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关于西安美景的短篇散文(西安这座城散文)

关于西安美景的短篇散文(西安这座城散文)在西安,你不小心就走在秦始皇曾走过的地方,一瞥眼就看见秦王李世民曾经瞭望过的城市垛口,大老远就能嗅到武媚娘武则天的脂粉味道,路过自得意满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渴望成功的白居易喝酒的酒庄。兵马俑的战阵可见这座历史古城,在西安人的心目中影响有多么深远,是深入进每一个西安人的骨髓里,渗透进血液里,西安人和这座历史古城的辉煌和落魄已经极度融合,西安城市的辉煌和荣耀像万能胶粘合在一起,铭刻在每一个西安人的心里,怎么掰也掰不开的。西安这座城市因为3100年的历史沧桑铸就中国的历史和独有的文化,成就了著名的汉唐盛世。陕西人因为西安这座城市的辉煌声名远播,西安也因西安人不遗余力地卖力宣传,让西安的光鲜依旧鲜活地在民间延续。对于住在西安这座城市的陕西人,他们认为是一件世界上最美多么美妙的事情。足踏皇城厚土,头顶中华祖先荣耀光环的太阳,行走在周秦汉唐的高天厚土之下,骄傲和自满的优越感,远远胜过走在才领先世界

关于西安美景的短篇散文(西安这座城散文)(1)

大雁塔

关于西安美景的短篇散文(西安这座城散文)(2)

护城河

我去过许多名气很大的历史古城,名气虽然很大,但历史的印记已经荡然无存,唯独西安,历史上的每一次辉煌和落魄都毫无保留地以各种形式保留下来,经历千年连绵不断,桀骜不驯地在关中平原上孤傲地站立着,不管风吹雨打,世事更迭,依旧执拗倔强固守自己认为的样子。

在西安住久了,常听西安人说这样一句话,这一句话已经在西安人的口里说烂了,但是依旧在西安人的嘴里每天在说:如果来中国不到陕西就白到中国,来陕西不到西安就白到陕西。

可见这座历史古城,在西安人的心目中影响有多么深远,是深入进每一个西安人的骨髓里,渗透进血液里,西安人和这座历史古城的辉煌和落魄已经极度融合,西安城市的辉煌和荣耀像万能胶粘合在一起,铭刻在每一个西安人的心里,怎么掰也掰不开的。

西安这座城市因为3100年的历史沧桑铸就中国的历史和独有的文化,成就了著名的汉唐盛世。陕西人因为西安这座城市的辉煌声名远播,西安也因西安人不遗余力地卖力宣传,让西安的光鲜依旧鲜活地在民间延续。对于住在西安这座城市的陕西人,他们认为是一件世界上最美多么美妙的事情。

足踏皇城厚土,头顶中华祖先荣耀光环的太阳,行走在周秦汉唐的高天厚土之下,骄傲和自满的优越感,远远胜过走在才领先世界一百年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浮华和浅薄的纽约。

关于西安美景的短篇散文(西安这座城散文)(3)

兵马俑的战阵

在西安,你不小心就走在秦始皇曾走过的地方,一瞥眼就看见秦王李世民曾经瞭望过的城市垛口,大老远就能嗅到武媚娘武则天的脂粉味道,路过自得意满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渴望成功的白居易喝酒的酒庄。

在西安人看来,住在西安的人都生活在盛唐和当今盛世交汇的时空交汇的错乱之中,笔者有幸参加过无数次关于西安这座城市的历史或者在西安这座城市演绎过的历史事件的讲座,对于受邀在西安讲周秦汉唐的学者来说,每次演讲的初期都是一种煎熬。

我亲眼见到,不少著名的学者,当他们参观完主办方组织的西安的历史遗迹的游历之后,再来讲这座城市的历史,往往站在讲堂上汗如雨下,手足无措,他们不知道如何面对长相酷似兵马俑的西安人,他们总能在和你交谈中不经意间从厚实的嘴唇里蹦出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民间野史,这些生动活泛的历史故事和传统的史传上的历史故事完全不一样,明显带有西安人的演绎、理解和浮夸。

