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隋炀帝为什么会修大运河(京杭大运河34)

隋炀帝为什么会修大运河(京杭大运河34)由于隋炀帝非常喜欢扬州 于是还写下了一首关于扬州景致的一首诗,也就是《春江花月夜》。隋炀帝倾其国力开挖大运河,后人一直颇有争议,有"贪恋广陵美景"之说,有"搜括江南财富"之说,有"耀兵江南、挖掉王气"之说,也有"攻打高丽"之说等等。 多数的人都认为这其实还是由于隋炀帝在开凿运河之后便可以乘坐龙船而很直接、很便捷地巡游他已经向往许久的江都(即今扬州)。在这条跨经南北的大运河开通之后 它首要的价值便是供隋炀帝及其妃嫔们巡赏游玩。唐朝所修《隋书》,其目的是为了吸取隋亡的教训,巩固李唐政权,自然将前朝皇帝贬得很低。后世承袭《隋书》之说,再加上小说、传奇的渲染,隋炀帝便成了历史上最荒淫无道的皇帝。所以他的出名却并不是以贤德圣明而为后人所铭记,但是不论他的生平事迹已经被抹黑得如何如何,他一生的所作所为也还是不容否定的。隋炀帝在位的前后十四年间 在他的诏令之下完成了东都洛阳的营造以及大运河的兴修。京杭大

从"开皇之治"到二世即亡,隋朝共历时三十八载,在悠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它犹如匆匆划过天际的流星。隋炀帝,却大名鼎鼎,被史书标榜为骄奢淫逸、暴政苛民的坏皇帝。

隋炀帝为什么会修大运河(京杭大运河34)(1)

历史上的隋炀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隋炀帝杨广,堪称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在大多数历史记载和影视剧的描述中,杨广是一个荒淫的富二代、昏庸的亡国之君:弑兄奸母,残害忠良、靡费奢侈、荒淫好色、滥用民力……在后人眼里,隋炀帝是"天下第一荒淫皇帝",此评价千百年来几乎已成定论。

人们习惯称杨广为隋炀帝,其实"炀"是谥号,是杨广被缢杀当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为其追加的,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为"下谥"、"恶谥"。"炀"字并不是一个好词,《周书·谥法》说:"去礼远众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好内怠政曰炀,肆行劳神曰炀。"把这个字用在杨广身上,等于为他做了个好色无礼、背信弃义、欺压百姓的鉴定。

封建专制时代,舆论方面有个习惯,一锤定音以后,只可众口一辞。后世对隋炀帝的评价,主要来源于唐朝史官编纂的《隋书》。对于隋炀帝的评价尤为如此。

唐朝所修《隋书》,其目的是为了吸取隋亡的教训,巩固李唐政权,自然将前朝皇帝贬得很低。后世承袭《隋书》之说,再加上小说、传奇的渲染,隋炀帝便成了历史上最荒淫无道的皇帝。

隋炀帝为什么会修大运河(京杭大运河34)(2)

所以他的出名却并不是以贤德圣明而为后人所铭记,但是不论他的生平事迹已经被抹黑得如何如何,他一生的所作所为也还是不容否定的。隋炀帝在位的前后十四年间 在他的诏令之下完成了东都洛阳的营造以及大运河的兴修。

京杭大运河直接连通了海河、黄河、长江、淮河以及钱塘江等几大水系 以隋朝的东都洛阳为中心 向西至关中之盆地 北达华北平原 南通太湖流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非常庞大的水利工程。

隋炀帝倾其国力开挖大运河,后人一直颇有争议,有"贪恋广陵美景"之说,有"搜括江南财富"之说,有"耀兵江南、挖掉王气"之说,也有"攻打高丽"之说等等。

多数的人都认为这其实还是由于隋炀帝在开凿运河之后便可以乘坐龙船而很直接、很便捷地巡游他已经向往许久的江都(即今扬州)。在这条跨经南北的大运河开通之后 它首要的价值便是供隋炀帝及其妃嫔们巡赏游玩。

隋炀帝为什么会修大运河(京杭大运河34)(3)

由于隋炀帝非常喜欢扬州 于是还写下了一首关于扬州景致的一首诗,也就是《春江花月夜》。

他的《春江花月夜》诗说:"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写出了扬州临江的秀丽风光。有人认为唐代诗人张若虚著名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就是受了他的影响。

除此之外,他还作有《江都宫乐歌》、《泛龙舟》、《迷楼歌》等相关的诗篇 这也显示出他对江都的痴迷,乃至最后也死在了这个他比较神往的地方。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明显都认为隋炀帝的生活习性太过奢靡,兴修如此浩大的工程与昔日的秦朝修筑长城一样,动用了国家大量的劳动力 但它若只为了隋炀帝的一己私欲也未免太过于荒唐。广征民夫,徭役百姓不是出于秉公为国,而且当时还出现了由于男丁人数不足 竟以妇女来充数的局面。

隋炀帝为什么会修大运河(京杭大运河34)(4)

《隋书·炀帝本纪上》(卷三)载,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大业四年,"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炀帝杨广为了挖凿大运河先后下令动用了数百万民工,如此之多的人力,即使是在今天也是十分惊人的。

大运河开通之后,隋炀帝也确确实实地先后三次巡幸江都,并且每一次出行都是由大批的纤夫以人力来拉动船只运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以及财力,这些事情也被许多文学小说或者是一些民间戏剧所一再传论演绎。

隋炀帝为什么会修大运河(京杭大运河34)(5)

不过也同样有一些人不同意以上的这种观点,他们认为隋炀帝开凿运河也并不就只是为了巡游江都。相对而言,在比较客观的正史《隋书》的记载中,隋炀帝不仅仅是游过江都 也还曾经巡游过西北部的一些地方 甚至还曾到过突厥与吐谷浑的边境。因此若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仅仅是为了巡游玩乐 恐怕也还是有所欠妥的。

