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个疑难点(用易经的方式为人处世2)
易经六个疑难点(用易经的方式为人处世2)关于易经的留白性所以中国哲学中,任何事,任何话,任何情况都是充满了模糊性,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之别,这个学习了易经就明白了。所以易经的三性,首先就是模糊性。阴阳太极,类似物理学中最小单位原子的构成一样,原子是我们认为最小的单位体,但实际上科学家最后发现构成原子的是两个正负粒子,而两个正负粒子一直在互相缠绕,纠缠在一起。 有阴粒子才有阳粒子,而原子就是我们认为的太极,这个和佛家的一句禅语:一花一世界一个意思,再小的物件,最后你会发现也是由两个正负粒子构成,而这两个粒子都是正负极,都是互相不停纠缠在一起的。这就是我们古人所谓的太极,太极就是一个物质,而这个物质也是由阴阳两个粒子构成,而这两个粒子代表着正负、也代表着阴阳,更代表着黑白、刚柔、聪慧与愚蠢,好与坏等等。所以,易经的道就是太极,而太极的核心是阴阳,我们每个人就是个太极,而我们身体就是由若干阴阳DNA组成,DNA本身也就是两条染色体组成
关于易经的模糊性
关于易经的模糊性而言,要讲易经的模糊性首先就得知道易经的核心是什么?易经的核心就是太极,太极的核心是一阴一阳谓之太极,太极一半是阴,代表柔弱、坏的、卑贱、黑暗、贪心、丑陋、静止等等不好的、静止的、负能量的消极的事物,也代表未来;太极的另一半为阳,代表高尚、美丽、刚强、豁达、美好、激情、阳刚,一切正能量的,积极的事物。
一阴一阳谓之太极,也谓之道,太极既是道,道既是太极,所以人生一世也是太极,也有有好的时候,也有坏的时候,好的时候蕴藏不好,不好的时候里面也有号的希望,一件事也是有有利的地方也有不利的地方,万事万物,不同角度不同立场看都是有好有坏,立场不同,好坏不同,这就是太极这就是道。
一阳一阴,统一而矛盾,阴阳是一体的存在,只有阳没有阴就构不成太极,也不成立,只有阴没有阳也不存在,也构不成事物,所以阴阳是对立统一的整体,是相互转换相互补充的。
阴阳太极,类似物理学中最小单位原子的构成一样,原子是我们认为最小的单位体,但实际上科学家最后发现构成原子的是两个正负粒子,而两个正负粒子一直在互相缠绕,纠缠在一起。 有阴粒子才有阳粒子,而原子就是我们认为的太极,这个和佛家的一句禅语:一花一世界一个意思,再小的物件,最后你会发现也是由两个正负粒子构成,而这两个粒子都是正负极,都是互相不停纠缠在一起的。这就是我们古人所谓的太极,太极就是一个物质,而这个物质也是由阴阳两个粒子构成,而这两个粒子代表着正负、也代表着阴阳,更代表着黑白、刚柔、聪慧与愚蠢,好与坏等等。
所以,易经的道就是太极,而太极的核心是阴阳,我们每个人就是个太极,而我们身体就是由若干阴阳DNA组成,DNA本身也就是两条染色体组成,而这两条染色体各种组合生成了我们身体的心、肝、脾、肺、肾等身体的一切,我们体内必须是阴阳和谐的统一的,不可能纯阴之体,也不可能纯阳之体,只能是和谐共生,人性也是如此,人性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人性是好坏一体的,不同场合,不同环境迸发出了偏阴的恶,或者偏阳的善。所以为什么我们需要法律呢?就是为了约束人性中的恶,尽量发达人性的恶,为什么我们需要文化呢,也是为了通过教化来达到放大人性中的善,也就是阳,约束人性中的恶,也就是阴,但是社会中的善恶,阴阳就是约束也不可能完全实现,纯阳或者纯阴,只能阴阳一体,阴阳共生的,因为没有坏怎么可能有善,而且有些恶是手段而非最终目的,所以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也没用绝对的阴与阳。
