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素书安礼章第六集(素说第九集安礼)

素书安礼章第六集(素说第九集安礼)【王强译文】轻视农业,百姓会招致挨饿;惰于蚕桑,懈怠纺织,百姓必挨冷受冻。【原文】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原文】福在积善,祸在积恶。【王强译文】幸福在于积累善行,遭受灾难是因为多行不义。【王强解读】“福在积善,祸在积恶。”这句话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因果报应,从总体上看,它体现人类追求正义,积善成德的心理诉求。幸福的生活有很多因素,日本和德国在二战中犯下滔天罪行,现在的生活也挺幸福的。现在德国人有纳粹思想的人很少;日本军国主义却阴魂不散,政客经常参拜靖国神社。

本章注解安礼章是解释事物的成败、盛衰各有原因,必须依“礼”而安之,故以安礼为章名。

【原文】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

【王强译文】被人怨恨是因为不肯原谅别人的过失,祸患产生于事先没有周祥的谋划。

【王强解读】如果对待别人无关紧要的过错百般挑剔,别人就会感觉到不公正,就会产生怨恨不满的情绪。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前准备,把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处理方法进行周密的思考。祸患的到来,在于没有事先谋划。


【原文】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王强译文】幸福在于积累善行,遭受灾难是因为多行不义。

【王强解读】“福在积善,祸在积恶。”这句话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因果报应,从总体上看,它体现人类追求正义,积善成德的心理诉求。幸福的生活有很多因素,日本和德国在二战中犯下滔天罪行,现在的生活也挺幸福的。现在德国人有纳粹思想的人很少;日本军国主义却阴魂不散,政客经常参拜靖国神社。


【原文】饥在贱农,寒在堕织。

【王强译文】轻视农业,百姓会招致挨饿;惰于蚕桑,懈怠纺织,百姓必挨冷受冻。

【王强解读】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桑之重,重于泰山,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直到今天,农业仍然很重要,而农业的发展需要勤劳的人们。现在中国的农业技术也是很发达,基本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还帮助非洲莫桑比克、安哥拉、坦桑尼亚等几个国家发展农业,让他们摆脱饥饿。


【原文】安在得人,危在失士。

【王强译文】国家安定是因为得到人次,国家危难是因为人才流失。

【王强解读】“治安之本,唯在得人。”得人才者方可得天下,国家强盛,百姓富足,是因为各种人才都得到了合理利用。纵观当下,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企业的竞争,生产力的竞争。如果哪个国家有世界上最多的科学家和企业家,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最强大的国家。


【原文】富在迎来,贫在弃时。

【王强译文】财富的增加是因为长远的打算,把握当下,迎接未来;国家贫穷是放弃了农业生产、违背农时。

【王强解读】富裕的人多数勤劳俭朴,有长远的打算,着眼于未来;贫困的人多数源于懒惰,不善于把握时机,本职工作做不好,从而失去富裕机会。“弱智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


【原文】上无常操,下多疑心。

【王强译文】领导如果反复无常,喜怒无常,下属就会心存猜疑。

【王强解读】为官之道,重在沉稳,遇事不慌张,处事要谨慎,说话要有信,举止要得体。大到治理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管理者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稳重谨慎,为下属做好榜样,而不能随便轻浮,遇事慌乱,朝令夕改。


【原文】轻上生罪,侮下无亲。

【王强译文】轻视上级就会招致罪祸,侮辱下级就会失去亲信。

【王强解读】尊重上级是天职,尊重下级是美德。领导者手里有下属没有的资源,可以决定下级的前途,甚至命运。领导者如果能发掘下属的潜能,努力为下级营造才能发挥的空间,会赢得员工的尊重和拥护。相互尊重是基础,作为员工要适当展示自己的才能,赢得领导的信任,说服领导支持自己,才有进步的空间。


【原文】近臣不重,远臣轻之。

【王强译文】身边的臣子得不到重用,边远的臣子就会产生轻视之心。

【王强解读】齐桓公放权于管仲,称霸一时;刘备重用诸葛亮,终成三足鼎立之势;唐太宗以魏征为鉴,才有贞观之治,这都是历史的明证。项羽身边有才而不用,最终兵败身亡。


【原文】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王强译文】自己怀疑自己,就不会信任别人;相信自己,就不会怀疑别人。

