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箔加工厂(南京老字号-南京金线金箔总厂)
南京金箔加工厂(南京老字号-南京金线金箔总厂)一个古老的工艺正在现代企业的怀抱里传承、发展。1954年,城区金箔生产户12家,从业人员47人,1956年合并成立了“金陵金箔生产合作社”(社址在马巷85号),职工数十人,技术工人仍来自龙潭。该厂 1966 年“文革”后转产金粉,改名“南京金粉厂”。龙潭地区于 1955 年 5 月 1 日成 立南京民艺金箔社,1966 年改名“南京金线金箔厂”;1989 年 改名为“南京金线金箔总厂”。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开始实行全面的市场经济。企业在经过 由盛变衰的过程后,深刻反思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 矛盾是企业经济运行体制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加快企业转换 经营机制,促进经济发展,1994 年开始从厂长到分厂厂长全部实 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包死基数,风险抵押,定期交纳,欠 收自补,超额奖励”经济运作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阻止了 下滑趋势,同时大幅缩减行政机构,从总厂职能科室缩减为
南京是生产金箔的发源地,在南京东北郊的龙潭古镇民间有 口碑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访时,曾专程在龙潭探访金箔 的秘密,拜谒当地设立的金箔工艺的祖师爷葛仙翁(东晋时的炼 丹家葛洪)的金箔祠堂。东晋距今已有 1700 多年的历史了。十 余年前,轰动世界的老山汉墓挖掘中,竟然发现了大量贴有金箔 的陪葬品,这就将 1700 年的我国金箔工艺史向前推进了 1000 年, 神秘的金箔再一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唐代秦韬玉在《贫 女》诗中写道:“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亦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封建统 治阶级为显耀他们的荣华富贵,帝 王将相的龙袍朝服,皇后贵妃的凤 冠霞披都用金银线绣饰织造;金箔 则用于宫殿装璜、寺庙佛像装金。 明代和清代都在南京设立了云锦织 造府,这时的金箔、金线随着云锦 的发展而盛极一时,从事这个行业 的手工艺人近万人。到了清末民国 初年,由于战乱和封建统治的无能, 南京龙潭地区的金箔、金线行业的 生产经营也受到严重摧残。
据金箔老艺人的家谱和口传证 实,龙潭地区生产金箔和金线至少 在 120 年以前,即清代。清初城区还有金箔、金线生产业户 30 多家,工人 200 多。在太平天国前后,因建造天王府等工程需要大量金箔做装饰,曾在南京专设金箔司,辖有三四百工人。
当时,南京最大的金箔店是谢春山金箔店,他是龙潭泰字洲人,因家中当时有人在江宁府为幕僚,颇为势力,加之全家人会金箔五行工艺,打箔、切箔、切金、褙金、拍叶行行俱全,因此谢春山金箔店既经营金箔也销售金线,成为南京金箔行业中势力最大、资金最多、业务最广、品种最多的一家,其金箔员工有数十人之多。很早就把金线生产放到龙潭家乡农村给农家妇女搓捻。后来战乱,原先在南京谢春山金店的金箔、金线生产学徒和员工纷纷回乡,并在家乡龙潭为南京的金箔、金线店加工生产。因此,这一行才在龙潭地区遍地开花,逐渐根深蒂固,世代祖辈相传延续至今。
1954年,城区金箔生产户12家,从业人员47人,1956年合并成立了“金陵金箔生产合作社”(社址在马巷85号),职工数十人,技术工人仍来自龙潭。该厂 1966 年“文革”后转产金粉,改名“南京金粉厂”。龙潭地区于 1955 年 5 月 1 日成 立南京民艺金箔社,1966 年改名“南京金线金箔厂”;1989 年 改名为“南京金线金箔总厂”。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开始实行全面的市场经济。企业在经过 由盛变衰的过程后,深刻反思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 矛盾是企业经济运行体制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加快企业转换 经营机制,促进经济发展,1994 年开始从厂长到分厂厂长全部实 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包死基数,风险抵押,定期交纳,欠 收自补,超额奖励”经济运作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阻止了 下滑趋势,同时大幅缩减行政机构,从总厂职能科室缩减为五部 二室:生产部、经营部、财务部、综合部、宣传策划部,办公室、 新品开发室,提高了工作效能。在产品发展方面,侧重于金箔系 列的发展,截止到 2000 年,产值达 3700 万元,利税总额为 415万 元,金 箔生 产能 力 从 1993 年 的 200 万 标 准 张 增 加 到 年 1000 万标准张。
2002 年建立并通过第三方金箔产品 ISO9001—2000 质量体系 认证,实现生产线的规范化、数据化管理。适时启动的品牌战略 也初见成效,成功获得市政府颁发的“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称号。
一个古老的工艺正在现代企业的怀抱里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