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读古诗舟夜书所见(读诗有言六)
学读古诗舟夜书所见(读诗有言六)103. 诗经齐风《卢令》:齐人好猎,诗人赞美勇武的猎人,以及黑色的猎犬,和《叔于田》《还》类似。卢是猎犬,令令是狗铃的声音,由悦耳铃声引出主人,很有镜头感。102. 诗经齐风《甫田》:思念远人之作。分别时还是扎小辫儿的孩子,再见时,已成戴冠的成人。人生飘零,聚散无常,如田间的狗尾草,在风中飘摇。而来自亲人、朋友的惦念,则是人生得以温暖的那丝光芒。99. 诗经齐风《东方之日》:应是情诗。美女如东方之日耀眼,如东方之月娴静。“在我室兮”,可能实写,也可能是期待。朦胧的相思或实际的幽会,都通,只是感觉不同而已。100.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夙夜在公”本是正面的意思,但这位公务员对于黑咕隆咚早起,作息无规律,颇多抱怨。两种可能:一是上级爱折腾人,不分黑天白夜有一出是一出;二是公务员不够敬业,不愿加班吃苦。正常社会中,进退有节、作息有度是最佳状态。101. 诗经齐风《南山》:有历史背景,《左传
96. 诗经齐风《鸡鸣》:鸡叫啦,天亮啦,女主催促丈夫,快起来上朝。男主还想赖在床上,女主连劝带嗔,还是上朝办正事吧,别让人们以为我缠着你。
有说是妃子与齐国君之间的对话,也有说是朝臣夫妻,不管是什么身份,女主是理智贤淑之人无疑。此诗很生动,把鸡鸣故意说成苍蝇嗡嗡,天光大亮说成月亮,纯属胡勒,只有夫妻才如此赖皮。
97. 诗经齐风《还》:“还”读“旋”,轻捷利落的样子。两个猎人峱山间相遇,并肩驱兽行猎,很开心,哥俩又作揖又互夸,其乐融融。方玉润认为,哥俩互敬互夸的样子,恰好被诗人看到,“从旁微哂,因直述其词,不加一语,自成篇章。”
98. 诗经齐风《著》:新娘出嫁,迎亲车到了婆家,看到新郎在等着她,也看到了新郎耳边、帽子上的美玉,别的还不敢多看,心理描写很微妙。此诗很有空间感,“著”是古代贵族住宅的正门到屏风之间的地方,“庭”是屏风和正房之间的平地,“堂”是正房中一块宽大的地方,新人由远即近登堂入室,新的生活即将开始。素、青、黄是颜色,喻生活是多彩的。琼华、琼莹、琼英是美玉,嫁的这家条件不错。卫风《木瓜》中的美玉称为琼琚、琼瑶、琼玖,名称非常繁复,由此可见,从上古开始,玉就成了中国人的心头好。
99. 诗经齐风《东方之日》:应是情诗。美女如东方之日耀眼,如东方之月娴静。“在我室兮”,可能实写,也可能是期待。朦胧的相思或实际的幽会,都通,只是感觉不同而已。
100.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夙夜在公”本是正面的意思,但这位公务员对于黑咕隆咚早起,作息无规律,颇多抱怨。两种可能:一是上级爱折腾人,不分黑天白夜有一出是一出;二是公务员不够敬业,不愿加班吃苦。正常社会中,进退有节、作息有度是最佳状态。
101. 诗经齐风《南山》:有历史背景,《左传·桓公十八年》记有鲁桓公、齐襄公、文姜的故事,文姜是齐襄公的妹妹,嫁给了鲁桓公,而齐襄公与文姜有兄妹乱伦的问题,由此引出了谋杀,一出荒诞的掺杂伦理、政治的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写过一篇短篇小说《相互之间》,描写兄妹乱伦的情节,揭开人类隐秘的角落。这首诗指向性太强,不了解这些背景,很难当成普通的诗歌去读。娶妻“必告父母”“匪媒不得”,显示中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世俗婚姻规范,其来有自。
