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德育教育:通过瞻仰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山陵等红色景区,缅怀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革命先烈,聆听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进程,树立崇高的理想,鼓励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 公益研学旅行第一个环节是下山东进,让青海的中小学生“走出大山·放飞梦想”。2019年1月,南京市雨花台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教育局等部门依托工商联(总商会)平台,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组织面向大通县中小学生的“走出大山·放飞梦想”研学旅行活动。活动以南京特色人文、历史知识、民俗文化为主线,覆盖南京七个市辖区,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模块。一、活动扫描公益研学活动分江苏和青海两个执行地和两个关联的主题:1、走出大山·放飞梦想

内容提要 在江苏对口支援青海的过程中,南京雨花台区从“公益研学”入手。他们以“走出大山·放飞梦想、走进大山·洗涤心灵”为主题,将研学旅行与对口支援、精准扶贫有机结合。青海的孩子来到江苏,江苏的孩子奔赴青海,两地的孩子从“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实践”的学习环境中走出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雨花台区形成的“政府支持、标准引领、多元筹资、有效执行”的工作机制和“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做到了政府有作为,学生得实惠,社会有口碑。公益研学对于对口支援、精准扶贫产生的帮扶效应值得研究和思考。

作者简介 张建强 教育部《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北大商业评论》研究部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特聘教授、教育服务标准与认证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曾任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经济顾问(2010-2015)。

郑飞虎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产能合作与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育服务标准与认证研究中心主任。

根据中央部署,2010年起,江苏对口援建青海。自此苏青两省东呼西应,聚焦精准脱贫,推进产业合作。制定规划、人才培养、治沙造林、基础设施、重建医院、建设电站、举办会展……,一粒粒充满希望的种子在青海湖畔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019年,中国研学旅行发展论坛组委会秘书处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教育局等部门的支持下,组织以“走出大山·放飞梦想、走进大山·洗涤心灵”为主题的公益研学旅行活动,让青海和江苏的中小学生通过研学旅行,结对帮扶。活动参与者有280位学生、60位教师、40位志愿者。活动将对口支援、精准扶贫与公益研学、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完成了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探索实践。

一、活动扫描

公益研学活动分江苏和青海两个执行地和两个关联的主题:

1、走出大山·放飞梦想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1)

公益研学旅行第一个环节是下山东进,让青海的中小学生“走出大山·放飞梦想”。2019年1月,南京市雨花台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教育局等部门依托工商联(总商会)平台,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组织面向大通县中小学生的“走出大山·放飞梦想”研学旅行活动。活动以南京特色人文、历史知识、民俗文化为主线,覆盖南京七个市辖区,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模块。

德育教育:通过瞻仰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山陵等红色景区,缅怀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革命先烈,聆听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进程,树立崇高的理想,鼓励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2)

智育教育:参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航空航天馆,体验名校氛围,了解飞行器及我国航空航天发展史;参观南京市科技馆,学习科普教育知识,感受科技进步,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3)

体育教育:参观奥林匹克博物馆、到访南京体育学院,增强孩子对体育教育的认知,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4)

美育教育:通过参访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在秦汉胡同学习国画等方式,领略科举制度千年发展与演变。增设了“声入人心·江苏大剧院 ”行程,丰富了美育教育的内容。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5)

劳动教育:前往民俗博物馆、金陵水乡·钱家渡等,通过和非遗传承人老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感受田园特色民俗文化,体验特色乡村日常生活;认识新农村建设意义,感知乡村振兴之变化。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6)

在以上活动之余,还前往“好莱坞魔法城”、南京结对伙伴学校,拓展团队协同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体验南京校园文化,感受课堂学习氛围,了解创新学习理念,交流学习方法;品味南京家常佳肴,体验南京家庭日常生活,家庭会议与长辈学习交流人生感悟,与伙伴沟通生活学习日常,感受南京家庭温暖。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7)

2、走进大山·洗涤心灵

公益研学旅行的第二个环节是西上高原,让南京的孩子“走进大山·洗涤心灵”。2019年7月8日,两地帮扶活动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举行。研学内容以高原文化、历史知识、民族特色文化为主线,以乡村体验、结对互帮开展活动为特色,达成两地学生深入体会、全面了解、共同认知的目的。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8)

