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冀南新区就是的二重竞演——冀南新区发展纪实李春社02 路与商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1)

编者按

邯郸冀南新区成立以来,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尤其是近三年来,冀南新区管委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坚持以城带产,强区兴业,以新的发展理念,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新区风貌日新月异,成就斐然,成为邯郸崛起的新兴之城。一年来,邯郸晚报特邀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知名作家走进冀南新区,对冀南新区发展进行了采访创作。

下面让我们跟随《邯郸晚报》,一起走进邯郸冀南新区,以记者的视角看新区,将最美的新区呈现给读者。

史诗 传奇 画卷

——冀南新区发展纪实

李春社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2)

02 路与商

的二重竞演

冀南新区就是

太行山前的

南北通行大道

东西交通要道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3)

道路为商旅提供了物流的方便,商旅在这条道路上上演着人间的悲欢离合。某种意义上,冀南新区的历史,就是一部路与商二重竞演不衰的故事。

早在3000多年前的先商时代,就有商部落在涧河岸边的“南城”一带居住,他们参与了商部落最早的“贩牛”生意。商朝建立后,他们属于殷商文化圈。冀南新区是古老的“商文化”发源地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赵国称雄列国,穿越冀南新区的邯郸大道,商旅繁忙。道旁的台城,是行人休息之所,也是“商旅与怨妇”们离别折柳之地,其中一位怨妇与商旅爱人在此离别后,留下了千古绝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小雅·采薇》)但更多的大商巨贾们,背着“甘丹币”的行囊,赶着木轮车,来往于古道,将赵国的货币、铜器、兵器、陶器、农具、丝绸、车马等先秦文明传播四方。还有荀子、鬼谷子、公孙龙、慎子等先秦诸子们,也跟在商旅的马车队中,进出邯郸,将音乐、舞蹈、文化等传布各地。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4)

约公元前250年的一天,阳翟(今河南禹州)大商人吕不韦,坐着一辆豪华的带蓬马车,从这里的荷花官路旁驶过,进入邯郸城,在那里遇见了秦国王子异人,开启了“奇货可居”“立国之主赢万倍”的传奇人生。秦统一全国后,邯郸古道成为过往商旅文人的感怀咏叹之地,后演化为成语,代表着“成功与梦幻”。宋代词人曾觌的《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明清以来,冀南新区的南北官道是通往南方各省的必经之路,自邯郸入境,驿道铺递有五十里铺、台城铺、车骑关、杜村铺等。车骑关是邯郸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有“京畿之门户”之称,西控太行八陉之滏口陉,南为九省通衢之咽喉。志载“人之往来,车马驰驱,文移上下,贾之出入,皆经此关”,这里的“贾之出入”就是路与商的故事演绎,更是为国家、为地方征收关税、聚敛财富的地方。文人与商人,主人与客人,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在此上演。诚如明代诗人高叔嗣在《行至车骑关河南界尽处与亲知别》感叹:“驿路沙俱白,关门柳欲黄。亲知还自反,离别各相望。且缓征车发,心中恋故乡。”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是车骑关的常客,他在《渡关》里写道:“寒云北入邯郸道,落日西衔车骑关。倦鸟梳翎将就宿,疲牛脱轭自知还。往来驿吏多相识,尘染征衫几许斑。”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5)

与陆路南北并行的滏阳河水路,也同样在上演着“路与商的故事”。马头当地民众就依托滏阳河,开始从事南来北往的船运,兴旺时,河面上船只川流不息,河岸边码头商旅络绎不绝。每日通往下游的船只达200多只,大多是本镇大户人家的船只。货运为适应河道滩多弯急,货船船身多为两节相连,铁链相接。从马头下行至天津,来回船行时间达一两个月,能赚到上千元的利润。利随水流,财富留到岸上的,是马头镇的大院豪宅,位于后台村的胡家“九门相照”,五进院落,清末慈禧返京驻于此,人称“九门相照行宫”。

路与商的故事,于1905年开始了新的传奇,是年京汉铁路通车,马头设火车站,成为我国第一条贯通南北铁路交通大动脉。由此,冀南新区步入现代化进程。如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的马头站已实现电气化,担负马选、马电、中石油以及部队物资运输、改编作业等工作,日均装卸量在90车以上。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6)

