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大百科之奇妙的动物(越长越萎缩的动物)
动物大百科之奇妙的动物(越长越萎缩的动物)母蛙产下的卵也是正常卵大小,只不过在卵孵化后的4个月时间内,蝌蚪不断进食长大,一直到变成巨型蝌蚪。而且在尚未上岸前,据说它们就算长着脚但还是啃食水藻、植物为生,等蜕变上岸,才开始进食昆虫、蠕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等。 说老实话我们也没想通这一步棋它们的走法原因何在,很有可能和当地环境影响到的动物的生存息息相关,体型过大也意味着食物的消耗很大,在食物有限的情况下,让自己长得离预期小一点从而对食物的需求也降低一点确实可以算是不错的办法。当然,南美堪称地球上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了,这个理由好像有点不成立。 在蝌蚪时期,它们和其他大部分蝌蚪一样进食水藻等素食为主来生长发育,整个身体呈现立体扁平状,尤其尾部特别明显,而且能不断生长一直到20多厘米,堪称巨型蝌蚪,应该也是地球上最大的蝌蚪了。搞不好它心里的潜台词:我还是个宝宝啊。 没错,你确实是宝宝……在某些土著眼中,体型大的蝌蚪也是因为体型够大还能作为一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里,一直是“小蝌蚪变大青蛙”,否则也很难想象会有《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童话故事。但是,世界上最大的蝌蚪,却反其道而行之。
这种巨大的蝌蚪,生活在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流域和特立尼达岛上,当博物学家第一次见到它时,对其巨大的体型感到非常惊奇:这种蝌蚪的体长可达25厘米以上!既然蝌蚪如此巨大,那么由它发育成的蛙应该也有相当大的体型,但是搜索了很久也没发现当地哪里有巨蛙。
为了研究这种巨型蝌蚪的发育过程,科学家们只好把它们捉住,养在了实验室里。在观察了它们的变态发育过程,见到了长出四肢的蛙后,科学家们才发现了这个有趣的事实——这种蝌蚪在发育过程中,不但没有变大,反而缩小了,全长25厘米的蝌蚪,最终只能长成7厘米左右的蛙。显然,博物学家不可能把当地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这种蛙与巨大的蝌蚪直接联系起来(如果是这种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想必有点恐怖)。这种现象实在是有悖常理,于是便给它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不合理蛙”。
不合理蛙(学名:Pseudis paradoxa)的名字是paradoxical frog,翻译过来就是悖论青蛙的意思,它还有一个名字叫shrinking frog,shrinking也就是收缩的意思。人家正儿八经的学名是奇异多指节蟾,是Pseudis多指节蟾属下的模式物种。
在蝌蚪时期,它们和其他大部分蝌蚪一样进食水藻等素食为主来生长发育,整个身体呈现立体扁平状,尤其尾部特别明显,而且能不断生长一直到20多厘米,堪称巨型蝌蚪,应该也是地球上最大的蝌蚪了。搞不好它心里的潜台词:我还是个宝宝啊。
没错,你确实是宝宝……在某些土著眼中,体型大的蝌蚪也是因为体型够大还能作为一道不可多得的蛋白质美味,忘记是非洲土著还是南美洲土著了,真是敬佩你们上天入地下水的吃肉本领。
丑是丑了点,但是它们的成长巅峰也终止在了长腿的那一刻,一开始科学家们还不相信,观察到了完整的变态发育过程后才确信,这种悖论青蛙也是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而随着四肢的发育尾部和头部都开始缩小,慢慢地变成成年蛙。下面这个标本图就非常直观:
说老实话我们也没想通这一步棋它们的走法原因何在,很有可能和当地环境影响到的动物的生存息息相关,体型过大也意味着食物的消耗很大,在食物有限的情况下,让自己长得离预期小一点从而对食物的需求也降低一点确实可以算是不错的办法。当然,南美堪称地球上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了,这个理由好像有点不成立。
母蛙产下的卵也是正常卵大小,只不过在卵孵化后的4个月时间内,蝌蚪不断进食长大,一直到变成巨型蝌蚪。而且在尚未上岸前,据说它们就算长着脚但还是啃食水藻、植物为生,等蜕变上岸,才开始进食昆虫、蠕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等。
尾巴其实是很多动物储存能量和营养的一个地方,在青蛙成长的某个阶段,尾巴被逐渐吸收从而消失,那这部分营养自然而然供给了青蛙发育,所以尾部的缩短消失从这点看本身就不无道理。
再看看成体后的蛙,小了很多:
这种神奇的蛙类虽然存在很多疑点,但却依靠这样的生存模式繁衍了下来,科学家们也是够努力的,不得不说大自然真的很神奇。
点我看视频:巨型蝌蚪变成小青蛙:越活越萎缩的“不合理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