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儿静脉穿刺操作流程图示(教课书中没有告诉你的秘密)

小儿静脉穿刺操作流程图示(教课书中没有告诉你的秘密)一看:仔细观察血管是否明显,血管的走向,深浅度。血管的选择方法从解剖角度来说,小儿的头皮静脉、手足浅静脉都适合于静脉输液。对慢性疾病患儿宜由远心端选用,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或需要快速输液以及注入钙剂、50% 葡萄糖、甘露醇等药物宜选用肘部静脉和大隐静脉,一般治疗宜选头皮静脉和四肢静脉。对于婴幼儿,还可选择头皮的静脉,小儿从出生至 3 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枝循环回流,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头皮静脉适合穿刺,但不作为首选,因局部外渗后影响头发生长,甚至形成瘢痕,影响外观。不走路时,可选用足部的静脉。

小儿静脉穿刺操作流程图示(教课书中没有告诉你的秘密)(1)

静脉穿刺是护士的一项基本功,静脉通路是危重患者的生命通道。虽说静脉穿刺是一个不断熟练的过程,但如果儿科新护士从一开始就了解下面这些秘密,是否可少走一些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小儿静脉穿刺操作流程图示(教课书中没有告诉你的秘密)(2)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选择合适的部位

小儿因自身特点,穿刺相对成年人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应根据年龄、治疗目的以及小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

  • 从解剖角度来说,小儿的头皮静脉、手足浅静脉都适合于静脉输液。对慢性疾病患儿宜由远心端选用,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或需要快速输液以及注入钙剂、50% 葡萄糖、甘露醇等药物宜选用肘部静脉和大隐静脉,一般治疗宜选头皮静脉和四肢静脉。


  • 对于婴幼儿,还可选择头皮的静脉,小儿从出生至 3 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枝循环回流,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头皮静脉适合穿刺,但不作为首选,因局部外渗后影响头发生长,甚至形成瘢痕,影响外观。


  • 不走路时,可选用足部的静脉。

血管的选择方法

一看:仔细观察血管是否明显,血管的走向,深浅度。

  • 瘦的患儿多半血管较浅,肥胖的患儿血管较深,不易看见。


  • 凸出皮肤平面的血管较浅,平或略凹于皮肤平面的血管较深。


  • 静脉大多呈蓝色,动脉和皮肤颜色一样或呈浅红色,要注意鉴别。

二摸:就是凭手感、评估血管弹性。

  • 弹性好的血管,触摸感觉软,易被压瘪,触之无疼痛感。


  • 弹性差的血管,触之发硬,如条索状,不易被压瘪,有疼痛感,动脉可以摸到搏动。

选血管的技巧:

1、粗、直、微蓝、走向清晰的血管为首选,对于走向不清,若隐若现的血管尽量避免,这些血管不易固定,且易于和动脉混淆。

2、血管较细,但走向清楚,可选,这样的血管相对较固定,只要掌握进针角度和控制好进针速度,成功率相对较高。

3、粗大、滚动的血管次选。此血管对穿刺者要求较高,须牢固固定血管,避免因绷皮不紧造成血管滚动,导致穿刺失败。

4、穿刺过的血管原则上避免再用,迫不得已要用时避开穿刺点进针。

消毒剂的选用

常用的消毒剂有洗必泰、安尔碘、碘伏、碘酒、酒精。

  • 大于0.5%的洗必泰为首选,但早产儿或小于2月的婴儿应慎用,有皮肤刺激和化学烧伤的风险,因价格原因,临床使用率并不高,特别是用于外周静脉穿刺消毒。


  • 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安尔碘,具有速干,无需脱碘等优势。


  • 碘酒以酒精为溶媒,多用2%浓度,因有刺激性和造成皮肤色素沉着,为了减少碘对皮肤的刺激,常用酒精脱碘。


  • 碘伏以水为溶媒,对皮肤粘膜、伤口无刺激性,不需要酒精脱碘。


  • 酒精是抑菌剂,达不到灭菌效果,常配合碘酒脱碘使用,仅用于不能接触碘制剂的患者。

穿刺时进针手法

根据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所成角度不同分为直刺法、斜刺法和挑起进针法。

直刺法:适合于小儿头皮静脉、手背静脉及足背浅静脉。指在穿刺血管的正上方,针头与皮肤成 10~45 度角,针头斜面向上,右手持针,左手绷紧皮肤,通过皮肤将针头直接刺入静脉。优点:便于进皮,减少疼痛。

