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读书分享会书籍推荐(共享书架半年获赠4000多本书)

读书分享会书籍推荐(共享书架半年获赠4000多本书)其中有一位最年长的捐书者,91岁的周汝彬。老先生曾是名教师,退休之后摆起了书摊,从书摊到书店,一经营就是34年。不为谋生,更多的是出于对书籍的喜爱。担心自己身体不好,满屋子的书以后无处可去,他在女儿的搀扶下,专程从西彭将书带到了“共享书架”上。有着浓厚故乡情结的重庆籍著名导演张一白,从北京的家中邮寄来《电影是什么》《年夜饭的艺术》《欧洲之门》等各类图书568册,占据了整整一面书架,邮费都花了好几百元。在时光里图书馆中,有相当大一块区域,是专门为“共享书架”提供的。图书馆创始人李柯成喜欢在人少的上午,坐下来慢慢阅读这些书架上的书籍。虽然都是旧书,但每一页都带着温度和故事。年过古稀的胡鑫年轻时是一名工人,做的都是体力活儿,却喜欢在下班后读诗、写诗。虽然最终也没有成为诗人,但他向时光里图书馆“共享书架”捐赠了100多本文学作品和诗集,这些书记载了他的青春和记忆。他说,一想到这些书可能被喜欢它的人

*该文章转自《上游新闻》,由上游新闻记者纪文伶撰写

读书分享会书籍推荐(共享书架半年获赠4000多本书)(1)

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位于渝中区山城巷的时光里图书馆开辟了“共享书架”,邀请市民将家中闲置的书籍放上去,与其他读者分享。

半年过去,“共享书架”怎么样了,有人愿意将自己的藏书“共享”吗?

读书分享会书籍推荐(共享书架半年获赠4000多本书)(2)

共享人有大导演也有耄耋老人

在时光里图书馆中,有相当大一块区域,是专门为“共享书架”提供的。

图书馆创始人李柯成喜欢在人少的上午,坐下来慢慢阅读这些书架上的书籍。虽然都是旧书,但每一页都带着温度和故事。

年过古稀的胡鑫年轻时是一名工人,做的都是体力活儿,却喜欢在下班后读诗、写诗。虽然最终也没有成为诗人,但他向时光里图书馆“共享书架”捐赠了100多本文学作品和诗集,这些书记载了他的青春和记忆。他说,一想到这些书可能被喜欢它的人再次翻开就很开心。

有着浓厚故乡情结的重庆籍著名导演张一白,从北京的家中邮寄来《电影是什么》《年夜饭的艺术》《欧洲之门》等各类图书568册,占据了整整一面书架,邮费都花了好几百元。

读书分享会书籍推荐(共享书架半年获赠4000多本书)(3)

其中有一位最年长的捐书者,91岁的周汝彬。老先生曾是名教师,退休之后摆起了书摊,从书摊到书店,一经营就是34年。不为谋生,更多的是出于对书籍的喜爱。担心自己身体不好,满屋子的书以后无处可去,他在女儿的搀扶下,专程从西彭将书带到了“共享书架”上。

乔伊用旅行箱拉来了一箱子书,她是替68岁的父亲带来的。父亲爱书,家里的书越攒越多,搬家后无处安放,又舍不得当废纸卖掉。当乔伊把图书馆自制的捐赠证书拿给父亲看时,老人家惊喜不已,感谢爱书有了去处。

“共享书架”还收到过数十本由广东寄过来的儿童读物,书的拥有者谭女士是一位嫁到广东的重庆母亲。她说,女儿长大了,这些书不再会去读了,就想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珍惜每一段无忧无虑的学习时光,希望这些书籍共享后,有更多小朋友可以翻看到,有收获。”

读书分享会书籍推荐(共享书架半年获赠4000多本书)(4)

书页里藏着分享人的“秘密”

在共享书架上,翻开一本老书《原野上》,可以看到书页空白处的批注——“时光从不停留,与其追悔失去的,不如抓住即将而来的那一段。”那是主人留下的读书感悟。

再随手翻开另一本《瓦尔登湖》,夹缝中的纸条上写着清秀的一行字:“与你分享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希望你能喜欢。‘从今以后,别过你应该过的人生,过你想过的人生吧’(书中语)。”

“共享书架”是李柯成的想法。他也喜欢在这些书中寻找这些零星却清新隽永的印记。“每当看到这些有趣的小笔记,我就会思考,写笔记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写这些?阅读的过程仿佛在进行一场时光的穿梭。”

李柯成说,共享的书里会留下读书者的痕迹,像笔记、小抄,有时甚至还有情书。“读老书不仅在读书中的内容,也在读之前看过老书的人的生活,读他们的心情和感悟。”

半年已有4000多册图书“共享”

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时光里图书馆启动了“共享书架”活动,希望让大家分享自己的闲置爱书,避免束之高阁。

让李柯成感到惊喜的是,重庆市民源源不断将自己家的书送来。在“共享书架”上,每一格陈列的图书都来自不同的捐书人,上面还贴上了捐书人的名字。

他认为,在电子化阅读时代,人们依然保留着对传统书籍的阅读需求。“共享书架”的出现让更多老书有了新去处。“翻开一本老书,就像在回看往事,读者可以跨越时空与另一位读者相遇。这让我们的心态更淡然。”李柯成认为,“共享书架”让闲置的书有了一个更好的归处,也让捐书人和看书人之间有了某种连接。

“我们会为每一位参与活动的书友设立个人阅读成长档案,跟踪记录他所捐图书的公益换阅流向,让市民有机会通过一本书结识一群志趣相投的好友。”李柯成说,至今半年时间,“共享书架”上已有捐赠书籍4000多本。

这位同样挚爱书籍的年轻馆长希望,未来有更多市民参与“共享书架”,带来更多高质量的书籍,体验传递阅读带来的快乐。

上游新闻记者:纪文伶

编辑:邓晞

责编:廖异

审核:冯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