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与唐高宗(小鸟依人竟说得是男人)
褚遂良与唐高宗(小鸟依人竟说得是男人)李世民重用魏徽,和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如同一辙!魏徽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多次劝谏李建成除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魏徽成了阶下囚,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他的正直和才干,不计前嫌,委以重任,成了李世民的肱股之臣。小编的历史观,凡事能出现政治清明的景象,皇帝都尊重信任谏官。公元634年,当时叫贞观八年,唐太宗对大臣们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朕每闲居静坐,则内自审。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由于唐太宗鼓励进谏,并且能够虚心纳谏,因而贞观年间,出现了一批敢于直谏的大臣,如王珪、魏徽、刘洎、褚遂良等,形成了以进谏为忠的风气。
题记“小鸟依人”指像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娇小可爱,可在《旧唐书·长孙无忌传》中,是唐太宗李世民点评谏臣褚遂良的。
那么,“小鸟依人”和李世民的谏臣褚遂良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关联呢?
您别急,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最善于求贤纳谏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太唐宗继位以后的不长时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的大好局面,使贞观时期成为历史上的盛世,唐太宗能取得如此业绩,在于唐太宗善于纳谏有关。
小编的历史观,凡事能出现政治清明的景象,皇帝都尊重信任谏官。
公元634年,当时叫贞观八年,唐太宗对大臣们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朕每闲居静坐,则内自审。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由于唐太宗鼓励进谏,并且能够虚心纳谏,因而贞观年间,出现了一批敢于直谏的大臣,如王珪、魏徽、刘洎、褚遂良等,形成了以进谏为忠的风气。
魏徽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多次劝谏李建成除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魏徽成了阶下囚,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他的正直和才干,不计前嫌,委以重任,成了李世民的肱股之臣。
李世民重用魏徽,和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如同一辙!
魏徽剧照
魏徽也不负众望,成为唐朝进谏最多的人,他进谏200多件,大多被唐太宗采用;他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等政治谏言,名垂千古。
唐太宗的求贤纳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旧唐书》这样点评唐太宗虚心纳谏:
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
小鸟依人褚遂良小鸟依人褚遂良
唐朝初年,唐太宗任命褚遂良为谏议大夫,主要任务是对皇帝从生活到施政的得失,提出意见和建议,什么穷奢极欲、骄横淫荡、滥施刑罚、穷兵黩武,都在进谏之列。
一天,唐太宗故意问他:“你每天记载我的言行起居,我可以阅读吗?”
褚遂良说:“自古以来,帝王的言行善恶都要如实记载下来,没听说过,皇帝可以过目的!”
“那如果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也照记不误吗?”李世民问。
褚遂良说:“凡事皇上有过的言行,我都记录在案。”
唐太宗一次对司空(位列三公,具有品级极高的荣誉)长孙无忌说:“我听说,君主贤明,大臣们都刚正不阿,人就怕缺少自知之明,你们曾多次与我争论不休,批评我的功过得失,今天我也对你们品头论足,评评你们的长处和短处!”
长孙无忌
唐太宗首先点评了长孙无忌,说他注意避嫌,才思敏捷,但打仗用兵不行;
接下来,又点评了高士廉,说他每当遇到危难,往往临危不惧,为官也不结党营私,但不敢直谏;
最后谈到褚遂良,唐太宗李世民说:“褚遂良的学问大有长进,性格刚正不阿,对朝廷坚贞不渝,对我也很有感情,平日里一幅飞鸟依人的模样,我不由的怜爱他呀。”
禇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后人把“飞鸟依人”演化成“小鸟依人”,比喻少女和小孩较小可爱,甚至成为很多男士择偶标准。
唐太宗在临终前,指着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对太子李治说“这两人都是忠臣,只要他们在,你就可以放心。”
结语唐太宗继位以来,以隋朝统治为鉴,吸收隋末农民起义的经验和教训,广求贤良,虚怀纳谏,也成就了贞观之治。
唐末政治腐败,也是谏官们最不受欢迎的时候,如唐朝第18位皇帝唐僖宗时,热衷游乐,政事处置全部听宦官田令孜,造成了田令孜专权。左拾遗(主要弥补皇上政策的失误的官员)侯昌业以“上不清政务,专务游戏,赏赐无度,田令孜专权无上……”进谏,唐僖宗驳回谏言,并将侯昌业赐死。
谏官遭受不幸的时候,唐王朝也就倒计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