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尿蛋白是持续出现还是偶尔出现(尿蛋白检测忽)

尿蛋白是持续出现还是偶尔出现(尿蛋白检测忽)文/吴志 张文明 林忆阳 解放军福州总医院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出现尿蛋白、蛋白尿、泡沫尿等异常情况,应加强警惕,但也不要过度紧张。及时就诊,检查清楚,切忌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以一次测定结果为准,应当以3~6个月内的2~3次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作为基础。同时,正常人存在尿蛋白排泄率的生理波动,个体内变异系数约为40%,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导致滤过膜损伤,都有可能增加尿蛋白甚至血尿。另外,月经来潮、感染、长时间站立、败血症、慢性心力衰竭、血糖过高、血压过高、血脂过高,都可以引起尿蛋白呈假阳性。检测尿蛋白是门技术活,要想得到一份靠谱的尿蛋白结果,得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留清晨首次的尿标本检测,不推荐留24小时尿测定尿蛋白。如果尿蛋白从“ ”变成“±”,更应该相信“±”的结果。同理,如果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两次差别显著,应选择偏低的数值作为测定结果。专家建议,患者要在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稳定,且排除各种

福州的陈先生患有糖尿病一年多了。世界杯足球比赛期间,陈先生经常熬夜,血糖明显增高。到医院检查尿蛋白“ ”,治疗一段时间后复查尿蛋白,变成“±”。接诊医生告诉陈先生:“尿蛋白‘ ’,并不能说明肾脏病变很严重;随后检查尿蛋白‘±’,也不是说肾脏病变治疗后好转明显。”陈先生被这一堆“ ”“-”弄得一头雾水,心惊肉跳。这些符号背后是怎么一回事呢?

尿蛋白是持续出现还是偶尔出现(尿蛋白检测忽)(1)

临床上并没有哪种神奇的药物能够迅速显著降低尿蛋白。尿蛋白检测最大的缺点就是影响因素太多,假阳性率太高,患者尿蛋白“ ”应该属于假阳性,尿蛋白“±”才是真面目。

尿蛋白反映肾脏的病变程度

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最常见的原因是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血液中的蛋白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漏”到尿液中。因此,我们往往把尿蛋白的漏出程度,作为判断肾脏病变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肾脏健康时,尿液中偶尔也会出现微量蛋白。一般来说,持续性的蛋白尿才真正能够代表肾脏出现病变,尿蛋白是用来反映病变程度的。

蛋白尿不一定是肾病

生活中常说的肉眼看到“泡沫尿”,不能说明一定是蛋白尿,更不能说是有肾病。偶尔出现的“泡沫尿”,可能是由于其他疾病、药物影响、尿尿的高度、马桶是否洁净等原因。

同时,正常人存在尿蛋白排泄率的生理波动,个体内变异系数约为40%,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导致滤过膜损伤,都有可能增加尿蛋白甚至血尿。

另外,月经来潮、感染、长时间站立、败血症、慢性心力衰竭、血糖过高、血压过高、血脂过高,都可以引起尿蛋白呈假阳性。

如何准确检测尿蛋白

检测尿蛋白是门技术活,要想得到一份靠谱的尿蛋白结果,得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留清晨首次的尿标本检测,不推荐留24小时尿测定尿蛋白。如果尿蛋白从“ ”变成“±”,更应该相信“±”的结果。同理,如果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两次差别显著,应选择偏低的数值作为测定结果。专家建议,患者要在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稳定,且排除各种急性合并症或并发症,正常生活节律的前提下,才能比较准确的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出现尿蛋白、蛋白尿、泡沫尿等异常情况,应加强警惕,但也不要过度紧张。及时就诊,检查清楚,切忌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以一次测定结果为准,应当以3~6个月内的2~3次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作为基础。

文/吴志 张文明 林忆阳 解放军福州总医院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