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6-12岁的育儿国外经验(他乡的童年从芬兰)

6-12岁的育儿国外经验(他乡的童年从芬兰)要是在芬兰询问,芬兰最好的学校是哪一所,芬兰人民甚至敢说理直气壮的回答:"芬兰最好的学校,就是离家最近的那一所。因为每个学校的质量都一样高。"芬兰教育的出众风格到底是什么?在纪录片中也给出了它的答案:平等,自由,积极教育。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们又该怎样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呢?或许在《他乡的童年》里,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建议和答案。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发布的2019年《世界幸福感报告》中,芬兰蝉联全球最幸福国家。而芬兰的教育体系,也一直被视为典范。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怎样才是最好的教育?这个问题人类一直都在探讨,但是直至今日也没有标准答案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的导演周轶君和她的团队,为了解答这一疑惑,开始了跨六国的解惑之旅。

6-12岁的育儿国外经验(他乡的童年从芬兰)(1)

从崇尚平等的芬兰,到集体主义的日本、阶层分化明显的印度、追求创新创业的以色列以及推崇精英教育的英国,最后再回到中国。

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们又该怎样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呢?

或许在《他乡的童年》里,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建议和答案。

一:教育强国——芬兰

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发布的2019年《世界幸福感报告》中,芬兰蝉联全球最幸福国家。而芬兰的教育体系,也一直被视为典范。

芬兰教育的出众风格到底是什么?在纪录片中也给出了它的答案:平等,自由,积极教育。

要是在芬兰询问,芬兰最好的学校是哪一所,芬兰人民甚至敢说理直气壮的回答:"芬兰最好的学校,就是离家最近的那一所。因为每个学校的质量都一样高。"

因为在芬兰,学校之间的资源是平等的、师源是平等的、生源也是平等的,师生都拥有充分的自由,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授课方法。

与中国充满焦虑和压力的竞争环境不同,芬兰的教育背景少了很多"硝烟",因为在里没有考核,没有竞争,孩子们在学校里很自由,不仅没有穿着上的强制要求,课堂气氛也非常的轻松自在、

6-12岁的育儿国外经验(他乡的童年从芬兰)(2)

芬兰的课堂自由,注定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也不会是照本宣科,在他们看来——即便孩子不擅长数学、不擅长文学、不擅长艺术,都不是什么大事,因为他们坚信,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擅长的方面。

在芬兰,9岁的孩子就可以说出这样的成熟的话来:成功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有工作,有房子,有老婆,就已经很好了。再往上,就都是附加的东西了。"

二:"规矩森严"的日本

来到了日本,纪录片中给我们展现出的日本是讲究个人仪表,更讲究团体和规则。

在日本,孩子在幼儿园时就被教育告诫要遵守并维护团体的秩序和规则。

很多细节都有体现,比如:

教室入门处的地板上,绘制了拖鞋的图案,提醒孩子要把鞋子摆正。

推拉门经过特殊设计,孩子的力量无法一次性关上,必须关第二次才能严丝合缝。因为如果忘记了,门就会关不紧,冷风就会吹进来,靠门近的孩子就会冷。

6-12岁的育儿国外经验(他乡的童年从芬兰)(3)

之所以有这样特殊的设计,就是为了教会每个孩子,最后进来要随手关门,不然就会给其他人添麻烦。

这些小细节上安排,都是在教育孩子通过亲身经历懂得一个道理——如果你一件事没有做完整,就会有人因为你的失误而受伤。

而我们通过观看日本所展现的教育方式,也能明白为什么日本以做事严谨,追求完美而闻名。他们的追求完美,是为了让团队更好,是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

三:极有个性的以色列

"我们做工程,做电子产品,给机器人编程,也负责项目公关,商业部分,寻找赞助商......"