与京广铁路并行的107国道,不仅承接着三千年的南北大道的历史,更是冀南新区的商业走廊,20世纪90年代沿107国道建设的“马头私营经济城”名噪一时,至今长盛不衰。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7)

如果说过去路与商的故事,一直是在南北大道上演,那么,从新的世纪起,开始在东西大道上演。2005年4月18日成立,“马头生态工业城”成立,城区规划为“一轴”“三带”,一轴:以成峰公路为主要交通轴线贯穿东西。三带:京广铁路以西的西部工业带;京广铁路东、滏阳河西形成以居住、商贸、物流为主的中部生活带和滏阳河以东、京深高速以西的观光农业带。工业带产业定位为装备制造和医疗器械产业。2008年,马头生态工业城成为首批河北省32个产业聚集区之一(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8)

冀南新区这片土地,不仅是历史的“宠儿”,更是时代的“新宠”。2012年10月19日,冀南新区正式挂牌成立。从此,这片土地开始了“路”的传奇,京广、邯济、邯长、邯黄等5条高铁和普铁在新区纵横交错,规划中的京石邯、邯长聊城际铁路和邯郸轻轨1、2号线也将直达新区,在新区形成一个新的区域交通枢纽。107国道纵贯南北,315省道横穿东西。青兰高速与京港澳高速十字交汇。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9)

作为华北地区第二大民用支线的邯郸机场坐落新区,已通航上海、广州等30多个国内热点城市,年旅客吞吐量已超百万人(次)。以冀南新区为圆点,“1小时经济圈”覆盖周边13个地级以上城市,“2小时经济圈”覆盖4个省会城市。进出邯郸,新区立体交通网络皆可助您在“一刻钟”内就能实现。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10)

立体化的、高时效的道路建设,为这片土地插上了翅膀,新的路与商的故事以前所未有的精彩向人们展现。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邯郸依托冀南新区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在中原经济区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11)

总投资80多亿元的中电科技园,已入驻企业24家,成为京津产业外迁首选地;依托邯郸机场和京广铁路的三条专用线谋划的空港陆港物流园正在加快落地;依托“小微产业园”建设的标准化工业园正在全速推进。全区已形成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七大特色产业集群,中国恒天、新兴际华、中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建材集团、中国电子、中储棉等著名央企和更多的京津企业入驻。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12)

时间进入2021年,“路与商的故事”进入历史的“精彩缤纷期”。点燃路的“第一个精彩点”是“邯郸高铁南站”,在邯郸市的交通规划中已确定将在冀南新区落户;“第二个精彩点”邯郸市轻轨线路将在这里落地设站。届时,在冀南新区的任何地方,均可一刻钟上高速、一刻钟进市区、一刻钟上高铁、一刻钟到机场、一刻钟大宗物流上铁路。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13)

商的“第一个缤纷点”是“滏阳新城产城教融合示范区”建设,这是冀南新区腾飞的“发动机”,是对职业教育现代化思想的第一个落地版,国家发改委和河北省人民政府重点支持项目,规划面积15.1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设计容纳3.6万学生,已有邯郸科技职业学院和冀南技师学院两所大学一万余名学生入住,城教融合将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动力。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14)

商的“第二个缤纷点”是2021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的运达股份可再生能源零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总投资28亿元,运达股份是中国风电行业的拓荒者、创新者和引领者,业务覆盖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全周期,在全球同行业中排名领先。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15)

项目包括智能风机总装厂、研发中心和综合制造产业园,共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智能风机总装厂、仓储货运中心、千万千瓦风机运维中心;二期拟引进塔筒、配套机舱罩、玻璃钢工厂、电控类电子生产工厂、风电场运维等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驻,形成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中心、研发中心以及运维中心。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35亿元。邯郸市委书记张维亮、市长樊成华,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玲出席了开工仪式并致辞。在运达、新富等重点企业的牵引作用下,冀南新区实施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在新区布局,形成产业聚集良好局面。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16)

历史的路

正向未来无限延展

而古老的商旅故事

正在演绎新的无数可能

03 时代与英雄

的二重合奏

冀南新区这片土地

自古就是出英雄的地方

所谓“时势造英雄”

不同时代,涌现不同的英雄

共同构成了一部这片土地上

英雄史诗的二重合奏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17)

