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山与龟峰山避暑对比(龟蒙山这条上山路)
鸡公山与龟峰山避暑对比(龟蒙山这条上山路)可是,导游工作并非王腾腾想的那样轻松,也并不那么光鲜亮丽。龟蒙山海拔1156米,是山东第二高峰,导游们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体力消耗。步行带团每一天单程就需要三四个小时,王腾腾刚开始当导游,显示在微信运动的步数平均每天两万步以上。王腾腾后来回忆起那次见到的女导游,说那是自己第一次看到“众星捧月”的模样。也正是从那时起,“想当一名导游,成为像那个姐姐一样厉害的人”这个念头,就深深地扎根在王腾腾心里。2008年大学毕业,王腾腾通过考试如愿来到龟蒙景区工作,从事的正是她一直所向往的导游工作。导游是梦想热爱就坚持王腾腾是土生土长的蒙山人,从小就在蒙山脚下打转。第一次登龟蒙山时,一位女导游手持话筒、亲和微笑、知识渊博的模样深深刻在了王腾腾心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 武鑫悦 贺云龙
4月19日上午,王腾腾正在汇报龟蒙山五一活动的策划对接方案。“活动落地方面,我已经协调好编剧和演员的配合,还有置景,有一年樱花树做的很好的那个团队,今年继续联系上了。您看还有什么问题,我尽快修改。”
今年是王腾腾任山东蒙山旅游集团营销中心产品策划专员的第一年,也是王腾腾在山东蒙山旅游集团工作的第14个年头。“80后”的王腾腾,是同事们眼中年轻的“老蒙山人”。她的部门负责人,山东蒙山旅游集团营销中心营销总监闫强,这样评价她:“王腾腾是一名富有活力,有进取心的员工,她对蒙山有热爱,工作上都是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这是我把她从人力部门“挖”过来的原因。”
王腾腾2008年来到山东蒙山旅游集团,分别担任导游八年、人事专员四年,现任营销中心产品策划专员第一年。王腾腾不仅见证了蒙山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实现了自己梦想的从萌芽到绽放。
导游是梦想
热爱就坚持
王腾腾是土生土长的蒙山人,从小就在蒙山脚下打转。第一次登龟蒙山时,一位女导游手持话筒、亲和微笑、知识渊博的模样深深刻在了王腾腾心中。
王腾腾后来回忆起那次见到的女导游,说那是自己第一次看到“众星捧月”的模样。也正是从那时起,“想当一名导游,成为像那个姐姐一样厉害的人”这个念头,就深深地扎根在王腾腾心里。2008年大学毕业,王腾腾通过考试如愿来到龟蒙景区工作,从事的正是她一直所向往的导游工作。
可是,导游工作并非王腾腾想的那样轻松,也并不那么光鲜亮丽。龟蒙山海拔1156米,是山东第二高峰,导游们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体力消耗。步行带团每一天单程就需要三四个小时,王腾腾刚开始当导游,显示在微信运动的步数平均每天两万步以上。
不仅如此,由于工作性质,导游工作的流动性很强,王腾腾所在的导游部经常面临人员少、任务重的双重压力。六七个人的导游部,每人平均每天要接待400多人次。一天下来,王腾腾经常累得一句话都说不动。“十一”黄金周接待任务繁重时,王腾腾常常讲解讲到嗓子哑,走路走到脚磨泡。
即便面对这样辛苦的工作,王腾腾也没有轻言放弃。她回忆起那段时光,嘴角还带着微笑。王腾腾说:“我知道越是苦累的活,越是能锻炼我的意志力;越是难缠的团,越是考验人磨砺人。我撑下来了,就离我梦想中的自己更进一步,既然热爱就得坚持。”王腾腾回忆起工作的头两年,天天带团上山,不仅要努力克服身体上的不适,还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应对游客各种突发奇想的问题。比如:“蘑菇上为什么会长虫?”“关于蒙山的远古历史演变”类似的科普类知识和历史知识、神话传说、民间传闻,王腾腾都如数家珍。
“尽我所知”是王腾腾对自己导游工作的要求。自己查阅不够,王腾腾还号召导游团一起搜集材料,反复沟通调整讲解词,让游客们在旅游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篇蒙山大地,了解蒙山上的一草一木。为了导游词的校对,王腾腾经常加班到深夜。也是靠着这一份坚定的决心和毅力,在导游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龟蒙山景区的讲解工作有了质的飞跃。
坚毅乐观、热情耐心、专业过硬……这是导游团队成员对王腾腾的客观评价。“优秀员工”、“优秀团干部”、“最美志愿者”、“十佳导游员”......一张张奖状更是对王腾腾工作成绩最好的注脚。
新婚第二天上岗
多亏家人的理解
王腾腾上山的步伐从不停歇,对工作的热情总也浇不灭。公司内部传为佳话的一件事,是王腾腾新婚第二天赶着来上班。那一天,本应与家人一同度过难得婚假的王腾腾,临时接到了来自单位的紧急任务。
王腾腾回忆说:“那时候是单位紧急需要一位有经验的导游,部门其他导游基本都有了工作安排,只能我上。知道我是婚假,领导当时很为难,大早上打电话,来征求我和家人的意见。我当时其实觉得有点愧疚,不能陪伴家人。但是岗位有需要,我肯定是要去的。没想到问了丈夫意见,他十分支持和理解,于是我毫不犹豫就出发了。”
