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师作品欣赏及点评(摄影大师于云天座客)
摄影大师作品欣赏及点评(摄影大师于云天座客)在我孤苦漫长的远行摄影生涯中,我发现,那些能够引起我回忆和最能令我感慨的拍摄瞬间,无论当时是多么的激动人心、欣喜若狂,无一例外都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于云天语录:“已经记不清,翻越过多少高山峡谷,趟过多少湍急的河流,从难以逾越的青藏高原到无人知哓的西沙群岛,从茫茫荒漠的孤烟戈壁,到人迹罕至的高山之巅。二十年间,我几乎走遍了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手中的相机也忠实记录了往日独行千里的寻常生活,而每每重返自然便有一种共鸣,一种再创自然美的欲望。” 于云天先生的“一定要用作品给人留下映像”的中肯的话语深深地影响着与会的摄影人。相信今后搜酷摄影人会更加脚踏实地去追求摄影技术的提高,“我思故我行”带着思想向着更远的地方,一定会拍摄出内涵丰富,更高水准的影像。 我自幼喜爱绘画,也曾做过美术教员,但最终却改弦易辙从事摄影。但我始终认为摄影仅仅是我生活的一小部分,然而正是这一小部分,却使我在无意之中,走进了
摄影大师于云天座客“搜酷摄影名家大讲堂”第八讲,会员们掀起拍风光热潮。 撰稿:刘继英
8月14日下午一点,搜酷摄影名家大讲堂第八讲在北京牛街20号楼第一会议室举行。主讲嘉宾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著名风光摄影家于云天先生,讲座题目是:我思故我行——照片背后的故事;摄影在别处——云天漫游。此次活动由搜酷摄影家协会执行主席刘继文老师主持。参加此次活动的搜酷会员及摄影爱好者达200余人,会议室内座无虚席,大家认真聆听。
活动首先由索尼相机推广大使于小园讲解各种镜头的选用,并着重推出索尼大师级G镜头。小园老师的详细讲解让各位摄影人更加明确摄影时为什么要更换镜头,以及不同焦段镜头的合理选用。 于云天先生图文并茂的讲座精彩纷呈,不时获得阵阵掌声。他三十多年来独自行摄,国内外著名的风景区和高山、峡谷、人烟稀少荒凉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他以一个人的世界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从孤独到孤独的漫游中思想得到一次次升华。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曾当过工人,运动员,剧团乐队演奏员,影院美工等多种职业后,本想重归绘画的于先生,冥冥中仿佛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最终选择了摄影。他的作品多以西部自然风光为创作题材,再现了西部山河的原始苍凉,雄伟壮丽。他视摄影为生活的一种方式,以浪迹于天涯海角为宽慰,并在大自然中寻求灵性,找到人生的价值和尊严。摄影随笔《我思故我行—于云天高山峡拍摄记》更是在摄影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他的作品被美国人称为是“神秘的梦、壮观的景”。
观看于云天的风光摄影作品,是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陶冶。深厚的绘画功底,对音乐的痴迷,对摄影器材的钻研和用心,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专业的色彩搭配,线条结构、光影效果和完美的构图,还有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没有刻意求之的痕迹,而是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相融,是平常或不平常的风景背后意境深远的内涵。所以,他的作品常有一种空灵脱俗的意味,有“禅境”般神秘的风格。许多景观是难得一见的一种空旷、深邃、高远的意境。他说:“拍摄自然风光是复归自然,于自然神灵交往是美好的感受。”
于云天先生的“一定要用作品给人留下映像”的中肯的话语深深地影响着与会的摄影人。相信今后搜酷摄影人会更加脚踏实地去追求摄影技术的提高,“我思故我行”带着思想向着更远的地方,一定会拍摄出内涵丰富,更高水准的影像。
我自幼喜爱绘画,也曾做过美术教员,但最终却改弦易辙从事摄影。但我始终认为摄影仅仅是我生活的一小部分,然而正是这一小部分,却使我在无意之中,走进了大自然,走进了人迹罕至的高山峡谷,开始了与山、与水的无言对话,这些对话更多的是内心的体悟、生命的感怀、情感的寄托、生与死的较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感受竟与日俱增,愈来愈激励着我鼓起勇气远离家园,去寻找更能引起我创作激情的远山峻岭、大漠山川。
