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当代价值(王礼维面向2035我们需厚植什么样的育人土壤)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当代价值(王礼维面向2035我们需厚植什么样的育人土壤)我校构建的“兼容教育”特色课程体系,以“博学”“博闻”“博爱”“博众”划分为四大课程模块,设计实施了9个系列、46个主题的校本课程,开设了200多门、3000多个学生参与的特长选修课,提供了丰富多样、选择性强的教育资源。我们努力实现人人有选修、个个有特长、班班有特色,帮助师生获得成就体验,实现自身基础上的进步和最优发展。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有一个经典言论:“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军人、律师,抑或是乞丐、盗贼。”他所强调的正是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的育人和农民种庄稼是同一个道理。每种植物的生长都需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中国的主要土壤类型有15种,不同土壤的酸碱度、孔隙度、软硬度,以及包含的矿物质和有机成分都不同,所适合的植物便不同。我校创办于2002年,奠基
(本文首发于《学校品牌管理》2019年6月刊,“品牌论坛”栏目,作者王礼维,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学实验校校长)
2019年春节刚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围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提出构建开放融合的现代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则是加快推进2035目标的行动铺垫。两个文件远近结合,各有分工和侧重,共同构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行动方案。
2035十大战略任务的第二条是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第六条是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要求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二条、第六条和第八条,都专门提到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育技术和方式的创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来促进教育资源、教育教学模式等各个方面的创新。”这表明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已从“物”的投资转向了对“人”的投资。
实际上,“教育现代化2035”所有目标的实现都需通过深层次和全方位的改革。而这当中,最困难的就是人才培养,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因为教育的本体是人,教育质量的本质是人的成长。人是教育的根和本,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精准对接2035宏伟目标的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我校创办于2002年,奠基者是林浩先生等一批具有教育情怀的为明人,办学初始定位就是国际化和现代化,培养目标是“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教育现代化2035”的颁布,进一步坚定了为明人的育人信念,鼓舞了大家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面向2035,我们的思考
要达成2035育人目标,什么最重要呢?毫无疑问是课程。课程是育人的土壤,不同的课程培养不同的人,有什么课程就培养什么人。不同的课程设置和成分调配,就是不同的生态环境。因此课程,尤其是课程成分的设置极为重要,必须科学而谨慎的对待。合理配置人才成长需要的各种“元素”,通过厚植育人的土壤达到育人目的,这应是当前对接“教育现代化2035”的最佳选择。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有一个经典言论:“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军人、律师,抑或是乞丐、盗贼。”他所强调的正是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的育人和农民种庄稼是同一个道理。每种植物的生长都需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中国的主要土壤类型有15种,不同土壤的酸碱度、孔隙度、软硬度,以及包含的矿物质和有机成分都不同,所适合的植物便不同。
我校构建的“兼容教育”特色课程体系,以“博学”“博闻”“博爱”“博众”划分为四大课程模块,设计实施了9个系列、46个主题的校本课程,开设了200多门、3000多个学生参与的特长选修课,提供了丰富多样、选择性强的教育资源。我们努力实现人人有选修、个个有特长、班班有特色,帮助师生获得成就体验,实现自身基础上的进步和最优发展。
面向2035,我们的行动
我们学习对照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该文件对广州的定位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了与教育现代化2035创新型人才无缝对接,我们盘点了自己的“坛坛罐罐”(课程资源),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采取一个重大行动:对小学、初中、国际部的班型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其一是,在原来的元培班级中增加了“双优”和“双语”两个班型(凸显“创新创造型人才从娃娃抓起”的意图);其二是开设“思维数学”“科创实验”“剑桥 摩贝英语”系列课程。“思维数学”课程,实施分层教学和模块授课,强化思维训练,发展思维能力。科技创新实验课程,主要以智能机器人python 理化实验社团的形式,全方位学习机器人编程。“剑桥 摩贝英语”即剑桥国际英语和Mobymax学科英语英文分级阅读,这属于英语的升级,包括交际英语、分级阅读、学术写作以及3rd外语能力测评,简称英语提升“1 3”,“1”指国家英语的中考强化,“3”指听说、读、写、文化素养。这些饱含科技和思维元素的“土壤”不但能为孩子成长和发育提供支撑能力,还能为其提供所需的“水”“肥”“气”“热”等肥力。可以说,所有调整都是基于国际化现代化必备元素和基础上而采取的措施。我们相信,持续坚持,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功在未来。
当前,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历史节点呢?从全球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和兴起,重大科技创新正在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重塑教育形态,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现代化2035”是一个让人无限憧憬的美好蓝图。
2035长什么样呢?2035的教学,是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能与智能机器人互动、与同伴互动、与引领者互动,学习热情和个人潜能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2035的课堂,AR技术、语音翻译、机器人咨询、智慧课堂教学交互软件、学生行为智能分析系统、数字化多功能黑板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2035的老师,角色发生了颠覆性革命性变化,彻底退居到第二线,转变成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和组织者,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 ……。
这一切都是全国一千多万教育人所共同期待的。
中国教育现代化正在实现从“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型,教育现代化也在影响和引领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现代化,为世界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的现代化。这是一个艰巨和伟大的系统工程,坐着等待实现不了现代化,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了解更多教育经验、好学校、特色学校、品牌学校,请关注学校品牌管理(微信ID:xxpp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