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人的陪伴是最大的孝心(古稀老人照顾百岁妈)
对老人的陪伴是最大的孝心(古稀老人照顾百岁妈)儿女绕膝话家常,是很多老人对晚年生活的憧憬。因为年岁已高,孔庆良和母亲对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都很陌生,也不感兴趣,母子俩平时最大的乐趣就是能够一起聊聊天。“和老人家聊的最多的就是家长里短。”孔庆良介绍,母亲有一颗“八卦”的心,但是从来不传闲话,更多时候是选择听自己娓娓道来,介绍村里发生的故事,消遣时光。据了解,年轻时孔庆良为贴补家用会跟着工程队外出务工,与母亲聚少离多。随着年纪渐长,孔庆良的身体也难以从事重体力劳动,转而选择在家务农,伺候家里的一亩多粮食与身体仍旧硬朗但年事已高的母亲。在他看来,近些年最令自己感到快乐的,并非物质上能够大富大贵,而是一家人能够健健康康在一起,“家里有老妈,就觉得自己年龄不算大。”孔庆良说。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记者 刘通 通讯员 黄超
幸福是什么?对于烟台市牟平区玉林店镇的古稀老人孔庆良而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一家人其乐融融,自己能够随时喊声“妈”。已经74岁高龄的孔庆良,多年来一边照顾偏瘫的妻子,一边照顾百岁母亲,为母亲洗脚、剪指甲、喂饭,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母亲成为玉林店镇第一长寿老人。
早晨5点半,乡亲们还在梦乡时,孔庆良便着手准准备一家人的饮食。“岁数大了,觉少,到点就自然醒,也没觉得辛苦。”孔庆良说,自己患有慢阻肺,妻子脑出血偏瘫,女儿也常年在外务工,因此照顾母亲的担子基本就落在他和几个姊妹兄弟当中。“我父亲59岁的时候,因为白血病去世了,母亲就把我们这些孩子当成最后的依靠。”为了便于照顾母亲,多年来孔庆良一直和母亲在一起生活,不曾分家。
为了照顾母亲的肠胃,孔庆良的饭菜口味都会以母亲为主,“不敢做太硬,也不能有太大荤腥,不然容易闹肚子。”由于女儿常年在外,家里的一切事孔庆良几乎都依着母亲,唯独老人家生病时除外。“年龄越大,就越像孩子,尤其是生病的时候,会很任性,不敢打针吃药,总觉得什么病都能扛过去。”孔庆良回忆,去年老母亲肠胃不舒服,连续几天没胃口吃饭,但就是执拗地不肯吃药。为了母亲的健康,孔庆良只好“连哄带骗”,最后只好以最不情愿的“撒娇”,哄着老母亲服用了药物。
儿女绕膝话家常,是很多老人对晚年生活的憧憬。因为年岁已高,孔庆良和母亲对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都很陌生,也不感兴趣,母子俩平时最大的乐趣就是能够一起聊聊天。“和老人家聊的最多的就是家长里短。”孔庆良介绍,母亲有一颗“八卦”的心,但是从来不传闲话,更多时候是选择听自己娓娓道来,介绍村里发生的故事,消遣时光。
据了解,年轻时孔庆良为贴补家用会跟着工程队外出务工,与母亲聚少离多。随着年纪渐长,孔庆良的身体也难以从事重体力劳动,转而选择在家务农,伺候家里的一亩多粮食与身体仍旧硬朗但年事已高的母亲。在他看来,近些年最令自己感到快乐的,并非物质上能够大富大贵,而是一家人能够健健康康在一起,“家里有老妈,就觉得自己年龄不算大。”孔庆良说。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