斜刺法:适合于肘部静脉、大隐静脉等粗大不易固定的血管。指在欲穿刺血管旁侧1.0~1.5 cm,针头与皮肤成 20~30 度角,将针头刺入静脉。

挑起进针法:适用于失血或脱水的患儿,因其血管充盈度差,血管扁平,甚至塌陷。该方法是将针头刺入血管内膜后,将针放平,针尖稍微挑起,使血管壁分离,使针尖的斜面滑入血管内,这时会有一种落空感,即使无回血,针也已进入血管,可等待回血或轻捏头皮针后的塑料管,加压促使回血,或接生理盐水注射器静脉推注,如推注顺利,局部无肿胀、渗出,表明已经穿刺成功。

穿刺方法及技巧

正向穿刺即向心性穿刺是常用的穿刺方法。小儿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系全身的末梢血管,也可逆向穿刺。

  • 穿刺时进针角度:头皮钢针10-15度,留置针15-30度。


  • 粗大,滚动的血管可加快速度及调整进针角度。


  • 见回血后,如血管粗直可再向前0.2毫米左右,避免针尖部分在血管外引起渗漏。


  • 对于短、细的血管则不宜再进针,以免刺穿血管。


  • 高热、脱水患儿,血容量不足,回血慢,可用5毫升注射器连头皮针,边进针边抽回血。


  • 对于水肿患儿,先把水肿部位皮肤压下去,待血管清楚了在穿刺。


  • 对于营养不良,消瘦、血管表浅的患儿宜减小进针角度;肥胖患儿,血管较深的可加大进针角度。

穿刺常需两人配合进行,助手有效固定患儿,避免摆动致穿刺失败。操作者右手持针,一次性钢针建议采用拇指食指前后持针柄,留置针翼部较长,宜上下持针柄。

需要注意的是在取下针帽时,应一手持针座,一手轻轻旋转,左右松动两下即可拔针,以免改变留置针的莱距离,降低穿刺成功率。莱距离指软管头部到针芯斜面的距离。临床上常见的穿刺时针尖变钝,或针芯进入皮肤后外套管不易进入,多半是改变了莱距离。

留置针送管的方法有两种:

1、左手固定针芯,右手送管,适用于血管走向不清楚,套管可在血管内滑行,对血管内膜损伤较小。如套管不在血管中央部位,则可能造成送困难。

2、将针芯退入软管,左手绷紧皮肤,右手将针和套管一起送入,适用于皮肤松驰,送管困难的情况。注意贴敷贴的手法,一定是无张力,从针尖到针尾轻轻抚平、塑形、固定。

小儿静脉穿刺注意事项

1、头皮静脉穿刺时,穿刺部位头发要刮干净,备皮范围大于敷贴面积。

2、四肢静脉穿刺时注意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止血带宜扎在穿刺部位上方10厘米处,时间为40-120秒,松紧以一指为宜。穿刺完切勿忘记松解止血带!

3、以穿刺点为中心,顺时针消毒。直径大于8厘米,待干后再逆时针消毒一次,完全待干后再行穿刺,避免将消毒液带入血管内。不可节省待干时间,注意消毒的面积、力度、方向、时间。穿刺时应遵循和保持无菌技术要求。

4、选择有把握的血管,避免反复穿刺刺激患儿。注意鉴别动静脉。用手触摸,动脉有波动感,误入动脉进液体后可见树枝分布状苍白,液体放开后液体不滴。

5、合理安排操作顺序。节省时间,外套管进入血管或接触液体后易变较,要即用即排。

6、有效固定,头皮针固定后,将输液管在患儿耳后加固一道 ,避免患儿转动时将针拔出。

7、不可重复用一条血管,避免渗露。穿刺失败时,可让患儿稍做休息,不宜反复多次刺激患儿。

8、一次性头皮钢针仅限单次给药,反之,常规用留置针。输液过程中要按时巡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9、妥善固定:尽可能少用制动装置;必须要用时,注意松紧适宜,以不影响观察为原则,不宜用绷带卷缠绕固定。

健康教育

患儿在输液过程常因恐惧心理而不配合操作,使穿刺成功率下降;家长在患儿生病时担忧、心疼患儿,这种情况下,易产生护患矛盾,因此应做好健康宣教。

1、穿刺后的护理至关重要的,应将注意事项一一向家长交代清楚,防止患儿用手去抓、在身体上或床上摩擦。

2、重视患儿的心理护理:以亲切的态度、温柔的语言,耐心与患儿沟通,鼓励他们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在穿刺时分散患儿注意力,穿刺成功后给予适当的表扬,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增加其荣誉感。

3、重视家属心理:应设身处地地同情体谅家属,在与患儿接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流露出关怀,多使用安慰性语言,对家属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解释。

总之,静脉输液是护士的一项基本上功,穿刺技术的提升,需要多观察、多思考、勤动手,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练就过硬的基本功。

作者单位: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