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人类是不是得了绦虫(4.95米长绦虫上热搜)
如何判断人类是不是得了绦虫(4.95米长绦虫上热搜)这名患者为什么4.95米长的牛带绦虫钻出人体后依然会在地上蠕动专家初步判断这是牛带绦虫的孕节片经过治疗,患者排出一条
近日,一则#女子体内排出4.95米长绦虫#的新闻上了热搜。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表示,他们最近接收的一名女性患者,经常有白色绦虫从体内钻出,让患者十分恐慌。
从当时录制的视频可以看见
白色的绦虫只有几厘米长
钻出人体后依然会在地上蠕动
专家初步判断这是牛带绦虫的孕节片
经过治疗,患者排出一条
4.95米长的牛带绦虫
这名患者为什么
会感染上牛带绦虫呢?
原来,她有长期食用生食制品的习惯
且生食种类繁多
有网友表示,这名女性患者是“长期食用生食制品”才患病的,偶尔吃几次是没有事的!
千万不要抱有这样的侥幸心理。
2020年,深圳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来了一家3口,他们先后出现了发热、腹痛、腹胀、乏力、食欲下降、干咳等症状。
在医院检查发现,3人的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经过寄生虫抗体、CT等检查,他们都被诊断为“肺吸虫病”。
细问才知道,这家人品尝了当年的“头啖蟹”,而且是味道最鲜的醉蟹。
1个月后病发,一家人都进了医院。
如果就医不及时,寄生虫便会侵犯大脑引起脑疝,有可能连命都保不住。无独有偶,2016年湖南有一名儿童也是因为生吃了带有肺吸虫卵的螃蟹而患病。
2016年湖南男童洋洋突生怪病,就连走路都变得很困难。在父母的带领下,洋洋前往医院检查,谁知结果令人心惊。
医生通过X光诊断发现,洋洋的体内长满了寄生虫,这些寄生虫保守估计有5000条之多,其中一部分已经入侵身体器官。
医生表示,洋洋体内是一种名为肺吸虫的寄生虫,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到处游走“四处为家”,还会以人体组织为食。而洋洋感染这种可怕寄生虫的原因就是生吃了带有肺吸虫卵的螃蟹所致。
给孩子吃东西,真的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一不注意寄生虫可能就被吃进肚子了!尤其是下面这些食物!
“醉虾”“醉蟹”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肥”,眼看又到了一年一度吃蟹的最好季节。
所谓“醉虾”“醉蟹”,实际上就是生吃虾蟹,虽然味道鲜美,但虾蟹体内寄生着大量肺吸虫!
很多人认为醉虾、醉蟹虽未煮熟,但经过酒精的浸泡“杀毒”已经很安全了。其实,饮用酒并不能完全杀死肺吸虫的虫卵或幼虫。
肺吸虫图片
如果吃了没煮熟的虾和蟹,肺吸虫就有可能进入人体内,寄生在肺部,轻则引起咳嗽、咯血,重则侵入脑部和其他器官!
如果就医不及时,肺吸虫还会侵犯大脑引起脑疝,甚至有可能出现致死的情况。
生鱼片、刺身
很多家长认为,多吃鱼孩子聪明,就会经常带孩子去日料店吃生鱼片、刺身,实际上,生鱼片和刺身就是将未加工的海鱼鱼片蘸上海鲜酱油和芥末后生吃。
有一种说法是,海水鱼生活在海水中,海水渗透压与人体不同,所以一般海洋的寄生虫很难感染人体。
这其实是不对的,异尖线虫是一种专门寄生于海洋动物身上的寄生虫。当人吃了被异尖线虫感染的三文鱼或金枪鱼等海洋生物时,就有可能会感染异尖线虫。
在危害人体健康的海鲜寄生虫中,异尖线虫最为出名,被它污染的海鲜种类也很多,生鱼片爱好者最爱的三文鱼、金枪鱼都会被它污染。
异尖线虫图片
当给娃吃了被污染的海鱼之后,异尖线虫的幼虫就有可能进入孩子的身体并能够长期存在于体内,引起腹痛以及强烈的过敏反应,甚至穿破肠壁在腹腔内形成脓肿。
有些人就要问了,那吃河鱼刺身可以不?
答案也是不行。吃淡水鱼的生鱼片,很可能会感染肝吸虫病!它会寄宿在肝内胆小管,引起胆管炎、胆结石、肝硬化,甚至有可能演变为肝癌!
我国已证实可作为肝吸虫中间宿主的有鲤鱼、草鱼、鳊鱼、大头鱼、土鲮鱼、麦穗鱼等68种。
田螺
对孩子来说,田螺不仅美味还好玩,很多孩子吃完螺肉都会把壳收集起来。其实,孩子要少吃田螺。
很少有人知道,田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宿主,由于田螺外壳坚硬,所以寄生在里边的寄生虫很难被杀死。
广州管圆线虫图片
广州管圆线虫进入人体后会在人体各个器官间游走,侵袭人的中枢神经、肺部、眼部等,造成脑膜炎、视力损伤甚至失明。
生食田螺或者未彻底煮熟的田螺,都极容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
火锅涮肉
很多小朋友跟着吃货父母大快朵颐,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涮火锅的快乐,薄薄的牛肉卷、鲜嫩肥美的五花肉,在锅里滚一圈儿蘸上料汁就可以入口了,满口都是吃货的快乐~~
但要注意的是,吃火锅涮肉一定要彻底煮熟,尤其是孩子,更要吃熟食!
为了追求鲜嫩口感而吃未煮熟的生肉(尤其是猪肉和牛肉),极有可能感染绦虫!
读到这里好多家长要开始焦虑了,怎么啥都不能吃呢?那还能吃啥?
其实不是!我们的重点是
不要生吃!
不要生吃!
不要生吃!
不管是什么食物,把它做熟了吃基本没啥大问题,尤其给孩子吃的东西,更要煮熟再吃!
平时也不要给孩子喝生水,家里的砧板抹布之类的最好分开使用,生肉熟肉分开切,做到专板专用、专布专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种类和吃法越来越多,但一定要警惕“病从口入”,关注孩子的饮食就是呵护孩子的健康~
本文来自“首都教育(ID:bje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