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局中局最后出现的瓷器(古董局中局藏着的宝贝现实中到底存不存在)
古董局中局最后出现的瓷器(古董局中局藏着的宝贝现实中到底存不存在)小编2018年4月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所拍小编2018年4月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所拍小编2018年4月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所拍小编2018年4月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所拍小编2018年4月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所拍
最近刷了古董局中局,第32集许愿去见魏大勋的时候,拿出了一件青花大瓶,电视剧里说是罐,我觉得有点不甚准确,第一眼看见这瓶我是激灵一下,为啥,因为这个器型这个图案的青花大瓶世间罕见,2018年去伦敦的时候,在大英博物馆95号厅里见到过,印象十分深刻。
这个95号厅被称为中国瓷器厅,说起这个厅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大维德爵士。
大维德爵士与中国瓷器可以说是有着不解之缘。二几年的时候,他不仅为故宫修缮捐过钱,做过顾问,还从盐业银行买入了末代皇帝溥仪典当的清室珍宝,这里边就有我们常说却不常见的汝窑7件,要知道汝窑传世不足百件;1935年,大维德还策划了伦敦国际中国艺术展览会,其中有735件故宫博物院所藏宫廷文物精品,为了保证这些瓷器的安全,甚至动用自己的资源请英格兰海军巡洋舰保驾护航。
就是这样一个拥有世界上最精彩、最具影响力的私人中国陶瓷收藏家,在最辉煌之际将之悉数捐赠给大英博物馆。但是他的个人生活却鲜为人知,直至2009年,大维德爵士所藏中国陶瓷正式在大英博物馆新辟的专门展厅中永久展出,他的传奇人生、曲折的收藏经历,才随着展柜中熠熠放光的艺术珍品,开始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小编2018年4月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所拍
小编2018年4月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所拍
小编2018年4月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所拍
小编2018年4月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所拍
小编2018年4月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所拍
小编2018年4月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所拍
介绍完了拥有者,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件大瓶到底有何妙处。
宝冠之星 大维德瓶
进展厅第一眼便能看到人称“大维德瓶”的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小编2018年4月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所拍
小编2018年4月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所拍
小编2018年4月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所拍
这对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的造型源于青铜器。它们不仅是大维德爵士珍藏中最著名的藏品,也是举世闻名的杰作,被学者昵称为“大维德瓶”。这对青花瓶高达63.6厘米,造型修长挺拔,青花发色苍翠明艳,瓶身划分为平行的九条带状区域,在每一区均以釉下青花的技法绘制了一共八种不同主题的图案,自上而下分别为:缠枝扁菊、蕉叶、飞凤灵芝、缠枝莲、四爪云龙、海涛(共两层)、缠枝牡丹、覆莲杂宝,堪称元代青花瓷纹样大全。
这对瓶子的重要之处在于其中一件的颈部记有六十二字铭文: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德教里荊塘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捨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殿胡淨一元帥打供。
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带纪年款的元青花作品。铭文记载了玉山县的信士张文进,为了祈求家人的平安,向星源(今婺源县,景德镇东南120公里处)的一座道观,敬献了这对花瓶和一件香炉(香炉至今下落不明),落款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 年)。这段铭文使得这对瓶子成为中国最早的青花瓷的断代标准器,也正是这对大瓶的研究,明确了青花瓷器创烧于元代,并且证明青花瓷器的制作在1351年就已经相当成熟了。
“大维德瓶”的身世来历充满了传奇色彩。20世纪20年代,旅英华裔古玩商吴赉熙带着一对罕见的青花云龙象耳瓶来到北京琉璃厂,请当时古玩行的专家高手掌眼并打算出售。这对瓷瓶据称原供奉于北京智化寺,遗憾的是这对珍贵的文物被当时几乎所有的“高手”认为是赝品而拒之门外。
这对大瓶在海外的流传情况也非常完整。在运到英国之后,最初的收藏者是蒙斯图沃德·鄂芬斯东。1927年他将其中一只转售给大维德,另一件转售给查尔斯·罗素,后大维德于1935年从伦敦苏富比举办的罗素藏品的拍卖会上以360英镑的价格购得。从此,二瓶重新复合,遂成连璧。
辗转流传,一如人的命运,最终尘埃落定,留在了大英博物馆中,接受四海八荒的瞻仰。这对堪称伟大的元青花大瓶,不愧是大维德爵士珍藏中的宝冠之星。
说完了这个元青花大瓶,再来看看《古董局中局》里的其他天价文物都到哪儿去了?
