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过了端午节新鲜的艾草(艾草粽叶俏销端午味道浓了)

过了端午节新鲜的艾草(艾草粽叶俏销端午味道浓了)刘士友的蔬菜摊位于二楼电梯口第一家,摆放着20多捆艾草叶。他告诉记者,最近几天早晨,他去八卦洲进货的时候都会顺带进一些艾草,每天能卖出40多份,2元一把、5元三把。而隔壁摊位摊主刘建,最近每天从天印山农贸市场采购蔬菜的同时,会购入一些粽叶,每天能卖出20余斤。来市集购买艾草的并非只有老年人,在市集二楼,记者遇到了正在摊位前挑选艾草的“90后”沈佳小夫妻俩。沈佳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人都是直接买粽子,小时候端午节家里老人会自己包粽子,从小她外婆的肉馅粽子就是一绝。当时,她常跟着外婆去大校场附近的外秦淮河河滩边,采摘新鲜的芦苇叶,回家后洗净煮沸,再用凉水浸泡晾干,用于包粽子。走红市集,南京城端午节味浓6月2日中午,在秦淮区科巷新市集附近,不少市民均手持艾草走出市场。在该市集二楼,除了新鲜的蔬菜,门口还有摆放成“小山”式的艾草垛。用皮筋捆起来的粽叶从刚浸满水的盆里拿出,也整齐堆放在摊位上……隔着口罩

过了端午节新鲜的艾草(艾草粽叶俏销端午味道浓了)(1)

昨天,市民在尚书巷菜场选购艾草。端午节到来,艾草集中上市热销,人们把艾草插于门楣或悬于堂中作为过端午节的重要节庆习俗之一。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田诗雨 朱旖旎

“又到一年端午时,碧艾香蒲处处忙。”端午节,南京人都有这样的习俗,在家门口挂艾草、菖蒲。端午节前夕,大街小巷弥漫着浓浓的端午味道,昨天,记者走访科巷新市集、八卦洲上坝村,了解艾草、粽叶的种植和销售情况。

走红市集,南京城端午节味浓

6月2日中午,在秦淮区科巷新市集附近,不少市民均手持艾草走出市场。在该市集二楼,除了新鲜的蔬菜,门口还有摆放成“小山”式的艾草垛。用皮筋捆起来的粽叶从刚浸满水的盆里拿出,也整齐堆放在摊位上……隔着口罩,也能闻到清新的艾草、粽叶味。

今年63岁的胡勇是“老南京”,家住五老村附近,当天他和老伴一起逛完菜场,小推车上正放着一把艾草。“前几天家门口已经挂上了,今天买的这个放在家里头。”胡勇笑着告诉记者,每年端午节,家门口都要挂上艾草,家里人还会包白粽,蘸白糖,这就是南京人的端午氛围。

来市集购买艾草的并非只有老年人,在市集二楼,记者遇到了正在摊位前挑选艾草的“90后”沈佳小夫妻俩。沈佳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人都是直接买粽子,小时候端午节家里老人会自己包粽子,从小她外婆的肉馅粽子就是一绝。当时,她常跟着外婆去大校场附近的外秦淮河河滩边,采摘新鲜的芦苇叶,回家后洗净煮沸,再用凉水浸泡晾干,用于包粽子。

刘士友的蔬菜摊位于二楼电梯口第一家,摆放着20多捆艾草叶。他告诉记者,最近几天早晨,他去八卦洲进货的时候都会顺带进一些艾草,每天能卖出40多份,2元一把、5元三把。而隔壁摊位摊主刘建,最近每天从天印山农贸市场采购蔬菜的同时,会购入一些粽叶,每天能卖出20余斤。

种植便捷,八卦洲村民收割艾草忙

在栖霞区八卦洲街道,不少村民通过家庭种植,将艾草、菖蒲等端午节民俗产品供应到南京的各个市场。6月2日,记者来到八卦洲街道上坝村村民古国强家,刚进院子,便能闻到一阵艾草的清香,目光所及,鲜嫩的艾草长势喜人。

古国强弯着腰、戴着帽子和手套,忙着收割艾草,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流到了下巴,他也顾不上擦。“我家门前门后七八平方米空地,产出了千余株艾草,能卖大几百元钱!”

古国强说,自己种艾草,只是因为有一年端午节他没来得及去买。2019年秋天,他在家门前门后的闲余空地上种下艾草,之后每年端午节前夕,他都会为这个“增收草”忙活好几天。“艾草很好打理,不用施肥,你只要浇浇水,再用白醋、小苏打混合热水自制环保药水除虫就行。而且第一年种下去之后,后面就不用再种了,每年秋天它都会发芽,第二年端午节前就可以收割!不需要很复杂的技术,家家都能种!”

专业管理,“增收草”鼓起居民“钱袋子”

记者了解到,在八卦洲,像古国强这样自种艾草的村民不止一家,那村民们种植的艾草又如何销售呢?

当天上午,正在忙着分拣、包扎、打包艾草的志愿者告诉记者,街道的“小阿姨巾帼志愿者”团队通过由妇联发起的微创投项目——慧思女性创业平台进行宣传,并以优惠价格销售本地种植的艾草。

“跟芦蒿相比,艾草种植成本更低、繁殖速度也快,而且是越长越密,经济效益也逐年增加。”八卦洲街道慧思女性创业协会负责人王丽琴介绍,每到端午节前夕,她和“小阿姨巾帼志愿者”都格外忙碌,既要盯着家家户户庭院里的艾草生长,督促村民做好管理,又要对接企业,组织人员收割运输,“就这两三天时间,我们差不多售出了6000多把艾草!村民们投入精力不大,就能多一项收入,当然很高兴。”

据悉,八卦洲街道以庭院经济建设推动美丽庭院发展,将庭院经济发展与乡村环境整治相结合,让杂草丛生、坑洼不平的农家小院,变成瓜果飘香、绿色满园的生态院落。如今,有了专业团队的管理,这个“增收草”也让更多的村民“钱袋子”鼓了起来。

来源: 南京日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