一封来自远方的信”、“走进大山·大通您好”、“一起去学堂——不同的教育体验”:通过书信的方式,让孩子们建立友情联结,用文字的方式介绍自己及城市、学校、家庭的基本状况,以期达到友好来往的美好愿景;前往山区小学,实地了解山里孩子艰苦的学习环境,让南京的孩子在对比中体会幸福生活。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9)

“农活体验——勤劳的双手”“集市贩卖——生存挑战赛”:通过农田家务活,让孩子们自主动手,培养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组队贩卖产品赚取生活费用,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将财商、情商、智商融入到培养目标中,凭借自己的努力,体验父母的艰辛。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10)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走进大山 亲近自然”:展现绚丽多彩、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领略古老纯真的建筑风格、了解别具一格的民居文化,与结对伙伴一起走进大山,徒步跋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磨炼孩子不畏艰难、不轻易放弃的坚韧意志;培育其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的毅力和耐力。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11)

“高原上的故事”:参观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了解青藏高原不同时期的历史概貌,观看学习各具特色的专题陈列,领略青藏高原旖旎的自然风光。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12)

二、推动机制

公益研学是用公益手段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研学旅行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必须得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认可;研学旅行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住宿、活动经费,必须找到经费来源;研学旅行需要一家有社会责任和教育情怀的活动承办方精心组织。所以,活动扫描中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成果的呈现,其背后有一个综合推进机制:

1、政策导向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要求“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所以,组织公益研学与国家政策高度一致。

2、标准试点

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生离开校园之后的安全问题和研学过程的质量问题以及组织机构与学校之间利益关系的法律风险。对此,中国研学旅行发展论坛组委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服务标准与认证研究中心于2019年1月7日在江苏宜兴召开“中国研学旅行标准化发展论坛”,成立“中国研学旅行标准化服务联盟”,启动联盟标准制定,并决定在江苏省开展研学服务标准化试点。雨花台区的公益研学参照教育部的要求和相关标准,在标准化服务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13)

3、多方筹资

研学旅行的经费哪里来?教育部的《意见》指出:“各地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据此,在雨花区区委统战部的直接领导下,承办单位在无偿付出之后,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专项经费补助,区工商联组织了认捐活动,街道居委会积极参与,个人也有献爱心行动,接待机构给予资助,形成了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14)

4、有效执行

江苏是教育部率先启动研学旅行试点的省份。依托于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重视教育的历史传承,尤其是85年前,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资助的中国第一个开创性的研学旅行团体——“新安旅行团”就诞生在由他创办的江苏淮安新安小学。所以,江苏教育界对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感同身受。中国研学旅行发展论坛在江苏省起步,承担公益研学旅行活动组织的南京维智德研学旅行服务有限公司汇聚业界的智慧,精心设计活动流程和研学内容,专业执行的有效性得到了江苏和青海两地参与学生和老师以及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

5、政府关注

公益研学活动得到了南京市雨花台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关工委、区总工会、区教育局和对口帮扶县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共雨花台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艾长青明确要求,要将公益研学品牌化、项目化、持续化,要设立公益基金,发动全社会支持公益研学事业。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毛卫华对此高度肯定,认为此举能够改变孩子们的一生。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江苏省扶贫基金会理事长丁解民表示将大力支持,并建议在全省推广。

贫困山区公益研学对策(公益研学产生的帮扶效应)(15)

三、成功启迪

以“走出大山·放飞梦想、走进大山·洗涤心灵”为主题的公益研学旅行活动,本是中国研学旅行发展论坛组委会秘书处开展公益研学的创新实践。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活动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和江苏对口支援青海以及“精准扶贫”的国家政策高度契合。它将习惯性的物质扶贫上升到难能可贵的“精神扶贫”,将江苏的单向支援转化为苏青两省孩子的双向收益;将政府主导支援行为转变为社会共同参与,体现了创新、精准、实效的特征,更体现了初心、爱心、信心的情怀,做到了扶贫与扶志、扶智的有机结合,让参与研学活动的两地学生受益终身。

