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人类极限(畅想人类未来极限)
真正的人类极限(畅想人类未来极限)本文内容转自百家号-第一财经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大卫·格罗斯(David Gross)表示:“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科研的比重是有所下降的,但是中国对于好奇心驱动的知识的投入却在增长。”格罗斯指出,科学的繁荣需要更加透明、移动移动化、全球协作和人才的自由流动才能实现。2016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强调,应该加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联系。大隅良典表示:“现在的科研仍然是偏应用的居多,我们应该鼓励更多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科学研究,并帮助年轻的科学家来实现梦想。”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人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介绍道:“生物医学近年来在成果转化方面的发展非常快,以色列的大学有很强的知识产权机构,研发都会考虑到科学家的工作成果的分配,因此科学家的动力是非常大的,研发是比较平衡,也欢迎全球的风投参与其中。”2019年沃伦·阿
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最重磅的活动——“莫比乌斯”论坛(全球科学家未来论坛),于今天上午9时正式开启。与会的全体顶尖科学家巅峰对话、未来畅想、联合倡议,70 位 WLA顶尖科学家精炼阐述,近 200 位全球科学家的思想火花激情碰撞,纵论科学发展与人类命运的紧密关系,探讨科技的巅峰与未来的极限。
“莫比乌斯”取名源自“莫比乌斯带”,近200年前,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Mobius)和约翰·李斯丁发现,如果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这种纸带被称为“莫比乌斯带”(也就是说,它的曲面从两个减少到只有一个)。除此之外,莫比乌斯带是数学符号“∞”的创意来源,意味着无穷大并无限循环,以此为核心命名论坛,代表当今人类最高智慧的世界顶尖科学家们携手共同探索世界科学的巅峰、科技发明的前沿、人类未来的极限。
2016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强调,应该加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联系。大隅良典表示:“现在的科研仍然是偏应用的居多,我们应该鼓励更多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科学研究,并帮助年轻的科学家来实现梦想。”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人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介绍道:“生物医学近年来在成果转化方面的发展非常快,以色列的大学有很强的知识产权机构,研发都会考虑到科学家的工作成果的分配,因此科学家的动力是非常大的,研发是比较平衡,也欢迎全球的风投参与其中。”
2019年沃伦·阿尔珀特奖得主吉罗·麦森伯克提出:“不应该阻碍对无用知识的追求。”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诺贝尔奖得主的认同。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大卫·格罗斯(David Gross)表示:“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科研的比重是有所下降的,但是中国对于好奇心驱动的知识的投入却在增长。”格罗斯指出,科学的繁荣需要更加透明、移动移动化、全球协作和人才的自由流动才能实现。
本文内容转自百家号-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