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首小诗一生至少读一次(我读了一首好诗)
这十首小诗一生至少读一次(我读了一首好诗)凉州词、从军行、将进酒什么?诗题?背下来真是很有成就感!其实你知道吗?比诗更难背的是诗题啊!
很多人背诗,都喜欢挑战长篇。
比如入门级的《春江花月夜》
发烧级的《琵琶行》《长恨歌》
骨灰级的《离骚》《孔雀东南飞》
背下来真是很有成就感!
其实你知道吗?
比诗更难背的是诗题啊!
什么?诗题?
凉州词、从军行、将进酒
这有什么难背的!
今天小诗妹给大家带来的
就是史上最难背的诗题
如果你都能一字不错地背下来
那你一定是个超越学霸的存在!
1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先来个小菜开开胃。这首诗的题目有足足31个字,像这么长的诗题,我们得会划重点。这个诗题里的重点就是“去年”两个字。
事情还得从公元1079年开始说起。
公元1079年,苏轼到湖州就任,给皇帝写了一封颇有感情色彩的《湖州谢表》,然后就出事儿了。
几个月后,苏轼灰头土脸地走出刑部大牢,去黄州出任团练副使。但因为他“不得签书公事”,所以这只是个有职无权的闲官。
1081年的正月二十日,苏轼去黄州附近歧亭镇拜访朋友。朋友是谁呢?是陈慥。看过《河东狮吼》吗?就是古天乐那个人物的原形。当然了,还有几个朋友。苏轼告辞时,几个朋友送他到女王城,别离兴起,苏轼当场作了一首诗。
第二年,也就是1082年,巧得很,也是正月二十日,苏轼又和去年的朋友中姓潘和姓郭的两位郊外踏春,忽然间想起去年的聚会作诗,于是就作了这首附和。
苏轼啊苏轼,你为了让我们读懂这首诗还真是操碎了心。可是,在“春梦了无痕”面前谁能记住你那31个字的诗题啊!
它的正确断句应该是: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2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杜甫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侍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是的,又长了,这次有39个字了。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诗题太长而抱怨杜甫,真的,就这么长,还是他精打细算着写的。
经过了上次敲黑板,大家都会划重点了,没错,这次的重点是“门”。为什么是“门”?因为它出现了两次啊。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唐朝的年号从“天宝”改成“至德”都是拜安禄山所赐。公元756年,安禄山率领他的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便在逃跑后退位了。
那一年就是至德元年,长安城沦陷,有两个我们熟悉的名人受困其中,一个是王维,另一个就是杜甫。
至德二载,也就757年,杜甫冒着危险从金光门逃出,顺小路到达凤翔追随唐肃宗的脚步。唐肃宗感其忠心,封杜甫为左拾遗。当年十月在长安收复后,杜甫随皇帝回京。
758年的时候,年号改为“乾元”,杜甫的好友房琯因事获罪,杜甫上疏营救,一下子就得罪了朝廷,杜甫因此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京城时,恰巧又是从金光门而出,想起去年的往事感慨万千,作下这首诗。
两年间,两次出金光门,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情,个中滋味39个字多吗?