1、对口支援,区域合作

青海,是三江源头,素有中华水塔之称。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西部地区的生态保障,青海的生态建设造福的是三江流域的每一寸土地。国家实施对口支援的国策,是一种相互支援,是东部省份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通过研学旅行,让享受生态红利的江苏人民了解青海,让中小学生感受青海人民的付出,民心相通,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央的战略决策,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公益研学,放飞希望

曾经的希望工程,办起的不仅仅是一所所希望小学,更重要的价值是唤起整个中华民族对于教育的重视,让失学儿童走进校园。如今的研学旅行,让中小学生从封闭的校园走出来,传承红色基因、亲近生态自然、接触科学前沿、了解传统文化、接触真实的社会,让中小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学习兴趣,明确未来的志向和人生梦想。

3、流量导入,扶贫抓手

研学旅行活动已经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学校可利用周一至周五的上课时间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这是一个近1亿人规模的消费市场。用公益研学引领整个研学旅行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通过标准化、社会化、多元化,为对口支援、精准扶贫提供新的突破点,为地方文旅产业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4、精准扶贫,功德无量

公益研学,让“精准扶贫”行动既谈“钱”也谈“情”。南京市雨花台区相关机构凝心聚力、用心用情,发动更多的社会团体、爱心企业、家庭及个人等全社会的力量加入到公益研学的队伍中,基于“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的理念,可以建立长期跟踪调研机制,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持续跟踪帮扶学生的成长信息,让公益留学可持续发展,造福更多的困难家庭和中小学生。

四、事件观察

中国研学旅行发展论坛组委会秘书处以南京市雨花台区为试点,组织以“走出大山·放飞梦想、走进大山·洗涤心灵”为主题的公益研学旅行活动,为苏青两省的对口支援工作增添了精彩的一笔。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服务标准与认证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认为,发生在江苏与青海之间的公益研学活动可能产生如下效应:

1、为贫困孩子参与研学旅行活动找到切入口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正在迈向强起来的未来。强起来的“强”,关键是软实力的“强”,是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在与发达国家的国际比较中,我国基础教育“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实践”的倾向亟需改变。国家推行研学旅行,就是要把核心素养的提升作为重中之重。公益研学服务于民族的未来,可以解决研学旅行的经费来源,让贫困孩子公平参与研学旅行的机会。

2、为贫困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机会

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地方投资不足,但是自然禀赋和旅游资源却十分丰富。只需用低成本投入开发研学课程,承办机构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通过达标认证,保障研学安全,即可以公益研学开路,开展制度化、规模化的研学旅行活动,带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在研学旅行服务中,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用第三产业提升农业经济,实现农业经济的提质增效。

3、从长远发展角度解决对口支援深层次问题

教育强国,人才兴邦。“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一方面,对于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而言,首先是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从娃娃抓起,让他们在开拓眼界、分析对比中确立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另一方面,对于生活在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生而言,输入大爱、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需要通过走出校园,在社会实践中感知和历练。对口支援,不应该是单方面的施舍,可以在爱的蓝天下把对口支援变成双向行动。

4、为政府对口支援架起结对帮扶的桥梁

雨花台区开展对口支援公益研学,从学习、生活、师资、物资四个维度为两地的学生、家庭、学校、企业一对一结对帮扶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形成了常态化的对口支援和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将对口支援工作在公益研学这个点上形成的“政府支持、标准引领、多元筹资、有效执行”的工作机制,可以保持公益研学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期待的是:把公益研学纳入对口支援的范畴、作为精准扶贫的抓手,让我们的下一代享受到公平、优质的现代化教育;让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研学旅行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中获得发展的新动力!

【特别感谢】 公益研学活动策划者和组织者——中国研学旅行发展论坛创始人、组委会执行主任冯杰、南京维智德研学旅行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新航。

【专家点评】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赵亮宏:我大致看了一下这个报告,很好,思路新颖,探索扶贫与研学的有机结合很有意义。此事如果党委和政府重视和支持,经费也不难解决,是件好事、好的探索。


作者:张建强 郑飞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