战争年代的英雄史诗

早在战国七雄争霸之时,赵国一代名相蔺相如,奉命使秦,凭大智大勇完璧归赵,渑池会上,怼秦御侮,身居相位后,引车退避三让廉颇等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他死后葬于羌村,此后的二千二百多年间,蔺公多谋善断、胆略过人、宽怀大度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一代代后来人。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18)

北宋末年,贺兰山麓是宋金交战的古战场,岳飞率岳家军与金军数战于此,虽然最终未能阻止金军南下,但岳飞勇战抗金的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留在了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写怀》词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19)

1945年10月,冀南新区成为“平汉战役”的主战场。蒋介石为打通平汉铁路,命孙连仲率高树勋、马法五、鲁崇志等三个军沿平汉路北上,企图占领邯郸。为粉碎国民党军的计划,晋冀鲁豫部队遵照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发起“平汉战役”。经过刘邓等领导人多重策划,高树勋审时度势,率新8军及河北民军万余人在马头镇正式宣布起义,使平汉战役最终取得胜利。高树勋领导的“马头起义”(也称邯郸起义),被毛泽东主席称为“高树勋运动”,对后来的解放战争影响巨大。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在此关键时刻,刘邓大军成为党中央、毛主席战略部署的重要力量。6月28日,在马头镇村西的一片开阔地带,一座用小火车车皮搭成的检阅台,台上站着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等领导人,台下,是陈锡联和彭涛率领的第3纵队、陈再道和宋任穷率领的第2纵队、王宏坤和段君毅率领的第6纵队、杨勇和张霖之率领的第7纵队,加上晋冀鲁豫军区地方部队一部,约5万名战士。这就是解放战争史上著名的晋冀鲁豫军区外线作战誓师动员大会,大会之后,刘邓大军遵照毛主席的战略部署,离开邯郸,开始了“外围作战”的战略转移,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拉开了序幕。

以上,是战争年代的英雄史诗。但历史的发展,有战争,更有和平。那么,和平年代,会不会出英雄呢?

和平年代的英雄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20)

“时势造英雄”,在和平年代,就有和平年代的时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冀南新区的经济发展为新的时势积蓄了能量。2010年11月2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邯郸冀南新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0-2030年)》,将冀南新区的功能定位为:冀南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最大的现代物流枢纽、国内重要的现代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和产业与生态融合示范区。发展目标是:以“高端、智能、绿色、高效”为目标,按照装备制造业“集成、集群、信息、服务、绿色”的发展方向,围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要打造国内重要的产业与生态互生共融的现代装备制造业聚集区。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21)

时势来了,就差一个英雄的团队。

2012年10月19日,冀南新区正式揭牌成立,为英雄的团队搭好了平台。2016年9月,随着邯郸市新一轮行政区划的调整,为冀南新区理顺了区划,建立了机制和体制。2019年9月7日,中共邯郸市委宣布:杨万春任冀南新区(马头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2020年6月改任书记)、管委会主任。

首先,这个团队重新审视冀南新区,形成新的共识:冀南新区不同于经开区、高新区和其他什么“区”,是产城融合、城乡协同发展的试验区、示范区,是引领一个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区”。新区坚持新理念、新思维、新担当、新作为的“四新”理念,以“造城、聚产、生态”为发展方向,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实现产城互动,城乡共融,打造冀中南地区区域增长极的目标,形成“一城三组团四园区”空间发展格局。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22)

“一城三组团”,即加快建设“滏阳新城”,依托马头城区、科创城区、职教城区三个建成区组团发展。同时全域统筹、多点培育、多点发展,构建“滏阳新城 特色小镇 美丽乡村”发展层级。

“四园区”,即加快邯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马头经济开发区)、邯郸节能环保产业园(原林坛工业园区)等既有的两个产业园区建设和提档升级,谋划推动邯郸机场周围的邯郸国际物流枢纽基地、未来产业拓展园区两个新园区的开发建设,逐步形成“高端装备、临港产业、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的业态布局。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23)

