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自由行最佳攻略(这才是真正的34)
3天自由行最佳攻略(这才是真正的34)没有人不喜欢“自由行”(五分之三的青海· 2014 05 青海湖)我们来谈谈↓“自由行”
中国第一旅行微刊 专注旅行攻略故事分享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环球旅行
(七色甘南· 2015 08 晚霞)
这次
我们来谈谈
↓
“自由行”
(五分之三的青海· 2014 05 青海湖)
没有人不喜欢“自由行”
(我们也是)
因为
那可能代表着“旅行”最吸引人的那一部分
在路上、自由自在
不受打扰
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体验
.
所以很多人会选择自由行
尤其在传统旅行不能理解我们需求的情况下
我们宁愿自己辛苦一点
自己联系资料
自己联系吃住行
自己设计路线
自己计划一切
宁愿自己来,也不将就
(是的,关于美好,谁愿意将就呢)
(七色甘南· 2015 08 溯源白龙江)
对于VIVA旅行家也是
从十年前的学生时代开始
两位创始人便背上背包“自由地”在路上、环中国
徒步、骑行、登山、citywalk、老火车旅行
他们走的越远,越发得爱上“自由行”
他们走的越远,越发得爱上中国的美
(七色甘南 · 2015 08 祁连草原)
(北疆大环线· 2015 08 乌尔禾)
(五分之三的青海· 2016 05 青海湖)
他们像后来的“你”一样
宁愿自己设计旅行中的一切,也不愿意将就
因为在旅行中,将就意味着错过
因为在路上时,错过意味着遗憾
关于美好,谁愿意将就呢
(五分之三的青海· 2016 05 祁连草原)
后来,我们有了VIVA旅行家
理所当然地
“自由行”成为了设计路线的原则之一
我们把对“自由行”的热爱放进一条条路线里
我们把对“中国”的热爱放进一条条路线里
↓
从大西北公路旅行的“停车点”
到西南探索的“美食地图”
从青藏高原东麓“一整天骑马溯源”
到茶马古道小镇上“一整个白天的闲散时光”
从每一个城市的“citywalk”
到每一个当地人的“原汁原味”
从“目的地集合”
到“旅行节奏”的把握
(纵穿大西北· 2016 05 沙漠)
(北疆大环线· 2015 08 白哈巴)
(漫行东北· 2015 12 雪圈)
“自由行”
这三个字对于VIVA旅行家
不仅是感受,更是标准
是“小众旅行”的七个标准之一
是坚持“最具体验价值原味旅行”的核心
(纵穿大西北·2014 巴丹吉林沙漠)
“自由行”是标准
有些人可能不同意,会说
“自由行是种感觉,怎么能是标准呢”
“如果是标准不就“不自由”了吗?”
(纵穿大西北·2015.07 车路上的羊群)
我赞同前半句话,自由行是一种感觉
而且我太知道这样的感觉是何种美好
↓
辽阔的天空连绵的山脉下不被打扰的心情
奔跑的牛羊盘旋的飞鹰想停就停的节奏
在城市里走街串巷自由自在的寻找
和当地人学方言说故事像好朋友一样
(北疆大环线·2016.08 我们的哈萨克族朋友)
(2015.06 卓玛 我们在青海湖边的好朋友)
(2016.05 小宝 我们在巴丹吉林沙漠的赛车手)
对吧
你想要的也是那样的旅行
所以你觉得自由行应该是那一种感觉
我也有过那样的体验
因此我赞同前半句话“自由行是种感觉”
而关于后半句话
我理解你的内心,但我有我的看法
标准,是“挑”选,而不仅仅是选择
(2016.05 西北随处可见的雪山)
试想一下:
每一条街道的美食都地道吗
每一条公路都能想停就停吗
每一个当地人都能如老友般吗?
每一个景色能找到最好的视角吗?
不一定
(2016.05 张掖五彩丹霞的公路)
很多时候从我们的原则或经验来看
关于这些问题
关于旅行
尤其“自由行”
“很多时候,看似选择很多,其实很少,甚至唯一”
所以
“自由行,是感觉,更是标准”
(2015.08 沙漠越野车)
让我们来谈谈“自由行”
从青藏高原开始,从公路旅行开始
.
“停车点”
可能是VIVA旅行家的首创
至少在旅行服务提供商中
(2015.08 下车后大家围在一起拍八月的蓝天白云)
什么是“停车点”?
