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寻找红色印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寻找红色印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浓眉大眼 声音洪亮 腰板直挺。第一次见到朱喜才老人 记者就被他浑身上下散发出的军人气质所震撼。上世纪八十年代 他带领指挥“硬骨头六连”在老山前线自卫反击战中 有勇有谋、敢打善拼 出色完成坚守一座阵地和收复两个高地的战斗任务 先后打退入侵越军排至营规模的9次进攻 牢牢守住了阵地 取得了辉煌战绩 成为无数媒体追捧的战斗英雄 也奠定了其在连队战士心中“一号首长”的重要地位和光辉形象。放羊娃当上了解放军 风雨70年 我们的大国、小家和个人 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70年来 总有一些事让我们难以忘怀 总有一些人 值得我们时刻铭记。在平凉 就生活着这样一位亲历过战火纷飞和枪林弹雨 为中国及人类和平付出过卓越功勋的老人 他就是先后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步兵团第6连第29任连长朱喜才。国庆前夕 让我们走近这位昔日血洒疆场 又默默建设家乡的老者 聆听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寻找红色印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1)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寻找红色印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2)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寻找红色印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3)

国庆专访

“硬骨头六连”连长朱喜才的家国情怀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芳芳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寻找红色印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4)

战斗英雄朱喜才

风雨70年 我们的大国、小家和个人 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顾70年来 总有一些事让我们难以忘怀 总有一些人 值得我们时刻铭记。在平凉 就生活着这样一位亲历过战火纷飞和枪林弹雨 为中国及人类和平付出过卓越功勋的老人 他就是先后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步兵团第6连第29任连长朱喜才。

国庆前夕 让我们走近这位昔日血洒疆场 又默默建设家乡的老者 聆听英雄的故事、翻阅泛黄的照片 感受一个退伍老兵的家国情怀。

放羊娃当上了解放军

浓眉大眼 声音洪亮 腰板直挺。第一次见到朱喜才老人 记者就被他浑身上下散发出的军人气质所震撼。上世纪八十年代 他带领指挥“硬骨头六连”在老山前线自卫反击战中 有勇有谋、敢打善拼 出色完成坚守一座阵地和收复两个高地的战斗任务 先后打退入侵越军排至营规模的9次进攻 牢牢守住了阵地 取得了辉煌战绩 成为无数媒体追捧的战斗英雄 也奠定了其在连队战士心中“一号首长”的重要地位和光辉形象。

然而 向前追溯 这个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 只是平凉崆峒区白水镇史家沟村的一个放羊娃。

1972年底 一个寒风萧瑟的早晨 少年朱喜才脱下了身上的破棉袄 换上了一套崭新的军装 挥别父母 离开家乡 成为全军闻名的英模连队——“硬骨头六连”的一名战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步兵团第6连 以当尖刀、打硬仗著称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 作战137次 用刺刀杀出了“硬骨头”的英名 涌现出刘四虎、尹玉芬、李恩龙、高家凯等15名战斗英雄 荣获“英勇善战 杀敌先锋”等奖旗和“战斗模范连”称号。能成为这个英雄集体中的一员 朱喜才无比骄傲。

这个来自大西北的少年 眉如墨染 像两把倒悬的利剑。大眼闪烁 稚嫩中透着一股机警。身体壮如蛮牛 浑身好似有着使不完的劲。用战友、原六连第29任指导员高林科的话说 “他睡在硬板床上准能把木板戳个大窟窿。”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不到两年 朱喜才在连队脱颖而出 射击、投弹、刺杀、障碍、越野 步兵五大技术样样皆精 获得了“硬骨头战士”的荣誉称号。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寻找红色印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5)

血染的风采,荣誉来之不易。

不过也因为性情犟、野 朱喜才少不了和战友打打闹闹。在新兵连时 连长见他军事技术不错 准备提拔他当班长 他却因打架把自己打进了炊事班 整日围着灶台给大家烧火做饭 可饭不是夹生就是烧糊 惹得战士们很有意见。领导无奈 又让他当通信员 没有进过学校的朱喜才 经常把张三的信发给李四 把李四的发给王五 闹出了不少笑话。后来连长给他买了一本《新华字典》 并教会他怎么查 才没有再出太多“洋相”。

