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知行合一的含义是指: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的含义是指: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那么对于非“真知”“笃行”的“知、行”,对于被私欲隔断的“知、行”,王阳明又是怎么论述的呢?他说,“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王阳明反对这些脱离知行本来状态的胡思乱想、胡作非为。当然,从更深层次上说,不仅“真知”“良知”,“力行”“笃行”是合一的,“妄想”“殆思”,“冥行”“罔行”也是合一的。(这在第三部分讨论)从王阳明的论述看,“知”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有些地方指一般意义上的感知、认知、知识、意识等纯主观性的内容;而在令一些地方是指“真知”“良知”“体现天理之知”。例如:“知而未行只是未知”,第一个“知”是指前者,而第二个“知”则是指后者。在这里王阳明认为“行”是“知”的体现,是“知”的价值的实现方式。“真知”就一定能够“行”,不能

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的含义是指: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1)

随着阳明学成为显学,满世界都在谈论“知行合一”。那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500年前的王阳明为什么要说个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到底有没有道理?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正德三年(1508年)“龙场悟道”后,正德四年开始公开讲授知行合一论。起初是贵州提学副使(大约相当于贵州教育厅副厅长)席书到龙场请教朱熹和陆九渊学术观点的异同,王阳明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讲了自己所悟的东西。席书疑惑不解,第二天再来请教,王阳明引用《五经》的内容来论证知行合一的理论,席书渐渐有所领悟,如此来来往往数日,终于“豁然大悟”。后来,席书在贵阳创办贵阳书院,请王阳明来讲学,知行合一之说随之慢慢传播开来。

王阳明“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看看王阳明自己是怎么说的——

王阳明的弟子徐爱问:如今有些人知道要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实际上却不能做到孝顺、友爱;可见知和行分明就是两件事。王阳明答:这已经被私欲隔断了,不是本来意义上的知和行。从来没有知而不行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古代的圣人教人知行,正是要恢复那知行本来的面目。比如,某人一定是真正孝敬侍奉父母了,我们才能说他知道孝顺,并不是嘴上说一些孝顺的话,就可以称为孝子的。

这里有两个重要概念:本来意义上的“知行”(原文为“知行本体”)和掺杂了私欲的“知行”。王阳明认为掺杂了私欲,会使“知”和“行”扭曲、隔断,导致徐爱所说的知孝却不能行孝的“知行不一”现象;而只要恢复到知行的本来状态,知和行一定是合一的。他举《大学》中“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的句子论证说:见到漂亮女子属于“知”,喜爱漂亮女子属于“行”,见到那靓女的同时就喜爱了,并不是见到了之后又另外起个喜爱的心。同样,闻到恶臭属于“知”,厌恶臭味属于“行”,只要一闻到臭味立刻就感到恶心了,不是认真闻了闻狗屎之后,另外发起一个恶心的程序。如果是一个鼻塞的人,虽然周围有臭味,他鼻子没有闻到,他就不会觉得觉得恶心,当然这时候他也不知道有臭味。从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看出王阳明把“喜爱”“厌恶”这些心理活动都当成“行”了。这是理解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的关键。王阳明还举了疼痛、饥饿、寒冷、吃饭、走路等例子:必定自己痛了才知道疼痛是个什么感觉;必定自己挨饿受冻了,才能真切知道挨饿、受冻是什么感觉;要亲自尝尝,才知道食物的味道;要自己走一走,才知道路况是平坦还是崎岖。所以说知、行是分不开的,是同一件事,不是两件事;是同一个过程,不是两个过程;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这个意义上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知行一体”。

从王阳明的论述看,“知”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有些地方指一般意义上的感知、认知、知识、意识等纯主观性的内容;而在令一些地方是指“真知”“良知”“体现天理之知”。例如:“知而未行只是未知”,第一个“知”是指前者,而第二个“知”则是指后者。在这里王阳明认为“行”是“知”的体现,是“知”的价值的实现方式。“真知”就一定能够“行”,不能“行”的“知”就不是“真知”。所以,在王阳明的语境中,“知行本体”“知行合一”中的“知行”,一般可以理解为“真知”“良知”,“力行”“笃行”。

那么对于非“真知”“笃行”的“知、行”,对于被私欲隔断的“知、行”,王阳明又是怎么论述的呢?他说,“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王阳明反对这些脱离知行本来状态的胡思乱想、胡作非为。当然,从更深层次上说,不仅“真知”“良知”,“力行”“笃行”是合一的,“妄想”“殆思”,“冥行”“罔行”也是合一的。(这在第三部分讨论)

二、王阳明为什么要说个知行合一?

