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圈大院子弟都是哪些大院的(闲说北京大院子弟)
京圈大院子弟都是哪些大院的(闲说北京大院子弟)第四,大院的孩子有钱,好像父母都按天数,给他们一定数额的零花钱,让他们买冰棍、汽水、爆米花等零食,就像固定开支一样。这在胡同平民百姓家庭,是根本不可能的,很少给孩子零花钱。有一次天凉,我的一个大院同学穿了棉袄,竟然从兜里掏出5元钱,不知是他父母放进去忘了。他很兴奋,请我们几个好友看电影,那时一张电影票5分钱。这在当时平民百姓家也不可能,因为那时5元算是穷家庭的“巨款”了,丢了会把家长急坏的。 第三,大院的孩子一般都会做饭,可能与他们父母忙,不能经常顾及他们生活有关。我有个同学住大院,有次说请我吃“阳春面”。我去他家,他自己在厨房捣鼓,不一会儿就端出热气腾腾的两碗。实际那就是煮挂面,佐料是酱油葱花,汤面上飘着香油花。饭虽然不好吃,但十分惊讶不到十岁的孩子,自己就能做饭吃。 但是,如果仔细回忆起来,当时的“大院子弟”还是有几个特点的。 第一,“大院子弟”家里都有些高级玩意儿,普通居民家没有、或
现在,可能有人提起北京的“大院”,就认为是军队大院,甚至仅是北京城西面那一溜儿,由军队首脑机关组成的院落。
实际上,共和国定都北京,中央的各个部委都要进京,都有家属需要安置。于是,除去北京西面、新盖起的那些军队大院外,还把一些接收的敌伪房产,作为各系统家属的宿舍区,也就形成了大院,当时也被称之为大院。譬如外交部大院,铁道部大院……
可以说,中央机关有多少个部委,北京就至少可能有多少个大院,这些大院分布不集中,北京四九城的各个区域都有。
当年,所谓的“大院子弟”,与居民的孩子没什么两样,都在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一起淘气和做好人好事。
但是,如果仔细回忆起来,当时的“大院子弟”还是有几个特点的。
第一,“大院子弟”家里都有些高级玩意儿,普通居民家没有、或者少见。譬如照相机,当时由于价格昂贵,北京土著家庭几乎绝无仅有,但大院子弟的家里好像都有,并不是啥稀罕物。我家那时住的胡同里面,有一个外贸部大院。记得一年春游,老师向大院一个学生借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相。我印象那个相机是折叠的,同学说是他爸爸从苏联买的。
第二,大院的孩子爱买早点、或者午饭。当年我的同桌就是大院子弟,是个女生,家里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可能父母工作忙,每天给她留下钱,让她给弟弟妹妹买早点和午饭。她经常买的就是糖火烧、螺丝转、糖耳朵等小吃。那时,胡同里面平民百姓的孩子,可是没有这么“奢侈”的。
第三,大院的孩子一般都会做饭,可能与他们父母忙,不能经常顾及他们生活有关。我有个同学住大院,有次说请我吃“阳春面”。我去他家,他自己在厨房捣鼓,不一会儿就端出热气腾腾的两碗。实际那就是煮挂面,佐料是酱油葱花,汤面上飘着香油花。饭虽然不好吃,但十分惊讶不到十岁的孩子,自己就能做饭吃。
第四,大院的孩子有钱,好像父母都按天数,给他们一定数额的零花钱,让他们买冰棍、汽水、爆米花等零食,就像固定开支一样。这在胡同平民百姓家庭,是根本不可能的,很少给孩子零花钱。有一次天凉,我的一个大院同学穿了棉袄,竟然从兜里掏出5元钱,不知是他父母放进去忘了。他很兴奋,请我们几个好友看电影,那时一张电影票5分钱。这在当时平民百姓家也不可能,因为那时5元算是穷家庭的“巨款”了,丢了会把家长急坏的。
最后的特点,就是大院的孩子胆子确实大,用北京话说叫做“很生”。我上中学时,一个大院的男同学爱打篮球,当时篮球场边有棵树碍事,他晚上回家找来锯,竟然把那棵树锯断了。
这件事闹得很大,惊动了派出所,把他父母找来闻讯。为此,学校还召开批斗会,让他上台接收批斗发言。
不过,这家伙最后还成事了,据说大学毕业后,在外交部里面当了翻译。
(未完待续)