所以没有完全的、绝对的善于恶,也没有绝对的美好与邪恶,所以善恶都是相对的,阴阳都是相对的,根据环境,根据情况,根据人不同,阴阳也相对不同,阴阳转化都是动态平衡进行的,阴阳也是一直在进行的,所以无纯阴,也无纯阳,所以阴阳之道是模糊性的,就好比形容一个人好,一个人坏也是具有模糊性的,不同环境下,不同时间下,不同人身边,这个人的好与坏都是相对的,也是模糊性的。
所以中国哲学中,任何事,任何话,任何情况都是充满了模糊性,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之别,这个学习了易经就明白了。所以易经的三性,首先就是模糊性。
关于易经的留白性
其次,阴阳太极都是具有较大留白的,你去看太极图,阴中留白阳,阳中留黑阴,为何?因为孤阴不阳,孤阳也不阴,如果做事过满,必被反噬,所以事必求中,凡事不要做得过满,要留白,留中,不要赶尽杀绝,也不要事事做绝,这样给自己造成没有回旋余地。永远要记得,物极必反,所谓求中就是太极之道,也是太极最佳状态,也就是儒家追求的仁道,中庸之道,也是道家追求的柔弱,曲全之道。
儒家追求的是从阳至阴之道,最终实现阴阳平衡,实现太极之道。道家追求的是从阴至阳之道,走的是从小至大,从贱至高贵的道路,最终实现阴阳动态平衡之道。
凡事都是阳刚,刚强的,就会最快出现阳变阴,而凡事全是阴柔的,糜软的,也将会很快出现大乱,走向阳刚。不管阳走阴,阴走阳,都会出现动乱和动荡,所以最好的状态就是阴阳平衡,阴阳互融。阳中带阴,刚中带柔,柔中带刚,那就刚柔并济,动态平衡,才能长久,太极就是最长久的动态图。
太极阳中有阴,而阴中也有阳,而且太极图中,阳和阴相对平衡,没有阳占主导或者阴占主导,这样动态平衡,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最完美的融合平等图,这就是揭示了,一切恒久的东西一定是动态平衡的,都是阴阳互溶,阴阳互通的,也就是儒家讲的中庸,同时中庸之中有原则,有准则,这个原则就是追求平衡,追求和的大道。阴阳互动,阴阳互融,阳吃不了阴,阴也吃不了阳,相互融合,相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阳中留白于阴,阴中留白于阳,正能量的人需要邪痞的手段和身段,而负能量的人也需要一些阳刚,乐观、豁达的习性,这样才能走向更远的地方,不能全是阳,也不能全是阴,纯阳之人容易道路坎坷,犹如海瑞,于谦,萧旺之一样,一身正气,但是官场不容他,皇帝不容他。纯阴的人就是大奸臣杨国忠,大宦官刘瑾一样,这样的人也长久不了,只会阴谋诡计,自私自利,私心过重,为人处世应该像曾国藩哪样,身上一半阳,一半阴,太极之道,有君子的品性和精神,但也有小人的身段和手段,追求天下太平的大道。这样的人才能长久,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要长久就要懂得留白的意义。
关于易经的灵活性
观察太极图,观察地地球,外形都是圆形的,而内在从阴到阳,从阳到阴所有路线也都是曲线而行,世间万事物也都是圆形的,都不是直线的,说明什么?说明万事万物都是曲线美,都是灵活美,直来直去看似最快,但实际过程中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迂回走曲线才是太极之道,曲线看似慢实则快,往往常人看着最慢的曲线路线,实则才是生活中最快的直线,看似生活中的捷径,直线距离,其实是生活中最慢的,也是走的最累的,直接往往才是最难走的路,走的最慢的路,看似两点之间直线最快,可是实际生活中曲线最快,绕圈圈才是易经的真谛,曲线战略才是易经最伟大的哲学意义。
曲线也就是人生所处的灵活性处世方式,外圆内方,外曲内直,外融内坚,外小人内君子,这就是人生的真谛,有灵活性同时不失原则和初心,这就是人生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