可别看他没啥文化 却天生是带兵的料 是战友们心中的“李云龙”。

朱喜才信奉“慈不掌兵” 在战斗班当班长期间 为了树立绝对权威 他这个“西北狼”骨子里的野性展露无遗 对军事技术不如他的人 谁敢不服从号令就打谁 当然他也对事不对人。可没想到的是 这一招竟训练出了一批优秀的士兵 有人后来还当上了将军。

当上了班长 这是朱喜才没有想到的 他觉得以自己的文化程度 当了班长 入了党 差不多该回家继续放羊了。然而 正当他准备复员的时候 时任师政委岳德旺下连蹲点 发现了他的军事才干 认为只要假以时日好好磨练 他定是块带兵打仗的好料 便将他由班长提拔为排长 后又在半年之内提拔成副连长 彻底改变了这个西北放羊娃的命运。

带领六连建功南疆

1979年2月 对越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后 越军负隅顽抗 不断对我国云南省的文山州边境一线进行挑衅、袭扰、蚕食 进而入侵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等地区。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寻找红色印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6)

和连队官兵在老山前线。

为了保卫领土和边境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除云南军区所属部队坚守边防一线外 又先后从各大军区抽调部队参加防御作战。

1984年夏 朱喜才所在的部队也接到赴南疆参战的命令。经过多方考虑 骁勇善战 性格刚烈 智谋超群又不乏组织能力的朱喜才 被委以六连连长的重任。

对于这个职务 朱喜才清楚 将来成为烈士的概率在八成以上 他自己不怕死 怕的是家里亲人怎么办?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他和指导员高林科达成了生死相托契约。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寻找红色印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7)

朱喜才和高林科在指挥作战。

老人回忆 那时他们都已成家 各有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 父母自有家中兄弟照顾 最放心不下的便只有孩子。他俩承诺 不管谁为国牺牲 没死的一方要把对方的孩子视为己出 承担父亲的责任 抚养其成人 妻子则尊重个人意愿。

交代好后事 部队开拔 向西南边境挺进。修建猫耳洞、沙盘演练 开展军事战斗比赛。在老山前线 朱喜才和全连官兵憋着一股劲 抱定一个决心:一定不负众望 竭尽全力 在保卫祖国的战场上打好仗、打胜仗 打出新称号 打出新英雄 向祖国、向人民、向全军交一份既对得起前辈 又无愧于后人的答卷。

谁能相信 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的朱喜才 居然身上从未带过枪。他笑着说:“轮到我开枪杀敌 我这条命早就没了。假如指挥途中遭遇敌人 凭我的军事素质对付小股敌人不成问题 万一抵挡不住 我留有两枚手榴弹 一枚给敌人 一枚留给自己。

朱喜才视战士的生命胜过自己的生命。六连指挥所设在172号阵地上 有一次 一个战士从壕沟里钻出来透气 为防止战士无谓伤亡 他当即拿起电话命令排长 限三分钟内做好隐蔽。可三分钟过后 阵地上仍有人晃动 他二话不说 随手端起一挺机枪抠下了板机 一梭子子弹扫过去 吓得那些心存侥幸的战士再也不敢露头。果然 他的枪声刚落 敌军的炮弹也跟着落了下来。

最艰难的小尖山战斗 他的指挥所离敌不足200米 炮弹接连在附近爆炸 气浪掀翻了弹药箱搭成的“指挥台” 吹飞了作战地图 他仍沉着冷静指挥。他和高科林均被弹片击中 为了不耽误战斗 他们抠出弹片 顾不上包扎 带伤指挥战斗十五个小时。战士们得知后流着眼泪说:“你们不用讲 我们也知道怎么做。”

那场战役 硬六连牺牲了7位官兵 40多人负伤 却歼敌241人 缴获大批战利品 牢牢控制了这一高地 彻底改善了这一区域的防御态势。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寻找红色印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8)

血染的风采,荣誉来之不易。

因此战打得英勇漂亮 “硬骨头六连”又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 也成为唯一一个写入《邓小平文选》的连队。

回顾血与火的战地岁月 头发花白的朱喜才感慨道:“我们六连全体官兵 没有一个软蛋 个个如狮似虎 都是好样的!”

