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侠客行是什么意思(李白侠客行里千里不留行)
李白侠客行是什么意思(李白侠客行里千里不留行)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李白的《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诗仙李白的这首诗比较长,能一字不差背下来的人不多。不同于他其他的脍炙人口的诗句,这首诗有点生涩难懂,有些字也比较生僻,不是常见字。
李白
那么这首《侠客行》写的是什么典故呢?
其实就是成语“纸上谈兵”的来历!讲的是战国末期,秦、赵两国之间发生的战争背景,游侠刺客的事迹。没有特定专指哪位刺客,比如专诸刺王潦,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等。
诗中有四句非常有名,几乎人人都能张口就来,那就是: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一生潇洒自如,风光无限,他的诗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多是写景抒情,唯独这首诗充满潇潇肃杀之气,凌厉无比。尤其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令人不寒而栗,浑身颤抖。
腰间悬剑的李白
对比“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名句,这首《侠客行》透露着悲愤、孤傲和杀气。与他其他的诗句截然不同。
李白为何会写出这样的诗呢?
其实也不奇怪。李白本身就是剑客,武功高强,他崇拜武艺超群的侠客,在情理之中。当年他还打算拜大唐剑圣裴旻为师,学习高超的剑术,但未果,留下遗憾。
整日饮酒作乐的李白
那么,诗中的“千里不留行”中的“行”,读hang还是读xing呢?
以前,我一直读“háng”,意即“一行、一列”。其实是错误的,应该读“xíng”,指行人。意思是侠客在10步之内就要杀掉一人,千里之内不见行人,不留活口。
那剑客就好歹不分,见人就杀吗?当然也不是,这里只是比喻、夸张的手法。
杜甫
李白的这首诗,杀气太重,看得人提心吊胆。艺术价值大打折扣。李白是剑客,崇尚侠客的行侠仗义,快意恩仇,这无可厚非。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显然太过杀戮,不宜提倡。如此看来,大诗仙李白也是意气风发、性情中人。
其实,李白喜欢剑,这是确定无疑的,他的诗中有131首提到了剑,提到了“杀”和“斩”,比如“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等。
李白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二者对比,还是杜甫接地气,实在,他的诗现实意义更大,艺术价值更高。杜甫是用诗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替穷苦老百姓发声,控诉吃人的封建王朝制度。而李白吃喝玩乐,游山玩水,不务正业,走到哪都由粉丝买单。就连死,他也是醉酒后跳河捞月而溺死。杜甫一生贫困潦倒,整日为吃饱穿暖东奔西走。最终逮了一顿饱饭,竟然猛吃海喝后撑死了。
王安石说,杜甫数第一,李白排第四,看来是有道理的。
李白与杜甫
杜甫心系天下苍生,他的作品透露着家国情怀,期望四海平安,百姓安居,他的诗是血泪凝聚,读来令人动容,潸然泪下。而李白作品的主题,无外乎山水、明月、美酒、女人,境界不高。
有意思的是,杜甫是李白的粉丝,他比李白小11岁,赶上了安史之乱,兵荒马乱中,他的生活贫困,居无定所。杜甫与李白邂逅过两次,对他很倾慕,写过多首思念、崇拜李白的诗词,李白却从没有提到过杜甫一个字。
杜甫与李白
当然,这跟二人所处的环境、地位以及籍贯也息息相关。李白籍贯是碎叶城,也就是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严格来说不是中国人。不过,唐朝的疆域很大,包括中亚等地区都属于中国。李白的血液里流淌着少数民族洒脱、超俗、任性的因子,所以行事随意,不拘小节,敢讽刺杨贵妃,让高力士为他脱鞋。而杜甫贯籍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标准的中原人。他行事谨慎、刻板、规规矩矩,不越雷池一步。
李白
二人的出生地、生活习惯、性格特点都不同,写出来的作品自然也大相径庭了。
有趣的是,金庸竟然也跟风,写了一部与李白诗一模一样的武侠小说《侠客行》。
那么,你是喜欢李白还是喜欢杜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