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闳中为什么要画韩熙载的夜宴(每日读一画五代)
顾闳中为什么要画韩熙载的夜宴(每日读一画五代)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韩熙载夜宴图》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尺寸】335.5 x 28.7 cm 手卷【材质】绢本 设色《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 绢本连环长卷。以描摹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为主的场景,此图展现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为了适于案头观赏,作者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既联系又分割的画面。潜藏内容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
【名称】韩熙载夜宴图
【年代】五代
【作者】 顾闳中
【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尺寸】335.5 x 28.7 cm 手卷
【材质】绢本 设色
《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 绢本连环长卷。以描摹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为主的场景,此图展现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为了适于案头观赏,作者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既联系又分割的画面。潜藏内容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
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韩熙载夜宴图》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第一段是“听乐”,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们正在聆听弹奏琵琶的情景。画家着重地表现演奏刚开始,全场气氛凝注的一刹那。画上每一个人物的精神和视线,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结构紧凑,人物集中。但人们敛声屏气的神情中使场面显得十分宁静,从这弹奏琵琶的手上,似乎传出了美妙清脆的音符,而这音符震动着观众的耳膜,勾摄了他们的内心情感。画家对于不同的人物,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和年龄,刻划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姿态、性格和表情,显示出作者不同凡响的画艺。此段出现人物最多,计有七男五女,有的可确指其人,弹琵琶者为教坊副使李佳明之妹,李佳明离她并侧头向着她,穿红袍者为状元郎粲。另有韩的门生舒雅、宠妓弱兰和王屋山等。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第二段是“观舞”,描绘了韩熙载亲自为舞伎击鼓。气氛热烈而动荡。其中有一个和尚拱手伸着手指,似乎是刚刚鼓完掌,眼神正在注视着韩熙载击鼓的动作而没有看舞伎,露出一种尴尬的神态,完全符合这个特定人物的特定神情。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第三段是“休息”,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人物安排相对松散。韩熙载在侍女们的簇拥下躺在内室的卧榻上,一边洗手,一边和侍女们交谈着,也是整个画卷所表现的夜宴情节的一个间歇。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第四段是“清吹”,独自赏乐人物疏密有致,乐伎们的吹奏动作中,使人感到高亢、丰富的管乐和声,调动了欣赏者的情绪。描绘了女伎们吹奏管乐的情景,韩熙载换了便服盘膝坐在椅子上,正跟一个侍女说话。奏乐的女伎们排成一列,参差婀娜,各有不同的动态,统一之中显出变化,似乎画面中迷漫着清澈悦耳的音乐。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第五段是“送别”,画面描绘宴会结束,宾客们有的离去,有的依依不舍地与女伎们谈心调笑的情状,结束了整个画面。完整的一幅画卷交织着热烈而冷清、缠绵又沉郁的氛围,在醉生梦死的及时行乐中,隐含着韩熙载对生活的失望,而这种心情,反过来又加强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向往。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原迹早已佚失,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传为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被认为是存世最古的一件摹本,一说是北宋摹本,一说是南宋摹本。乾隆初此画从私家收藏转入清宫,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1921年溥仪从宫中携出变卖,后张大千购得,带到香港。20世纪50年代又从香港私家购回,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馆。
《韩熙载夜宴图》在用笔设色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韩熙载面部的胡须、眉毛勾染的非常到位,蓬松的须发好似从肌肤中生出一般。人物的衣纹组织的既严整又简练,非常利落洒脱,勾勒的用线犹如屈铁盘丝,柔中有刚。敷色上也独有匠心,在绚丽的色彩中,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人物服装的颜色用的大胆,红绿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用色不多,但却显得丰富而统一。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服装上织绣的花纹细如毫发,极其工细。所有这些都突出地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的杰出成就,使这一作品在我国古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全卷构思精密,特别是表现了节奏美,巧妙地以画屏为掩饰,使五段画面既分又连,一气呵成;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转换合成一体。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凸显画家卓绝的功底,特别是主要人物韩熙载,分别在五个画面之中出现,但每个场景的服饰、动作、表情都不尽相同,但他的形态与性格却都表现的前后一致。《韩熙载夜宴图》在用笔设色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韩熙载面部的胡须、眉毛勾染的非常到位,蓬松的须发好似从肌肤中生出一般。人物的衣纹组织的既严整又简练,非常利落洒脱,勾勒的用线犹如屈铁盘丝,柔中有刚。敷色上也独有匠心,在绚丽的色彩中,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人物服装的颜色用的大胆,红绿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用色不多,但却显得丰富而统一。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服装上织绣的花纹细如毫发,极其工细。
此幅作品具有的艺术价值,从目前来讲可谓是无可限量,从中国美术史来说:顾闳中唯一的传世名作,对于研究五代时期的人物绘画有着重要的意义;巧妙的蒙太奇构图方法以及技法上的精妙,使的作品在传统工笔重彩画中具有杰出的地位。(对于后世研究服饰等等也提供了资料)
历史意义来说,分两部分:(A反应历史上当时的史料参考;B这幅作品辗转中的历史故事。)
A:通过画作,了解五代时期官场的私人生活场景,了解那个特定时代的风貌。作品揭示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同时也从一个侧面生动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
B:《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代均被视为珍品,而且这幅画的遭遇也具有传奇色彩。据说当年宋灭南唐后,宋徽宗作为一个喜爱艺术的君主,十分喜欢这幅画,一直将其珍藏在宫中,而且经常取出来赏玩。这幅宫中藏画,清末不幸流失民间。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有四川成都来到北京城,而且带来了多年积蓄的500两黄金,准备在北京城里买一座旧王府居住。某天张大千先生信不来到古玩店,他突然眼前一亮,大吃一惊,出现在他面前的竟然是国宝级绘画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张大千先生马上表示买下此画,无奈老板要价太高。几经周折,张大千先生终于倾其所有,用原来准备买一座王府居住的黄金买下了这幅传世之作。1951年,居住在香港的张大千准备移居海外,为了防止这幅传世之作流失海外,张大千先生通过朋友秘密告知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政府,希望将这幅传世名画送回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周总理得知此事后十分重视,马上找到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等人一道研究,为了保护张大千先生避免当是台湾国民政权插手,决定派专人秘密前往香港,采用收购的方式求得此画。最后这幅国宝级作品一很低的价格被收购回来,就是现在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一幅《韩熙载夜宴图》。
【作者简介】
顾闳中(910~980),江南人,五代十国中南唐人物画家,曾任南唐画院待诏,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态,与周文矩齐名,唯一传世作品为《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绘写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夜宴。据《宣和画谱》卷七记载,此画是顾闳中奉后主之命,与周文矩、高太冲潜入韩熙载的府第,窥其放浪的夜生活,仅凭目识心记,所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