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一处古村落让自己慢下来(商人重利轻别离)
寻一处古村落让自己慢下来(商人重利轻别离)塔”之称的千年古红塔。该塔为七层楼阁式建筑,塔体实属青砖结构,因建塔时是用石灰、糯米、红泥混合作浆,所以年代一久,红泥被风吹雨淋分化流出,将青砖染成了红砖,故而称“红塔”。红塔由一对石狮镇守,远远望去,显得格外巍峨。 县城内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建于南唐(公元961年),有“江西第一 一般来说,到了景德镇是必去婺源的。可是我们三年前已经去过了,总不能又跑一趟吧?说实话,到瓷都景德镇周边去探寻一下与制瓷有关的地方,那也是蛮有意思的。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包租了一辆的士,先来到距景德镇市区只有8公里的浮梁古县城。 素有“江南第一衙”之称的浮梁古县城衙门是清道光年间建的。现保留有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布局错落有致,相连浑然一体。衙门外的一株千年古树,虽年代久远,仍枝繁叶茂。
古城古村落: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上图:道光年浮梁县衙大堂 下图:汪胡古村茶路
一般来说,到了景德镇是必去婺源的。可是我们三年前已经去过了,总不能又跑一趟吧?说实话,到瓷都景德镇周边去探寻一下与制瓷有关的
地方,那也是蛮有意思的。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包租了一辆的士,先来到距景德镇市区只有8公里的浮梁古县城。
素有“江南第一衙”之称的浮梁古县城衙门是清道光年间建的。现保留有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布局错落有致,相连浑然一体。衙门外的一株千年古树,虽年代久远,仍枝繁叶茂。
县城内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建于南唐(公元961年),有“江西第一
塔”之称的千年古红塔。该塔为七层楼阁式建筑,塔体实属青砖结构,因建塔时是用石灰、糯米、红泥混合作浆,所以年代一久,红泥被风吹雨淋分化流出,将青砖染成了红砖,故而称“红塔”。红塔由一对石狮镇守,远远望去,显得格外巍峨。
浮梁古城建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是历代浮梁县治所在。在1949年以前,景德镇归浮梁县管辖。
众所周知,县令级别为七品,而浮梁县令却官居五品。这是因为此地是唐代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之一,是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地,因此县官的级别就自然不同于别处。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商人
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说的就是这个浮梁县。
从宋代开始,景德镇瓷税数额巨大,元、明、清三代又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所以,浮梁县令一直官居五品。
不过,如今我们看到的浮梁县城墙等物件都是近年新建的。
接着,我们驱车来到距景德镇市区以东45公里的东埠村和高岭。
流淌在东埠村前的是昌河的一条支流-东河,这里曾是景德镇瓷业的
输血管道。千百年来,东河水不停地为瓷都运送着制瓷的必须原料-高岭土和松柴。现如今,东河水运已废,东埠码头也早已陷入了衰败和沉寂之中。
高岭,原来曾是景德镇制瓷原料-瓷土的产地。因而,此地的瓷土又称为高岭土。
二百一十六年前,由英王乔治三世派来给乾隆祝寿的特使马嘎尔尼代表英王向乾隆提出请求:请清朝政府援助英国建一座瓷器厂并保障制瓷原料(粘土、高岭土和釉料)的供应。但其请求未能如愿。马嘎尔尼回国时,放弃走从东海出洋的原路,而是改经大运河,溯赣江,走广州出海这
样一条充满艰辛的路,目的就是一探景德镇的外销瓷路。他在日记中写道:“景德镇-这是大清帝国最著名的主要瓷器产地,距我们的旅程并没有很大距离。我们最好去拜访这个世界著名的城镇,这是最称心如意的,但是,我们不能如愿。”与其同行的化学家吉兰在报告中写道:“我是没有能够及时而幸运地去观察中国的瓷器生产,它们以前在欧洲是如此享有盛誉,以致直到现在,中国瓷器制造还是最优秀的。它卓越而优秀的技艺关键是瓷土和高岭土的高纯度,还有绘画在瓷器上蓝色颜料的良好质量……”
确实,景德镇瓷业的兴隆与宋室的南迁,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有关,但更与当地盛产优质的制瓷原料-高岭土分不开。在高岭土被发现使用之前,景德镇制瓷一直用单一的瓷石为原料。南宋以后,随着上层瓷石的逐渐枯竭,景德镇瓷业面临原料危机。元代,景德镇瓷工在高岭发现了一种新的,后来被称为“高岭土”的优质制瓷原料。高岭土的被发现,使景德镇瓷业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不过,以上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高岭,已成了被封山的高岭土遗址。往日里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盛况早已离我们远去了。
车继续向东,又山下山上的行了十多公里,我们来到梅岭上的汪胡古
村。原来看旅游指南时,书上介绍的是“汪湖”,还以为是供游览的山中的湖泊呢。到了“汪胡”才弄明白,所谓“汪湖”,原来是指以“汪”“胡”两姓为主的山中古村。
在这里,山,是葱翠欲滴的山;水,是碧波荡漾的水;谷,是幽深蓊郁的谷;村,是青砖黛瓦的村。走在林中的溪瀑间,仿佛进入了纤尘不染的仙山胜地;踏上麻石铺就的徽州古道,就像正在穿越遥远的时空隧道;远眺山下水墨洇染的古村落,心中蓦然浮上“人烟”这两个字来。这美景,不由得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心中蓦然浮上“人烟”二字来
新建的浮梁城墙
县衙内厅
烧着字的墙砖
县衙前留影
千年古红塔 山涧溪冲石
高岭已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