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钱江城半部杭州史(一个杭州人拍的杭州城之变)
一座钱江城半部杭州史(一个杭州人拍的杭州城之变)当时的单位来了一位外国专家。因为第二年专家就要回国了,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悄悄商定,等临走的时候,送专家一份秘密的“礼物”——一本记录时光的相册。上世纪五十年代,谭启晓从铁路院校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作。这个青涩的小伙工作认真卖力,没多久,他接到一个重要的任务。国庆,打开这本特别的影集,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意义。】18岁那年,他第一次拿起了相机谭启晓和相机结缘,要追溯到六十多年前。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吴崇远 见习记者 陈馨懿
老火车东站的第一趟列车、杭州城里的第一座立交桥、杭州“大莲花”从无到有的过程……
83岁的谭启晓翻开了一本本自制的影集,仿佛打开了一道时光之门。
46年来,这位老杭州人用手中的相机,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记录下了这座城市的变迁。
国庆,打开这本特别的影集,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意义。
】18岁那年,他第一次拿起了相机
谭启晓和相机结缘,要追溯到六十多年前。
上世纪五十年代,谭启晓从铁路院校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作。这个青涩的小伙工作认真卖力,没多久,他接到一个重要的任务。
当时的单位来了一位外国专家。因为第二年专家就要回国了,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悄悄商定,等临走的时候,送专家一份秘密的“礼物”——一本记录时光的相册。
“单位领导找到我,希望我能为外国专家多拍一点照片。”谭启晓当时连相机都没碰过,要做老师的“私人摄影师”,留下老师的工作和生活瞬间,一开始他觉得为难。
领导安慰他:“没有人是生来就是会拍照的。”
拍照说起来挺简单,只要完成对焦,按下快门就好。但谭启晓想着总得拍得好一些。
因此,他开始琢磨构图和曝光,研究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这些具体参数设置。
直到现在,谭启晓还记得他用的第一部相机是德国的康泰时(Contax)。“它看起来挺小巧,搭配的蔡司镜头,全程手动调焦,一次只能拍36张胶卷。”
拍完照片还不够,当年连冲洗照片的暗房,也是他自己搭起来的。
调配药水,浸泡胶卷,小心翼翼地晾晒。在等待中,被定格的回忆一点点显现,总有出乎意料的效果。谭启晓头一回发现,摄影那么有趣。
外国专家离开后,谭启晓把相机交还给了单位。没过几年,他结婚了。
“我老婆在杭州,我在上海,只有逢年过节,我们才能见上面,同事都会主动借给我相机,让我拍拍照。”
身边的期待和美好,被一张张照片封存。从此,拍照,真正走进了谭启晓的生活。
】城站、火车东站、钱塘江上的大桥……
不少标志性建筑的变迁,都在他的相册里
1974年,谭启晓结束和家人两地的生活回到了杭州。
有了相机的他闲不住。
身为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谭启晓先把目光转移到了各个交通枢纽上,他开始用相机记录杭城的各个车站。
“杭州的城市建设,我尤其关注四样:杭州城站、杭州东站、钱塘江上的大桥和城市立交桥。”
谭启晓客厅的木桌上,摆放着几本厚厚的文件夹。每一本,都细心地标注着地点和时间,犹如一本本承载历史的小档案。
有一本文件夹讲述杭州城站的变迁。翻开它,一张纸老照片映入眼帘,每张照片都贴在白纸上,旁边用清秀的字迹,标注着年份、地点、事件。
他指着一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照片中的这座火车站呈巴洛克风格建筑,中间“杭州城站”四个大字格外显眼。“这张照片是我从档案馆里翻拍的,年轻人可能没有见过,也不知道它为什么叫城站,要知道,杭州最开始的铁路是江墅铁路,有一个设在杭州城外的‘清泰站’,后来为了方便,才打破城墙,改成城墙以内的城站。”
(老底子城站火车站样貌)
城站火车站之后在战火中被炸毁。1941年3月26日杭州站重建开工,并于1942年3月21日竣工。
新建的杭州站和之前的相比换了个“风格”:砖木混凝土结构、大屋顶、绿色琉璃瓦、清水墙体、斗拱飞檐,檐口角上有4个铁铃,寓意吉祥如意,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和杭州古城交相辉映,一时间成为杭州的标志性建筑,并一直延用到1997年。
谭启晓记录下了这座车站的辉煌时刻,在1997年老城站拆除重建时,他也多次深入现场做最后的记录。1999年12月28日,新杭州城站正式启用。谭启晓又来到车站,拍下了开站一刻。
不仅是城站,杭州火车东站的建设过程、十一座钱塘江桥的位置、杭州市内的第一座立交桥……这些城市记忆,如今83岁的谭启晓都能脱口而出:“这是做铁路设计的习惯,得学会整理资料。”
(1992年,杭州火车东站建成之初)
(1997年7月22日杭州东站候车室)
(如今的杭州东站候车大厅)
】坐着施工电梯爬上32楼
就为拍下“大莲花”全景
谭老的书房,更像一间“档案馆”。地面上堆着好几沓半人高的材料,柜子里塞满了一排排的文件夹。四十六年来,杭州城的点点滴滴,都在这了。
他起身,在一堆资料前找到了一本看上去比较新的文件夹。“这是‘大莲花’的建设过程,前两天我又去那里看了看,亚运会快到了,它越来越漂亮的。”
除了参与建设的人员,恐怕很少有人比谭启晓更了解这朵“大莲花”。从2006年至今,他现场探访了45次“大莲花”。
“2006年,我看到《钱江晚报》发布了奥体中心的几个选址方案,就开始关注了。”谭启晓关于“大莲花”最早的一张照片,就是拍摄于2006年。当时,那里还是曾经的七甲闸社区。
(2006年12月,当时的七甲闸社区)
“我还专门在村里档案室找了大半天,拿到了七甲闸村的地图。”这张地图上,各个屋子都有编号。左上角,谭老用黑色的水笔圈了起来,写上了“奥体中心”四个字,“七闸村的村民,后来再看到这张地图,特别高兴,指着编号说‘我以前就住在这。’”
(2009年1月,七甲闸社区正在拆迁)
往后这些年,“大莲花”打下的第一根桩、搭起的钢结构外墙,第一次开始吊装外立面……每一次进展,都被谭启晓用相机记录了下来。
(2010年3月,试打桩基进行试压)
“我去‘大莲花’印象最深的一回,还是刚结顶的时候。”为了俯拍“大莲花”全景,他特意来去了旁边一个新建的小区,“它们的楼有32层高,在楼顶就好拍照了。”
(2013年11月,钢构基本完成)
小区还在施工,通往楼顶的只有一台施工电梯。“摇摇晃晃的,说实话怕得慌。但为了拍一张好照片,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2015年5月,“大莲花”穿上外衣)
这张惊险的爬楼照,如今被谭老裱在相框里,挂在了客厅的墙上:“这朵大莲花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看着它一点一点长大,期待两年后的亚运会,这里能成为最闪亮的焦点。”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