王阳明为什么要讨论知、行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这个话题?他说,如果不知道我创立这个学说的宗旨,只是凭空地讨论知、行是一个,还是两个,有什么用?明白我的用意,即使知行分开说也无妨,本质上它只是一个。不明白我的用意,就是把知行说成一个,也无济于事,只是空口说闲话。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任何思想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王阳明所处的时代,皇帝荒淫昏庸,奸监弄权作乱,忠良被害被逐,朝纲日渐废弛,国势日见衰微,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下降。在思想领域,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系一统天下,知识界思想逐渐僵化、教条化。大多数读书人沉溺于记诵、辞章、训诂之学,忽视道德品格的修养践行,成为“坐而论道”“光说不练”的清谈客,甚至“满嘴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王阳明认为,这些社会问题一定程度上归咎于宋代以来(特别是朱熹以来)“知先行后”的错误学说。他说,“现在的人把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一定要先知了,然后才能行,以至于终身不行,又终身不知”“功利的学说日益盛行,不再知道古代圣人明德亲民的实质内容,当官的都用华丽的辞藻掩饰狡诈的内心,用虚伪相互约束,因利益互相倾轧,道貌岸然,衣冠禽兽,却自以为从事圣贤之学”。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正是要解决这些社会现实问题,在批判“知先行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说,我为此(当时的风气)感到忧虑,所以才揭示知行合一之说,目的是为了“补偏救弊”。

所以,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用意在于引导人们正确地进行道德修炼。在王阳明看来,人们了解道德准则却不遵照执行的根源在于:把知行分作两件事,虽然头脑中已经滋生出不善的念头了,因还没有付诸行动,就认为还没有“行”而不去禁止。而根据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头脑中一闪过不善的念头就已经是“行”了,必须立刻把这个念头克去。他认为这种彻底的“不让一念不善潜伏胸中”道德修炼,就是古人“慎独”的修炼方式,是他的立言宗旨。这种修炼方法很像“文革”时期提出的“狠斗私字一闪念”。

由此可见,在王阳明那里,知行关系是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之间的关系。了解了王阳明的用意之后,对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关于知行关系的论述,就会有比较准确的理解。例如,“知行的本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不论话怎么说,“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要并进,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三、知行合一之辩

王阳明把心理活动也归为“行”,于是所有的“知”都是“行”了。这个王阳明认为是“立言宗旨”的理论,历史上招来很多批评,认为他混淆了知、行之间的界限,有“以知代行”之弊。例如,“一念发动即是行”,如果发了一个善念,便视作善行,那就不用真的去行善了。而这正是他自己所反对的,他始终认为光在嘴上说善不可以称为知善,必须切实践行了善才能认为知善。由此批评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逻辑不够严密,有相互矛盾之处。如上所述,我认为理解了王阳明的用意之后,就不应该纠缠于具体的个别词句的表述了。王阳明流传下来的主要著作是弟子记录其言谈的《传习录》,而不像西方哲学家们那样为了构建庞大的哲学体系而撰写的长篇著述。说话、谈论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有其特殊的针对性,同时口语也不像书面语那么严谨规范。如“一念发动即是行”,陈来教授就认为这“一念”仅仅针对“恶念”不针对“善念”,我认为是我道理的。当然,王阳明本职工作是一位政府官员,主要事功是其立下的赫赫战功,教书讲学是他业余爱好,不能要求他为自己的观点构建一个完整严密庞大的体系。后世所称的“王学”“阳明学”“阳明心学”与西方意义上的“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有学者称其为“圣贤学”,是教人提升道德修为,成为圣贤的修心之法。所以,学习阳明心学,不能以学习一般哲学的方法来学,不能把它当成一门知识,否则的话就成为王阳明本人所极力反对的“耽于记诵、辞章、训诂”的弊病了。

如果抛开王阳明的定义,按照一般意义上的“知”“行”概念,我们来考察一下知、行的关系。“知”的字面意思,作动词指知道、晓得、明了,作名词指知识、学问。通常“知”泛指感知、认知、认识,以及知识、理论、意识等纯主观性的内容。“行”的字面意思为行动、行为,一般指主观作用于客观,外在化、客观化的活动。那么在对“知”“行”作了主观和客观的区分之后,知行还是合一的吗?

首先,我们看看有没有单纯的“知”(没有“行”的“知”)。我们把“知”分为“知识性的”(比如:知道花是红的、中国首都是北京等)和“能力性的”(比如:知道怎么游泳、骑自行车等)。对于能力性的“知”,毫无疑问必须“行而知”,一边实践一边认知,随着实践的深入,认知也跟着深入,最后掌握了游泳或骑车的真正知识和能力,达到了“真知”。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行合一的过程。对于知识性的“知”,有直接和间接两种获得形式,直接形式无疑是知行合一的,我跑去看看花后知道它是红色的;我亲自坐高铁到北京天安门等标志性建筑去考察一番,知道了中国首都是北京。对于间接形式,通过上网搜索、查阅资料或别人告诉我“花是红的”“中国首都是北京”,首先搜索、查阅和与别人交谈也是一种实践行动,其次前人正是通过实践活动积累了的这些丰富的知识,供我们学习、查阅或询问的。所以,间接获得“知”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的。还有,不管间接获得还是直接获得,“知”都有一个随着“行”不断深化的过程。例如,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和一位长期在北京工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对于“首都北京”的认知,肯定是不一样的。

其次,我们看看有没有单纯的“行”(没有“知”的“行”)。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任何一个动作,哪怕是下意识的,都是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活动的结果。一旦没有“知觉”人就不“行”了。而现实生活中,称得上“行为”的活动,一定是受某个“知觉”“思想”指挥的。更进一步,人在社会实践(“行”)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经验,提炼升华为“理论”(“知”),这个理论又反过来指导人们的实践。这是更高层次上的知行合一。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世界上没有“无知之行”,也没有“无行之知”,知行是合一的,永远割裂不开,不可分作两事。用毛泽东的话就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