父辛爵
这是在剧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剧里描述父辛爵仅存三件,实际上现存于世只有2件。一件是藏于山东省桓台博物馆的商代父辛爵,一件是藏于陕西周原博物馆的西周时期的父辛爵。都是国家登记在案的,也是无价之宝了吧!
爵是商周时期王公大臣用来饮酒的容器,也在祭祀的时候出现,平民百姓是用不起的。而父辛这个人物在当时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有人想送父辛礼物,投其所好定制了一尊父辛爵送给他,为了衬托出父辛的地位,还在爵上雕刻了类似于祝福语的图案和文字。
元青花大罐
目前存世元青花人物故事大罐除原书中提到的5件,还有三件,一般合称为八大罐。
剧中出现的是在与郑家斗口时的元青花大罐“钟馗嫁妹图”。现实中拍卖最贵的青花大罐是“鬼谷子下山图”,2005年7月12日在佳士得(伦敦)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1568.8万英镑,按照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约2.3亿,拍出了目前中国瓷器的最高价格。拥有此罐的就是全球顶级古董藏家埃斯凯纳齐。另外提到的“锦香亭罐被台湾王定乾先生在2005年佳士得拍卖会上以4716万港元拍下。
如今八大罐的现状如下:
东京出光美术馆藏“昭君出塞罐“(高28.4cm)
罐腹绘九个人物,七匹乘骑(别的两骑当隐在山石后边)。九个人物中有男有,有老有少,或骑在立刻,或摇鞭步行。立刻驮着弓弢、行囊。观人物容颜、服饰有不同。其间骑在一匹白马之上,怀有琵琶,梳高髻的汉装女子是王昭君,前后各有一胡服女子随行。六名男人中,有的头戴貂冠,髡发驾鹰,着胡服;有的戴毡笠,着汉装。当是迎亲的匈奴使节和汉朝送亲的官员。
裴格瑟斯基金会藏“三顾茅庐罐”(高27.6cm)
罐腹的一侧,诸葛孔明头包软巾,身穿长袍,坐在苍松下的山石之上。头梳双髻的童子手捧书匧侍立一旁,左前方一双髻童子正倾身禀告。画面的另一侧,有一枝繁叶茂的垂柳。树下刘玄德戴交脚幞头,着长袍,躬身拜谒。关云长和张翼德在一边交头接耳。诸葛亮的高逸洒脱,刘备的求贤若渴,以及关、张二人的着急烦躁刻划得酣畅淋漓。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保藏有同一题材的青花带盖梅瓶,画面有所改变。诸葛孔明箕坐在茅屋之内,正在悠闲地观书,茅屋旁植松柏、篱笆,一名头梳双髻的童子挥彗打扫院子。另一边是刘、关、张三兄弟。刘备居前,躬身施礼。
安宅美术馆旧藏“周亚夫屯兵细柳营罐“(高27.7cm)
周亚夫是西汉名将,从前平定过吴楚暴乱,官封条侯,治军极端严厉。在他屯兵细柳营时,马不离鞍,士不卸甲,随时准备战役。一次,汉景帝路过,想进兵营看一看。守门的军士通知汉景帝,没有周亚夫的指令,不得开门,即便皇帝来访也不例外。汉景帝对周亚夫治军极为欣赏。这个纹饰的典型画面为:一面是周亚夫独坐大帐,周围站着持剑的军士和打“周亚夫”号旗的士卒;在另一个画面上,汉景帝和侍从正被挡在营门外等候开门。
美国波士顿馆藏“尉迟恭单骑救主罐”(高27.8cm)
波士顿馆藏
广西出土
元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表现的是尉迟恭单鞭救秦王的故事:话说隋朝末年,李世民率部攻击洛阳城王世充,王世充派帐下榜首大将——单雄信出任先锋,两军交兵僵持不下,李世民带了十几个人去探敌营,不料被单雄信观察先机,生生被他500兵将围困,李世民见情况不对,命部下一同逃去榆树林,就在危急关头,黑门神“尉迟恭”单鞭杀到,才把李世民救出重围。
美国波士顿馆藏的器物画面一侧单雄信双手持矛,纵马前冲。另一侧有身着团花锦袍,骑在立刻的秦王李世民和手持钢鞭的尉迟恭。两人并辔而行。李世民头微侧转,尉迟恭左手点拨,两人似在交谈。尉迟恭死后,一卒双手擎旗。大旗上直书“唐太宗”三字。