它的正确断句应该是: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3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我们一定是看到了一个假的李商隐。这个喜欢以“无题”两个字为诗题的人忽然间就来一个45个字的大块头。
看来人还真是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你总说我短,我就长一个给你看看;你总说我隐晦,我就明白一个给你看看。
公元851年的秋末,半生多舛的李商隐要去四川梓州当幕僚了。晚唐诗人韩偓为李商隐送行,并作了一首诗。只是这个时候,韩偓还不是个知名诗人,毕竟他才十岁,而且他是李商隐连襟的儿子,所以李商隐只叫他的小名“冬郎”。
别看韩偓那时只有十岁,可这一首诗就令在场的文人击节赞叹。十年后,李商隐回到长安,回想起当初韩偓所作的“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而如今,这个孩子已经已经是文坛上的一颗新星了。于是作了这两首绝句和酬,也顺便寄给他的父亲韩畏之员外。
“雏凤清于老凤声”,大抵就相当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吧。
它的正确断句应该是: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皆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4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比赛谁的题目长,这种事情会少掉白居易吗?当然不会,人家可是大唐创作数量之王啊。不就是取个长诗题吗?轻轻松松50个字。
事情还得从“河南经乱”开始说起。“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就像汉末,先是有人造反,然后豪杰并起来镇压造反,等造反者被消灭了,豪杰们一变脸就成了军阀,成为这个国家新的毒瘤。中唐也是一样。
白居易作这首诗的时候,正是军阀们大肆叛乱的时候。这些人跟商量好了似的,把白居易的家乡河南当成了他们出道的秀场。河南又是南方漕运的必经之地,战乱一起,粮食就进不了关内,于是便有了“关内阻饥”。
战乱冲散了这个家庭,当时白居易在哪呢?在符离,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宿州市。而他的大哥在浮梁,就是“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浮梁,今天的江西省景德镇。七兄在於潜,属于杭州市;十五兄在乌江,可能是去怀念项羽了。另外在符离附近的下郢,还有几个他的兄弟姐妹。
那一夜,白居易望月怀人,写下这首诗,因此最后一句是“一夜乡心五处同”。不信你数数,确实是五处。
它的正确断句应该是: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5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行至江夏与张公相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以此诗
李白
张衡殊不乐,应有《四愁诗》。
惭君锦绣段,赠我慰相思。
鸿鹄复矫翼,凤凰忆故池。
荣乐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看这诗题的长度,根本想不到是李白写的,56个字啊!这还是那个潇洒不羁的李太白吗?
看到“流放夜郎”几个字,首先我们应该想到是李白晚年的作品了,唠叨些也是正常的。
那么张相公又是谁呢?他叫张镐,曾经创下了入仕三年就当上宰相的辉煌记录。可是758年的时候,他上疏建议唐肃宗不要接受史思明的投降、提防许叔冀造反,便被唐肃宗以“不切事机”为由罢了相,降为荆州长使。
这一年,李白因投靠永王李璘而被流放夜郎。
张镐很欣赏李白,派使者为他送去夏天穿用的罗衣两件和五月五日在荆州吟唱的五言律诗一首。不久后,张镐又被朝廷召回做太子宾客,李白也因大赦而免去流放之罪。
等李白再度行至江夏时,已与京城中的张镐相距千里了,感念之余作了这首诗以唱和。
它的正确断句应该是: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行至江夏,与张公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以此诗。
6
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累土为山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瓯甚安矣旁植慈竹盖兹数峰嵚岑婵娟宛有尘外数致乃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
杜甫
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
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
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
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氛氲。
居然又是杜甫,他算是在这条长诗题路上越走越远了。那么这样一条长达68字的诗题,我们恐怕就要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分析。一不小心,记叙文的六要素都出来了。
时间:天宝初年,那大概就是740几年的样子。
地点:太夫人堂下,也就是杜甫的祖母的院子里。
人物:南曹小司寇舅,就是杜甫一位在南曹做小司寇的舅舅。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事儿。这位舅舅在杜甫祖母的院子里以土堆砌假山,一筐土就能堆一尺高。堆成之后用来代替原来的木头支架来放置香炉。香炉摆在上面很是稳当,旁边又种子了竹子。
如今,假山和绿竹之间相得益彰,竟有了几分凡尘俗世之外的雅致,不知不觉就来了兴致,于是作了这首诗。
它的正确断句应该是: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垒土为山。一匮盈尺 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瓯甚安矣,旁植慈竹,盖兹数峰,嵚岑婵娟,宛有尘外格致,乃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
不过说实在的,脑洞大开的文人不光我们这些唐宋先贤,有时候外国文学家更不正经。
大家一定知道《鲁宾逊漂流记》,但你未必知道它的全名。
脑补这样一个情节吧:
—“亲爱的,我最近看了一个小说,特别特别棒。”
—“是吗?小说叫什么?”
—“叫《关于一名叫做鲁宾逊克鲁索诞生于约克镇并且因为船难而独活在一个美洲海岸边接近奥里诺科河河口的小岛长达二十八年的水手的离奇又惊人的冒险故事》。”
—“呵呵,友尽!”
本文由“诗词中国”(shicizg)编辑
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子聿说”
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子 聿 | 一个不太着调但非常靠谱的语文老师
与诗书死磕到底
图片来自“壹伴图库”
每天5分钟,把日子过成诗
▽
今天看小诗妹了吗?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必须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