【王强解读】多疑的人不相信他人,总对他人做出不切实际的评价。归根结底,就在于自己内心深处缺乏足够的自信。


【原文】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

【王强译文】邪恶的人不会有正直的朋友,喜欢被奉承的上司也不会有正直的下属。

【王强解读】什么是枉士?那些奸邪、谄媚、奸佞的小人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在结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标准,结交那些品行端正、心地善良、积极向上的人。这样的朋友才是益友,一辈子才会相互帮助、相互吸引。笔者的两个使命:一是为精神卫生事业长期奉献;二是传播国学经典文化。


【原文】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

【王强译文】发生危机的国家,贤能之人得不到重用;政局陷入混乱,不会有善良的人参与。

【王强解读】如果一个国家处于混乱状态,说明当政者一定是出了大问题,就算有贤者和善人也于事无补。很多贤者在混乱的年代采取“隐居” 如姜尚、黄石公、诸葛亮等。美国趁欧洲混乱的政治局面收罗爱因斯坦、布劳恩等科学家,奠定当代科技强国地位。新中国刚成立时,海外的人才大量回国,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他们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原文】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

【王强译文】深深地爱惜人才,必定求贤若渴;乐于得到贤者,待遇一定丰厚。

【王强解读】战国时期,燕国国君燕昭王一心想招揽人才。智者郭隗成功说服燕昭王,“您要想招揽人才,首先从重用我郭隗开始,像我这样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重用,那些比我有本事的人,必然会闻风而来。”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没有过久,投奔而来的人当中,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国的游说家剧辛等,形成了“士争凑燕。”燕国逐步成为一个富裕繁荣的强国。


【原文】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

【王强译文】国家将要成就霸业,人才会返回故土;国家将要灭亡,德才兼备的贤者会到外国寻求避难。

【王强解读】当一个国家显示出即将称雄四海的时候,有识之士就会争先恐后地前来归顺,为之效力。因为当一个国家处于上升期时,需要大量的人才,那些有才能的人也看到了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机会,就前来投奔。同样道理,当一个国家即将解体,有能力的人会到外国避难或者隐居。


【原文】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

【王强译文】土地贫瘠,不会有大的物产;水浅之处,不会有大鱼游动;树木光秃,大的飞禽不能栖息;树木稀疏,大的野兽不能居住。

【王强解读】黄石公用自然现象帮助人们理解人才和事业相互适应的关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原文】山峭者崩,泽满者溢。

【王强译文】山峰过于陡峭,就容易崩塌;沼泽蓄水过满,就容易向外溢出。

【王强解读】山太高容易崩塌,水太满容易外溢,这都是自然常理,黄石公以此告诫为人切不可得意忘形,以免到手的权势、财富、功名转眼成空。一个人处在危难困苦的时候,更应该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如果得意忘形,就可能骄奢淫逸。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必须时刻怀着一种忧患意识,才不至于被市场抛弃,才能处于行业发展的前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柔。

【王强译文】抛弃美玉而选择岩石的人,必定是有眼无珠的人。像羊一样怯懦的本质,即使披上虎皮,它的本性仍然柔弱。

【王强解读】虽然有珍重宝贝的心意,却分辨不出玉石和普通石头;虽然有用人的想法,却没有智慧来分辨贤能和愚昧。对于企业招聘员工同样如此,领导者要充分了解员工的能力和潜质,加以区分,才能避免留住人才,排除庸才。要善于观察人,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原文】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

【王强译文】拿衣服时不提领子,就会把衣服那倒;走路不看地面的人容易摔倒。

【王强解读】做事情要有章法,讲规矩,不能乱来。治理国家、企业也要有规则,有法度,分清上下先后,才会秩序井然,有条有理。走路不看路,一般走一边玩手机,因此导致摔跤,甚至失去生命。


【原文】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

【王强译文】梁柱太弱,房屋就会倒塌;辅佐的大臣软弱,国家会倾覆。

【王强解读】在建造房屋的时候,选好顶梁柱非常重要;组建国家也是一样,君主和辅佐的大臣是最重要的。一旦柱子被毁坏,房屋就会倒塌;大臣不能胜任,国家就会倾倒覆亡。


【原文】足寒伤心,人怨伤国。

【王强译文】脚下受寒就会伤害心肺;百姓心里有了怨恨,伤害国家政权。

【王强解读】足为人之根,民为国之本。劳动人民虽然处于底层,但是,他们是整个国家的基础。得人心者得天下。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经营企业也是一样,领导者要尊重基层员工,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员工改善生活。企业发展好了,员工共同受益。


【原文】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

【王强译文】山将要崩塌,根基会先毁坏;国家将要衰亡,百姓就会先被损害。

【王强解读】人民安居乐业是国家存在的基石。唐朝后期,中央集权实力衰微,各地藩镇势力兴起。朝廷内部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政局动荡混乱,人民困苦不堪。最终,黄巢起义军以“焚官府、杀贪官、济贫农”为口号,动摇了唐朝统治者的地位。