关于西安美景的短篇散文(西安这座城散文)(4)

在西安讲历史是一件超级难的事情

西安人对这座城市的历史的执迷和津津乐道烂熟于胸,他们满肚子周秦汉唐的野史,这让满腹经纶的学者们诚惶诚恐。他们站在讲台上往往产生错觉,傻傻地把历史和现实搅合在一起分不清楚,如同站在参与过历史的西安人中间,讲他们经历过的事情,他们在一瞬间产生幻觉,汗如雨下,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他们的讲座。他们只有在西安人温暖的目光鼓励下,过好好长时间才能开始正常的演讲。

西安的辉煌历史,是扣在每一个西安人头顶摘也摘不掉的一顶巨大的无形的帽子,熟悉和了解西安的历史和现在,是每一个西安人躲不掉的基本功课。

西安这座城市,古时候称之为“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头枕皇天后土,背靠滚滚流淌,泾渭分明的两条著名的河流,足蹬横亘于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大秦岭,右手牵咸阳古塬,左手搂定渭北平原。

这是一座历史文化气息浓郁的千年古都,迄今为止已经历了3100年的历史变化。因此,西安也是一座浸润历史,在中华文化浸泡的古老城市。自古以来,西安一直是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东方古都,在历史大戏谢幕的今天,在这里留传下许多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从西出潼关到大散关的宝鸡驻足,世事更迭的历史在关中平原以西安为中心,留下难以删除的历史遗迹。在西安,只要你沉下心来,随时都能走进历史的辉煌,呼吸周秦汉唐的厚重的历史气息。

关于西安美景的短篇散文(西安这座城散文)(5)

西安古城墙

西安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我年幼的时候来西安,跟在父亲身后,用手紧紧拽住他的衣襟,从三桥下车经玉祥门进城到朝阳门走亲戚,西安在我的心里,她是一座时尚的国际化都市。

30岁从部队转业,从火车站出来一路向南,进城墙过解放路,经钟鼓楼出南门到大雁塔广场,她是一个庄重森严不可侵犯的少妇,被城墙包裹的城内人们的庄重和南郊人的知性让我这个外地人自惭形愧。站在南郊的单位门口,我眼中的西安时空交错现代而洋气。

当我年龄刚过50岁的时候,回头再看西安这座城市,发现他在我的眼里,就成为了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礼帽的骨子里传统,表面现代,羞羞答答的一座奇怪的城市。

我每次出差从外地回来,都从火车站步行回家,享受用北京上海的眼光看这座我居住15年之久的城市。出了火车站回头看身后的火车站,现代的建筑带了一个仿古的帽子。走进顺城巷青砖铺地的城墙下,看着斑驳陆离的城墙恍惚走进远古,出了城墙仿佛脱掉金缕玉衣的束缚,跳跃在眼睛里的建筑无不彰显时代的气息,最著名的大雁塔广场的艳丽和文化新区大唐不夜城的现代和时尚。

关于西安美景的短篇散文(西安这座城散文)(6)

灯光海洋的大唐不夜城

在我的眼里,最能代表历史古都西安的莫过于完整的西安古城墙了,位于西安市中心区的西安城墙,有城门四座,东门:长乐门,西门:安定门,南门:永宁门,北门: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

其实,这座完整的城墙完成于明代,和西安辉煌的周秦汉唐没有关系。早在明王朝建立前,当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当全国统一后,他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朱元璋以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

真正体现汉唐恢宏的西安建筑,基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帝王清算中灰飞烟灭,而唐城墙遗址依然旁落在灯火辉煌的大唐不夜城南500米,位于雁南二路和雁南三路东西向平行的两条城市道路之间,是唐代长安城的南城墙所在地。

站在西安的古老城墙脚下,抬头仰望城墙,心里有一种复杂的情绪经常萦绕在我的心头。

仰望城墙,城门洞里灯火通明,盛妆的仕女站立两旁,城墙垛口处头戴盔甲身着长袍的侍卫手持长枪游曳在宽阔的城墙上,木轮疙瘩车在城门洞里挂着铃铛一路吱吱扭扭吆嗬着前行。盛唐时的城墙是立于庶民心中顶礼膜拜----需抬头仰望的一种权利。

