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我国最新高教机(新型高教机下线)

我国最新高教机(新型高教机下线)​虽然汉翔宣传“勇鹰”与IDF相比有80%的零件是全新的,但这基本上是换发导致的内部结构改动以及增加复合材料的应用比例所致。从“勇鹰”原型机看,之前宣传的机翼加厚、后机身加宽、主起落架位置外移等大改无一实现,除了可能导致研发成本大增之外,可能也是因为如今的汉翔已经无力对IDF实施重大气动修改了。鉴于“勇鹰”需要执行LIFT训练任务,因此该机翼下和机腹的武器挂架应该仍会保留,可用于挂载炸弹和导弹训练弹执行武器训练科目。由于缺乏火控雷达,该机只能以虚拟方式进行导弹训练,并不具备作战能力。经过十多年的扯皮后,F-CK-1 LIFT终于在2017年2月正式立项,汉翔获得66架T-5“勇鹰”高教机的订单,总价值23.4亿美元。此时“勇鹰”的单机价格已经上涨至3545万美元,远高于T-50,双发构型也将使该机服役后的操作和维护成本大幅高于单发的T-50。既然在经济上并不合算,在战斗机技术上也难以通过“

9月24日汉翔公司在建厂50周年纪念仪式上公布了“勇鹰”新高教首架原型机,该机之前名为“蓝鹊”,虽名义上是一种新型高教机,但实际上却是IDF F-CK-1双座战斗机的最新改型。

随着1984年服役的AT-3高教机和1973年服役的F-5F战斗机先导教练机(LIFT)的持续老化,对岸早在2003年就开始研究新一代高教机事宜,旨在寻求一种新型高教机来同时取代前面的两种机型,以简化装备和训练程序,降低训练成本。

我国最新高教机(新型高教机下线)(1)

在研究了采购韩国T-50“金鹰”、跟踪美国T-X项目、自行研制三条路线后,最终对岸决定采购风险最低的IDF教练机改型方案,也就是F-CK-1 LIFT。

F-CK-1 LIFT设计思路是除火控雷达和战斗系统,保留后座飞行控制装置,发动机从TFE-1042-70加力涡扇换成F124-200TW非加力涡扇,在满足高教任务的同时尽量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这种大幅简化的方式,汉翔预估F-CK-1 LIFT的单机生产成本为1600万美元,低于T-50的1900万美元。但军方对F-CK-1 LIFT是有抵触的,因为该机被简化过头,并无法像F-5F那样在战时披挂上阵。

我国最新高教机(新型高教机下线)(2)

经过十多年的扯皮后,F-CK-1 LIFT终于在2017年2月正式立项,汉翔获得66架T-5“勇鹰”高教机的订单,总价值23.4亿美元。此时“勇鹰”的单机价格已经上涨至3545万美元,远高于T-50,双发构型也将使该机服役后的操作和维护成本大幅高于单发的T-50。

既然在经济上并不合算,在战斗机技术上也难以通过“猴版”IDF获得进一步提高,就连军方也不是很待见该机,那么推动“勇鹰”继续前进的唯一动力就是所谓的“国机国造”政策了,受益者只有游说能量极大的汉翔公司。

我国最新高教机(新型高教机下线)(3)

从“勇鹰”缩比模型看,该机在气动外形上没有进行任何调整,只是取消了翼尖导弹滑轨,改为向上弯曲的新翼尖,起到翼梢小翼降低涡流诱导阻力的作用。由于更换了非加力发动机,所以“勇鹰”尾部取消了外露的收敛-扩张超音速尾喷管,改为把F124尾喷管包住的固定式整流罩。

鉴于“勇鹰”需要执行LIFT训练任务,因此该机翼下和机腹的武器挂架应该仍会保留,可用于挂载炸弹和导弹训练弹执行武器训练科目。由于缺乏火控雷达,该机只能以虚拟方式进行导弹训练,并不具备作战能力。

我国最新高教机(新型高教机下线)(4)

​虽然汉翔宣传“勇鹰”与IDF相比有80%的零件是全新的,但这基本上是换发导致的内部结构改动以及增加复合材料的应用比例所致。从“勇鹰”原型机看,之前宣传的机翼加厚、后机身加宽、主起落架位置外移等大改无一实现,除了可能导致研发成本大增之外,可能也是因为如今的汉翔已经无力对IDF实施重大气动修改了。

作者:阿姆斯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