退伍返乡造福地方

本来 朱喜才可以一直留在部队 继续为国家建功立业。可那几年 家里妻子体弱多病 儿子幼小需要照顾 加之父母日渐年迈 他只好含泪离开军营 作别战友 转业回到家乡平凉。

脱了军装 换了阵地 朱喜才硬六连的气质和优良作风没有变。

按照国家政策 他被安置到当时的平凉市(现崆峒区)科协工作。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领域 他没有退却 而是直面困难、战胜困难。也没有居功自傲 桀骜不驯 甘愿俯下身子从头开始。

为了学习科学知识 更好的干好工作 他跟着时任科协副主席宋殿选 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崆峒区的每个乡镇。在老宋给村民讲授科学种田的知识和提升粮食产量的窍门时 他认真听、用心记 没多久自己也成了半个农业技术专家 可以单独给村民上课了。“缺磷少氮钾有余 粮食种下去有气孔。”至今老人还能说出平凉土壤结构和农技知识。

调到市防疫站担任党支部书记后 朱喜才继续发扬硬六连精神 不怕苦不怕累 全力推动各项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老人回忆 当时正值引进儿童接种计划免疫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 全面开展“四苗防六病”工作 朱喜才带领5个医生 顶寒风、冒雨雪 徒步深入崆峒区青龙、西阳、大秦、白庙、安国5个乡镇的每一户村民家中 宣传国家计划免疫政策。然而 受落后观念限制 当时农民群众普遍认为吃糖丸、打疫苗对身体有害 会影响生育 故而对工作人员十分抵触 严重影响了这项工作的推进。朱喜才挨家挨户做工作 耐心细致做劝导 详细宣传国家政策 连着两个多月没有回家 才逐渐促进了工作的全面开展。

1991年11月 《解放军报》26分部两名记者专程来到平凉 采访报道了硬骨头六连连长朱喜才在六盘山下继续发挥硬骨头精神 服务地方发展的事迹。

“没有不重要的工作”是朱喜才始终坚信的工作宗旨 再次调到平凉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当办公室主任后 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闲部门 是养老单位 可他并不这么认为 坚持活要自己找着干 整天闲不住 不是盯着城市环境卫生 就是农村改厕工作。

为了推进农村改厕 他几次到省上要项目 工作得以开展后 又经常跑到农村农户家 跳到坑里亲自挖建 将一个个脏乱臭的旱厕改成双瓮漏斗式、通风改良式厕所。当前 提出农村改厕 朱喜才觉得自己当时的工作没有落到后面 而是干到了前面 每每想到此 他就感到欣慰和自豪。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寻找红色印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9)

与老战友久别重逢合影留念。

从曾经的放羊娃变成解放军战士时 朱喜才做好了随时报效国家 为祖国献身的准备:血洒疆场 保家卫国。当脱下军装 投入地方经济建设洪流之后 他又干一行爱一行 恪尽职守 兢兢业业 始终把个人得失和荣辱放在一边 心里只装着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朱喜才说 现在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那时没有这样的说法 但现在想来 不论身处何方 坚持为人民服务就是初心。

“虽然已经退休了 但还能发挥余热 承担一些社会事务 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我已经很是知足。”旧伤新疾时常折磨着老人 可他就是不服输 还想继续发扬硬骨头六连的精神 与疾病斗争 与衰老对抗。那么顽强 那么倔强 亦如当初那个神气十足的少年。

转业平凉后,朱喜才被市政府多次授予全市先进工作者、优秀专业军人、“文明奉献市民”等荣誉称号,自始至终,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硬六连精神。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寻找红色印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1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