很难想象,这些老练的话来自几个高中生的口中,他们就是来自以色列阿克发·阿亚洛克高中里的一个独立的Green Start学院。

在这个学院里活跃着13个创业团队,创业团队里年龄最小的只有13岁,最年长的也不过17岁。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没有权威,质疑一切,这是以色列教育中的灵魂。

而也是受到这一教育理念的影响和作用,以色列迸发出的创新能力是令人叹服的,这也解释了为何以色列会成为"中东硅谷"。

为了调动国民的创新活力,以色列官方近些年干脆成立了专业的创新相关部门,经常会组织年轻人搞创意马拉松竞赛,竞赛内容就是:在24小时内组织小分队,拿出新的方案。

而辩论也是以色列教育中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阿里尔博士作为以色列军方制药部门主管,他认为以色列之所以成为创业大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品质就是保持个性、善于质疑。

"这也是让我们的组织真正灵活的原因。"阿里尔博士重点点明了创新和质疑所发挥的作用。

6-12岁的育儿国外经验(他乡的童年从芬兰)(4)

他们不把失败视为结局,孩子也不会被失败的经历定义,就像纪录片里以色列的这位妈妈——纳娃说的那样:没有人总是会成功,每个人都需要知道如何应对失败。

因为只有知道如何应对失败,才能更好的应对成功。

四:资源匮乏下催生更顽强的教育

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因为资源匮乏,印度人民的生活时刻面临着挑战,但也正是比如此,孕育了他们独特的文化——Jugaad.

印度人有一个思维是"Jugaad",译为寻找替代方案,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变通"。

他们的生活很艰难,可他们并不屈服,而是为此一直在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

独特的文化也让他们的教育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相较于其他国家,印度人更知道知识的可贵,更加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6-12岁的育儿国外经验(他乡的童年从芬兰)(5)

在全球500强中有30%的CEO来自印度, 为什么印度会有如此高比例的管理者诞生,背后必有原因。

印度人善于管理,他们擅长在不规则的变化中发挥管理才能。

一位成功的印度企业家说:"中国人真的很擅长'完成'事情,不像我们印度人这么能言善辩,印度人从不羞于表达意见,即使这些意见只考虑到了一半,不会等到自己有了非常完美的想法才去做,而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去完善它。"

受到Jugaad思维的影响,孩子们的思想很活跃,想法很多,在课堂上,总有孩子举手发言。

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思路,老师也不拘泥于强调标准答案,鼓励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发展个体思考,并在无序中寻找可替代的解决办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去学习,因为团队讨论确实更能调动起学习的自我驱动力。

五:绅士国度——英国

在英国,有位著名的诗人曾满含激情地肯定:"即便英格兰民族不能给世界留下别的什么东西,单凭'绅士'这个概念,他们就足以造福人类了。"

英国的教育是非常成熟的,如果说芬兰的教育是"尊重人性",那么英国的教育绝对的"精英教育"!

纵观英国的精英教育,体育,学习,慈善等等都是围绕着一种不放弃的精神,团队合作的意识。

英国教育是从精神教育开始,如果你想要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要终身学习,要参与社会,这需要对自己有很好的认识,与他人有很好的链接,我们才能达成目标。

如此以来,教育会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或者是社会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面向。无论你是贫穷或者是富有,都不应该限制自己的想象,这是蕴藏在英国的教育当中。

就像导演周轶君所概括的:英国教育哲学整体上追求卓越,相信社会进步依靠精英的力量,做那个最好的,不同北欧等国家,信仰平等和公平,信奉不让一个掉队,即便如此,英国精英教育的精华在于专业课程之外广泛的兴趣爱好在于让学生变成一个有趣的人,充满好奇的人,做一个体魄强健,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体。

6-12岁的育儿国外经验(他乡的童年从芬兰)(6)

从《他乡的童年》这部纪录片作品中,我们也不能定夺说哪个国家的教育是最好的。

毕竟不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个性,自然也有着最适合的教育方式。而不同的教育方式,又导致了不同的个性。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站在孩子的自身出发,找出适合其发展的方法理念并且予以实施,只有这样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我是小鹿妈咪,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专注育儿知识和分享育儿经验,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关注我,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