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国旗国徽国歌的由来(国旗国歌国徽的由来)
简单介绍国旗国徽国歌的由来(国旗国歌国徽的由来)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一致通过以《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决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等决议案。10月1日下午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按动升旗电钮,五星红旗冉冉上升,《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也是在9月25日晚的那场座谈会上,大家还讨论了国歌事宜。毛泽东赞成以《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的建议。这时,马叙伦反映,“有个别人要求修改歌词的某些内容”。周恩来立刻提出不同意见,坚持不改歌词。他说:“这样才能激励人民的激情,修改了,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感情了。”随后,他又从“安不忘危”的角度论述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并不过时,并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同。经过讨论,除国徽一项继续由原小组设计外,其他各项议题均达成一致意见。会议结束时,周恩来提议全体起立,齐唱《义勇军进行
在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胜利进军的号角声中,一个为亿万同胞翘首企盼的新中国即将诞生。采用什么样的国旗、国歌和国徽作为新中国的象征,迫在眉睫地提到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面前。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负责拟定国旗、国徽及国歌方案的第六工作小组成立了!经过紧张的前期工作,从7月15日到26日,经毛泽东、周恩来修改审定的《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在各大报纸刊登,截稿日期为8月20日。启事一经刊出,便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大量征稿纷纷寄来,第六小组随即展开初选工作。在编辑《国旗图案参考资料》时,工作组成员田汉突然发现他看好的五星红旗图案没有被收进去。于是,他亲自动手,将它从一堆设计图案的底层翻找出来,编进了“参考资料”。国歌词谱虽经过两次征集,但收到的数百份国歌征稿都不尽如人意。国徽的评选工作也遭遇同样的窘境。正当工作组一筹莫展时,徐悲鸿提出,不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这个建议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这首歌深受九一八事变激起的民众抗日运动——义勇军运动的影响,并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随着影片的公映而唱响大江南北,在国际上也引起积极的反响。在讨论中,一些与会者主张修改歌词。因为新中国即将成立,原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似已过时。这个问题须由筹委会常委和主席团讨论决定。于是,大家推荐郭沫若等人修改歌词,以供研究参考。
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设立由五十五人组成的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著名爱国人士、学者马叙伦为召集人。23日,新政协全体会议代表六百多人,分十一组讨论国旗、国徽、国歌方案。与会代表对国徽、国歌应征稿多不满意,对于国旗的看法也存有很大分歧。部分代表强烈反对第六小组重点推荐的“复字第1号”作品。这幅作品在红旗中间加了一条杠,代表黄河。面对这样的设计,代表张治中将军直言不讳地说:“我反对用一条杠代表黄河图案。中间有一条横杠把红旗劈为两半,不变成分裂国家了吗?”
9月25日晚上,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召集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毛泽东说:“过去我们老想在国旗上画上中国特色,因此画一条,以代表黄河,其实许多国家的国旗也不一定有什么特点。”他拿起一幅编号为“复字第32号”的五星红旗图案,说道,“这个图案表现了全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毛泽东入情入理的分析与深远睿智的眼光,赢得了与会者热烈的掌声。爱国华侨陈嘉庚、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代表纷纷表态,赞同毛泽东的意见。
“复字第32号”即五星红旗图案,正是田汉慧眼识珠的那幅差点被漏选的作品,这是由时任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调研科副科长的曾联松设计的。他从群星闪耀、众星朝向北斗的星空得到启发,以一颗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以四颗小星象征广大人民,小星环绕大星,如同众星捧北斗。为使构图达到理想效果,曾联松反复推敲,最后将五星挪向旗面的左上角。
也是在9月25日晚的那场座谈会上,大家还讨论了国歌事宜。毛泽东赞成以《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的建议。这时,马叙伦反映,“有个别人要求修改歌词的某些内容”。周恩来立刻提出不同意见,坚持不改歌词。他说:“这样才能激励人民的激情,修改了,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感情了。”随后,他又从“安不忘危”的角度论述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并不过时,并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同。经过讨论,除国徽一项继续由原小组设计外,其他各项议题均达成一致意见。会议结束时,周恩来提议全体起立,齐唱《义勇军进行曲》。
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一致通过以《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决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等决议案。10月1日下午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按动升旗电钮,五星红旗冉冉上升,《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
开国大典未能悬挂国徽,留下了历史遗憾。不过,由全国政协邀请清华大学营建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分别组织人员,对国徽方案进行的设计竞赛,已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梁思成领导的清华大学设计组和张仃领导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先后提供了三个方案。其中,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提出的第二个方案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1950年6月10日,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五次常务委员会讨论三个国徽方案,政协常委会表示均不满意,但肯定了在国徽图案中采用天安门。第二天,政协国徽图案审查组确定了国徽图案的基本内容:以国旗和天安门为主要内容,象征五四运动以来人民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在此宣告诞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以齿轮和麦稻象征工农,以绶带紧结麦稻象征工农联盟;形式和色彩须符合国徽庄严而富丽的规定。
在此基础上,清华大学设计组和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开始了新一轮的设计竞赛。6月20日晚上,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最后一次讨论了国徽方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的图案中,天安门为斜角透视图像,颜色是五彩的;清华大学设计组的方案里,天安门则为正立面图,用的是金、红二色。根据绝大多数委员的意见,清华大学设计组设计的方案,得到会议的一致认可。随后,清华大学设计组又根据周恩来对稻穗造型的意见,对国徽图案进行了细部修改。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国颁发了公布国徽的命令,新中国国徽由此宣告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