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和礼仪有什么区别(你以为礼乐就是指)
礼乐和礼仪有什么区别(你以为礼乐就是指)
“礼”和“乐”最早见于《周礼•保氏》中的君子六艺:礼、乐、御、射、书、数。读《史记》以前,一直望文生义,觉得“礼”就是“礼仪”。古代的礼仪比较繁琐隆重,帝王祭祀或男婚女嫁时,都有专门的人主持典礼,能懂礼仪的人,都算是人才,像孔子认为他的某个学生,就可以主持国家祭祀;“乐”则认为是音乐,觉得君子应该能听懂音乐,再掌握几种乐器演奏,知道什么场合配什么音乐,还想当然的认为,古代的钟鸣鼎食之家很多,用音乐的场合也很多,如果不懂音乐,可真没办法在高档社会圈里混。就像今天的有钱人家,把孩子送到英国进行所谓的贵族教育,要求会弹钢琴、会圆圈舞、懂得礼仪一样。
然而,读司马迁的《史记》后,才知道错得多离谱。根据太史公的解释,“礼”固然有礼仪规范的成分,但更多是讲心灵的管理约束,此处“礼”通“理”;“乐”既指“音乐”,又指人追求快乐,让自己快乐和让别人快乐的本领。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么让别人快乐,就没办法交朋友,在社会上混不下去,如果不知道怎么约束自己和别人,就没办法管理团队和国家,害了自己和别人,所以“礼乐”被列为古时候君子必备的六艺内容。
司马迁拿秦二世举例子。秦二世更加喜好音色娱乐。丞相李斯谏说道:“放弃《诗》《书》所载的道理,极力肆意于音声和女色,是引起殷代贤臣祖伊忧惧的原因;轻视细小过失的积累,恣意于长夜的欢乐,是殷纣王灭亡的原因。”而赵高则说:“五帝、三王的乐曲和欢乐方式各不相同,表明彼此不相沿袭。而今皇上制定的音乐和娱乐制度,上自朝廷,下百姓,得以同欢喜,共勤劳,难道一定要用先王规定的音乐吗?难道一定要有产华山产的骏马,才能远行吗?”秦二世以为赵高说得对,认为李斯食古不化,后来秦朝就灭亡了。
乐的特性是让人们相互亲近亲爱,而礼的特征是让人互相尊敬。乐事太过不加节制,会使人之间不分大小,形成冒犯与欺凌;而礼事太过不加节制,则使人们之间关系疏远,离心离德。所以对“礼”和“乐”一定要掌握好尺度,这才是“礼”、“乐”的原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