徒、特务,而是堂堂正正的共产党员!‘柏子山计划案’中的特务,另有其人。证明人:于伟中 1969年12月8日。”于伟中写罢递给陈得索,“拿好,我的手迹将来可能对你有用。”

陈得索捧着于伟中的手迹,恭恭敬敬地看,不解,“另有其人,指谁?”

于伟中摇头,“我不知道,也不能再妄加猜测了,以后你继续调查吧。”

艾灵流泪沉思……于伟中拉着艾灵的手,续道,“艾灵,你是一位善良而坚强能隐忍的好女人、好母亲。1960年,孔庙小学丢了两个馍,冤枉了得索,也委屈了你。那两个馍,我怀疑是与陈青岩有关。”

艾灵不解,“为什么?”

于伟中低声说,“因为学校食堂门上的锁是陈青岩给武大林买的,谁能保证他手里没有留钥匙?”他走进艾灵跟前耳语……

艾灵一阵哆嗦,“不会吧?”

“你留心就是了。”于伟中说。艾灵咬着唇点头。

此时,陈得索抱起青花瓷罈子细端详,于秋叶深情地望着他……

陈得索抱青花瓷罈子到于伟中跟前,“于老师,俺这三间草房交给您住。还有这个青花瓷罈子

也请您珍藏!”于伟中接过青花瓷,翻转看,尔后又小心翼翼递到陈得索手里,“房子我们可以住,但这青花瓷罈子,我不能收。”

“为什么?”陈得索不明白。

“这是元代皇宫器物,是件稀世珍宝,也是你们的传家宝,将来可能价值连城!”于伟中像懂行的古董专家。

“俺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了,要它干什么?”陈得索觉得是个累赘,他转脸看于秋叶。于秋叶含情若水。陈得索恭敬地把青花瓷罈递到秋叶手里,“于伯伯说了,这是一件国宝,你代俺保存好,想我了,就看看青花瓷罈子!”

艾灵在一旁劝慰,“秋叶,俺一贫如洗,没有什么回报,就算俺母子的心给你了。”

于秋叶迟疑地看于伟中。“也好,你们母子回家,境况坎坷。你们的传家宝让秋叶保存也行。有朝一日,光明普照,等你来取!”于伟中同意。:

于秋叶深情地说,“我等你,得索哥你要好好活下去呀!”

黑云低垂,寒风尖叫。淤泥河岸芦叶瑟瑟,苇缨摇曳......陈得索背着简单的包裹扶着艾灵,沿淤泥河堤岸向西走去......于伟中,于秋叶、曹山、曹大有、杨抗利、杨抗美目视艾灵和陈得索母子的背影,神情严肃。

红岩故事具体章节(故事红岩续歌)(3)

得索和秋叶依依不舍

知青们在远处观望,有的议论,有的指指点点......陈得索回头望。突然,于秋叶发疯地跑上前——

“得索哥——”于秋叶趴到得索肩膀上痛哭,“我啥时再见你?”陈得索落泪,摇头,一句话也不说。于秋叶从口袋里掏出20元钱,往陈得索口袋里塞。陈得索挣脱不要......

音乐响起,画外传来男女情歌:《勿忘我》

女 声:我的哥。

男 声:我的妹。

女 声:你保重。

男 声:你保重。

女 声:你的根,我留下。

男 声:你的情,我带走。

女 声:天若有情,再相会。

男 声:地若有意,根发芽!

女 声:我的哥,勿忘我。

男 声:我的妹,勿忘我。

女 声:你的根,会发芽。

男 声:你的情,会开花。

女 声:天若有眼,来见证。

男 声:地若有道,根结果!

歌声落。陈得索和艾灵的背影消失在地平线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