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74章的人生感悟(道德经第20.2章何谓淡泊宁静)
道德经第74章的人生感悟(道德经第20.2章何谓淡泊宁静)这里表现了两种状态:太牢:古代使用猪牛羊的最高规格祭祀活动。原文-解析-分享: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
第二十章内容较多,现探讨中间几句。
前几句告诉我们的是,老子观察世界、行事判断的智慧。
中间几句,老子说明了他的处世态度:淡泊宁静、无私无欲。
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原文-解析-分享: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
太牢:古代使用猪牛羊的最高规格祭祀活动。
这里表现了两种状态:
众人的熙熙攘攘、兴高采烈。众人的这种状态,源于欲望的寄托和满足。
祭祀的目的就是将丰收的欲望寄托于神明。
所以,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就会让人安心;春天登上高台,看到作物的茂盛成长,如同看到了神明显灵,满足了众人的期待和欲望。
于是众人便熙熙攘攘、兴高采烈。
也就是说,众人有欲望,但是却不能控制结果,于是将之寄托于神明,期待能满足私利。
也正是因为有了私欲。欲望的得失,也就会让众人喜怒形于色。
老子的淡泊宁静、无动于衷。老子的这种状态,源于对"道"的理解。
大道循环往复,无私无欲。
万物本该如此,丰收或不丰收,都是大道运行的结果,即使是神明,也一样遵循"道"的规则。
既然没有欲望,何谈欣喜与失望?
既然没有喜怒,何谈喜怒形于色?
所以,老子才能够淡泊宁静、无动于衷,行事做为没有先兆,就像婴儿还不会发出嬉笑声时的状态。
老子认为,婴儿的状态是最接近道的状态,因为婴儿只会吃和睡,只求满足生长的基本需要,没有其他欲望,所以他们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不会喜形于色,如同圣人一样,处于一种无我无欲的状态。
作为普通人,想要回到无我无欲的极致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得道难,顺道却不难。
当发现我们的身体状态或精神状态不正常时,要及时审视内心,冷静的判断自己想要得到的是否值得当下的付出。
抛弃虚妄的欲望,珍视如今的拥有。
其实,身体的健康和内心的温暖,才应该是人生最终的追求。
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
傫:疲倦;遗:遗失,赠送
由于老子追寻的是虚无缥缈、无形无状、混沌不清的"道"。
所以在别人看来,老子的内心如同没有归宿一般,疲倦闲散。
众人都有自己的欲望,不断为自己索取,想要有所剩余。
而老子却无欲无求,在别人为自己争取时,总是谦让不争,就像是一直在赠送或丢失什么一样。
老子的心态似乎和众人所说的愚蠢的人的心态一样。
而这就是大智若愚。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大智若愚还是真的愚蠢呢?
我认为,层次的差距和视角的高度,是区别大智若愚和真的愚蠢的关键。
如果内心明白那些说我们愚蠢的人,不明本意,愚蠢的其实是他们,那么就是大智若愚。
如果内心明白那些说我们愚蠢的人,有据有理,确是自己做了蠢事,那么就是真的愚蠢。
所以我们要明白,不要简单的去判断,所有不为自己着想的人和事,都是愚蠢的。
也许只是我们的眼界太低、层次不够,愚蠢的很有可能是我们自己。
就是说,不要简单地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判断一个人或一件事,因为在不了解事件的全貌前,所有武断和感性的判断都有可能伤人伤己。
也就是说,不要做网络上的墙头草,跟着别有用心之人的节奏摇旗呐喊,即使最终受伤不是我们,我们的人格和内心也一样会若有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