【原文】根枯枝朽,人困国残。

【王强译文】树根干枯,枝条就会腐烂;人民贫困,国家就会被伤害。

【王强解读】元朝后期,以蒙古贵族为主的统治阶级,对各族特别是汉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十分残酷。元朝统治者挥霍无度,滥发货币,祸国殃民。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起义军相继爆发。刘福通领导的北方红巾军迅速发展,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这次起义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原文】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

【王强译文】和翻到的车子走同一条轨迹,也会翻车;和灭亡的国君做同样的事情,必然也会灭亡。

【王强解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前人留下来的经验教训,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一个聪明人,不仅能够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也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


【原文】见已生者,慎将失;恶其迹者,须避之。

【王强译文】看到已经发生的错误事情,要谨慎对待;厌恶前人有过的劣迹,尽量避免重蹈覆辙。

【王强解读】这里依然是警告人们以史为鉴,注意吸取前人失败的经验教训,认真谨慎地做出重大决定。知道过去发生了不幸事故或者错误,一旦发现类似的苗头出现,就应当慎之又慎,防止它再次发生,使之消灭在萌芽状态;厌恶前人有过的劣迹,就应当尽力避免错误再次发生。


【原文】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王强译文】害怕发生危险,能够得到安全;害怕遭到灭亡,反而能够生存。

【王强解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处在忧患境地的人,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总是竭尽全力地想办法改变。而处在安乐环境中的人,不思进取,即便有了危险,也不知道。


【原文】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

【王强译文】人的行为,符合道义多数吉祥,不符合道义多数凶险。

【王强解读】品德高尚的人,不用祈福,福报也会不请自来;多行不义的人,有心避祸,但却在劫难逃。


【原文】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

【王强译文】吉祥的人,各种各样的福气都汇集到他那里;不吉祥的人,各种各样的厄运都向他袭来。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事情,而是自然之理。

【王强解读】一个人得到的是凶还是吉,并非来自神灵的保护,而是源于自然的因果关系,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淮南子》说:圣人为善,不是为名,但名就随之而来;不是为利,但也自然到来,这就是有道则吉。中国的儒释道都有教人向善的内容,实事上善和恶更主要表现在立场上,无关对和错。亚美尼亚大屠杀,如果站在亚美尼亚族人的立场上,土耳其人就是恶魔和刽子手;如果站在土耳其的立场上,实现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必须牺牲一些弱小民族的利益。


【原文】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王强译文】善于策划的人,没有险恶的事情发生;没有长远打算的人,眼前就会有忧患。

【王强解读】人活在世上,立身为本,处世为用。用仁德作为立身的根据,用智谋作为处世的手段,同时又善于抓住机遇;如果时运不济,也可以明哲保身,不至于陷入凶险的境地。那些目光短浅,连眼前的忧虑也无法逃脱。


【原文】同志相得,同仁相忧,

【王强译文】志向相投的人,自然情投意合;志趣相投而又共事的人,必定能患难与共。

【王强解读】商汤时有伊尹,孔子有弟子颜回,管仲和鲍叔牙,就是志向相同的人。刘备三低得人才:一低是桃园三结义,张飞是屠户,关羽被通缉,刘备和他们结拜成异性兄弟;二低是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三低是礼遇张松,得到西川。


【原文】同恶相党,同爱相求,

【王强译文】劣性相似的人会结成朋党,有相同爱好的人会相互访求。

【王强解读】古代官场有朋党之说,明朝末年,阉党猖獗,赌棍出身的宦官魏忠贤独揽朝政。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上下勾结,狼狈为奸。朝中正直保身的大臣都自动离职,贪恋官位之徒则投靠魏党。崇祯皇帝铲除了阉党,也使大明江山气数殆尽。


【原文】同美相妒,同智相谋,

【王强译文】同为美人会互相嫉妒;同样才智的人会相互谋划算计对方。

【王强解读】美人多自恃自己美艳无比,一旦遇到另一个同样漂亮的女人,嫉妒心理便油然而生,彼此明争暗斗。女人中武则天、韦庶人,就是这样的人;男人中赵高、李斯,就在这样的人。


