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8s重型喷火坦克(苏式重型喷火坦克KV-8)
kv-8s重型喷火坦克(苏式重型喷火坦克KV-8)KV-8以及和其配套的OT-34,在战争初期其实表现的机会都不多。真正让这些大杀器得以放飞自我的就要到红军反攻的时候了。由这些喷火坦克编成的化学坦克部队(苏军自己这么叫)在各个突击集团军内一路向西,横扫了一切胆敢阻止红军前进的人,烧光了一切有德军藏身的建筑、工事、农田,一路烧到柏林城下,把柏林变成了第二个“斯大林格勒”——你们曾经对祖国母亲做过的一切恶行,今天我们要加倍奉还!在原型图中,设计人员保留了KV-1的76mm主炮以及底盘上的航向机枪,去掉了炮塔并列机枪用于安装41型火焰喷射器,同时设计了一个可以携带960升喷火器燃料的燃料罐用于为喷射器提供燃料。这些燃料足够KV-8进行96次3秒钟的短喷射,或者进行3次10秒以上的长喷射。相比较于之前的OT-26的轻坦车体,得益于KV-1车体的装甲防护,KV-8的生存性能提升了一大截,在遭到德军装甲掷弹兵集火时整个车组更容易存活。此外,保留的76
讲到坦克装甲车辆,很多人肯定立马想到二战德军装备的各种装甲车辆。有让盟军坦克兵感到害怕的虎王,虎式,黑豹;有各种打黑枪的TD比如四歼,追猎者,猎虎,猎豹;还有各种自走炮比如三突子。如果说之前提到的的装甲车辆还算是正常的话,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毛子装甲就很可怕了。不同于传统的坦克,这种坦克在设计上并不是用于与敌方装甲车辆进行交战,而是依靠其装备的喷火器将敌方步兵和工事给烧成灰!没错这就是喷火坦克,一种专门反人员工事的坦克。
事实上坦克在诞生之初,其主要作战目的就是伴随掩护突击步兵攻克有重度防御的敌方阵地。只不过后来随着装甲技术和战术的发展,才转变为综合的地面突击力量。而喷火坦克的出现,其实也有其特定的战场背景,这就是苏芬战争。苏芬战争可以说是对当时的苏联红军装甲兵建设的一次检验。事实证明之前苏军主流的T-26等轻型坦克只能执行装甲侦查的任务,而由于其脆弱的装甲防护使其很难在设有重度防御的地区进行突击。在苏芬战争中,芬兰军队利用在卡累利阿地峡中设下的有重度防御的工事防线让苏军吃了不少苦头,以至于苏军装甲兵不得不让还处于试验状态下的KV-1型重型坦克匆忙上阵,此外还动用了诸如B-4之类的大杀器才迫使芬军放弃了部分工事。
基于苏芬战争中获得的经验以及二战东线初期几个月的实战,苏军发现自身的KV-1虽然过于笨重,但是对手德军的三号坦克和四号短管却拿KV没什么办法,因为很难打穿KV的装甲。倒是步兵和步兵操作的反坦克炮对KV系列的威胁更大。英雄连2玩家都知道会操作的人用一到两队苏军征召兵就可以玩死对手的KV-1——KV-1实在是太慢了,很容易被步兵绕死……不过虽然说KV-1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但是好歹是重型坦克,防护不是盖的。正是由于KV系列重坦对抗步兵的能力很弱,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主角KV-8喷火坦克。
东线战事爆发5个月后,苏联内部负责搞装甲车辆研发的人员就已经在车里雅斯宾克的试验场上思考怎么才能让纯坦克部队在对抗步兵时占据优势;想着如何反攻德军。原本他们的工作是改进现有的KV-1,使得KV在面对步兵时不再那么脆弱,拥有更强的火力。这个时候苏军工兵普遍装备的41型火焰喷射器给了他们灵感。此外根据战场上传回来的消息,有部分德军的Sdkfz-251型半履带装甲车被改造为安装有两具35型喷火器的特种装甲车,用于清理建筑和工事内的步兵。再加上此前在远东的草原上与关东军交战中使用过OT-26(T-26的喷火型)将关东军烧成灰的记录,似乎制造一个可以反装甲又可以喷火的重型怪兽是可能的,很快KV-8重型喷火坦克的设计图稿就绘制出来,并上报苏联国防委员会。
在原型图中,设计人员保留了KV-1的76mm主炮以及底盘上的航向机枪,去掉了炮塔并列机枪用于安装41型火焰喷射器,同时设计了一个可以携带960升喷火器燃料的燃料罐用于为喷射器提供燃料。这些燃料足够KV-8进行96次3秒钟的短喷射,或者进行3次10秒以上的长喷射。相比较于之前的OT-26的轻坦车体,得益于KV-1车体的装甲防护,KV-8的生存性能提升了一大截,在遭到德军装甲掷弹兵集火时整个车组更容易存活。此外,保留的76mm主炮也可以对德军的三号和四号构成一定的威胁,这使得KV-8原型车在面对德军时可以根据情况切换武器进行战斗。
设计师的想法很好,但是事实总是残酷的。由于KV-1的炮塔过小这一“先天不足”,设计者们发现在保留原主炮之后就无法在并列机枪的位置安装喷火器,而如果将喷火器安装在航向机枪的位置上却又无法完全发挥喷火的效果。此前在研发OT-34上就是为了保留T-34的76mm主炮乃至于换装85炮的可能性,才被迫将喷火器安装在车体航向机枪的位置之上。这里需要澄清的是,玩过使命召唤5代的玩家对于会喷火的T-34应该还有印象。事实上那些坦克不是传统的T-34,而是OT-34喷火坦克(T-34喷火型),制作组在标注的时候标错了。OT-34最大的问题不是燃料携带量,而是喷火器的安装位置。这个位置限制了喷火器的效用。因为如果要火烧敌人的活,车体就必须跟着原地转向才行,这样就可能把侧甲暴露出来,总而言之各有利弊吧。
回到KV-8上。由于KV-1的炮塔塞不下原76主炮和喷火器,又不想像OT-34那样安装喷火器,又想具有一定反装甲能力,最终的妥协就是——喷火器还是装在并列机枪位,原76mm主炮就不要了,换T-70轻型坦克使用的45mm坦克炮,只不过外面加上一个木制的套筒,看起来像是76炮就行,这就是典型毛式实用主义。后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简化工序和时间(说白了就是不能跟T-34抢产能),将KV-8设计中的铸造炮塔换成了焊接炮塔。简单来说就是KV-1S的喷火版KV-8S,其实质和KV-8没什么不同,只不过由于采用了焊接炮塔导致防护能力略微下降一点而已,此外比原型还多了一挺DP机枪。不过战后据说还有两种车型的混血车出现(KV-8的铸造炮塔安装在KV-8S车底上),至于是不是真的就不得而知了。
KV-8以及和其配套的OT-34,在战争初期其实表现的机会都不多。真正让这些大杀器得以放飞自我的就要到红军反攻的时候了。由这些喷火坦克编成的化学坦克部队(苏军自己这么叫)在各个突击集团军内一路向西,横扫了一切胆敢阻止红军前进的人,烧光了一切有德军藏身的建筑、工事、农田,一路烧到柏林城下,把柏林变成了第二个“斯大林格勒”——你们曾经对祖国母亲做过的一切恶行,今天我们要加倍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