王腾腾说:“这些年类似的事情很多,一旦岗位有需求,我愿意第一个冲上前,也多亏了家里人的支持,我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在事业上冲锋,家人的体谅和尊重,是我最感动的地方,也是我坚持梦想的事业的动力。”
王腾腾在蒙山担任导游八年,陪伴丈夫、孩子时间不长 陪伴其他的家庭时间却很多。一次讲解过程中,一对广东来的父女给王腾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父女俩是来山东旅游的,首站就是蒙山,当时两个人语言不是很通畅,一路上是王腾腾全程讲解,碰上一些由山东方言译成的景点名称,王腾腾用普通话翻译给那对父女听,帮助他们理解这座大山的风土人情、神话传说。
王腾腾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其实是下山后,那天带了两个步行团,来回八小时,身体很疲倦了,带那对父女下山后就超过下班时间了。但是我看那对父女人生地不熟,又对蒙山很感兴趣,说是当天晚上要在平邑县住下。我觉得我有责任帮他们安排合适住处,带他们找到当地的特色菜。那天我下了班,又带他们父女俩找酒店,找餐厅,都安排妥当了才回家。”
王腾腾常说:“导游工作带给我的远比我付出的要多。我以前性格内敛,跟人说话害羞、紧张,不擅长沟通交流,但从开始当导游,这一切就都变了。我开始健谈善谈,乐于表达,还养成了不断学习的习惯。尤其是反应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王腾腾带队途中,曾有一位游客突发心脏病,陪同家属没注意到的时候,王腾腾率先发现游客的不对劲。王腾腾说:“当时是下山的时候,我们走到三分之一,一部分游客已经显出疲态,我正准备建议大家歇一歇,回头就看到一位游客脸色不好,额头都是汗珠,当时心想可能是中暑,心下有了警惕,立马过去关注他的身体状况,结果那位游客开始捂胸口,大喘气,我感觉情况不好,赶紧就联系安全救援队,疏导其他游客,给腾出通风的空间。幸好当时队伍里有一位医生在场,配合做了急救。后来,那位游客被救护车接走,我安排同事跟着,送到了医院,脱离了危险才算放心。”
说起导游工作,王腾腾总有说不完的回忆,数不尽的乐趣。
内心不安分
渴望新挑战
王腾腾说:“自己其实是个内心不安分的人,遇到挑战,就想着迎难而上。”
2016年,蒙山旅游集团临优化调整,人手稀缺。王腾腾被安排进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是全新的领域,王腾腾从没接触过,但她不怕苦、不怕难。为了快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她努力克服专业知识欠缺、业务工作生疏的难题,白天没吃透的材料,晚上回到家还要反复研究,直到完全弄懂。
干一行爱一行,王腾腾常说:“我是蒙山的一颗小螺丝,把我搬到哪里都可以发挥余热。”就像热爱导游工作一样,王腾腾也热爱着人事工作,热爱着新的工作团队。有新来的员工不理解的地方,她便耐心解释;出现原则问题,她也会据理力争。
部门人手不足,王腾腾就主动承担薪酬工作。没想到期间正赶上母亲生病住院,为了不影响同事工资正常发放,她一边照顾母亲,一边牺牲短暂的休息时间去完成工资的核算。“人力无小事”是她一直挂在嘴边的话。她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认可。
工作之余,王腾腾还承担起龟蒙山景区共青团建设管理工作。她创建龟蒙景区志愿服务队,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她主持开展的志愿者服务项目,曾被评为“市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王腾腾说:“在不同的岗位就思考不同的事情,我相信蒙山能越来越好。”
2020年,景区营销工作亟需人手,再一次面对挑战,王腾腾又主动请缨加入到景区营销宣传工作队伍中,一心要为龟蒙山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
再走上山路
草木皆爱惜
19日,王腾腾再次踏上做导游时候走的上山路,带着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一览龟蒙美景。
再一次踏上以前走了无数遍的上山路,一路热情讲解,王腾腾轻车熟路。遇到有游客不清楚路线,王腾腾也会上前,不吝指导。王腾腾还对山中的一草一木十分爱惜,4月新开的樱桃花,她也上前轻嗅,林间小路曲径通幽,王腾腾也要带着记者走一走,去闻竹林清香,鸟语蝉鸣。
王腾腾说,“曾有老前辈说,龟蒙山99条路可通主峰。常走常新,我看到的山间四时之景也不同。这座大山未被开发的地方还有很多。有时间我就会来不一样的山路走走,看看不同的风景,每次都惊讶于我们大蒙山的美丽。这样的美景,我也不过走了短短14年,哪能走厌呢?”
问及对蒙山的感情有多深,王腾腾回答说:“怎么说呢?其实以前对这座大山,我属于爱的不自知,就是平时喜欢在山里走走看看。直到2011年那次意外大火吧,飞机灭了一晚上火,领导从现场下来,脚上沾满泥,我当时和同事都是从家往景区赶,一盆水一盆水地接力救火,每个人都团结一致,祈盼赶快灭火。那天晚上,我一夜没睡,我想我是深爱着这座大山的”。
现在在营销岗位第一年,王腾腾依然干劲十足。守着她热爱的这座大山,用坚强意志和勤勉务实述说着自己的敬业故事。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