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表面有点发粘还可以吃吗(这种豌豆不能吃)
豌豆表面有点发粘还可以吃吗(这种豌豆不能吃)为什么要进行染色处理呢?新闻中给出了答案:为了用干豆冒充新鲜豆子牟利。难道只有我遇上了染色豌豆吗?并不是。搜索了一番网页,发现这样的事儿还不少。不仅有豌豆,还有青豆。看看这水绿得,简直能去画青绿山水了吧?这肯定是染色了吧!剥开一粒豌豆,发现大约是叫胚根胚轴的部分,往往是绿得更明显的,染料在此处浸染更多。而正常的豌豆,肯定不是这个色儿。
说到315,我前几天正碰上一桩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儿:
从某家电商社区团购平台买了剥好的新鲜豌豆粒,到手了一拆,觉得咋不那么对劲?
有些豌豆绿得不正常,甚至可以叫作青蓝色。
不死心地在水中泡了一下,才几分钟,水就变成了这样↓
这肯定是染色了吧!
剥开一粒豌豆,发现大约是叫胚根胚轴的部分,往往是绿得更明显的,染料在此处浸染更多。
而正常的豌豆,肯定不是这个色儿。
难道只有我遇上了染色豌豆吗?并不是。搜索了一番网页,发现这样的事儿还不少。不仅有豌豆,还有青豆。看看这水绿得,简直能去画青绿山水了吧?
为什么要进行染色处理呢?新闻中给出了答案:为了用干豆冒充新鲜豆子牟利。
这些豆子主要浸泡焦亚硫酸钠和果绿。据新闻中专家介绍,焦亚硫酸钠摄入过量,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破坏B族维生素,引起腹泻,严重时还会毒害肝、肾脏。而染色剂“果绿”食用过量将会致癌。您看,这黑作坊加工过程,是不是看得令人触目惊心?
但比起泡水会变色的“新鲜豆”来说,恐怕更猝不及防的是这些小作坊还时常生产油炸豆类制品。油一炸过,恐怕就不好看出来了。想到我们平时吃这种豆类零食多半不会仔细观察,边看电视就边往嘴里扔,不禁冒出了些许冷汗。
其实有点意外的是,这些新闻大都是十年前的,近几年的很少。为什么我如今却会在大电商的社区团购上买到呢?
我想,这只能说明团购平台采购者自己不进行样本检测——哪怕只是开袋检查都能看出这豆子的异常,然而并没有。事后我去翻购买链接的评价,有人反映过此事,但淹没在了大量的“新鲜,大小很均匀,没有坏果”之类的默认评价中。更糟的是,因为这批豆子染色不狠,很多人还没拆包装就确认评价了,也许也有网购一代不甚擅长挑菜的原因吧,好几个晒图评价“新鲜”的,居然没注意照片中有几颗豆已显出了异常的青蓝色。
后续当然是我在平台上申请退款了,但怎么想怎么不对味儿,退款只会退这包豆子两块多的钱,买家只能联系到没有权力的团长,连官方客服的入口都找不到。别说几倍索赔,就是提意见似乎都难。这款鲜豆仍在平台上卖着,也不知道官方有没有看进去我的申诉,改换供应商。
网购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在疫情爆发、群众不便出门买菜的情况下。但顾客将信任交给了平台,当然不希望线下卖不出去的烂菜都放到平台上“坑到一个是一个”。
“315”晚会一年一度,而食品安全、产品质量问题,却是365天都与国民息息相关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