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写实派画家代表(超现实主义画派最像哲学家的画家)
欧洲写实派画家代表(超现实主义画派最像哲学家的画家)他的作品旨在寻找梦幻般的神秘性主题,将想象的形象、日常生活事物、现代与古典传统融合在一起,使现实和梦幻合而为一。契里柯创造了一系列造型语言,后来被超现实主义者在营造梦幻世界时广泛运用。《占卜者的报酬》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幅。空旷寂静的广场上,横卧着一尊古典的希腊女神雕像,与古典的建筑相呼应。墙上的时钟和地上行驶的火车则是现代的东西,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让人感觉很奇异。《下午与抵达之谜》1912年《红塔》1913年《意大利广场》1913年《蒙帕尼斯车站》1914 年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
《诗人的未决》1913年
意大利画家乔治·德·契里柯(吉尔吉奥·德·奇里珂/基里科 Giorgio de Chirico ,1888-1978年) 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受德国画家斐克林、克林格尔等人的作品影响,同时也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和表现直觉、幻觉和潜意识意象的人类感情现象的研究的影响。
尼采著作中对都灵广场上的拱形建筑物和它们投下的长长的阴影这种幻景式场面的描写,给契里柯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契里柯的广场中总是弥漫着一种阴暗忧伤的孤独感。他的作品中荒诞的梦幻景象:广场、拱门、长廊、寒月、长长的投影,所有的一切仿佛舞台布景般凝固在死寂的光线中。这种奇怪的冲突及清澈的气息令人在不安中却又感到一种神奇而特别的魅力。这种宛如舞台的、平坦的地面,后来成为许多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标准空间”。
《红塔》1913年
《意大利广场》1913年
《蒙帕尼斯车站》1914 年
《下午与抵达之谜》1912年
他的作品旨在寻找梦幻般的神秘性主题,将想象的形象、日常生活事物、现代与古典传统融合在一起,使现实和梦幻合而为一。契里柯创造了一系列造型语言,后来被超现实主义者在营造梦幻世界时广泛运用。《占卜者的报酬》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幅。空旷寂静的广场上,横卧着一尊古典的希腊女神雕像,与古典的建筑相呼应。墙上的时钟和地上行驶的火车则是现代的东西,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让人感觉很奇异。
《占卜者的报酬》1912-1913年
契里柯的画布上,充满了以夸张的透视法所表现的刻板建筑物、梦魇般的投影光线、明亮的光和阴影并置、石膏雕塑及断裂的手足,予人一种恐怖不安的诡异气氛。他将石膏像、模特道具、静物、家具、体育用品等无生命物体作为人类社会的象征,运用多视点非传统式的构图,构成一种单纯而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画面,画中强调内在情绪与抒情性,造成神秘和不祥的宁静气氛,引起人们极大的幻觉。这种象征性的幻觉艺术,后来被称为“形而上绘画”,并被公认为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等20世纪绘画艺术的先驱。
《爱情之歌》1914年
《超自然的内心和饼干》
《玫瑰红塔》1913年
这种印象的画还有《都灵的沉寂》、《一条街上的忧郁与神秘》、《占卜者的报酬》、《不安的旅程》和《扰乱人心的艺术女神们》等等。
《孩子的头脑》1914年
《阿波利奈尔像》1914年
《一条街上的忧郁与神秘》这是画家二战前夕的作品,当时的意大利国内混乱,作者通过这幅作品可能在表达自己对战争的恐惧(天空阴沉,画面右边都处在被深褐色和灰色带拱顶的建筑物遮挡的阴影中,暗示毁灭的扭曲的街道)、无助(弱小孤独的毫无戒备的小女孩)和不安(上面一个幽灵般的影子,像是男子在等着小女孩,预示着危险的来临)。画上的透视景深极富感染力。契里柯说这幅画来自尼采对意大利荒漠广场的描绘的启迪,这座城市广场寂无一人恍若梦境,泛黄的寂静给人紧张不安的感觉,时间表现也是深秋,因为在那个季节意大利的太阳变得低了,阴影要比夏天更长。
《一条街上的忧郁和神秘》1914年
《都灵的沉寂》1915年
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他们对人的理性世界的探讨,对契里柯深有启发,进而让他走上形而上绘画的道路。1916年,他因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得精神疾病,在医院治疗时与未来主义画家卡尔洛·卡拉相遇,他们一起制定了“形而上绘画”(Metaphysical Painting)的纲领。“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名词,这里借用形而上学这个词语来说明一种绘画的特征,用以探讨事物的本质方面的形态表现。形而上画家的作品,描绘一些被哲学的幻想所强化的形,在"非现实"的背景上,传达一种荒诞离奇的神秘感,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是焦虑和不安。它是架设在未来主义与超现实主义之间的一座桥梁。
《预言家/先知》1915年
《心神不宁的缪斯/令人不安的缪斯》所谓缪斯,是契里柯在巴黎时经常利用的时装模特道具。这种道具没有五官、表情和声音,给它们披上时装,成了缪斯女神。它们的头是裁缝用于陈列橱窗的假人头,成了有知有觉的形象,令观者不安。
《心神不宁的缪斯》1916年
《赫克托耳与安德洛玛克》:荷马史诗在《伊利亚特》中提到女主人公安德洛玛克与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两人忠于爱情的事迹,成了忠贞不渝的爱情代言。契里柯把这对“恋人”画成了他偏爱的人体模型,固定在由木板、仪器等组成的构件上,并加固了所有关节。
《赫克托耳与安德洛玛克》
《赫克托耳与安德洛玛克》1955年
《画家之家》
《考古学家》1927年
《无限怀念》
《无尽的乡愁》1913年
《形而上学三角》 1958年
《房间里的家具和岩石》1973年
《银器与沉默的静物》1962年
《自画像》 1911年
《契里柯自画像》
《自画像》1935年
《自画像》
超现实主义的画家介绍,详见本公众号其他文章:
西方艺术史:超现实主义美术画派-精神世界中的真实与“荒诞”【132】
西方艺术史:超现实主义画家伊夫·唐吉荒凉贫瘠的超时空梦幻场景【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