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夏天吃什么小海鲜(夏天和海鲜更配)

夏天吃什么小海鲜(夏天和海鲜更配)海鲜和水果遇到一起就中毒?NO. 01对海鲜热情难挡,但也别着急,想吃得安全、快乐、健康,有些问题还是要先弄清楚。

盛夏城市的夜晚,少不了人群熙攘、烟火缭绕的小吃街。穿着大T恤和人字拖,坐在马路边的马扎上,手边是一瓶泛着寒气的冰啤酒,而身前的小桌上,总也少不了一铁盘的肉串与海鲜。


大连以海鲜闻名,大连人对海鲜的热爱也向来高涨。在每一条小吃街的烧烤摊上,各式各样的海鲜是必须出镜的王牌选手:烤鱿鱼、烤生蚝、烤大虾、还有富含汁水的黄蚬子……大家就跟约好了似的,排成队招着手,令人垂涎欲滴。

对海鲜热情难挡,但也别着急,想吃得安全、快乐、健康,有些问题还是要先弄清楚。


夏天吃什么小海鲜(夏天和海鲜更配)(1)


NO. 01

海鲜和水果遇到一起就中毒?

纯属多虑


“海鲜含有砷,水果含有维生素C,二者一起吃会产生砒霜而中毒!”这一则传言的群众基础那是相当牢固了,然而实际上呢?纯属多虑!

根据我国国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的规定,水产动物的无机砷限量最高为0.5mg/kg,而成年人砒霜(三氧化二砷)的经口致死量约为100mg,而100mg砒霜中的砷元素为75mg。


夏天吃什么小海鲜(夏天和海鲜更配)(2)

▲图片来源:《GB 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有句话说得好: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以大虾为例:大虾和水果一起吃,如果要达到有毒致死的砒霜剂量,需要一次吃下150公斤左右的虾。一次吃下这么多海鲜,与其担心中毒,不如担心撑死。


并且,海产品中所含的绝大部分是稳定的有机砷,里面极其微量的无机砷吃了以后,很快就会被身体代谢掉,并不会产生危害。

有的人会说:“可我就是因为吃了海鲜又吃了水果就腹泻了呀,即使不中毒也是相克的吧?”事实上,“食物相克”的理论压根就不存在,吃了海鲜和水果以后发生腹泻,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海鲜没有处理干净或者没有熟透而导致的。


夏天吃什么小海鲜(夏天和海鲜更配)(3)


NO. 02

吃海鲜能喝啤酒吗?

别尝试


海鲜加啤酒,这两位可是会促使痛风发作的老搭档了。当然,普通人偶尔吃一次,不会马上得痛风。但是对于已经有痛风和高尿酸问题的人,确实会增加痛风风险。


痛风的本质,是人体对于尿酸的代谢出了问题。


详细解读一下:绝大多数的海鲜都属于高嘌呤的食物(嘌呤含量为150~1000mg/100g)[1],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可明显影响人体血尿酸水平,增加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率[2]。这也是不建议一次性吃太多海鲜的原因之一。


夏天吃什么小海鲜(夏天和海鲜更配)(4)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


其次,啤酒虽然本身含有的嘌呤量不高,但是却含有较多的鸟苷酸,会在体内代谢产生大量嘌呤,进而使血尿酸浓度升高。

所以,如果海鲜和啤酒一同食用,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会更加促进痛风的发作,特别是对于本身尿酸水平就不正常的人来说,更是危险!如果本身不存在高尿酸的问题,偶尔吃海鲜的时候喝点啤酒问题不大,但还是不建议以身犯险。


夏天吃什么小海鲜(夏天和海鲜更配)(5)


NO. 03

生吃海鲜营养更好?

出于安全考虑还是做熟更好


三文鱼刺身、醉虾、醉蟹……很多人一听就开始流口水。除了味道原汁原味,大家还认为这样原生态的海鲜没有经过高温烹调,营养保留得更多、更全面。但是,从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我们是不建议生吃海鲜的。


夏天吃什么小海鲜(夏天和海鲜更配)(6)


关于生食海鲜感染寄生虫的案例常有报道[3],水产品中很容易携带有寄生虫,比如异尖线虫、肝吸虫、裂头蚴等,简单地沾沾芥末、用酒腌一腌等操作,根本不足以杀死寄生虫。

此外,没做熟的海鲜还可能存在致病菌,比如单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等,它们随着生的海鲜一起进入到身体中,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夏天吃什么小海鲜(夏天和海鲜更配)(7)


在生食海鲜中,三文鱼片是最常见的餐厅美食。正规三文鱼在销售到市场前也有严格的寄生虫控制要求,如经过零下 23 度冷冻 1 周或者零下 35 度冷冻 15 小时处理,都能够杀死寄生虫,也可以放心吃。


然而市面上的很多三文鱼其实是虹鳟鱼。虹鳟鱼≠三文鱼,它是一种淡水鱼,寄生虫风险相对较高。


最需要提醒的是:淡水水产的寄生虫感染风险比海鲜高,不要生吃,加辣椒大蒜杀不死寄生虫,一定要做熟!


NO. 04

海鲜重金属超标不能吃

适量没问题,大鱼要谨慎


大多数海鲜适量吃是安全的,但大型鱼类要当心。


海鲜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主要得看人们吃了多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周吃水产品 280~525 克,以目前食用量来看,通常都是安全的。


不过,重金属可能会通过食物链,在鱼类中出现「生物富集」,食肉的大型鱼类,重金属超标的风险更大,应该尽量避免食用。


美国 FDA 根据重金属汞含量,对常见的鱼类进行了分类,帮助大家选择食用的鱼类,并确定食用次数,推荐每周吃227~340g低汞鱼类。


夏天吃什么小海鲜(夏天和海鲜更配)(8)

▲图片来源:美国FDA鱼类食用建议


NO. 05

冷冻海鲜不能吃

是误解


现在是休渔期,市场内售卖的海鲜(特别是鱼类)大多是冰鲜。很多人觉得冷冻海鲜冻的时间太久,营养都损失了。更有人担心,冷冻海鲜会用甲醛来保鲜,其实这些完全是误解。


现在的冷冻海鲜几乎都是采用速冻技术,能快速地把食物温度降低到远远低于水的凝固点(通常在零下 18℃ 下),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物的营养和口感,营养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温度低,细胞活动基本都停止了,微生物的活动也受到了极大限制,能够保存很长时间。


夏天吃什么小海鲜(夏天和海鲜更配)(9)


低温冷冻本身就可以很好地保鲜了,没有必要用甲醛。而且,甲醛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挥发性也很强,真用的话会很容易闻出来。


至于海鲜等水产品中会检出的甲醛,其实是它自身产生的。


海鲜含有的氧化三甲胺可以分解成甲醛,海水动物体内含有甲醛是正常现象。而且冷冻海鲜中整体的甲醛含量非常低 ,不会给健康带来危害,正规品牌的冷冻海鲜,可以放心吃 。


不过,冷冻海鲜长时间冷冻会逐渐失水,可能口感会稍微差一些。


夏天吃什么小海鲜(夏天和海鲜更配)(10)



参考文献:

[1]杨月欣 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2版(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2]徐李华. 食品中嘌呤含量与高尿酸血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 v.35;No.219(01):32-34.

[3]李燕榕 李莉莎 江典伟 等. 食生三文鱼感染阔节裂头绦虫1例报告[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3 31(006):494-494.

[4]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本文转载自:科学辟谣平台、丁香医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