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术语大全(质量检验三部曲)
质量检验术语大全(质量检验三部曲)3、检验结果的处理:2、进料检验方法:全检、抽检。外观:一般用目视、手感、对比样品进行验证;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特性:如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我们电气设备生产企业也不例外,而做好产品的质量把控是每个质检人必须重视的任务。今天就详细为大家介绍,质量检验三部曲到底是怎么回事。
质量检验三部曲之一:进货检验(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进货检验,主要是指企业购进的原材料、外购配套件和外协件入厂时的检验,这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了确保外购物料的质量,入厂时的验收检查应配备专门的质检人员,按照规定的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及检验数量进行严格认真的检验。从原则上说,供应厂所供应的物料应该是“件件合格、台台合格、批批合格”。如果不能使用全检,而只能使用抽样检验时,也必须预先规定有科学可靠的抽检方案和验收制度。
一、进料检验的项目及方法:1、进料检验的项目
外观:一般用目视、手感、对比样品进行验证;
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特性:如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2、进料检验方法:全检、抽检。
3、检验结果的处理:
接收;
拒收(即退货);
让步接收;
全检(挑出不合格品退货);
返工后重检。
4、依据的标准:《原材料、外购件技术标准》、《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理化检验规程》等等。
二、进货检验的种类1、首件(批)样品检验:
首件(批)样品检验的目的,主要是为对供应单位所提供的产品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并建立具体的衡量标准。所以首件(批)检验的样品,必须对今后的产品有代表性,以便作为以后进货的比较基准。
通常在这三种情况下应对供货单位进行首件(批)检验:首次交货;设计或产品结构有重大变化;工艺方法有重大变化,如采用了新工艺或特殊工艺方法,也可能是停产很长时间后重新恢复生产。
2、成批进货检验:
成批进货检验是为了防止不合标准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入企业的生产过程,以免产生不合格品。成批进货检验,可按不同情况进行A、B、C 分类,A 类是关键的必检,B 类是重要的,可以全检或抽检,C 类是一般的,可以实行抽检或免检。这样,既要保证质量,又可减少检验工作量。成批进货检验既可在供货单位进行,也可在购货单位进行,但为保证检验的工作质量,防止漏检和错检,一般应制定“入库检验指导书”或“入库检验细则”,其形式和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或规定。
进货物料经检验合格后,检验人员应做好检验记录并在入库单签字或盖章,及时通知库房收货,做好保管工作。如检验后不合格,应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办好全部退货 或处理工作(退货或处理具体工作可宙归口责任部门负责)。对于原材料、辅材料的入厂检验,往往要进行理化检验,如分析化学成份、机械性能试验、金相组织鉴 定等工作,验收时要着重材质、规格、炉批号等是否符合规定。
质量检验三部曲之二:过程检验(IPQC,in process qualitycontrl)
过程检验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去继续进行加工。因此,过程检验不仅要检验产品,还要检定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要素(如4MIE)。实际上,在正常生产成熟产品的过程中,任何质量问题都可以归结为4M1E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出现变异导致,因此,过程检验可起到两种作用:
1、根据检测结果对产品做出判走,即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格和标准的要求;
2、根据检测结果对工序做出判定,即过程各个要素是否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从而决定工序是否应该继续进行生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过程检验中常常与使用控制图相结合。
过程检验通常有三种形式:1、首件检验
首件检验也称为“首检制”,长期实践经验证明,首检制是一项尽早发现问题、防止产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通过首件检验,可以发现诸如工夹具严重磨损或安装定 位错误、测量仪器精度变差、看错图纸、投料或配方错误等系统性原因存在,从而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以防止批次性不合格品发生。