自1967年从事摄影工作以来,摄影作品发表于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影展、摄影大赛并获奖。1989年《九歌》九歌组照荣首届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 1993年应邀出席美国波士顿第二十届国际艺术与通讯代表大会,同年成为美国纽约INMGES图片中心签约摄影家。 1995年应俄罗斯摄影艺术家联盟主席邀请访问俄罗斯。 1997年应美国亚洲艺术协调议会、丹佛市阿瓦达艺术中心邀请举办《美丽的中国》个人摄影作品展,并获得美国柯达公司赞助拍摄美国各地风光。旅馆美期间,应邀在旧金山华人摄影协会、圣荷西硅谷高科技术区、斯坦福大学、丹佛阿瓦达艺术中心举办《走过西藏》摄影讲座。1998年应邀访问古巴,同年举办《古巴行》摄影展。 于云天——作品 1999年在美国休斯顿自然历史博物馆举办《美丽的中国》摄影展。合作出版大型摄影画册《神秘的西藏》、《中国最美丽的地方》,曾任中央电视台《 礼摄影艺术》栏目主持人,北京有线电视台进行过个人专栏介绍。《中国人物年鉴、《中外文学艺术名人肖像、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美国摄影协会《世界名人录》并获日本尼康公司《拍摄世界丽景》杂志国际知名摄影家出版摄影随笔《我思故我行—于云天高山峡拍摄记。年摄影作品集《共有的家园---中国摄影家缘于云天眼中的美国西部》曾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摄影比赛评委。 先后为美国柯达公司、日本尼康公司、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摄影学习班举办过中国风光、美国之行摄影讲座。 2003年应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邀请分别在奥地利总理府,维也纳大学举办个展。
于云天语录:“已经记不清,翻越过多少高山峡谷,趟过多少湍急的河流,从难以逾越的青藏高原到无人知哓的西沙群岛,从茫茫荒漠的孤烟戈壁,到人迹罕至的高山之巅。二十年间,我几乎走遍了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手中的相机也忠实记录了往日独行千里的寻常生活,而每每重返自然便有一种共鸣,一种再创自然美的欲望。”
在我孤苦漫长的远行摄影生涯中,我发现,那些能够引起我回忆和最能令我感慨的拍摄瞬间,无论当时是多么的激动人心、欣喜若狂,无一例外都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
我思故我行,作者于云天,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航摄影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杂志编委。
人物贡献 合作出版大型摄影画册《神秘的西藏》、《中国最美丽的地方》。 入选《中国人物年鉴》、《中外文学艺术名人肖像》、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美国摄影协会《世界名人录》,并获日本尼康公司《拍摄世界丽景》杂志国际知名摄影家,出版摄影随笔《我思故我行—于云天高山峡拍摄记》。摄影作品集《共有的家园---中国摄影家缘于云天眼中的美国西部》曾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摄影比赛评委。
观看于云天的风光摄影作品,是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陶冶。他是学绘画出身的,诸熟东西方的艺术史和画论,他自己画的素描快速而传神;他也痴迷音乐,偏爱巴赫、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和喜多郎这些古典和现代的音乐大师。对摄影器材的钻研和用心,使他对常用的玛米亚、哈苏、尼康等多种照相机的操作得心应手,对柯达、富士、伊尔福等各种胶片的性能捻熟于心。于是,我们在他的作品中不仅看到了专业的色彩搭配。线条结构、光影效果和完美的构图,还有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以及体现摄影技术高水准的丰富层次和精致影像。没有刻意求之的痕迹,而是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相融,是平常或不平常的风景背后意境深远的内涵。所以,他的作品常有一种空灵脱俗的意味,有“禅境”般神秘的风格。
于云天是著名的风光摄影家,国内、外著名的风景区和高山、峡谷、人烟稀少荒凉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他的作品被美国人称为是“神秘的梦、壮观的景”。 于云天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氛围,或是一种空旷、深邃、高远的意境。他的获奖作品中有许多景观是难得一见的。他说:“拍摄自然风光是复归自然,于自然神灵交往是美好的感受。”
搜酷摄影名家大讲堂里座无虚席,大家聚精会神的听于云天老师授课
于云天老师分享《我思故我行》一书的精彩图片
搜酷摄影名家大讲堂上高朋满座,200余人聆听于云天老师的精彩分享。
索尼工程师于小园分享索尼各种镜头在创作中的应用。
索尼工程师于小园分享《带上你的相机,来一场夏日旅行》的讲座
索尼工程师于小园为索尼摄友会影友分享索尼各种镜头在创作中的应用。
搜酷摄影家协会主席刘继文主持大讲堂活动
第八期“搜酷摄影名家大讲堂”全家福
摄影:张树森 史瑞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