几千年前仰望城墙就是对皇权的一种仰望。布衣布裤推车、荷犁、吆牛 绕城而过的黎民百姓,让城墙将皇城和黎民无形地隔开。城墙内是皇权的象征,城墙外是勤劳朴实本份耕作的帝国的臣民,臣民仰望城墙就是仰望城墙内的皇权、皇贵。这时候最能体现民众和睦的就是围绕皇室的高耸宽阔的城墙了,仰望和被仰望就成了一对默契的朋友。

现在我站在完整的西安城墙之下,耳畔还能悠悠地听到皇权的洪钟大典。当城墙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一种象征,一种民众游玩的地方,城墙才放下架子,才肯和百姓接触 但已是一位见证历史的耄耋老人,时事如烟,岁月无情呵。

当我站在古城墙下聆听古代战场的嘶杀,对过去和未来都充满向往 城墙和皇权已经成为历史,一切都成为过去。站在古城墙上脚踩皇贵们踩过的宽阔城墙沉重的心情中有了一丝安慰,抬眼望去高于城墙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回过头来平视城墙内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又平添了一种忧愁。城墙这时候已经成为一种装饰 但不能成为人们喋喋不休夸耀的资本,更不能成为压在人们心头的一块桎诰,成为我们对未来的一种束缚。当城墙和唐城成为世界的中心,那是一种无比高兴的事情,一旦当他成为平民游玩的场所,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世界在前进,并不影响我们匆匆前进的脚步。

我站在城墙下,仰望远古闻名的西安古城墙,心中对未来充满渴望 城墙对我们来说是历史不如说是我们竭力想跨越的一个标准。历史成为一种古迹那不是历史的悲哀,历史一旦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成为炫耀的资本那就是历史的悲哀。西安城墙也不例外 它有惹人瞩目的过去,也有让人瞻仰的辉煌,历史不能告诉未来,现实只能托梦给历史,我们该怎样去记记载历史,我们总归是我们 不能告诉历史,但是能创造历史。城墙之于我们,是年青人对世纪老人的一种顶礼膜拜后的一种挑战,历史总停留在一种高度,成为高不可攀的需仰视的文物,这种现象不能在我们的手里稀里糊涂就这样往下传,这样往下传。

仰望城墙,我已经听到城墙外赛过皇钟大典的呐喊和飞速前进的车轮声,再也不是历史上的歌舞升平,老牛木犁疙瘩绳时期的四平八稳,而是川流不息的铁甲洪流。

无论社会如何在进步,但是,现代的西安无论如何摆脱不了历史西安的桎梏,西安人好像也乐于接受这种捆绑。比如,大唐芙蓉园的奢华,大明宫的复古,大唐不夜城的极致绚烂,行走在时空错乱的西安,恍惚中能从西安这座城的现代和怀旧中读懂这座城市骨子里传达出的是一种执拗与坚持。

关于西安美景的短篇散文(西安这座城散文)(7)

西安城墙是西安历史的象征

实际上西安市是一座二线城市,已经没有过去的辉煌,但是西安人固执地认为西安是他们心目中的超大成城市:不可一世的秦王李世民铿锵走在青砖铺陈的土地上,他不知道他创造的朝代会成为中国最辉煌的历史。杨贵妃那时候是一个来自乡村的村姑,她不知道她的命运会在历史上流传千年。

唐朝的李白在西安的大街上,目光空洞的转悠,他不知道他的命运和这座城市有什么关系。在去蒲城的路上看到,为秋风所破歌的杜甫,或成为日后的诗圣。历尽艰辛西域取经的玄奘会目瞪口呆站在大唐慈恩寺门前,目视这座城市的洋气与另类……

