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是紫禁城的什么门(紫禁城四城门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什么门(紫禁城四城门午门)神武门位于紫禁城的北面正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时称玄武门。因西华门正对着西苑,帝后去西苑时要出入此门。清代时,设立在武英殿的修书处等机构和内务府均设在西华门内,一些文人学士、修书工匠到修书处办公,内务府官员入宫办事,均走西华门。此外参加宫中庆典的人们,也由西华门出入。东华门是紫禁城的东侧门,位置在紫禁城的东面偏南,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东华门平时是朝臣及内阁官员进出紫禁城的宫门,皇帝大行后的梓棺、神牌也出此门,故东华门在民间有“鬼门”、“阴门”之称。东华门门楼高33米,重檐庑殿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墩台正面中央开有三门,门外立有“至此下马”石碑。在紫禁城四宫门中,只有东华门的大门上的门钉是8行9列,共72个,是偶数,为阴。其余三门皆9行9列,计81个,是奇数,为阳。明正德末年,武宗遗诏兴献王长子朱厚熄继承皇位,即后来的嘉靖皇帝。当时礼部拟仪:由东华门入文华殿,先成
紫禁城呈长方形,每面各开一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明称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四座城楼都建于12米高的墩台上,底部有汉白玉石须弥座。顶部内外两侧建有宇墙和煤墙。明代皇家建筑中,凡是“门”的建筑基本上采用歇山顶,连极为重要的大明门、承天门和奉天门也不例外,惟紫禁城四门、天坛大享门、太庙戟门使用虎殿顶。
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是紫禁城等级最高、体积最大,最为宏伟壮观的一座城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因城楼居南侧而向阳,故名“午门”。午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因遭雷火烧毁而多次重建或重修。
午门平面呈“凹”字形,左右两侧有双阙前出,呈拱卫状,是唐宋以来皇宫正门形制的延续,也是中国古代建筑门阙合一形式的完美体现。午门门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上覆黄琉璃瓦。自地面至正吻通高37.95米。正楼左右设有钟鼓亭,各三间,两翼各设底廊十三间,虎廊两端各建阙楼,共四座,与正楼合称五风楼。
午门墩台的下部正面中央开有三门,左右城阙东西向各开一个掖门,分别向东、向西延伸到墩台里面,各向北拐出城台北面。从背面看,午门是一排五个门洞的城门,所以人们把午门的门洞概括为“明三暗五”,即从正前方看午门只有三个门洞,从后面看是五个门洞。按清代规制,平时上朝,文武官员走东偏门,宗室王公走西偏门,左右掖门一般不开,门外左右各立有高约4米、宽1米的石碑,碑身两面镌刻满、蒙古、汉、回、藏五种文字的“至此下马”字样。
东华门东华门是紫禁城的东侧门,位置在紫禁城的东面偏南,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东华门平时是朝臣及内阁官员进出紫禁城的宫门,皇帝大行后的梓棺、神牌也出此门,故东华门在民间有“鬼门”、“阴门”之称。东华门门楼高33米,重檐庑殿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墩台正面中央开有三门,门外立有“至此下马”石碑。在紫禁城四宫门中,只有东华门的大门上的门钉是8行9列,共72个,是偶数,为阴。其余三门皆9行9列,计81个,是奇数,为阳。
明正德末年,武宗遗诏兴献王长子朱厚熄继承皇位,即后来的嘉靖皇帝。当时礼部拟仪:由东华门入文华殿,先成太子之礼。但朱厚炮滞留在宣武门外,坚称“吾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只能走大明门,否则就不进宫。最后礼部被迫让步,同意朱厚熄从大明门入大内。后来,嘉靖皇帝生母兴献王妃入京,礼部拟:由“崇文门进东华门”,嘉靖皇帝不允,后“从正阳中门直入”。朱厚熄及其生母兴献王妃先后均以“继统不继宗”为由拒绝从东华门入宫,说明东华门的等级低。
西华门西华门是紫禁城的西宫门,位于紫禁城西面偏南处,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与东华门遥相对应。西华门门楼高33米,重檐底殿顶,上覆黄琉璃瓦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周出廊,梁枋绘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墩台正面中央开有三座外方内圆的券门。清代檐下“西华门”匾额原为满、蒙古、汉三种文字,后减为满、汉两种,民国时期只有铜质汉字。门楼内用于存放阅兵所用棉甲及锭钉盔甲。门楼外立有“至此下马”石碑。
因西华门正对着西苑,帝后去西苑时要出入此门。清代时,设立在武英殿的修书处等机构和内务府均设在西华门内,一些文人学士、修书工匠到修书处办公,内务府官员入宫办事,均走西华门。此外参加宫中庆典的人们,也由西华门出入。
神武门神武门位于紫禁城的北面正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时称玄武门。
清代康熙时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面阔五间,进深一间,东西两面山墙设双扇板门,通城墙及左、右马道。城楼内设钟鼓,明代属钟鼓司,清代隶属密仪卫掌管,钦天监每日派一名博士到此门轮值,指示更点,按时鸣钟鼓;如皇帝在宫内居住,则只打更不鸣钟。神武门设门洞三座,作为皇宫的后门,侍卫、太监及工匠等常由此出入。清宫采取选秀制,备选者也经此入宫候选。皇帝外出巡幸走午门,而陪同的嫉妃只能走神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