是想停就停吗?
是的
停车点,是想停就停
(《云南日子》2016.05 虎跳峡无人的公路)
遇见连绵的山脉曲线,停!
遇见青海湖的天空之镜,停!
遇见成群的牛羊,停!
遇见骑马的汉子,停!
甚至遇见一片美丽的云,也停!
要走进去,把自己放进景色,而不是隔着车窗
停车点,仅仅是“想停就停”吗?
不 !
想停就停只是一种感觉
“停车点”有更多的标准
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你睡觉了怎么办?
如果你对路不熟悉怎么办?
如果你不知道哪可以拍大片怎么办?
如果你坐在不是靠窗的位置怎么办?
那就意味着:
看不见
错过
遇不到
遗憾
你知道,关于美好,是不能将就的
所以,关于“停车点”
对VIVA旅行家而言
不仅仅是感觉上的“想停就停”
而是基于小众旅行自由行的一个个细节设计
简单地说
“停车点”,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首先
停车点,不是为了停而停,是为了景色而停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停车点是需要设计的”
我们在每次公路旅行都会“设计”不同的停车点
每一个停车点都是一次旅行
比如《五分之三的青海》
一千多公里的旅行我们全程最多有将近40个停车点
哪怕是一个垭口、甚至一个拐弯
景色都是不一样的。
(2015.07 青海湖)
而确定这将近40个停车点,是不容易的
是这些年我们走过高原的春夏秋冬
是我们这些年累积几十万公里的旅程
是与当地人以及司机师傅一遍一遍地探索
即使不容易,我们还是做到了
( 2016.05 祁连山腹地)
你和VIVA旅行家的“公路旅行”是:
推开车门,牛羊在牧场吃草
走上公路,没有车辆打扰
有一大片草原可以走近
有一大片油菜花田可以走近
或者
停下来看连绵数百公里的雪山
或者
停下来看划过整个天空的云朵
( 2016.05 青海公路旅行 )
所以
停车点,不是为了停而停,是为了景色而停
如果不提前做功课、做调研
如果不一遍遍地行走、寻找和确定
如果不能依据路况、季节 、天气随时应变
那么,停车点,只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已
( 2015.07 青海湖油菜花)
除了为了景色而停
停车点,一定是想停就停
(即使你不知道在哪停)
↓
“我以为睡着了就不在旅行了,没想到该遇见的一个没丢”
他是《五分之三的青海》老会员
2013年夏天他参加的旅行
他高原反应明显,一路上瞌睡连连
但并没从错过一个停车点、景色和体验
因为
我们并不是传统旅行那样跑景点
当公路旅行遇见美好的景色
即使你睡着了
哪怕你看不到
我们的领队、甚至司机师傅
都会主动停车
带你走到景色中间
( 2015.07 祁连草原)
所以
“不是为了停而停,是为了景色而自由地停”
“想停就停,即使你睡着了也能停”
这才是真正“停车点”的标准
( 2015.07 河湟谷地)
停车点,不仅是一辆车那么简单
它牵涉到很多方面
↓
路线
(小众路线,避开人流,可以停车)
司机师傅
(经验丰富、愿意停车甚至主动停车)
车
(车型、车况)
领队
(主动发现、对旅行的敏感)
经验
(对当地人、对气候、对景致)
↓
所以,单就公路旅行的自由行来说
停车点,绝不仅仅是一个感性上的存在,更是理性上的设计
感兴趣就加他好友聊一聊吧
↓↓↓
( 2016.05 青海湖)
但自由行,仅仅是公路旅行的停车点吗?
绝不是!