【原文】同贵相害,同利相忌,

【王强译文】同等权势地位的人,往往会相互排挤,相互倾轧。追逐共同利益就会相互猜忌。

【王强解读】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其学说为秦始皇赏识,后遭李斯献计杀害。著《孤愤》、《五蠹》等55篇,收集《韩非子》,为先秦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政治理论家。李斯自认为学问不如韩非子,十分嫉妒韩非的才能,担心韩非被重用后,自己的位置会被取代。于是给秦王谏言,韩非是韩国贵族,他自然会维护韩国的利益。如果他再回到韩国,对秦国不利,不如找借口杀掉,免得留下祸患。等秦王悔悟过来,韩非已经死了。


【原文】同声相应,同气相感,

【王强译文】相同的声音会产生共鸣,相同的气韵会相互感应。

【王强解读】有共同的语言自然容易沟通,共同的志向和爱好才能使人们团结在一起。同一区域的人有亲近感,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共同饮食习惯的人也容易亲近,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生活习惯相同容易和谐相处。


【原文】同类相依,同义相亲,

【王强译文】同一类人,相互依存。思想相近的人会彼此亲近。

【王强解读】英雄之间惺惺相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多数人找价值观接近的人做朋友。选择婚姻要门当户对,也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观。乌克兰的克里米亚、顿涅斯克、卢甘斯克等地区多数是俄罗斯族人;缅甸的果敢人属于汉族人,新加坡大约80%是汉族人,马来西亚约25%是汉族人,血缘关系导致天然的亲密。


【原文】同难相济,同道相成,

【王强译文】都处在困难当中人会相互帮助;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有共同目标的人,会相互扶持,相互成就。

【王强解读】中国在二战期间受到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全世界都对犹太难民关上大门时,上海成了他们唯一的“诺亚方舟”。中国人向同样处在纳粹德国蹂躏下的犹太人提供了无私的庇护,让这中以两国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


【原文】同艺相窥,同巧相胜:

【王强译文】才能技艺相同的人,会相互比较;彼此都很精通的人,会互争胜负;

【王强解读】拥有同样的技艺,做同样职业的人,往往相互嫉妒,因为竞争关系瞧不起对方,这就是人性的弱点。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因推翻“宇称守衡定律”而双双荣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称不守衡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中的革命”。李、杨两位似乎在获奖后,因某种缘故断交了。看来还是为了“名”,这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名声”、“名气”,而是“排名先后”的“名”。


【原文】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

【王强译文】以上这些,都是从自然之理中得出的结论,不能违背规律。

【王强解读】以上种种情况,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事务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履霜,坚冰至。”地上有了霜冻,结冰的天气很快就会到来。只有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够从细节中发现事情的本质。


【原文】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

【王强译文】放纵自己,却冠冕堂皇地教育别人,别人不会接受他的大道理;只有严格要求自己,进而去感化别人,别人就会服从。

【王强解读】教育别人用言语,感化别人用道理。自己做不到,却让别人去做,没有人会听他的,这就违背了常理;如果自己以身作则,做事公正无私,这样就事事顺遂。


【原文】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

【王强译文】违背自然规律,事情就很难成功;顺应事物发展规律,必然易于推行;难以使人顺从的,会导致乱局,易于推行的,一切都会顺理成章。

【王强解读】天地运行的法则,只是简易罢了;圣人治世的法则,只是简易罢了。顺应日月的变化而分为白昼和黑夜;顺应阴阳的变化而掌握生和杀;顺应山川的地势而使它们高或低;这是天地运行的简易法则。顺应夷狄的特点而将他们置于边远外地,顺应华夏的特点而将他们置于中原内地,顺应君子的特点而让他们为官,顺应小人的特点而役使他们,顺应善人恶人的特点而对他们进行赏赐和惩罚,顺应人伦关系而确定尊卑长幼有序,这就是圣人治世的简易法则。


【原文】如此理身、理国、理家,可也!

【王强译文】如果明白了以上道理,用在修身、持家、治国,都是可以胜任的。

【王强解读】上述这些道理,虽然体现于各种不同的事务中,但其原理是相同的。这些道理虽然并不深奥,却是千百年来无数人用血泪换来的至理名言。今天的人们只要用心体会并能身体力行,对于修身养性、创办公司,还是为官从政,都能够得心应手,无往不胜。


素书安礼章第六集(素说第九集安礼)(1)

王强,曾用名王世强,男,1976年生,汉族,2002年起定居西安。

2002~2018年, 江苏恩华药业集团西北区销售代表、经理

2018年,至今任 渭南康宁精神病院 院长

2020年,任临渭区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简称新联会)理事

2020年,任渭南市雷峰车队志愿者协会 副会长

2021年,任陕西省妇幼保健协会妇女儿童心理健康专委会常委

个人爱好:文学、国学、兵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