蓝图既已绘制,以杨万春为班长的冀南新区领导班子开始了“全面历练干部,淬炼干事本领”。通过“三整治两提升一清零”(以河库沟渠综合整治、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违法占地清零、违法建筑清零、全域绿化提升)为突破口,激发干部活力,让党员干部离开办公室到一线锻炼,形成了“新区不需要纸上谈兵,新区只需要马上行动”的新区作风;实现从“一定干不成”,到“不一定能干成”,再到“一定能干成”的思想转变。

同时,以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为抓手,按照“先人事、后薪酬、逐步推进”的步骤,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在推行机关干部“双轨制”管理基础上,探索双轨制“相分离”向“相融通”的转变方式,理顺干部晋升和交流渠道,解决机关干部晋升流动渠道不畅的问题,研究出台了《关于完善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推进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24)

好的机制,提升了干部的“精气神”,在拆违现场,党员干部冲锋在一线,迷彩服、红袖章、黑胶鞋成了干部的“标配”;村干部的座右铭是:“新区美不美、关键看两委”;区直单位互相鼓劲:“新区不需要纸上谈兵,新区只需要马上行动”;党员干部的心路历程是:“从启动时没有底气、心里发怵到当前底气十足、状态极佳。”从10月20日开始,强势启动“三整治二清零一提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至12月31日,全区拆除违章及有碍观瞻建筑7640处,面积60.9万平米,清理建筑垃圾88.9万方,清理生活垃圾11.03万方,植树25.2万棵。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25)

在整顿生态环境的同时,冀南新区搭建服务企业平台,提升营商环境。先后开通了“企业110”举报电话,成立了“马上办”办公室,建立了规上企业微信群,实现了企业和党工委、管委会沟通“零障碍”。建立了“马上办、就近办、上门办、网上办”政务服务机制,开通了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行政审批总时限压缩至法定审批时限的32.9%,企业全程电子化办照率和个体云窗办照率均达到98%以上。

2020年,累计推进实施重点项目40个,总投资293亿元。2020年,生产总值完成58.6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亿元。2021年1至8月,冀南新区累计落地产业项目16个,总投资超120亿元。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时势与英雄的二重奏,使冀南新区步入新一轮发展的快车道,涌现出了第一批英雄,共15位,被称作“2020冀南先锋——闪光者”,他们的名字已经载入冀南新区的功勋册。我们期待,在下一年度及以后,第二批、第三批英雄的出现,他们接力前行,必将会把冀南新区打造成冀南福地,以不负英雄辈出的地方。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26)

2021年,冀南新区通过“党建 ”理念引领,在推进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滏阳河综合治理等工作中,使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强大战斗力得到充分体现。2022年,党工委书记杨万春称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滏阳新城建设的爆发之年”,他把基层党建作为“牛鼻子”,通过“政治引领促发展”。1月26日刚开年,他就开始布置通过农村党建实施“乡村振兴提升年”,城市党建做优社区治理,通过考核评价,述出责任、评出压力、考出动力。同年9月9日,杨万春在“党工委管委会联席(扩大)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坚决守好首都政治“护城河”的“南大门”。

冀南新区的传奇和故事还有很多,诸如乡贤与家园的故事、财富与建筑的故事、文化产业与民俗的故事等等。这片厚土,积淀了太多的历史文化,承载了太多的人文情怀,释放了太多的热血激情,挥洒了太多的辛劳汗水,她的传奇故事,永远说不完。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27)

一个英雄的团队

带领着30多万冀南新区人

正在创造新的史诗和传奇

绘制更加壮美的画卷!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28)

邯郸晚报《李晓玲工作室》简介:

李晓玲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5月,是以文化为业务中心,进行内容整理、创意开发、图书、视频策划和营销推广等为主要活动的平台,是邯郸晚报打造的首个文化品牌。负责人李晓玲,《邯郸晚报》新闻周刊主任,编辑、记者,河北省作协会员,邯郸市地方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邯郸晚报文化专栏主持,17年来致力于邯郸地方文化的整理和研究,多部作品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项。曾出版《古邯郸再发现之旅》《邯郸成语启蒙经典故事》《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历史名人篇》《风举残荷》等书籍和以24节气诗、画为主要内容的创意文化伴手礼《我的春夏秋冬》。

来源:邯郸晚报

文字:李春社

编辑:庞小涵

初审:姚 尧 韩海军

终审:钱 磊

邮箱:jnxqrmt@163.com

冀南新区的发展前景(冀南新区美文史诗)(2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