102. 诗经齐风《甫田》:思念远人之作。分别时还是扎小辫儿的孩子,再见时,已成戴冠的成人。人生飘零,聚散无常,如田间的狗尾草,在风中飘摇。而来自亲人、朋友的惦念,则是人生得以温暖的那丝光芒。
103. 诗经齐风《卢令》:齐人好猎,诗人赞美勇武的猎人,以及黑色的猎犬,和《叔于田》《还》类似。卢是猎犬,令令是狗铃的声音,由悦耳铃声引出主人,很有镜头感。
104. 诗经齐风《敝笱》:破鱼篓,捕不了鱼;没规矩,人就乱来。《南山》是讽刺鲁桓公、文姜、齐襄公三者混乱的纠葛,到《敝笱》,鲁桓公已被齐襄公害死,鲁桓公的儿子鲁庄公即位。人事代谢,但文姜与同父异母的齐襄公私情难断,鲁庄公拿这个妈也没办法。文姜热热闹闹回齐国的场面,有如皇帝的新装,极尽讽刺。春秋姜姓出的名女人太多,宣姜、庄姜、文姜、孟姜,各有各的故事。此前读诗经,不太注意政治背景或史实,从文字本身大都能体会出美感,但这几首诗指向性太强,不介绍背景,没法读。
105. 诗经齐风《载驱》:还是讽刺文姜与齐襄公的,没完没了。朱守亮《诗经评释》感慨齐诗太少,文姜又占三篇,为相关人不知耻而大叹“悲夫”。讽刺诗虽然也是诗,毕竟说不上美。抛开齐子这些劳什子,不妨视作贵族出游,体会一下车马之盛、汶水汤汤、游人如织的景象,还是不错的。
106. 诗经齐风《猗嗟》:“猗嗟”是赞美的发语词,相当于抒情时的“啊”。说是齐人赞美鲁庄公的,这年轻的国君身材高大,长相出众,箭术高超,大有“人中吕布”之气象。齐人好猎,就当夸猎人读吧。
107. 诗经魏风《葛屦》:蔡宗阳《诗经纂笺》:“魏诗凡七篇,多怨怼之音,一片政乱国危之气象”。陈子展《诗经直解》认为是古代的缝衣曲,对缝裳女寄予同情。读此诗,想起宋代张俞的《蚕妇》,社会地位的差别,是人类社会中弱小者永远的痛。既称好人,又说对方气量小,看来又是讽刺的反话。
108. 诗经魏风《汾沮洳》:赞美汾水边隐居的贤者,自采自食,天然质朴,但品质美的如花似玉。赞与讽相连,顺带埋汰一下管公车的官员们,讽刺才是诗人的主旨。诵读时配山西民乐《交城山》。
109. 诗经魏风《园有桃》:忧时伤世,又无人理解,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遥相呼应。有桃有枣,不愁饥馁,但忧心着国事,或被讥为“吃饱了撑的”,这种痛苦,惟当事人才懂。
110. 诗经魏风《陟岵》:行役之人,走过一山又一山,站在山岗之上,想念家人。父亲、母亲、哥哥好像就在面前,一一叮嘱,早点回家,在外要事事谨慎。这种叮嘱,又有谁没听到过呢?家人的惦念,是游子努力活着的最大动力吧?诗人很有想象力,文字又很朴素,好诗!
111. 诗经魏风《十亩之间》:一首清新快乐的诗。采桑田间、偕伴而归,仿佛听到采桑的歌声。因“逝”字,也可视作归园田居的呼唤,算是陶渊明的先辈。
112. 诗经魏风《伐檀》:三千年前坎坎伐檀的声音,依稀耳边萦绕。等级分化、贫富悬殊的不平之声,也将长期鸣响。
113. 诗经魏风《硕鼠》: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被统治者或忍或躲或起义,一代硕鼠终将消亡,又一轮循环开始。朱守亮《诗经评释》称:魏“不久国即亡之,其重敛苛征,虐其民致之乎?”《硕鼠》是一番控诉后,发誓离开,寻找乐土,尚无暴力威胁。“风气青萍之末”,执政者倘对此漠视,则离败亡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