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方器全手工的辨别(千辛万苦收了把紫砂重器)
紫砂壶方器全手工的辨别(千辛万苦收了把紫砂重器)暗裂 雷罡半手工合菱下面就给大家整理几种可能存在的隐性问题:暗伤这个常见于收缩比偏大的朱泥类,因为结晶程度高,壶身薄而脆,如果有细微暗伤或制作过程中有某些杂质存在于泥料里,都有可能导致惊裂。这种暗伤尤以全手工筋囊器为甚,凹凸的线条往往因为制作成型时对泥料干湿度的掌握不够精准而存在暗伤,导致后期无可挽回的损失,也是这类壶价格高昂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近在头条上看到某位壶友晒出一把高工作品,配图文字是:XXX作品收了20多把,一直舍不得用,今天拿一把出来用……,深有感触的同时又觉得这里面风险极大,结合遇到的诸多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此事的看法:
相信很多壶友都会有这类经历,就是不断的购入自己喜欢的壶,价格由几百到几万、十几万甚至更高;数量也由几把到十几把甚至几十把。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部分特别心仪的高价壶在几经犹豫或是长时间等待后收入囊中,那份喜悦和激动是难以言表的。也正因为视若珍宝,到手后直接就放在柜子里珍藏起来,舍不得用,殊不知,这是要承担风险的……
这种情况还常见于一些套壶、提梁类或者500cc以上的大品,说白了都属于重器之列。
何卫枫全手制四方云鼎六件套
下面就给大家整理几种可能存在的隐性问题:
暗伤
这个常见于收缩比偏大的朱泥类,因为结晶程度高,壶身薄而脆,如果有细微暗伤或制作过程中有某些杂质存在于泥料里,都有可能导致惊裂。这种暗伤尤以全手工筋囊器为甚,凹凸的线条往往因为制作成型时对泥料干湿度的掌握不够精准而存在暗伤,导致后期无可挽回的损失,也是这类壶价格高昂的一个重要因素。
雷罡半手工合菱
暗裂
就是壶身已经有裂,但处于比较隐蔽的位置,一般很难发现,常见于全手工方器、花器类。本人就亲眼见过朋友一把研高的方器,在壶肩拼接处有一道极细的裂痕,因为处于90度折角处,又是粗颗粒的青灰段泥,用肉眼极难发现这个瑕疵。这把壶价值不菲,容量又偏大,朋友一直舍不得拿出来用,十余年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拿出来嘚瑟的时候冲入白开水烫一下壶。我用手摩擦壶身去体验一下重器的质感,奇怪的事情是壶身有一面怎么擦都有水,百思不得其解,后仔细检查才找到原来是那条细微的裂缝在作怪;虽然不漏水,但用手摩擦就会顺着往外渗,所以一直擦一直都有水往外跑,再用手指从壶内往外摸,能明显感觉用滋泥接口的地方裂开了一道口子(这个位置根本看不到)。十多年后才发现的问题,只能自认倒霉了!
上面说的就是这个位置,不摸它就不渗水。烧制温度偏低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段泥不到温度就出问题,以前的老壶一片一片的吐黑,像是一块块黑色胎记,极大的影响了美观。再比如段泥调砂,就像我们学堂这款定制的小红泥调砂高瓢,你不用永远发现不了它的问题,也是烧制温度不够造成的黄色颗粒变黑。
还有些泥料因为温度差太远,也就是没烧熟,造成壶身大面积渗水,曾经被商家吹得神乎其神的出汗壶就是典型的,其实是结晶程度太低,气孔结构松散造成的。
壶盖上黑点就是段泥吐黑
装饰问题
绞泥、粉浆、泥绘等容易出现一些奇怪的问题,其实也是不同泥料对温度需求不一样造成的,这些装饰性泥料经开水冲泡容易出现断开、剥落、裂纹等。还有一些薄胎壶,甚至因为刻绘力度掌握不好,被刻穿壶身的,因为在刻绘的地方(还有可能填墨装饰),极难发现。
何卫枫全手绞泥装饰汉风三件套出水问题
有些壶看起来什么毛病都没有,把、钮、嘴三点一线也没问题。但壶嘴内壁一边厚一边薄,出现壶嘴是正的但出水跑偏,说多别扭就有多别扭,这样的问题不使用是发现不了的。
金同星全手工仿古以上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所以建议大家无论多好多贵、多不实用的壶,到手后切记用一段时间再放起来收藏。如果实在不想用茶叶泡,怕影响收藏品相,可以用白开水按照泡茶的流程使用三五天,切记!!!
以上都是个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可以说每个问题我都碰到过,今天分享出来也许会给丁山的工艺师们惹出很多麻烦,但……所谓匠人精神不是应该力求完美吗?对壶友负责就不该抱有侥幸心理,大家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