要全面了解西安这座城市的居民,必须从中年以上的男人开始。西安中年男人们一到饭点,一个人斜着身子缩着脖子急急地往泡馍馆走,急急忙忙寻靠窗的位置坐下,嘴角叼根烟,眯缝着一只眼睛,捏起馍细细地掰。我的一位外地慕名而来的朋友惊诧这种繁琐的吃法,话音未落你会遭到一掰馍老者的讥讽。老者说,羊肉泡馍的妙处就在于你亲自参与了整个饭菜的制作过程。泡馍里有主食,有汤水,有配菜。多像整段的人生一样。你得把一整段的日子,亲手掰碎了,揉细了,慢慢煮了才有滋味。外地客人对老者立马另眼相看,自语道,到底是十三朝古都,牛X,吃饭都能吃出学问,吃出人生况味来。

关于西安美景的短篇散文(西安这座城散文)(8)

羊肉泡馍是一种很艺术的吃法

童发鹤颜的老者愈发得意,愈发有点吹牛皮,西安之所以成为八百里秦川,就是风水好。西安足登秦岭,北枕黄土高原,双手搂定八百里秦川。如果遇上好年景,风调雨顺,插根筷子来年就能长成一根竹子,苍蝇都能背唐诗,跳蚤也能吼秦腔。

西安城市的女人和西安这座城市有点不搭,年轻的复古,年龄大的张扬。年轻的18岁的少女喜欢穿复古的汉服袅袅婷婷走在古老的这座城市的大街上,中年的女性喜欢穿一身低调不奢华,周五正王中规中矩的服饰,急急走在上班的路上。

一到晚上年轻的宅在家里上网,躲在影院看电影,年龄大的却疯狂,在广场上张扬自我,疯狂而自恋。

在我来西安三十年的记忆中,西安是一座四季分明的城市,好像24节气就是由西安人定出来的。立春之后,开始冬天与春天的分割,二月二龙抬头,惊蛰就跟着来了,立秋以后,八月十五开始换衣。西安的春天几乎和夏天的到来分不出来,只有熟悉黄历的老人才能感受得到。我还没有发现一个城市像西安这样,秋天和冬天搅合在一起,严丝合缝,没有界限。西安的冬天仿佛是在深秋的某个时候,偶尔按错了空调的开关,不知不觉中冬天就大驾光临了。

这几年,记得西安的天气只剩下冬天和夏天了。

关于西安美景的短篇散文(西安这座城散文)(9)

流光溢彩的西安夏天

没有了刺骨寒风和飘舞的雪花的西安的冬天,就和其他季节没有什么两样。早晨或傍晚,站在南门城墙上远眺西安的冬天,依旧是人车洪流奔涌,车灯刺目,车辆逶迤,人声鼎沸,恍惚之中我疑惑踩翻了秋天色彩斑斓的画板,翻转成一片色彩暗淡的灰色,其余别无二致。

西安的文化:满城历史,半城神仙,黄天厚土,独缺能钻研西安这座城市的现代文化的文人,飘散在西安的文人多半是匆匆过客,文化泡沫,无足挂齿。

陕西历史厚重,缺少与之匹配的如椽巨笔,缺少触碰心灵文学巨匠,只有互信吹捧之下的半文化人。画家们崇尚皇天后土,越土越有名气,书法家七扭八拐彰显个性,与这座城市的文化气息半毛钱关系没有,只是浮在这座城市的半空中,没有真正理解这座城市的市井和大气。

关于西安美景的短篇散文(西安这座城散文)(10)

自乐班的秦腔

关于西安美景的短篇散文(西安这座城散文)(11)

西安百姓生活

倒是西安的秦腔独树一帜,西安的文化多半来源于和历史一样古老的秦腔,在西安最有名的不是李敏镐,而是如数家珍的秦腔名角。数不清的秦腔自乐班,一到晚上开始拉开架势青筋暴起,摇头晃脑自得其乐。秦腔的标志就是梆子,城墙根、公园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秦腔,到处都是提了家什支起摊子,叮叮咣咣敲起来的秦腔爱好者。仿佛不敲烂钹,敲破锣,誓不摆休。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很卖力的班主,在大冬天很二地脱掉捂得严实的上衣露出花白的头发,伸手朝空中一劈,“来了----哇----”仰脖一声长吼,震得窗子哗哗作响。

这一声有点厉害啊,喊出满楼的脑袋,贴在窗子上面带着笑,也不嗔怪。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