还有城市,还有美食,还有景色人文,还有旅行节奏
( 2016.05 郎木寺骑马)
我们放到每一个远方、每一条路线来看“自由行”
“自由行 ”在
《云之南1915》
《云南日子》
是"很多时候,看似选择很多 其实很少,甚至唯一”
在云南的旅行一定是慢的
不赶时间
不拼凑景点
我们要把时间花在那些值得停留的地方
↓
比如洱海
住宿很多,但我们愿意去的只有几家
因为
安静的很少
有广阔视野的很少
能睡在床上听见海浪的更少
( 2014.07 洱海的住宿)
比如手工艺
可以做札染的地方很多
但我们只选一家
因为可以真正了解扎染的每一个环节
因为那一家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
( 2016.03 札染中的白族奶奶)
比如小众目的地
我们绝不会去人山人海的地方
我们喜欢“茶马古道”的小镇
喜欢“纳西族”的小村
喜欢“中虎跳”的小寨
( 2016.03 沙溪)
比如美食
(在建水吃豆腐)
我们也只去一家
因为只有那一家上过《舌尖上的中国》
( 2016.03 正在包豆腐的人)
可以去的景点很多
可以呆的地方很多
开发成熟的地方往往看似选择很多
在云南的旅行
自由是反反复复对于细节的思考
"很多时候,看似选择很多 其实很少,甚至唯一”
“自由行”在
《北疆大环线》
《伊犁河谷》
《七色甘南》
是“要用多种旅行方式深入当地”
↓
在北疆
我们在喀纳斯停留三晚
这里可能是整个新疆景色最丰富的地方
我们停留停留再停留
用徒步的方式走进喀纳斯所有的美
那里有永远最好的蓝天白云空气阳光和森林
来一碗地道的手抓饭
躺在草地上
什么都可以不做
旅行就是待在那样的世界里
( 2015.09 喀纳斯徒步中)
在伊犁
我们夜宿湖畔
我们住进哈萨克人的帐篷
我们会和当地人吃烤羊肉
去了解他们的游牧生活
自己也尝试做一次牧人
游走草原,深入丛林,徒步古道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 2015.08 克拉峻草原)
在甘南
我们有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在拉卜楞寺
和红袍的僧人一起听讲
我们选择一条荒废的古道深入
去寻找扎尕那神秘的石林
我们选择了当地最著名的格桑马队
教我们自己骑马
然后在马背上走进溯源白龙江
( 2015.08 白龙江溯源中)
“自由行”在
《五分之三的青海》
《纵穿大西北》
是“停车点”
西北有最美的公路旅行
所以在那里的旅行
需要为公路上最美的景色停留
每条路线我们设计了将近30个停车点
我们在那里穿越沙漠、飞过草原
我们在蓝天下一望无际的公路上驰骋
我们想停就停
为了美好的景色而停
在路上
遇见连绵不断的雪山
遇见一个一个天空之境
遇见成群的牛羊
( 2015.08 我们穿越沙漠)
“自由行”在
《河西走廊》
《漫行东北》
是“避开人流”
↓
在人山人海的热门地
我们避开人流
才能拥有自由
在东北
从冷门城市进入,热门城市哈尔滨
吉林出发,长白山—雪乡—雪谷—再回哈尔滨
这样的路线基本可以撇开绝大部分的游客军团
( 2015.12 我们穿越雪国)
在河西走廊
我们在日落时去到魔鬼城
大部分游人已经离开
但夕阳西下正是那里最美的时间
我们找到极其少人知道的悬臂长城
那里的壮阔只属于我们
( 2015.08 我们走走丝绸之路上)
“自由行”还有更多
比如目的地集合
比如旅行节奏
等等
选择目的地集合是为了方便做旅行前后的计划
旅行节奏的设计是为了协调旅途生理和心理的状态
而这些标准放在我们每一条路线里是一个个标准
停车点、唯一性、避开人流
多种旅行方式、旅行节奏等等
而这些都是需要长年累月在路上的行走
不仅是行走本身
还需要大量的调研
与当地人沟通
与自由行者沟通
你在网上看到的攻略我们会看
你不会看的游记和专业书籍我们也要看
总之
“自由行”本身是很美好的
但如果把“自由行”放进一个个远方一条条路线中
其实也全是一个个的细节
(调研、磨合、确定、坚持)
不过
幸好
作为一家【专注中国的小众旅行组织】,对于VIVA旅行家:旅行,是一个个细节。每一次旅行,我们都必须要考虑这些细节—人数,当地人,停车点,旅行方式,住宿,车,司机师傅,领队等。细节,就是标准;有了标准,才会有小众旅行。而所谓坚持,只有坚持在“细节”上,坚持在“标准”上,坚持才有意义。
2016年旅行计划已经出炉
长途旅行
《云南日子》《云之南1915》
《北疆大环线》《伊犁河谷》
《五分之三的青海》《纵穿大西北》
《河西走廊》《七色甘南》
短途旅行
《齐云山仙踪》《从云和到武义》《纪龙山》
《象山秘境》《玩转临海》
机智如你肯定知道点击【阅读原文】
可以直接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