同一题材的青花盖罐,广西横山也出土了一件。1980年出土于广西横县“四官岭”,被丢弃在角落达7年,1987年,一名农艺师偶然发现了这个宝贝,把它捡回家,用来养花和装种子,1989年,文物专家确认了“图罐”的国宝身份;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相比较而言,广西出土的瓷盖罐上所绘,少擎旗武士而多一战胜的唐将。
亚洲一私人收藏家藏的“西厢记焚香罐”(高28cm)
画面正中,几上设一香炉,周围一女子躬身祭拜。两侧衬以雕栏、假山、花树,体现的应为《西厢记》中崔莺莺“焚香拜月”的一幕。
万野美术馆藏“百花亭罐”(高26.7cm)
题材取于元代无名氏所著《逞风流王焕百花亭》,风流书生王焕清明前往百花亭游春,途中对名妓——贺怜怜一见钟情,在卖查梨条小贩的帮助下,两人终于到了一起。
台湾王定乾先生拍得的“锦香亭罐”
元青花“锦香亭”图罐。所绘场景出自元代著名作家王仲文的《孟月梅写恨锦香亭》,故事叙说了唐玄宗时期才子佳人与孟月梅浪漫而弯曲的爱情故事。蒙元帝国控制下的元代,前后缺乏百于年,时刻时间短,但它却在我国陶瓷历史上留下了浓黑重彩的一笔,尤其是元青花瓷,更是璀璨夺目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这件元代“锦香亭罐”造型正经,青花色泽浓艳,描绘的亭台、花草、人物都绘声绘色,布局疏密有致,是元青花瓷中难得一见的珍品。
2005年在佳士得拍卖会上,台湾王定乾先生以4716万港元拍下"锦香亭罐",后落户在仙妮蕾德董事长陈得福在美国开设的陈氏博物馆。
英国古董商埃斯肯纳兹先生拍得的“鬼谷子下山图罐”
此罐运用进口钴料绘出的青花纹饰共分四层,第一层颈部:饰水波纹;第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第三层腹部:为“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第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主题画面描绘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一再恳求下,容许下山解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车中,身体轻轻前倾,神态自若,超凡如仙,表现出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态。车前两个步卒手持长矛开道,一位青年将军英姿勃发,纵马而行,手擎战旗,上书“鬼谷”二字,苏代骑马殿后。一行人与山色树石构成了一幅壮观而又美丽的山水人物画卷。整个青花纹饰呈色淡雅,画面丰满,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浑然一体。人物描写流通自然,神韵十足,山石皴染淋漓尽致,笔笔精到,非常完美,正如孙瀛洲先生所说的:“元代瓷器‘精者颇精’”。
唐代海兽葡萄镜
这宝镜在剧中被一分为二,刻有宝志二字。宝志是南朝高僧,据说皇帝要给他画像时,他问是画人像还是法相,并划开自己的脸,露出12张不同面孔的观音法相。
海兽葡萄镜,亦称“瑞兽葡萄镜”“海马葡萄镜”“天马葡萄镜”“鸾兽葡萄镜”。铜镜上所刻画的兽形图案,形象不一,姿态各异,统称“海兽”。据考证,海兽其实就是古代的狮子。
海兽葡萄镜主要流行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其形制主要为圆形,少量呈方形、菱花形。镜背纹饰系高浮雕,主题图案以葡萄和海兽组成,北京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一块“海马葡萄镜”。其直径为12.1厘米,厚0.9厘米,重580克。相比上面两件文物,海兽葡萄镜存世较多。因此在拍场上并不少见,2012年,在北京翰海拍卖公司,一件唐代海兽葡萄镜,拍出了1495万的天价!
唐 海兽葡萄镜 北京翰海 2012年 14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