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应该进行首件检验:
第一 一批产品开始投产时;
第二, 设备重新调整或工艺有重大变化时;
第三, 轮班或操作工人变化时;
第四, 毛坯种类或材料发生变化时。
首件质量检验一般采用“三检制”的办法,即操作工人实行自检,班组长或质量员进行复检,检验员进行专检。首件检验后是否合格,最后应得到专职检验人员的认可,检验员对检验合格的首件产品,应打上规定的标记,并保持到本班或一批产品加工完了为止。
对大批大量生产的产品而言,“首件”并不限于一件,而是要检验一定数量的样品。特别是以工装为主导影响因素(如冲压)的工序,首件检验更为重要,模具的定位精度必须反复校正。为了使工装定位准确,一般采用定位精度公差预控法,即反复调整工装,使定位尺寸控制在1/2 公差范围的预控线内。这种预控符合正态分布的原理,美国开展无缺陷运动也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在步步高工作期间,他们对IPQC的首件检查非常重视,毕竟国内从事AV家电生产的企业,工艺自动化程度低,主要依赖员工的操作控制。因此,新品生产和转拉时的首件检查,能够避免物料、工艺等方面的许多质量问题,做到预防与控制结合。
2、巡回检验
巡回检验就是检验工人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路线,依次到工作地或生产现场,用抽查的形式,检查刚加工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图纸、工艺或检验指导书中所规定的要求。在大批大量生产时,巡回检验一般与使用工序控制图相结合,是对生产过程发生异常状态实行报警,防止成批出现废品的重要措施。当巡回检验发现工序有问题 时,应进行两项工作:
一是寻找工序不正常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二是对上次巡检后到本次巡检前所生产的产品,全部进行重检和筛选,以防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用户)。
巡回质量检验是按生产过程的时间顺序进行的,因此有利于判断工序生产状态随时间过程而发生的变化,这对保证整批加工产品的质量是极为有利的。为此,工序加工出来的产品应按加工的时间顺序存放,这一点很重要,但常被忽视。
3、末件检验
靠模具或装置来保证质量的轮番生产的加工工序,建立“末件检验制度”是很重要的。即一批产品加工完毕后,全面检查最后一个加工产品,如果发现有缺陷,可在下批投产前把模具或装置修理好,以免下批投产后被发现,从而因需修理模具而影响生产。
过程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如前所述,过程检验的作用不是单纯的把关,而是要同工序控制密切地结合起来,判定生产过程是否正常。通常要把首检、巡检同控制图的使用有效地配合起来。过程检验不是单纯的把关,而是要同质量改进密切联系,把检验结果变成改进质量的信息,从而采取质量改进的行动。必须指出,在任何情况下,过程检验都不是单纯的剔出不合格品,而是要同工序控制和质量改进紧密结合起来。最后还要指出,过程质量检验中要充分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要熟悉“工序质量表”中所列出的影响加工质量的主导性因素;其次是要熟悉工序质量管理对过程检验的要求。工序质量表是工序管理的核心,也是编制“检验指导书”的重要依据之一。工序质量表一般并不直接发到生产现场去指导生产,但应根据“工序质量表”来制定指导生产现场的各种管理图表,其中包括检验计划。
对于确定为工序管理点的工序,应作为过程检验的重点,检验人员除了应检查监督操作工人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及工序管理点的规定外,还应通过巡回检查,检定质量管理点的质量特性的变化及其影响的主导性因素,核对操作工人的检查和记录以及打点是否正确,协助操作工人进行分析和采取改正的措施。
质量检验三部曲之三:最终检验(FQC,finally quality control)
最终检验又称最后检验,它是指在某一加工或装配车间全部工序结束后的半成品或成品的检验。对于半成品来说,往往是指零部件入库前的检验。半成品入库前,必须由专职的检验人员,根据情况实行全检或抽检,如果在工序加工时生产工人实行100%的自检,一般在入库前可实行抽样检验,否则应由专职检验人员实行全检后才能接收入库。但有的企业在实行抽样检验时,如发现不合乎要求,也要进行全检,重新筛选。
成品最终的质量检验是对完工后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试验。其目的是防止不合格品流到用户手中,避免对用户造成损失,也是为了保护企业的信誉。对于制成成品后立即 出厂的产品,成品检验也就是出厂检验;对于制成成品后不立即出厂,而需要入库贮存的产品,在出库发货以前,尚需再进行一次“出厂检查”,如某些军工产品, 完工检验常常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即总装完成后的全面检验与靶场试验后的再行复验。成品检验的内容包括:产品性能、精度、安全性和外观。只有成品检验合格 后,才允许对产品进行包装。
在许多企业中,FQC的工作是由他们的QA(quality assurance,品质保证)完成的,在这里的QA实际做的是FQC的工作,但是他们的检测相对于产线的检验更为全面、准确,其检验员的业务素质和仪器设备要求相对较高,我经历过的许多公司,比如步步高、清华同方等许多国内企业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