实际上,在隋朝建立以前,中国存在长期的南北朝分裂局面,南方主要占据长江等地利,以水域为优势。而隋文帝杨坚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割据局面,到隋炀帝之时,他更是注重于疆域的扩大及辖域的稳定。疏凿大运河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有利于集中皇权。

并且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江淮以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内还是处在比较领先的地位的。因此兴修开通一条沟通南北的运河 就能把整个国家的政治重心与经济重心联系起来 把富饶的江南财富以赋税的方式来统一征集 并且通过大运河再转运至东都洛阳。

隋炀帝为什么会修大运河(京杭大运河34)(6)

隋炀帝修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条: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隋统一以前,中国南北方曾长期处于阻隔的状态。隋统一之初,江南故陈的强宗大族仍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与社会影响力,与隋中央之间始终存在着比较尖锐的矛盾。

旧陈的中心地带吴会地区发生过大规模的叛乱,隋高祖文帝经两年用兵才平定了江南的叛乱,但南方并未因此而平静,开凿大运河可以加强政府对江南地区的控制。与此同时,大运河的开凿也可以解决军粮运输问题,便于政府应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

隋炀帝为什么会修大运河(京杭大运河34)(7)

隋朝开凿运河工程,耗时较短、规模空前。公元584年,开凿了广通渠。公元587年在古邗沟的基础上,开凿了山阳渎。公元605年,开凿了通济渠。通济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东段自荥阳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通济渠,又名汴渠,是漕运的干道。同年又进一步疏浚了山阳渎。

公元608年,开凿永济渠,引黄河支流沁水入今卫河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今北京。公元610年,开凿贯穿江南河,由今镇江引江水经无锡、苏州、嘉兴至杭州通钱塘江。至此,建成以洛阳为中心,由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连接而成,西接大兴,南通余杭,北通涿郡。

隋朝大运河的特征
  • 古代最长的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
  • 成为南北经济、文化、政治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 大运河还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
  • 隋朝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隋炀帝为什么会修大运河(京杭大运河34)(8)

若论大运河的开凿与隋炀帝的历史功过,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汴河铭》中曾说过"在隋之民不胜其害,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了隋炀帝的过失,既批评了开凿运河的繁重的赋役,又肯定了开凿工程的牺牲与贡献。唐初,每年经通济渠调运的粮食约万石。开元二十一年,京兆尹裴耀卿改革漕运,凡三年,运粟入关中达万石,平均每年余万石。

魏征所著《魏书》对此是这么提到的:今将巡历淮海,观省风俗,眷求谠言,徒繁词翰,而乡校之内,阙尔无闻。……辛亥,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凤甗、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

从中可以发现,隋炀帝最初的动因,还是要巡视江南,查察问题问题所在。所以在大业元年,就开始陆续开通济渠、洛水,且准备打造船只。从这里面确实可以看出隋炀帝巡游的目的,但是说是取乐,却不能做出任何的证明,因为此时是隋炀帝刚即位,就在此前后,隋炀帝还陆续在边疆有所成绩。

所以,隋炀帝大概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经济往来,而更多是为了巩固南方的统治秩序,当然也不是为了取乐。但是魏征在《隋书》中论述时明明也提到此,却在最后的结论中这么说到:淫荒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参五虐,锄诛骨肉,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

隋炀帝为什么会修大运河(京杭大运河34)(9)

当然无论开凿大运河的真实目的是出自隋炀帝的个人私欲 还是为了巩固隋朝政权统治的稳固,由于我国古代陆路运输还不是非常地发达,在交通方面还是依靠水运为主,这也就意味着开通此条水路通道的意义与价值都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由于古代的技术非常落后,这些开挖工事全部都是由老百姓们用体力来落实。

一条大运河,死伤万千计,得民心者才能坐天下。隋王朝的此项举措已经让自身失去了天下的民心。百姓负役过重,导致天下的百姓怨声载道,一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还是应证了那句老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最终也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唐代诗人皮日休也曾经这样评价过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是:"尽管人们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大运河的开通,但是它至今还发挥了很大作用。如果没有隋炀帝在大运河乘龙舟游玩,他修筑大运河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媲美。"

作为新都城的重要交通配套,史学家普遍将开凿运河的动机简单概括为隋炀帝意图下江南赏琼花美人。近代学者张昆河说:"按理言之,实皆有利于国家民生,然出于君王游幸之私意,且操之过急,民力疲弊,遂为亡国之虐症矣。"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学界普遍对其动机评价趋为公允。李筑《隋炀帝于大运河的开凿》认为开凿运河是为了"巡历淮海、"安辑河北"。梁克敏《关于唐人对隋炀帝的评价》也总结开运河是为达到改变"关河重阻,无由自达"的状况,达到上下"协同归心"的政治目的。

隋炀帝为什么会修大运河(京杭大运河34)(10)

总体上看,隋炀帝大规模造运河有着多重的政治目的。为了战争物资补给,为了连通南北加强统治,为了赋税钱粮运输,为了促进商贸都是他考虑的重点,但是"出于帝王游幸之私意"所占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隋运河对后世贡献也颇大。北宋开国时,由于军权收归中央,需要大量粮食以供养军队,所以虽然明知道汴梁地势过于平坦、易攻难守,不是国都的最佳选择,但是迫于运输的压力,宋太祖还是选择了座落于运河上的这个城市,汴河也因此成为北宋的"建国之本",成为迁就漕运而建的首都。每年清明前后,江淮漕船衔尾入汴,造就了《清明上河图》中绘制的盛景。


历史纪闻:深浅度挖掘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古史杂谈,述古道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