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山参原始森林(民国到长白山采参)

山参原始森林(民国到长白山采参)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除了砍树伤人之外,还有人夜晚在其他参帮的窝棚放毒蛇,或者用食物将野兽都吸引过去攻击其他参帮,但最恶毒的还有直接放火……总而言之,长白山参帮的江湖也有很深的利益瓜葛,由此也反映出采参不是个简单的差事,每挖出来一枚人参,或许就有一个人受伤,甚至是因此而丧命,所以人参的价值有一半都源于采参的危险。还有一点也要格外注意,在搭建窝棚的时候要注意天气,比如在雷雨季节搭建窝棚一定要远离高大的树木,否则就有可能遭遇雷击。另外,除了雷电原因之外,还要预防有人使坏。在头几年,就发生过伤人事件,一个参帮因为没采到满意的人参,就对其他参帮怀恨在心,一个雷雨大作的晚上,将大树砍倒压坏了他们的窝棚,结果参帮的人大都受了重伤,无法进山采参。参帮第三个需要避开的地方就是高树。在搭建窝棚之前,小组的把头(领队)会先祭祀山神,点上三炷香,再放上三杯酒,有条件还可以放点水果。祭祀完毕之后,把头再圈起一块地用

千百年来,在长白山一带活跃着一群人,他们每年都按季进山从事秘密活动——采参,因此也被称之为参帮。在采参前,参帮还会搭建一个临时居所,即棒槌窝棚。值得注意的是,棒槌窝棚可不是容易搭的,它里面还有很深的学问和门道,不然就有可能遭遇不幸……究竟参帮搭建棒槌窝棚要注意什么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从头揭秘。

山参原始森林(民国到长白山采参)(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早在东汉时期,长白山的人参就被奉为至宝,还被医圣张仲景收录在《伤寒杂病论》中,具有补虚散寒的疗效。明清时期,人参更是成为进贡皇室的珍宝,也导致其价值堪比黄金,从而也养活一大帮以采参为生的参客。到民国时期,长白山采参依然在进行,但可惜此时的人参数量早已锐减,不过物以稀为贵,人参却能卖个好价钱,让参客不会白忙活一年。

山参原始森林(民国到长白山采参)(2)

进山采参既靠经验,也看运气,有的人进山三五天就发现大货(人参),但有的人十天半个月还一无所获。不管采参要多久,参帮都会搭建一个棒槌窝棚,在采参的日子里,窝棚就是他们在山里的家。通常来说,进山采参都是5-7人的小组,每个人也都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负责带路,有的负责搭窝棚,还有的负责生火做饭,甚至有的小组还有赤脚大夫。

在搭建窝棚之前,小组的把头(领队)会先祭祀山神,点上三炷香,再放上三杯酒,有条件还可以放点水果。祭祀完毕之后,把头再圈起一块地用于搭建窝棚和休息区,并且严格要求所有的活动都不允许越过圆圈范围,这既是对山神的敬畏,也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值得注意的是,搭建窝棚的木材不能砍伐树木,要么用以往的,要么用枯萎的树干和树皮。

山参原始森林(民国到长白山采参)(3)

对把头来说,选址是对其能力最大的考验,最好的位置是靠近水源,但却不能在低洼处搭建窝棚,第一个避开的就是低洼之处,因为下大雨,有可能被水淹。但同时要避免背对山崖,如果一旦有落石和山洪就十分危险,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第二个避开的地方就是山崖。不过,还有一种最快的选址方式,即在以前有人搭建过窝棚的地方搭建窝棚,这样既有材料,也安全便捷。

山参原始森林(民国到长白山采参)(4)

在夏季的时候,长白山蚊子极多,所以窝棚一定要驱蚊,此时就可以在窝棚里挂上艾草,有条件的还可以弄点薄荷,它们都是很好的驱蚊材料。除了蚊虫之外,森林猛兽也是一大危险,比如野猪,老虎和东北豹等等,此时参帮还会在窝棚外围点上几堆火,并且还安排有人轮夜值守,这样猛兽就不敢再靠近半步。

还有一点也要格外注意,在搭建窝棚的时候要注意天气,比如在雷雨季节搭建窝棚一定要远离高大的树木,否则就有可能遭遇雷击。另外,除了雷电原因之外,还要预防有人使坏。在头几年,就发生过伤人事件,一个参帮因为没采到满意的人参,就对其他参帮怀恨在心,一个雷雨大作的晚上,将大树砍倒压坏了他们的窝棚,结果参帮的人大都受了重伤,无法进山采参。参帮第三个需要避开的地方就是高树。

山参原始森林(民国到长白山采参)(5)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除了砍树伤人之外,还有人夜晚在其他参帮的窝棚放毒蛇,或者用食物将野兽都吸引过去攻击其他参帮,但最恶毒的还有直接放火……总而言之,长白山参帮的江湖也有很深的利益瓜葛,由此也反映出采参不是个简单的差事,每挖出来一枚人参,或许就有一个人受伤,甚至是因此而丧命,所以人参的价值有一半都源于采参的危险。

山参原始森林(民国到长白山采参)(6)

现如今,长白山依然还有采参人,他们或是具有丰富经验的把头,也或是第一次进山的初客,虽然棒槌窝棚也在一年比一年的变好,生活的条件和使用的设备也都比以往更好,更高级,但是不管怎么说,事事也都要留心,才能平平安安满载而归。

参考资料:

《吉林文化简史》作者:鲍盛华,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